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73)
2023(12356)
2022(10231)
2021(9489)
2020(7733)
2019(17768)
2018(16921)
2017(32896)
2016(17511)
2015(19905)
2014(19610)
2013(19670)
2012(18947)
2011(17161)
2010(17481)
2009(16474)
2008(16446)
2007(14367)
2006(13009)
2005(12101)
作者
(48655)
(40644)
(40623)
(38998)
(26422)
(19289)
(18403)
(15619)
(15495)
(14724)
(14119)
(13449)
(13156)
(13105)
(12916)
(12548)
(11976)
(11820)
(11588)
(11238)
(10397)
(9875)
(9723)
(9360)
(9340)
(9237)
(8746)
(8475)
(8110)
(7934)
学科
(100510)
经济(100425)
管理(56079)
(50219)
方法(40288)
(39757)
企业(39757)
数学(37014)
数学方法(36788)
(32384)
中国(27015)
(22006)
地方(21957)
(18235)
贸易(18227)
(17858)
(17736)
业经(17108)
(15821)
财务(15805)
财务管理(15756)
企业财务(15116)
(14961)
(14446)
银行(14445)
农业(14385)
(14289)
金融(14289)
财政(14002)
(13846)
机构
大学(262218)
学院(261093)
(133446)
经济(131360)
管理(100105)
研究(93204)
理学(85889)
理学院(85048)
管理学(84059)
管理学院(83563)
中国(73997)
(67084)
(53669)
财经(50375)
科学(48386)
(45926)
(45477)
经济学(44804)
中心(41317)
经济学院(40377)
研究所(40342)
(38177)
财经大学(37202)
北京(34639)
(33986)
(32983)
(31694)
师范(31519)
业大(29886)
(29170)
基金
项目(163644)
科学(132009)
基金(124240)
研究(123559)
(105747)
国家(104943)
科学基金(91418)
社会(85658)
社会科(81619)
社会科学(81605)
基金项目(63465)
(58958)
教育(56223)
自然(54464)
自然科(53279)
自然科学(53269)
资助(52883)
自然科学基金(52398)
(49584)
编号(46943)
(39508)
成果(39232)
国家社会(37490)
重点(36288)
(35950)
教育部(35315)
人文(33956)
中国(33321)
(33287)
课题(32926)
期刊
(150113)
经济(150113)
研究(90138)
(53931)
中国(49897)
管理(38233)
科学(32134)
学报(31924)
(30369)
(29913)
金融(29913)
经济研究(27382)
财经(27340)
大学(26070)
学学(24623)
(23605)
技术(21086)
农业(20642)
教育(20598)
业经(19973)
问题(19649)
(19206)
国际(16543)
世界(16150)
技术经济(15282)
统计(14980)
(13068)
经济问题(11962)
决策(11927)
商业(11722)
共检索到410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树华  方先明  
本文从财政政策是否有效、财政政策是否存在时滞、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如何等三个层面,基于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财政政策各层变量之间存在层层推进的因果关系,但部分变量的关联与理论的吻合性较差。总体来看,中国的财政政策从其宏观效应来分析是有效的,但存在挤出效应,而且时滞较为明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家姝  刘建青  张莹  
财政政策是构成政府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实现政府经济政策目标的主要手段。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应对此次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本文对我国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军辉  丁伟  
《公共经济评论》2003年第10期发表了郭庆旺、贾俊雪的《中国周期性赤字和结构性赤字的估算》一文,该文运用消除趋势法和潜在产出法对我国赤字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因为文中所提到的潜在产出法也是以对经济周期的波动进行滤波检验为前提的。所以其主要的核心分析工具仍是滤波检验。文中认为通过滤波检验分解出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江晓薇  
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财政政策江晓薇(财政部科研所)我国“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提出振兴财政的任务。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是保证今后15年实现振兴财政的关键。本文拟通过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财政政...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翁礼华  
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经济的两种经济观点及其财政政策取向的争论,在古代中国汉朝昭帝时就曾经激烈地发生过。武帝后期由于人口锐减,民力疲弊,昭帝(公元前86年—前74年)、宣帝(公元前73年—前49年)统治时期,专力内治,继续执行汉初以来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晁江锋  赵向琴  武晓利  陈国进  
构建包含灾难性预期和政府支出因素的DSGE模型,分析罕见灾难在中国宏观经济中的财政政策效应问题。研究发现,政府支出能够明显削弱罕见灾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提升宏观经济对罕见灾难的抵御能力;政府财政补贴在两部门和三部门灾难经济体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较高的财政补贴幅度(占比6%以上)能够有效抵御罕见灾难对两部门经济体的冲击,但并不能够有效缩短该经济体复苏的时间;而财政补贴在三部门灾难经济体中的作用须区别对待,较低比例的财政补贴(占比3%以下)由于对财政支出的挤出效应而加剧了该经济体的不稳定性,而较高比例的财政补贴能够抵消财政支出减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该经济体保持较高的风险抵御能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中原  
