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6)
- 2023(13760)
- 2022(11333)
- 2021(10671)
- 2020(8697)
- 2019(19688)
- 2018(18572)
- 2017(35501)
- 2016(19170)
- 2015(21378)
- 2014(20911)
- 2013(20951)
- 2012(19574)
- 2011(17763)
- 2010(17580)
- 2009(16343)
- 2008(16438)
- 2007(14456)
- 2006(12782)
- 2005(11507)
- 学科
- 济(80283)
- 经济(80187)
- 管理(59866)
- 业(55688)
- 企(43678)
- 企业(43678)
- 方法(36011)
- 财(33674)
- 数学(32471)
- 数学方法(32219)
- 中国(26362)
- 农(23507)
- 贸(20176)
- 贸易(20165)
- 易(19743)
- 制(18483)
- 业经(16618)
- 务(16423)
- 财务(16404)
- 财务管理(16358)
- 企业财务(15612)
- 农业(15191)
- 学(15047)
- 银(14955)
- 银行(14923)
- 行(14259)
- 财政(14099)
- 地方(13835)
- 融(13664)
- 金融(13663)
- 机构
- 大学(280612)
- 学院(278582)
- 济(128634)
- 经济(126523)
- 管理(104591)
- 研究(99840)
- 理学(90272)
- 理学院(89302)
- 管理学(88014)
- 管理学院(87529)
- 中国(79012)
- 财(66478)
- 京(57852)
- 科学(57426)
- 所(50588)
- 财经(49863)
- 农(47553)
- 研究所(45689)
- 经(45566)
- 中心(44410)
- 经济学(41929)
- 江(40102)
- 业大(39268)
- 经济学院(37980)
- 农业(37395)
- 北京(36993)
- 财经大学(36943)
- 院(35028)
- 范(34983)
- 师范(34631)
- 基金
- 项目(182401)
- 科学(144845)
- 基金(137248)
- 研究(130732)
- 家(120988)
- 国家(120000)
- 科学基金(102343)
- 社会(88764)
- 社会科(84501)
- 社会科学(84481)
- 基金项目(70969)
- 省(66871)
- 自然(64519)
- 自然科(63126)
- 自然科学(63107)
- 自然科学基金(62059)
- 教育(59398)
- 划(57724)
- 资助(56876)
- 编号(49283)
- 部(42463)
- 重点(41242)
- 成果(40298)
- 国家社会(38822)
- 发(38700)
- 创(37822)
- 教育部(36870)
- 创新(35548)
- 人文(35257)
- 科研(35169)
- 期刊
- 济(138505)
- 经济(138505)
- 研究(91214)
- 中国(54608)
- 财(53834)
- 学报(45427)
- 农(41853)
- 科学(40928)
- 管理(37503)
- 大学(34578)
- 学学(32907)
- 融(31447)
- 金融(31447)
- 农业(28115)
- 财经(26582)
- 经济研究(25637)
- 教育(24053)
- 经(22916)
- 业经(20253)
- 技术(19383)
- 贸(18590)
- 问题(18339)
- 国际(16332)
- 业(15659)
- 世界(15129)
- 技术经济(13493)
- 版(13324)
- 统计(13137)
- 商业(12738)
- 理论(12214)
共检索到425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宏涛 吴伟军 熊志发
运用有向无环图(DAG),分析了财政货币政策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并研究了2017年以来中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过渡效应。研究表明,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机制"影响居民消费,在短期内企业所得税对居民消费具有一定的影响,在长期内消费税与企业所得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较大,而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对居民消费的解释力度都较小。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机制"影响居民消费,利率只在长期对居民消费有影响,而货币供给量和贷款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有较大影响。2017年实施的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过渡效应。建议政府灵活运用税收政策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央行短期要重视信贷机制,长期则要重视利率机制的作用。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管涛
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在稳是主基调、是大局的前提下,本文指出金融稳是货币稳的前提,并进一步分析了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执行会对人民币汇率带来哪些影响。2016年底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我国将在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任务的要求,2008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温家宝强调,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就是要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财政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加对薄弱环节、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出;同时,进一步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开焰 蔡雪雄
针对我国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的态势,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误差纠正模型(ECM)基础上,本文运用DAG技术,研究了宏观调控政策工具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同期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长期中,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同期因果关系,货币政策则没有;短期中,财政扩张导致信贷扩张,由于消费信贷尚处起步阶段,信贷渠道影响居民消费效果甚微。货币渠道比信贷渠道能更有效地影响居民消费,两渠道之间相互影响,有同期因果关系。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DAG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韩晓宇 张红亮
现阶段,除非经济有较大的下行压力.否则宽松不会成为货币政策的选择。然而目前也不宜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否则将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并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因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可能是中国当前的最佳选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韩晓宇 张红亮
现阶段,除非经济有较大的下行压力.否则宽松不会成为货币政策的选择。然而目前也不宜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否则将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并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因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可能是中国当前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中性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传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稳中求进"已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是2018年中国货币政策的总基调经济与货币金融环境2017年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虽然化解国内宏观金融风险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高房价泡沫使中国增长与稳定如履薄冰,但在新旧动能转换时期,以更高质量的增长为基本特征的中国经济新时代,仍具有持续稳健增长的基础。因此,中国经济仍然引领着全球经济。而且经济结构在持续改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持续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过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国峰
当前,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就是要在稳健的基础上,更加审慎、更加前瞻、更加灵活、更加中性,做到不紧不松,松紧适度今年年初以来,中央银行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前瞻性预调微调,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既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又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期社会上对于货币政策的取向讨论较多,出现了"货币政策万能论""货币政策无用论"等声音,需要正本清源,厘清观念,正确理解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徐忠
管好货币信贷总量,调节好货币闸门,是做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的重要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7年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这是在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基础上做出的重要部署,为把握好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和节奏、平衡好多个目标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信祥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经济发展和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2016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要统筹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投资、价格等政策工具,采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琼 刘少华 倪添杰
宏观调控要收到预期效果,必然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本文以江西宜春为考察对象,分析了如何形成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区域协调配合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
双稳健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区域协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静 柯艺高
本文运用宏观经济学中的IS-LM曲线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提出了在既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下,为了实现更加敏锐、准确地把握经济的趋势性变化,更加注重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的政策目标,应采取一些相关措施予以配合的建议。
关键词:
财政货币政策 政策效应 配套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俞莉慧
消费作为最终需要,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与重要引擎,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持久拉动力。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扩张性货币政策是一种常见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理论上能够通过增加货币供应和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活动和消费支出。然而,尽管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促进消费,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同时,收入分配作为潜在的中介变量,可能在扩张性货币政策与居民消费水平之间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实证分析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水平的作用机制,并探究收入分配的中介效应,旨在为我国政府优化货币政策、促进居民消费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扩张性货币政策显著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扩张性货币政策显著抑制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显著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收入分配在扩张性货币政策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苏斌
本文在对宏观经济模型与政策工具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了1997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和政策变量的使用,认为1997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在分析了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状况及2004年加强宏观调控下我国经济运行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必然性,并对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涵义及政策工具的选择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设想。
关键词:
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政策工具 选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3月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温家宝说,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任务的要求,今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就是要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财政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加对薄弱环节、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出;同时,进一步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主要措施包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