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28)
2023(18093)
2022(15328)
2021(14786)
2020(12111)
2019(27992)
2018(27194)
2017(52665)
2016(28180)
2015(31698)
2014(31381)
2013(31204)
2012(29066)
2011(25985)
2010(26315)
2009(24394)
2008(23521)
2007(20624)
2006(18398)
2005(16404)
作者
(78614)
(65945)
(64810)
(62337)
(41597)
(31324)
(29500)
(25651)
(24875)
(23471)
(22206)
(22114)
(20931)
(20453)
(20370)
(20094)
(19264)
(19121)
(18876)
(18510)
(16328)
(16188)
(15765)
(15010)
(14844)
(14629)
(14433)
(14427)
(13316)
(12966)
学科
(114657)
经济(114530)
(85936)
管理(80702)
(61746)
企业(61746)
(51373)
方法(48162)
数学(42705)
数学方法(42264)
(39413)
中国(38502)
农业(34456)
(28862)
金融(28860)
(28516)
银行(28483)
业经(27679)
(27387)
(27032)
地方(25919)
(22683)
贸易(22666)
(22141)
(22014)
(21644)
财务(21576)
财务管理(21525)
企业财务(20548)
(18512)
机构
学院(394338)
大学(393008)
(169948)
经济(166521)
管理(155914)
研究(136600)
理学(134755)
理学院(133328)
管理学(131328)
管理学院(130628)
中国(111026)
(83112)
(82666)
科学(80347)
(73596)
(67703)
中心(63821)
财经(62946)
研究所(61155)
业大(59029)
(57511)
(57466)
农业(56237)
北京(52920)
经济学(51760)
(50864)
师范(50517)
(48866)
经济学院(46813)
财经大学(46493)
基金
项目(265056)
科学(209796)
研究(198364)
基金(194510)
(168139)
国家(166693)
科学基金(143653)
社会(127667)
社会科(120946)
社会科学(120916)
基金项目(102810)
(101031)
自然(90708)
教育(89200)
自然科(88595)
自然科学(88578)
自然科学基金(86994)
(84547)
编号(81379)
资助(79761)
成果(66339)
(60033)
重点(58708)
(57378)
课题(54981)
(54775)
国家社会(53232)
教育部(51782)
创新(51128)
人文(50693)
期刊
(188214)
经济(188214)
研究(123133)
中国(79149)
(72969)
(64285)
学报(58374)
科学(55534)
管理(53248)
(50860)
金融(50860)
农业(49331)
大学(45591)
学学(43181)
教育(39163)
业经(32901)
技术(31438)
财经(30689)
经济研究(29713)
(26219)
问题(25343)
(23816)
世界(19656)
(19319)
理论(19043)
(18999)
技术经济(18986)
现代(18016)
科技(17655)
图书(17651)
共检索到598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远东  温涛  王小华  
针对既有农村减贫效应的研究,理论模型中变量空间效应考虑的缺失。本文从财政金融支农投入这一影响农村减贫主要动力源的角度构建了减贫效应的空间计量模型,并运用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估计,定量测度了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对农村减贫的直接效应,以及在省份间表现出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表明,财政支农政策对本省份农村减贫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且对邻接省份减贫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金融支农政策对本省农村减贫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其空间外溢效应不显著;农村贫困程度在省份间存在正的相互依赖性,即贫困地区往往集中连片存在;以及农村劳动力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间接促进农村减贫等一系列重要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鸿渐  
文章针对财政金融支农减贫效益进行了空间固定效应以及时序效应的筛选,并结合Hausman、Wald检验实施空间杜宾模型(spatial durbinmodel)的修正,以W空间权重矩阵标准化验证我国区域间时序基础上的财政金融支农减贫效应的空间关联。结果表明,金融支持以信贷的主要方式促进农村经济与农民增收来实现农村减贫,具有直接效应;金融支农减贫与经济效益存在正向弹性,区域的财政支农减贫效应扩散至邻近区域的可能性要高于劳动力增加带来的相应效益在邻近区域的扩散。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温涛  董文杰  
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多年加大了财政金融支农的政策扶持力度,"三农"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了科学把握相关政策实施的具体效果与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有必要对这一阶段政策的实施效应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基于此,本文运用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实施对农村经济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是财政支农政策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而且2004年以后这一效应明显加强;相反,金融支农政策的促进效应则有所下降;在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具有明显差异的现实背景下,我国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实施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邹晓峰  韦广春  
论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我国各省的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耦合协调水平,并通过空间计量方法揭示耦合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全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均恰好处于高度耦合协调阶段,但耦合水平值仍然偏低,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集聚关系;经济发展质量、政府重视力度、农村信贷投入及社会支持水平是耦合水平提升的显著促进因素。因此,论文认为,政府须结合各方资源推动全国整体均衡发展,并采取优惠政策促进财政金融支农体系相协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山西财政支农和减贫政策效应研究"课题组  
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实力的迅速增强,中央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以下简称"三农")的支持力度,制定了一系列助农惠农政策。山西省积极落实中央"三农"政策,结合本省实际,出台实施了一系列财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锡龙  
从新中国成立起,财政支农政策随着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支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强,在解决好"三农"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三农"服务是农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在财政支农资金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如何与财政资金积极配合,发挥财政金融支农的合力,更好地为"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宗义  苏静  唐李伟  
