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5)
- 2023(14950)
- 2022(12910)
- 2021(12574)
- 2020(10330)
- 2019(24035)
- 2018(23706)
- 2017(45263)
- 2016(24944)
- 2015(28155)
- 2014(28186)
- 2013(27634)
- 2012(25729)
- 2011(22845)
- 2010(23028)
- 2009(20791)
- 2008(20733)
- 2007(17746)
- 2006(15538)
- 2005(13858)
- 学科
- 济(94349)
- 经济(94236)
- 管理(75230)
- 业(69107)
- 企(57433)
- 企业(57433)
- 方法(42689)
- 数学(37417)
- 数学方法(36971)
- 财(36879)
- 中国(30767)
- 农(26770)
- 制(20556)
- 业经(20345)
- 务(20335)
- 财务(20268)
- 财务管理(20215)
- 贸(19450)
- 贸易(19437)
- 企业财务(19217)
- 学(19043)
- 易(19000)
- 地方(18789)
- 农业(17358)
- 理论(16162)
- 银(16135)
- 银行(16102)
- 策(15538)
- 行(15240)
- 和(14970)
- 机构
- 大学(341148)
- 学院(339873)
- 济(140904)
- 经济(137945)
- 管理(134669)
- 研究(116879)
- 理学(115996)
- 理学院(114759)
- 管理学(113015)
- 管理学院(112403)
- 中国(90527)
- 京(73369)
- 财(71747)
- 科学(69310)
- 所(58118)
- 财经(53851)
- 中心(52796)
- 研究所(52458)
- 农(50165)
- 江(49508)
- 经(49064)
- 北京(47380)
- 业大(46741)
- 范(44778)
- 师范(44420)
- 经济学(42545)
- 院(42512)
- 财经大学(39863)
- 州(39842)
- 农业(38960)
- 基金
- 项目(228026)
- 科学(179435)
- 研究(171930)
- 基金(165546)
- 家(142817)
- 国家(141604)
- 科学基金(121757)
- 社会(107660)
- 社会科(101978)
- 社会科学(101954)
- 基金项目(86940)
- 省(86447)
- 教育(79726)
- 自然(77575)
- 自然科(75744)
- 自然科学(75729)
- 自然科学基金(74366)
- 划(73158)
- 编号(70743)
- 资助(69084)
- 成果(59091)
- 部(51873)
- 重点(50837)
- 课题(48984)
- 发(48032)
- 创(47107)
- 教育部(45004)
- 国家社会(44230)
- 创新(43848)
- 大学(43814)
- 期刊
- 济(154029)
- 经济(154029)
- 研究(107455)
- 中国(69115)
- 财(58270)
- 管理(49933)
- 学报(49285)
- 科学(46370)
- 农(45477)
- 教育(41990)
- 大学(38204)
- 学学(35578)
- 农业(32150)
- 融(31761)
- 金融(31761)
- 技术(29994)
- 财经(26471)
- 经济研究(25478)
- 业经(23204)
- 经(22545)
- 问题(19837)
- 图书(18167)
- 贸(17293)
- 业(17126)
- 理论(16679)
- 技术经济(15966)
- 世界(15401)
- 会计(15284)
- 现代(15108)
- 实践(15025)
共检索到513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志宇 张志超
对中国劳动力供求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结构性失业是中国就业的首要问题,并且劳动力供给整体学历水平偏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需求人数呈上升趋势等。为了促进就业,中国相应地采取了优化社会保障支出、加强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税收优惠等财政政策手段。在中国现实国情下,提出财政政策影响就业的实践途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财政政策调控人力资源供给影响就业;财政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影响就业;财政政策发挥收入再分配职能影响就业。
关键词:
财政政策 促业就业 实践探索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游宏炳
宏观调控实践与财政政策转变游宏炳一、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发展出现大的波动,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因此,促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尽最大可能得到利用,又不导致通货膨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解瑶姝
该文主要以1996年第1季度—2017年第1季度的财政政策和经济增长等数据为基础,运用MS-VAR模型研究了不同区制下,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从中主要得出两方面的结论,一方面是财政政策的作用发挥依赖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区制变量将样本期间内的经济划分为"低速增长"时期(区制1)、"适速增长"时期(区制2)和"高速增长"(区制3)时期,就稳定性而言,区制1最优,区制2次之,区制3最弱,就财政支出的冲击效果和减小速度而言,区制2最显著,区制3中次之,区制1中最弱。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解瑶姝
该文主要以1996年第1季度—2017年第1季度的财政政策和经济增长等数据为基础,运用MS-VAR模型研究了不同区制下,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从中主要得出两方面的结论,一方面是财政政策的作用发挥依赖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区制变量将样本期间内的经济划分为"低速增长"时期(区制1)、"适速增长"时期(区制2)和"高速增长"(区制3)时期,就稳定性而言,区制1最优,区制2次之,区制3最弱,就财政支出的冲击效果和减小速度而言,区制2最显著,区制3中次之,区制1中最弱。另一方面是减少财政收入在区制1中的效果较好,增加财政收入在区制2和区制3中的效果较好。由此在"新常态"时期给出了两方面的政策建议,一方面是目前政府应该采取以减少财政收入为主的财政政策,以扩大财政支出型的财政政策为辅,另一方面是政府继续发挥财政政策的局部着力作用,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和收入结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经法
