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8)
- 2023(10443)
- 2022(8926)
- 2021(8478)
- 2020(7380)
- 2019(17447)
- 2018(16779)
- 2017(32578)
- 2016(17797)
- 2015(20727)
- 2014(20777)
- 2013(21214)
- 2012(20159)
- 2011(18051)
- 2010(18180)
- 2009(17091)
- 2008(17422)
- 2007(15274)
- 2006(12928)
- 2005(11607)
- 学科
- 济(82451)
- 经济(82368)
- 管理(53539)
- 业(50800)
- 方法(42740)
- 企(40962)
- 企业(40962)
- 数学(39003)
- 数学方法(38764)
- 财(32889)
- 中国(23934)
- 农(20575)
- 贸(17728)
- 贸易(17723)
- 易(17273)
- 务(16879)
- 财务(16864)
- 财务管理(16808)
- 制(16549)
- 企业财务(16043)
- 学(15742)
- 地方(14616)
- 业经(14081)
- 财政(13550)
- 农业(13143)
- 银(12703)
- 银行(12667)
- 融(12259)
- 金融(12257)
- 行(11960)
- 机构
- 大学(267013)
- 学院(262208)
- 济(119414)
- 经济(117356)
- 管理(99382)
- 研究(93703)
- 理学(86169)
- 理学院(85158)
- 管理学(83910)
- 管理学院(83419)
- 中国(73171)
- 财(61805)
- 京(56225)
- 科学(55171)
- 所(48560)
- 财经(46347)
- 研究所(43927)
- 农(43542)
- 经(42286)
- 中心(41789)
- 经济学(39229)
- 江(37500)
- 业大(36915)
- 北京(36058)
- 经济学院(35710)
- 农业(34536)
- 财经大学(34402)
- 院(33050)
- 范(32602)
- 师范(32326)
- 基金
- 项目(171554)
- 科学(135654)
- 基金(128592)
- 研究(123285)
- 家(112315)
- 国家(111458)
- 科学基金(94758)
- 社会(81026)
- 社会科(76962)
- 社会科学(76943)
- 基金项目(67296)
- 省(62642)
- 自然(60467)
- 自然科(59112)
- 自然科学(59092)
- 自然科学基金(58119)
- 教育(56896)
- 资助(54523)
- 划(54315)
- 编号(47572)
- 部(40817)
- 成果(39603)
- 重点(39221)
- 发(36202)
- 教育部(35239)
- 国家社会(34874)
- 创(34774)
- 科研(33619)
- 中国(33510)
- 人文(33211)
共检索到391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虎 赵慧芳
近些年来,我国财政年年出现赤字,并且赤字额呈上涨的态势。针对这种情况,有关学者对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仍是均衡财政,有的则认为是赤字财政。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中时序变量的单整、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ECM)的技术,对我国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是否存在均衡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在得出两者之间存在均衡关系的基础上,估计出了这种均衡关系的具体形式,进而建立并估计了两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顾海兵
研究财政问题可以有很多角度,比如广义财政与一般财政(不含债务收支)的关系,财政收入的应收尽收,财政支出的适度规模,财政政策的调整,财政赤字的规模,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财政收入结构,财政支出与预算外收支的关系,等等。这里笔者拟就财政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即财政收支平衡程度作一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昕 史建民 闻德美
文章通过设计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评价指数,从纵向和横向计算了1995~2009年全国和各省区的指数值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计算各年度中央-省财政分权度和各省内财政分权度指标,并将其与义务教育均衡指数以及人均GDP指标结合在一起设计了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模型,运用STATA10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全国和各省层面上财政分权度与义务教育均衡的关系恰好相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董根泰
采用边限检验对我国财政收支的长时间序列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952~1980年间我国财政收支存在"双向因果"的长期均衡关系;1981~1994年间财政收支关系难以判定;而1995~2009年间存在"以收定支"的长期均衡关系。短期来看,财政调控应着力控制财政收入过快增长,进行适度减税。
关键词:
财政收支 双向因果关系 以收定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旭明
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发现: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均衡方面相关性不显著,但是在短期均衡上存在相互关系。财政收入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能够促进财政支出的增长,但是这种积极作用是逐渐形成,并不能迅速发生效果。为了保证财政收支效果,促进经济发展,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收支 经济增长 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龚秀国
