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4)
- 2023(13515)
- 2022(11222)
- 2021(10886)
- 2020(9014)
- 2019(20886)
- 2018(19785)
- 2017(37755)
- 2016(19524)
- 2015(21584)
- 2014(20926)
- 2013(20732)
- 2012(18725)
- 2011(16332)
- 2010(15799)
- 2009(14164)
- 2008(13697)
- 2007(11017)
- 2006(9087)
- 2005(7877)
- 学科
- 济(82541)
- 经济(82456)
- 管理(58135)
- 业(56020)
- 企(44143)
- 企业(44143)
- 方法(40508)
- 数学(37050)
- 数学方法(36670)
- 财(33445)
- 中国(25229)
- 农(23550)
- 贸(19847)
- 贸易(19840)
- 易(19472)
- 务(17204)
- 财务(17172)
- 财务管理(17116)
- 制(16323)
- 企业财务(16320)
- 业经(16292)
- 农业(15871)
- 地方(15244)
- 出(14237)
- 财政(13819)
- 学(13289)
- 环境(12540)
- 体(12209)
- 银(12143)
- 银行(12133)
- 机构
- 大学(265435)
- 学院(263361)
- 济(122583)
- 经济(120805)
- 管理(105820)
- 理学(93268)
- 理学院(92330)
- 管理学(90987)
- 管理学院(90499)
- 研究(87469)
- 中国(68177)
- 财(61550)
- 京(53714)
- 科学(49021)
- 财经(46915)
- 经(43204)
- 经济学(40761)
- 中心(40521)
- 所(40363)
- 经济学院(37095)
- 研究所(36646)
- 农(35653)
- 财经大学(35322)
- 江(34838)
- 业大(34554)
- 北京(33181)
- 院(32380)
- 范(32109)
- 师范(31812)
- 商学(29354)
- 基金
- 项目(188035)
- 科学(152408)
- 基金(144170)
- 研究(137840)
- 家(125012)
- 国家(124082)
- 科学基金(109133)
- 社会(94319)
- 社会科(89901)
- 社会科学(89884)
- 基金项目(76341)
- 自然(68873)
- 省(68657)
- 自然科(67439)
- 自然科学(67425)
- 自然科学基金(66258)
- 教育(62909)
- 划(58551)
- 资助(58015)
- 编号(52253)
- 部(44104)
- 重点(42134)
- 国家社会(41827)
- 成果(40641)
- 发(39876)
- 创(39745)
- 教育部(39075)
- 人文(37852)
- 创新(37351)
- 科研(36665)
- 期刊
- 济(120348)
- 经济(120348)
- 研究(79758)
- 财(50927)
- 中国(45823)
- 管理(37351)
- 学报(35756)
- 科学(35673)
- 农(30856)
- 大学(29087)
- 学学(27691)
- 财经(23543)
- 经济研究(22548)
- 农业(21585)
- 技术(21512)
- 融(21442)
- 金融(21442)
- 经(20366)
- 教育(19567)
- 业经(17810)
- 问题(16869)
- 贸(16618)
- 国际(13513)
- 世界(13342)
- 统计(13207)
- 技术经济(12703)
- 业(12125)
- 财会(12034)
- 策(11974)
- 会计(11698)
共检索到375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龚维进 覃成林 李超
财政投入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减贫手段。本文使用2007—2013年27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主要研究财政支出减贫效应的结构性差异、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利事务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减贫效应显著,而医疗卫生支出的减贫效应不显著。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各项财政支出的减贫效应不尽相同,空间差异明显,其空间相关性也不一致。其中,东部地区教育支出的减贫效应最大,中部地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减贫效应最为明显,而农林水利事务支出的减贫效应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非常显著。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财政支出的减贫效应,一是要根据各区域的情况,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减贫效应;二是要采取加大投入和改善外部条件相结合的方式,增大各项财政支出的减贫效应;三是要加强区域之间的政策协调和行动协同,积极促进财政支出减贫效应的空间外溢作用,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减贫效应 空间外溢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爱燕 沈坤荣
精准扶贫带来贫困人口收入的增加、福利水平的提升,又影响了贫困人口的就业意愿和就业状况。如何从提升就业意愿、就业能力等可持续脱贫的角度来提升财政支出减贫的收入效应,是精准扶贫政策调整的关键。本文利用我国29个省级地区面板数据,通过实证检验发现,要提高财政支出减贫的收入效应,一要通过多种手段努力提高农业产出,还要在农业科技上下大力气;二要加大人力资本建设,强化贫困人口的自我造血、自力更生能力。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减贫 精准扶贫 收入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爱燕 沈坤荣
