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3)
- 2023(8489)
- 2022(7071)
- 2021(7086)
- 2020(5773)
- 2019(13286)
- 2018(12833)
- 2017(24705)
- 2016(13446)
- 2015(15228)
- 2014(14911)
- 2013(14950)
- 2012(14173)
- 2011(12690)
- 2010(12867)
- 2009(11872)
- 2008(12215)
- 2007(10655)
- 2006(9577)
- 2005(8817)
- 学科
- 济(55844)
- 经济(55793)
- 管理(41692)
- 业(38333)
- 企(30420)
- 企业(30420)
- 财(27592)
- 方法(23223)
- 中国(21191)
- 数学(20994)
- 数学方法(20797)
- 农(16649)
- 贸(14396)
- 贸易(14387)
- 制(14267)
- 易(14174)
- 财政(13303)
- 务(12460)
- 财务(12443)
- 财务管理(12400)
- 企业财务(11820)
- 策(11326)
- 银(11235)
- 银行(11230)
- 政(10877)
- 行(10733)
- 地方(10677)
- 业经(10662)
- 农业(10227)
- 出(9670)
- 机构
- 大学(185984)
- 学院(184915)
- 济(91458)
- 经济(89982)
- 研究(70569)
- 管理(70183)
- 理学(59325)
- 理学院(58722)
- 管理学(58088)
- 管理学院(57718)
- 中国(57700)
- 财(49705)
- 京(39815)
- 科学(36936)
- 财经(35369)
- 所(35161)
- 经(32322)
- 中心(31334)
- 研究所(31180)
- 经济学(29726)
- 江(27452)
- 经济学院(26712)
- 北京(26316)
- 财经大学(25987)
- 农(25424)
- 院(25243)
- 范(22867)
- 师范(22744)
- 业大(21046)
- 州(20973)
- 基金
- 项目(114737)
- 科学(91898)
- 研究(88480)
- 基金(86275)
- 家(74047)
- 国家(73483)
- 科学基金(62983)
- 社会(58954)
- 社会科(56122)
- 社会科学(56113)
- 基金项目(43512)
- 教育(40342)
- 省(40238)
- 自然(37585)
- 资助(36999)
- 自然科(36747)
- 自然科学(36739)
- 自然科学基金(36149)
- 划(34811)
- 编号(34678)
- 成果(30234)
- 部(28243)
- 重点(25897)
- 国家社会(25750)
- 中国(25347)
- 发(25113)
- 教育部(24906)
- 课题(24436)
- 性(23947)
- 创(23550)
共检索到302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苏明 赵福昌 李成威 封北麟
物价稳定是国内外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是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近年来在我国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国家采取有力的政策、改革、管理措施,初步实现了物价趋稳的可喜局面。但是未来物价走势仍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总结和把握当前物价走势及其影响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于保持未来物价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中国物价走势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从国内外影响因素着手对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物价走势进行研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调控物价的宏观思路与财政政策建议:一是把握总量调节力度,将财政赤字和债务控制在适度范围;二是发挥财政的结构调整政策功能,缓解高投入增长方式的...
关键词:
中国物价 形势分析 调控 财政政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培勇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震荡前行,以提高经济增长效益为中心,追求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和可持续的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配置,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作用,以实现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防风险多重目标。其中,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操作的"主攻手",增加赤字、减少税收、扩大支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三个支点,结构性减税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主战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成为新一轮财税改革的重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相启 张硕
一、河北省效能型财政建设面临的任务尽管长期以来,河北省一直致力于效能财政建设,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与我们全新提出的效能型财政建设目标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改革建设步伐。1.工作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侯石安 陈昕
全球金融危机已对我国农业造成冲击,由于我国农业基础相对薄弱,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农业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在新形势下,在加大对农业支持力度的同时,还需合理选择投入方向和投入重点,不断优化投入结构,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市场体系以及农业保险等方面的支持,改进农业补贴方式,以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基础设施 农业补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仲臣
“八五”乃至今后十年,工业投资以技术改造为主。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因为,技术改造已不是一般意义的挖潜、改造。而是提高经济效益,调整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本文系统分析了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2012年的宏观经济政策。结论表明,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的背景下,2012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即便在名义上仍旧维持"积极加稳健"相搭配的格局,相对于以往,其实际内容也应当且必须做出相当的调整。就积极财政政策布局而言,这种调整主要包括:预算赤字规模,宜在去年的基础上略有增加;减税而非增支,将成为主要载体;结构性减税的操作,应锁定流转税并以增值税为主;增加支出的操作,宜将重点放在改善民生上。
关键词:
经济形势 财政政策 结构性减税 改善民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俏彬
2019年我国全年经济增速为6.1%以上,年初设定的6%—6.5%的区间目标如期实现。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展望202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从国际环境上看,2020年仍然处于长周期的探底时期,世界格局阴晴不定。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外部有贸易战影响,内部有总统大选扰动,出现波动的可能性较大。欧洲、日本继续保持低增长,新兴经济体动荡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丽生 求嫣红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和谐社会建设发展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和发展民生成为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而财政是民生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多年来,针对民生事业发展要求,我国公共财政加快了职能转换,加大了向民生领域的投入,各级政府财政60%以上的资金,有些地方甚至超过70%的财政资金投向民生事业,公共财政成了名副其实的民生财政。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尽管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向民生事业,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先德
(一)对中国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入 WTO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市场理念、新的竞争理念、新的规则理念、新的管理理念。WTO的成员是各成员国政府,WTO协议的内容几乎都是对各成员方政府的要求,它约束的是各成员方政府的行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一成
目前疫情高峰已过,国内生产、生活有序开展,但高频数据显示当前复苏的进度有所分化,经济内生动力尚难言稳固。目前市场对于下阶段政策发力仍有期待,文章尝试对当前国内经济新形态下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市场走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经济新形势 政策展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灿明
根据对“十五”时期财政形势的认识和分析,对“十五”时期财政政策的走势 可以作出如下的判断:财政的周期性平衡仍是财政政策的中长期目标,但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 作用的积极意义并不容忽视;财政支出政策的结构性调整将成为“十五”时期财政的重点;财 政收入政策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则势在必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宪法
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未来的走势 1997年的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并没有出现人们所预期的那样,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1997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基本上是处在走走停停的状态,其走向还不是十分明朗,到了1997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经济增长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而且物价总水平持续走低,经济仍在下行通道运行的趋向已成定局。1997年全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8.8%,比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袁连生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高等教育财政进行了重大改革 ,建立了学费制度 ,后勤部门实行了产业化和社会化 ,学校社会服务收入大大增加 ,全成本收费的民办高校有了很大发展 ,形成了以财政拨款为主 ,多渠道筹资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但是到 2 1世纪初 ,随着公立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充 ,公立高校学生人数大幅增加与投入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受制于财政资金短缺与居民收入水平较低 ,政府大量增加高等教育拨款和继续大幅度提高公立高校学费困难很大。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的不完善已经影响到了教育公平 ,也使提高学费水平受到了限制。公立高校面临财政困境 ,要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财政政策有两种选...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财政 困境 政策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