江西财经学院谢贤星同志的新著《中国财政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地介绍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财政政策及其理论与实践,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与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炎舜
经济体制转轨是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过程,它对财政政策调控具有全方位的基础性影响。本文以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定位发生重大转变的时间节点为依据,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分为三个阶段,相应分析了三个阶段财政政策的主要特点。中国正在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财政政策调控与经济体制转轨之间关系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炎舜
经济体制转轨是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过程,它对财政政策调控具有全方位的基础性影响。本文以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定位发生重大转变的时间节点为依据,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分为三个阶段,相应分析了三个阶段财政政策的主要特点。中国正在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财政政策调控与经济体制转轨之间关系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国升 秦家顺 何成军
论财政政策调控市场化张国升,秦家顺,何成军一、财政政策调控市场化的必然性1.财政政策调控只能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发挥作用。众所周知,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有其奇妙的无法代替的功能,使其成为基础调节者,但它也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卞志村
大规模财政支出刺激政策应逐步淡出,推动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宏观财政调控思路主要参照传统凯恩斯主义理论,即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引致产出倍数调整。由于政府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积极财政政策往往以大规模财政支出扩张为主。改革开放以来,这一调控范式在经济增长方面起到极为有效的促进作用,经济增速多年来持续位居世界前列。回顾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不难发现政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鲲 蒋贤锋
本文从税收政策、国债发行政策等方面探讨了财政政策在国债衍生市场风险控制中的作用,并分析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调节国债市场风险中的相互协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立勇
本文利用HP滤波方法估计了我国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并测算出我国通胀缺口,进而从目标实现角度定量分析了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物价方面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后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方面的绩效明显改善,财政政策调控掌握了一定的提前量,且效率仍处于不断提高进程中,但不能由此忽视政府和学界预见经济走势的能力有待提高这一现实。在稳定物价方面,财政政策绩效不容乐观。平抑物价波动的功劳不应归属于财政政策,我国财政政策的主要调控目标是经济增长,而非物价稳定。通货膨胀主要还是一种货币现象,应该主要利用货币政策来调控。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有效性 产出缺口 通胀缺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顾广玲
本文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财政政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调控作用。财政调控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对象,既能进行总量调控,也能矫正经济结构,并能根据经济运行状态变化及时调整调控范围与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调控作用,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宏观调控 经济结构 市场经济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翁礼华
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经济的两种经济观点及其财政政策取向的争论,在古代中国汉朝昭帝时就曾经激烈地发生过。武帝后期由于人口锐减,民力疲弊,昭帝(公元前86年—前74年)、宣帝(公元前73年—前49年)统治时期,专力内治,继续执行汉初以来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卞志村
大规模财政支出刺激政策应逐步淡出,推动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宏观财政调控思路主要参照传统凯恩斯主义理论,即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引致产出倍数调整。由于政府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积极财政政策往往以大规模财政支出扩张为主。改革开放以来,这一调控范式在经济增长方面起到极为有效的促进作用,经济增速多年来持续位居世界前列。回顾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不难发现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