财政政策不仅是短期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促进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不仅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直接服务,也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撑。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日推出了闫坤教授等完成的《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2008—2009)》一书。这本书,以季度为单位,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与变化、财政政策的运行和调整方案等做了细致的跟踪分析,并对这一时期我国财政、金融、税收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课题组  
宏观财政政策是一种公共物品 ,其有效性的标准是 ,在实现政府利益的同时 ,能够增进社会的福利。面临通货紧缩 ,政府将继续实施以财政政策为主导的扩张性宏观政策 ,在财政支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 ,就要选择能够作大投资乘数 ,提高市场效率的措施 ;同时要考虑调整税制结构 ,改变对投资征高税的税制 ,逐步变生产型增值税为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 ,并通过把内资企业税负降至外资企业的水平 ,一方面提高企业的利润预期 ,另一方面 ,消除税负不公 ,提高社会经济效率和减少资本外流 ;在运用国债政策时 ,既要重视国债的发行和使用 ,更要重视国债的交易和流通 ,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和功能的发挥以及促进公用事业...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恋军  仲维清  
为了比较不同的财政政策组合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本文将政策搭配的思想放在财政政策研究的框架下,利用有关月度数据,模拟了8种财政政策组合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从刺激产出的角度而言,赤字化减税政策和双松的财政政策工具的效果一样,如要运用平衡型预算的政策工具组合,应该采用逆向平衡型;双松的财政政策工具搭配对消费的挤入效应最大,赤字化减税政策对私人消费的挤入效应则很微弱;而对于投资来说,赤字化减税政策和双松的财政政策工具搭配的效果俱佳,而赤字化支出政策容易造成投资波动;正向平衡型预算政策工具会造成价格水平上升,而其他工具组合则会平抑物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席克正   丛树海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国家的两大基本政策,成为国家干预宏观经济、协调社会总供需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在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简政放权、政企分开,国家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将不断减少,逐步代之以宏观间接调控。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势将成为我国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仅就宏观财政政策与宏观货币政策的运用,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选择,进行初步的探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仇伟  潘新华  
财政政策是调控宏观经济重要手段之一,明确它与经济增长之间内在联系,有利于在制定财政政策时有的放矢。本文基于1990-2009年经济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我国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实证结果显示,财政政策各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联系和长期均衡关系。但从长远来看,财政政策有效性不够持久,且缺乏长期稳定的内在调节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本文通过运用IS-LM图式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效力以及各自面临制约的分析,并考虑中长期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理论上讲都有失效的可能,但在中国均未成为现实;(2)目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面临制约,单独实施难以取得最佳政策效果;(3)为启动经济增长,短期内大可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结合起来考虑,而不应对立;(4)从中长期来看,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将不是需求管理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是促进结构转换的供给政策,为此需要进一步明确政策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众所周知,财政政策是稳定政策特别是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财政政策是如何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在什么情况下更有效?如何根据宏观经济形势选择财政政策类型?鉴于需求管理政策是用宏观经济理论模型来分析的,因此,本文旨在三大宏观经济模型框架下,图解财政政策在调控总需求、减轻经济波动上的作用原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刘晓路  
本文利用马尔可夫情势转变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与财政政策的情势转变特征、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以及财政政策的非线性效应。分析表明,我国财政支出政策的相机抉择变化比较符合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所强调的"逆势而动"的特点,且有助于实体经济稳定,但加剧了通货膨胀波动;税收政策的相机抉择变化不符合宏观经济运行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实体经济波动,但有助于价格稳定。我国财政政策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凯恩斯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