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39)
- 2023(13067)
- 2022(10957)
- 2021(10539)
- 2020(8679)
- 2019(20434)
- 2018(19971)
- 2017(38100)
- 2016(20922)
- 2015(24100)
- 2014(24107)
- 2013(24064)
- 2012(22744)
- 2011(20522)
- 2010(20711)
- 2009(19406)
- 2008(19898)
- 2007(17615)
- 2006(15231)
- 2005(14049)
- 学科
- 济(88699)
- 经济(88613)
- 管理(60824)
- 业(55879)
- 企(45115)
- 企业(45115)
- 方法(40252)
- 数学(35568)
- 数学方法(35222)
- 财(33187)
- 中国(27471)
- 农(24940)
- 贸(20459)
- 贸易(20449)
- 易(19972)
- 制(19067)
- 地方(17600)
- 业经(17516)
- 学(17056)
- 务(16597)
- 财务(16569)
- 财务管理(16517)
- 农业(15698)
- 企业财务(15662)
- 银(15563)
- 银行(15543)
- 行(14830)
- 理论(14611)
- 融(14329)
- 金融(14327)
- 机构
- 大学(300118)
- 学院(298777)
- 济(133999)
- 经济(131376)
- 管理(112125)
- 研究(105646)
- 理学(95346)
- 理学院(94296)
- 管理学(92909)
- 管理学院(92329)
- 中国(84453)
- 财(68831)
- 京(63286)
- 科学(59965)
- 所(53524)
- 财经(50997)
- 中心(48433)
- 研究所(47871)
- 经(46326)
- 农(46088)
- 江(45496)
- 经济学(43042)
- 北京(40929)
- 范(39002)
- 业大(38982)
- 经济学院(38837)
- 师范(38690)
- 财经大学(37509)
- 院(37316)
- 农业(36071)
- 基金
- 项目(187645)
- 科学(147523)
- 研究(142155)
- 基金(136500)
- 家(117154)
- 国家(116208)
- 科学基金(99191)
- 社会(90657)
- 社会科(86003)
- 社会科学(85983)
- 省(70944)
- 基金项目(70301)
- 教育(66755)
- 自然(60833)
- 划(60290)
- 自然科(59395)
- 自然科学(59375)
- 自然科学基金(58362)
- 编号(58083)
- 资助(57787)
- 成果(49483)
- 部(43873)
- 重点(42663)
- 课题(41053)
- 发(40723)
- 创(38789)
- 教育部(38178)
- 国家社会(38051)
- 性(37245)
- 大学(36546)
- 期刊
- 济(148194)
- 经济(148194)
- 研究(97100)
- 中国(63374)
- 财(56745)
- 农(41617)
- 学报(41411)
- 管理(40765)
- 科学(39027)
- 教育(34756)
- 融(33131)
- 金融(33131)
- 大学(31944)
- 学学(29744)
- 农业(28119)
- 技术(26549)
- 财经(26298)
- 经济研究(25573)
- 经(22687)
- 业经(21262)
- 问题(19764)
- 贸(19570)
- 国际(17101)
- 业(16049)
- 世界(15783)
- 技术经济(15068)
- 统计(14421)
- 理论(14162)
- 会计(13901)
- 版(13508)
共检索到466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代欣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间的有效协调是世界难题,后崛起的发展中大国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确有必要尽快突破这一理论与实践难题的桎梏。通过回顾历次政策协调过程中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过程,发现宏观调控有总量调节和结构转型两大目标,前者多以货币政策为主,后者则以财政政策为先;政策选择是路径依赖、体制环境、经济社会状况及政策风险空间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面临如何把握宏观治理的关键、怎样实现政策分工、如何建立市场化的政策协调机制、怎样共同防御宏观风险等难题,不断优化政策协调则需要科学研判政策周期、动态调整部门政策职能、致力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有效防范化解政策风险以避免相互传导。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政策协调 宏观调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甘世雄 王朝弟 吴育华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力工具,必须保持彼此之间的协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如果从配合的形式上分析,主要包括政策工具的协调、政策时效的协调、政策功能的协调以及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我国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逐步过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控制逐渐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我国的财政政策正向公共财政模式过渡,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呈现递减态势。在现阶段,应该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资金的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的投资,从而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协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庆康 徐云程
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即经济总量平衡和整体结构优化用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在我国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今天,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正从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变,这两大政策工具作为间接调控的主要手段,其地位自然也越来越重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段晓光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一个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重要工具,是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文章对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实践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与评论,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转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绍雨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必须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根据宏观调控目标、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来选择恰当的政策、措施和合理的搭配方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产生政策效应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根据宏观经济走势及微观经济状态,确定合理的政策取向。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和政府支出直接影响经济运行,调控效果更为直接、力度更大。但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传锋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经济条件郑传锋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和利用对经济体制和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使经济政策有一个赖以发挥作用的基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作用也是如此。认清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者协调配合的经济条件显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社会供需总量、结构的两大法宝。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共同目标、是稳定金融物价,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财政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折旧及财政法规等手段,调节国民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信贷、利率、汇率、货币发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慧 杨晓波
一、经济学经典著作中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论述在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中,凯恩斯、萨缪尔森和斯蒂格利茨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在其著作中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的论述,各具特色:(一)凯恩斯《通论》中以财政政策为重心的政策主张凯恩斯在《通论》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志龙 赵春萍 张冬佑
近年来,我国频繁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积极探索两者之间的合理搭配。从实践看,两个政策尚未达到协调的程度,改善的空间仍然很大。本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一般做法,近年来我国的实践,两项政策搭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所裨益。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政策协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昌政
货币、财政政策是现代经济的产物,货币供应量和财政收支规模作为经济动态系统的两大可控输入,是以货币为载体的。货币作为“第一推动力”启动和制约着实物的运动,货币、财政政策通过对货币运动或价值运动的操作组织和协调着宏观经济的运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货币、财政政策可根据经济情况使货币流入或流出经济系统,或在货币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实现货币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移,从而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对经济产生影响,因此,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铁军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20年里,中国采取了一种与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截然相反的改革方式,即以增量改革和分步到位为特征的渐进性改革战略。既然中国选择了一条完全悖离正统经济学的改革路径,那么,作为宏观经济调控两大重要支柱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自然不可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超 秦亚丽
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对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后金融危机时期,如何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提出了要明确政策协调的目标、核心,并完善政策协调的机制和工具,以及加强逆周期调控的思路。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政策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