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37)
- 2023(17883)
- 2022(14914)
- 2021(14367)
- 2020(12046)
- 2019(27460)
- 2018(26824)
- 2017(51290)
- 2016(27523)
- 2015(30987)
- 2014(30820)
- 2013(30533)
- 2012(28423)
- 2011(25216)
- 2010(25385)
- 2009(23769)
- 2008(23164)
- 2007(20220)
- 2006(17285)
- 2005(15654)
- 学科
- 济(109816)
- 经济(109706)
- 管理(80761)
- 业(78357)
- 企(63965)
- 企业(63965)
- 方法(51077)
- 数学(45772)
- 数学方法(45206)
- 财(41263)
- 中国(36961)
- 农(31315)
- 融(29696)
- 金融(29693)
- 银(29025)
- 银行(28999)
- 行(27854)
- 制(26053)
- 贸(23641)
- 务(23626)
- 贸易(23626)
- 财务(23564)
- 财务管理(23503)
- 业经(23310)
- 易(23112)
- 地方(22801)
- 企业财务(22425)
- 学(21030)
- 农业(20507)
- 理论(17055)
- 机构
- 学院(383361)
- 大学(381866)
- 济(165277)
- 经济(162048)
- 管理(146877)
- 研究(130511)
- 理学(126235)
- 理学院(124904)
- 管理学(122847)
- 管理学院(122133)
- 中国(106690)
- 财(83522)
- 京(79475)
- 科学(76486)
- 所(65119)
- 财经(63471)
- 中心(62441)
- 农(61741)
- 研究所(58803)
- 经(57711)
- 江(56580)
- 业大(53788)
- 经济学(52182)
- 北京(50087)
- 农业(48485)
- 范(47927)
- 师范(47461)
- 经济学院(47165)
- 财经大学(47060)
- 院(46993)
- 基金
- 项目(253284)
- 科学(200289)
- 基金(186068)
- 研究(185878)
- 家(161506)
- 国家(160186)
- 科学基金(137940)
- 社会(119317)
- 社会科(113321)
- 社会科学(113293)
- 省(97294)
- 基金项目(97188)
- 自然(88351)
- 自然科(86358)
- 自然科学(86332)
- 教育(86024)
- 自然科学基金(84827)
- 划(82093)
- 资助(77448)
- 编号(74670)
- 成果(61007)
- 部(57423)
- 重点(57206)
- 发(54573)
- 创(52831)
- 课题(51581)
- 国家社会(50174)
- 教育部(49669)
- 创新(49511)
- 科研(49163)
- 期刊
- 济(175808)
- 经济(175808)
- 研究(115408)
- 中国(75047)
- 财(68586)
- 学报(57137)
- 农(55814)
- 科学(53095)
- 管理(52781)
- 融(49615)
- 金融(49615)
- 大学(44203)
- 学学(41891)
- 农业(37542)
- 教育(36943)
- 技术(32630)
- 财经(31777)
- 经济研究(30261)
- 业经(27343)
- 经(27307)
- 问题(22908)
- 贸(21336)
- 业(20226)
- 国际(18887)
- 统计(18853)
- 技术经济(18395)
- 版(18030)
- 理论(17964)
- 世界(17790)
- 财会(17372)
共检索到577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文辉 楼东伟
首先,对中国目前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实施的两轮积极财政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测算了4万亿元投资在2009~2010年的有效性;最后发现,1992年至今,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在逐年递减,金融危机使中国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和严重,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还有待调整与改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乘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金华
为应对2008年以来不断恶化和蔓延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些政策,包括增加赤字扩大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降低利息率的货币政策、扶持部分支柱产业的产业政策等等。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洪范
近代,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金融危机也成为一种经常发生的经济现象。欧美国家在化解金融危机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我们认识与防范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早期金融狂热到1929年大萧条早期金融狂热荷兰郁金香狂热(1634~1637年)、法国密西西比泡沫(1719~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1720年),是早期金融狂热的典型代表。郁金香狂热事件作为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洪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洪范
面对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应有长期准备与长远打算。让政府有效发挥作用,让各部门各单位有效发挥作用,让市场有效发挥作用,是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核心所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蔡宏波 江铨
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贸易保护主义暗潮涌动,政府当何去何从?文章在人工神经网络和系统仿真技术支持下模拟出双寡头企业的市场演化,从多个视角对两大传统贸易保护政策工具——关税和配额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随着进口限制越发严格,进口商品和国货价格同时上升,消费者剩余明显下降,国内产业利润有所提高,国外利润显著减少,世界总福利因此大幅下降,但伴随国内外产品质量趋同,进口限制对世界总福利的损害有所降低。另外,当国货质量较低时,国内总福利随配额的减少而降低;当国货质量较高时,国内总福利随配额的减少而提高。
关键词:
贸易保护 关税 配额 神经网络 系统仿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赵全厚 杨元杰 陈新平 马洪范 张立承 张询