文章基于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研究财政金融支农模式与农村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农规模、财政金融支农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是存在的。财政支农规模的最优比重为41.7%,金融支农与财政支农的最优结构比重为3.502,且绝大部分省份大多数年份财政支农规模与财政金融支农资金配置结构均没有达到上述最优比重。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有效互动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晶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近年来更是全面加强了财政支农力度,有效地发挥了财政对"三农"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性功能。作为政府主导下的重要制度安排,财政支农在确保整个农业稳定高效发展和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过程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实际来看,尽管我国财政支农政策日益健全完善、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与金融对接也日益紧密,但是依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文章正是以此为背景,从全面提升公共财政支出使用效益和存在问题的角度,对新常态下财政支农政策及金融对接的实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立刚  刘献良  
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内容不断丰富,为商业银行开展相关业务带来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机遇。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国家政策,在城镇化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模式创新。论文对这些模式的特点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就金融机构尤其是涉农金融机构与财政支农政策对接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晶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近年来更是全面加强了财政支农力度,有效地发挥了财政对"三农"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性功能。作为政府主导下的重要制度安排,财政支农在确保整个农业稳定高效发展和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过程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实际来看,尽管我国财政支农政策日益健全完善、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与金融对接也日益紧密,但是依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文章正是以此为背景,从全面提升公共财政支出使用效益和存在问题的角度,对新常态下财政支农政策及金融对接的实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可云  杨孟禹  
针对既有文献在农村扶贫研究中空间效应产生机理解释与效应分解的缺憾,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首先分析空间溢出作用下的财政金融政策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机理,并从理论上揭示了农民收入空间相关产生的原因,最后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将财政金融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分解为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并以滇西贫困地区为例,基于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对其进行估计。研究表明:滇西贫困地区县域农民收入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财政支出对本县农民增收的效应为正,且对邻近县也有促进作用;金融发展对本县和邻近县农民增收抑制作用明显;结论对治理滇西地区的贫困问题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丹玉   崔建军  
基于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视角,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2006—2020年省域财政金融支农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机制,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财政金融支农、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农民收入的空间效应。分析发现:财政金融支农对农民增收具有正向作用,但存在随区域和时间变化的异质性;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在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民增收间存在中介效应;财政支农对农民增收发挥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和总体效应,间接效应不显著,金融支农则具有显著正向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体效应;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在财政金融支农对农民增收作用中均存在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霞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各级财政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上延续了好的势头。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财政支农工作又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谋划好"十二五"时期的财政支农政策,更好地支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财政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课题组  谢煊  朱美玲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需要巨大财力投入且十分艰巨的长期任务。新疆作为一个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面对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建设落后、地方财政困难的现状,如何运用财政投入政策调动广大社会资源,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建  廖杉杉  
贫困问题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如果贫困问题处理得好,则国家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否则,国家可能会因为贫困问题而走向衰败,甚至是灭亡;基于此,重视贫困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受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民族地区已经成为我国贫困的重灾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本文在剖析财政金融政策反贫困理论基础上,以我国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地区的18个地级市1999-2012年的数据为例,实证民族地区财政金融政策的反贫困效应。理论分析表明:民族地区财政金融政策的反贫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