精准扶贫带来贫困人口收入的增加、福利水平的提升,又影响了贫困人口的就业意愿和就业状况。如何从提升就业意愿、就业能力等可持续脱贫的角度来提升财政支出减贫的收入效应,是精准扶贫政策调整的关键。本文利用我国29个省级地区面板数据,通过实证检验发现,要提高财政支出减贫的收入效应,一要通过多种手段努力提高农业产出,还要在农业科技上下大力气;二要加大人力资本建设,强化贫困人口的自我造血、自力更生能力。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减贫 精准扶贫 收入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缪言 白仲林 尹彦辉
为了厘清财政支出政策的减贫效应和作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支出工具治理相对贫困的积极作用,本文首先运用PSM方法验证了政府转移性支出扶贫效应和投资性支出的增收效应;其次,构建包含两类家庭的异质性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以揭示财政支出政策治理非李嘉图家庭相对贫困的经济机理;最后,构造"相对贫困指数"以评估财政支出工具治理相对贫困的动态效应。研究发现:积极的政府转移性(扶贫)支出政策具有迅速治理相对贫困的功效,但是对非李嘉图家庭工资收入存在"挤出"效应;虽然积极的政府投资性支出政策挤出私人投资,但能有效提升非李嘉图家庭就业和劳动收入,具有良好的相对贫困治理效应;积极的政府消费性支出政策会刺激短期需求、促进就业、拉动总产出增长,从而增加非李嘉图家庭收入、减少相对贫困,但是,长期而言会挤出居民消费,并且政策效应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不及投资性支出。因此,"精准导向"的积极财政支出政策能够提升相对贫困的治理效果。
关键词:
财政支出政策 相对贫困 收入分配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新强 胡永刚
中国财政支出具有生产性且偏向投资建设性支出,本文采用SVAR方法得到财政支出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影响就业的经验事实:政府生产性支出增加能够促进就业,但是促进就业的有效性依赖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表现在增加政府投资性支出可以刺激就业,而增加服务性支出则抑制就业。基于政府生产性支出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上述事实,政府支出影响就业的程度依赖于政府支出生产性的大小和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中国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表明,政府投资性支出通过生产性效应、投资流动性约束和价格粘性等渠道刺激就业;然而,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和体制转轨阶段,增加政府服务性支出将导致结构性劳动替代,从而抑制就业;税收则主要通过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建立 赵哲
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对碳减排发挥关键作用。基于2007-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进行检验,考察了财政支出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提高非经济性公共支出占比有利于减少碳排放,非经济性公共支出通过规模效应、预算效应与替代效应对碳排放保持促进作用,而直接效应与环境规制效应对碳排放保持抑制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财政支出影响碳排放的重要路径,利用经济城镇化指标衡量中介效应时,发现非经济性公共支出与碳排放存在负向关系,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稳定经济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减少碳排放;利用人口城镇化指标衡量中介效应时,发现非经济性公共支出与碳排放存在正向关系,通过完善财政支出结构来调节城镇人口和就业水平,实现碳减排目标。因此,需推进财政支出政策向绿色低碳、生态协调发展模式转型,发挥财政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导向作用并加快产业绿色升级,形成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贾敬全 殷李松
将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定向诱导"突破到"区位定向诱导"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文章从决定产业结构的地区异质性、财政支出的本地效应与外部性以及遗漏因素出发,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建模技术,构建了财政支出-产业结构的空间杜宾模型(SDM),并以安徽省为例,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在产业升级方面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与总效应等。研究表明:(1)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建模技术,可以将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定向诱导"突破至"区位定向诱导";(2)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研究与评估,要从本地效应转向空间外部效应;(3)应遵循"区位定向诱导"原则,充分释放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面效应,抑制负面效应,最大化叠...