金融危机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坏事件",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目前已经初步构建了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但仍未有效建立突发性经济事件的应急机制。本文在考察国外化解金融危机的制度安排和财政政策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国化解金融危机应急机制建设的相关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经国
本文在一个带有金融摩擦的两国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分析了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并探讨了危机传染下一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于另一国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危机通过贸易联系进行跨国传染,其传染效应又通过金融加速器被进一步放大。在此机制作用下,本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效果会受到外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当外国量化宽松政策较弱时,本国财政政策可以较好地治理金融危机传染;但当外国量化宽松政策过强时,本国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便会占主导,使得本国的投资波动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剧,进而导致本国的财政政策失效。由此表明,在欧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彦荣 孙大海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经济复苏,G20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应对危机的财政政策。2009年第三季度,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此进行了评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楼继伟
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政府采取了保持汇率稳定和扩大内需的政策,并决定扩大财政支出,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这里从财政政策的角度,对我国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作一介绍。一、采取扩大内需政策的背景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吕旺实 王桂娟 李欣
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的地方政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一方面财政收入由于金融危机而大幅缩水,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具有刚性,其中相当部分的支出压力还在增大,各国地方政府面临着与中央政府一样的财政窘境。为应对危机,在财政政策的取向上同样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军 张弼
本文以2007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对新兴市场国家的传导及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为例,运用博弈论的方法从福利角度比较分析了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两种结局,得出协调要优于不协调的结论。分析中发现,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其经济实力明显弱于美国,危机冲击和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非对称性,决定其很可能陷入由美国主导的斯坦克尔伯格博弈的协调模式,其福利可能不一定优于纳什均衡时的状况。因此,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应积极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但是要避免采取处于尾随地位的斯坦克尔伯格博弈的协调方式。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馨颖
本文介绍了日本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实施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并着重分析了其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实施的政策具有全面性且针对性强,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为经济恢复后的绿色发展做好了准备,对我国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日本 扩张性财政政策 低碳经济 绿色新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磊 刘学
本文在Del Negro et al(2017)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应对由流动性冲击导致的金融危机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作用。当流动性冲击影响资产价格并导致经济衰退时,减税政策通过增加政府债券发行提高了名义利率,从而为盯住资产价格的利率规则的货币政策稳定经济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因此,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仍然可以应对由流动性冲击导致的金融危机,而并不需要采用量化宽松政策。本文的研究对当前全球正在和即将采取扩表政策的央行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对我国当前和未来的宏观调控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汉儒
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对战后六十多年来美国财政政策历史沿革的考察,美国每当遇到经济增长放缓、有步入衰退的危险时,政府都会遵循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理论,利用财政工具扩大有效需求,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长期增长率的提高进行财政投入。次贷危机爆发是与美国政府多年来推行的赤字财政政策密不可分的。而在全球经济失调背景下,财政赤字的过度膨胀又为政府在应对危机、化解系统风险时设置了财政约束刚性的障碍。从中短期来看,为应对经济危机的威胁,防止产出出现大幅下滑,预计美国政府将采取以下财政措施:第一,冻结减税计划,防止赤字进一步扩大;第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帮助贫困家庭获得工作和生活必需品...
关键词:
赤字财政 财政赤字 凯恩斯主义 次贷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