中国式"荷兰病"来源于中国入世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空前繁荣。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中国式荷兰病通过"体制惰性效应"对中国财政收支体制与财政收支政策的诸多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整体财政能力增强和财政收支状况改善的同时,不仅我国外债结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明显恶化,而且社会财富加速向公共部门集中,"国富民穷"现象突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到较大制约。文章最后建议及时对个人、企业进行实质性减税,积极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范围及领域,增加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科学技术以及农业的财政支出比重,进一步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权利与义务,从而确保中国经济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荷兰病 体制惰性效应 财政收支 财政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菊波 高云正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的财政困难,主要表现为财政收支总量的入不敷出。从1979年到1988年的10年中,除1985年因生产超高速增长等特殊因素而使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5.2%,从而结余21.6亿元外,其余九年全为赤字年。按财政收支决算数额,累计净赤字达648.1亿元。如果按西方国家的赤字口径计算,还需加上另一部分“软赤字”,即计入我国财政收入的内外债。十年中,内外债收入达1109亿元之巨。这两部分赤字相加,我国十年来的财政赤字总额高达1757.1亿元,占同期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10.4%。如此巨额的财政赤字,以及对财政压力巨大的还债高峰期的即将到来和一系列的深层性隐患,表明国家财政已经陷入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息 孙继国
文章运用1997—2010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房地产价格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房价上涨使得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财政支出增加会使房价进一步上涨;房地产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具有比较鲜明的地区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房价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更大;财政支出水平对房价的影响也存在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影响较大,低的地区影响较小。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面板数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军
本文从都市区角度上论证了经济发展导致的北京市经济结构的空间演变对北京财政收支体系空间配置的影响,分析了财政收支的空间差异对地方政府行为所产生的扭曲效应,并对促进城市空间范围内财政收支空间均衡的可能途径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
城市经济空间结构 城市财政 空间配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霍克 丁伟
一、问题的提出在《中国财经报》2005年4月5日关于转移支付专题的编者按中,提出了“转移支付制度的薄弱与不规范是导致地区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为对此观点寻求较为严密的实证依据作以支撑,经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发现,马栓友、于红霞所撰写的发表于《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的《转移支付与地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国平,马林平,屠春峰
我国货币波动对财政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杨国平马林平屠春峰ABSTRACTFromthetheoreticalandpracticalaspects,theauthoranalyzetheimpactsofmonetaryfluctuationonfin...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茆晓颖 成涛林
本文描述了苏州市自2004年至2011年财政收支预决算偏离情况,具体分析了预算超收、超支的原因,就如何化解财政收支预决算偏离度提出了六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预决算 偏离度 超收 超支 预算编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凯 储敏伟
回答了如下问题:长期赤字之下,中国财政收支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能否实现自动平衡?中国预算体制是否能对赤字进行有效的约束?未来预算如何改革?此外,本文还强调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预算的长期均衡性原则,建立财政收支科学合理的关系.确保财政收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实现平衡。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万春 许莉
本文以中国1978-2003年的财政预算内收支数据为样本,分析财政预算内收入、预算内支出、经济增长等变量的长期稳定性和它们之间的均衡关系,发现,虽然1998-2003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加剧了数据的波动性,但预算内收入与其子项目之间、预算内支出与其分项目之间、预算内收支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表明预算内收入结构(即预算内收入和其组成子项的比例关系)和预算内支出结构具有稳定性,财政预算内收支活动稳定而又积极地促进了经济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涛
文章利用1952~2006年的中国财政收支总额(包含预算外收支)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我国财政收支行为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效应。文章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收支与GDP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在长期内我国财政收支行为对宏观经济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短期内当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财政收支行为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但是当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时,加剧了宏观经济波动。
关键词: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稳定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