关键词:
财政支出 产业升级 外部性 空间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陶爱萍 班涛 张淑安
降低乃至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部分地方财政支出项目能够有效地降低或消除贫困问题的发生。文章构建了一个分析由农林水事务、教育、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四项财政支出分量构成的财政支出总量及各财政支出分量与贫困减缓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中部5省1994-2013年的省级数据,通过总量回归模型与分量回归模型分别对各省财政支出总量与支出分量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地方财政支出减贫效应的省际差异进行了比较,以期对地方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源利用效率,利用财政支出减少贫
关键词:
地方财政支出 减贫效应 省际差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志红 朱青
财政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直接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如何通过财政支出结构的合理安排,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促进居民消费,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居民消费水平远甚远于我国居民,这离不开日本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安排。通过建立日本财政支出结构与日本居民消费水平的VEC模型,分析发现日本政府的国债支出、地方转移性支出、文教科卫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民生倾向性财政支出极大地促进了本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金秀 高希武
文章基于产业结构差异的视角,运用中国省级1997年~2008年的面板数据,在预算约束面影响下考察了中国财政支出的增长效应。研究发现,各地区由于产业结构的差异,从而对于各类财政支出的消化程度是不同的,在第二产业为主的年份里,投资性支出的增长效应显著为正,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增长效应显著为负,转移支出对增长有不显著负效应;第三产业为主的年份里,投资性支出的增长效应显著为负,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增长效应显著为正,转移支出对增长有不显著正效应。因此,我国财政支出的调整应考虑各地区经济结构差异的现实。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财政支出 经济增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昭 刘映曼
财政支出是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对维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提升经济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利用我国除西藏外30个省(市)2007年-2016年的面板数据,全面研究了财政支出作用于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第一,一般行政支出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无显著影响,增加社会治安支出、教育支出、创新互联支出和其他支出对经济发展质量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民生服务支出与城乡协调支出规模的扩大则不利于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且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上述结论。第二,财政支出对经济质量的影响呈现时空异质性,不同区域、不同经济阶段的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方向和程度存在差异。因此,要以各项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为依据,来进行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加快转变调控思路,即在支出总量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支出结构调整的优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娟霞 黄艳敏
城乡贫富分化是整个社会贫富分化重要贡献源,财政支出作为社会再分配工具,揭示其贫富效应,旨在回答财政支出是缩小抑或扩大了城乡贫富分化。选取1992年~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Johanson协整检验法,实证检验财政支出与城乡差距的长期均衡关系。财政支出与城乡贫富分化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财政支出因科目财政职能差别使得其对城乡贫富分化影响效应呈现差异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会减小城乡贫富分化;人力资本投资和福利保障支出的加大会导致城乡贫富分化的拉大,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永友 沈坤荣
随着中国贫困结构的变化,相对贫困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本文基于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的经验数据,对中国的相对贫困问题进行了实证描述和分析。研究显示:(1)在时间上,中国的相对贫困水平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城乡内部相对贫困水平的上升速度存在差异,在空间结构上,城镇与农村的相对贫困具有共同运动的特征,不仅如此,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相对贫困与经济的发展速度有关,而与经济所处的水平没有关系;(2)中国相对贫困的产生和日趋严重主要来自于财富初始分配环节中劳动力要素价格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而财政在减缓初始分配环节造成的相对贫困方面作用又非常有限,尤其是医疗卫生支出某种程度上还进一步扩大了相对贫...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相对贫困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詹新宇 王素丽
经济新常态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利用2000-2014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省级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质量效应。研究发现,财政生产性支出和服务性支出的总体经济增长质量效应显著为正,消费性支出显著为负。从"五大发展理念"的角度看,生产性支出、服务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边际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地区间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也有所不同。因此,为提升财政支出绩效及其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应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保持生产性支出既有力度、压缩消费性支出规模的同时,加大对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服务性领域的财政支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詹新宇 王素丽
经济新常态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利用2000-2014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省级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质量效应。研究发现,财政生产性支出和服务性支出的总体经济增长质量效应显著为正,消费性支出显著为负。从"五大发展理念"的角度看,生产性支出、服务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边际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地区间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也有所不同。因此,为提升财政支出绩效及其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应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保持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