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71)
2023(10960)
2022(9255)
2021(8759)
2020(7489)
2019(17478)
2018(16744)
2017(31916)
2016(17118)
2015(19936)
2014(19933)
2013(20202)
2012(19023)
2011(17126)
2010(17086)
2009(16036)
2008(16455)
2007(14389)
2006(12337)
2005(11201)
作者
(49450)
(41787)
(41523)
(39966)
(26466)
(20007)
(19086)
(16380)
(15559)
(14723)
(14270)
(13744)
(13393)
(13257)
(13072)
(13017)
(12517)
(12319)
(11977)
(11925)
(10275)
(10251)
(10047)
(9557)
(9384)
(9288)
(9169)
(8949)
(8377)
(8308)
学科
(78436)
经济(78368)
管理(49796)
(46762)
方法(38688)
(37056)
企业(37056)
数学(34629)
数学方法(34397)
(31470)
(26560)
贸易(26550)
(25895)
中国(24039)
(20229)
(15896)
(15619)
(15275)
财务(15258)
财务管理(15203)
地方(14897)
企业财务(14340)
(14242)
业经(13973)
财政(13916)
农业(12716)
(12474)
银行(12451)
(11974)
金融(11972)
机构
大学(256744)
学院(253103)
(120516)
经济(118585)
管理(94444)
研究(90888)
理学(81456)
理学院(80571)
管理学(79440)
管理学院(78977)
中国(70492)
(60721)
(53743)
科学(51972)
(46275)
财经(45405)
研究所(41763)
(41436)
(40830)
中心(40378)
经济学(40252)
经济学院(36785)
(36365)
业大(34687)
北京(34392)
财经大学(33608)
农业(32328)
(32265)
(30801)
师范(30537)
基金
项目(164727)
科学(129805)
基金(123326)
研究(119805)
(107459)
国家(106677)
科学基金(90489)
社会(79358)
社会科(75563)
社会科学(75544)
基金项目(64321)
(60110)
自然(56315)
自然科(55062)
自然科学(55045)
教育(54448)
自然科学基金(54113)
资助(51858)
(51530)
编号(46139)
(39137)
成果(38002)
重点(37304)
(35339)
国家社会(34776)
教育部(33927)
(33726)
中国(33234)
科研(32261)
人文(32211)
期刊
(125231)
经济(125231)
研究(80692)
(50628)
中国(47642)
学报(39017)
(35944)
科学(35349)
管理(32153)
大学(29648)
学学(28003)
农业(24442)
经济研究(23762)
(23449)
金融(23449)
财经(23401)
(22653)
(20232)
教育(19556)
国际(19294)
技术(19190)
问题(18439)
业经(17730)
世界(14969)
(14448)
技术经济(13282)
统计(13130)
商业(11786)
(11708)
会计(11574)
共检索到383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力平  林峰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财政政策运用如何影响该国贸易平衡,这是一个实证问题。本文采用PVAR模型检验了中国财政支出对贸易平衡的动态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在中国特定机制条件下,财政支出对贸易平衡不会产生太大影响;(2)从分区域的角度看,财政支出对贸易平衡的冲击效应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各地区财政支出对贸易平衡的冲击强度、收敛路径、累积效应和关联机制等存在着明显差异;(3)经济发展水平对一国财政政策与贸易政策联动性机制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笔者据此提出中国财政政策与贸易政策协调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金宇  
基于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FVAR),文章检验了全球经济危机时期、经济危机后期以及经济新常态时期服务性支出、消费性支出以及生产性支出的产出冲击效应。结果表明,各类财政支出仅在短期对产出具有冲击效应,而且在三个典型时期非线性效应显著。在全球经济危机时期,财政支出对产出的增长均产生了抑制作用,生产性支出对产出增长的负向冲击效应最大,消费性支出最小;在经济危机后的复苏时期,财政支出可能给产出增长带来较为频繁的波动,服务性支出对产出冲击效应较大,生产性带来的产出波动更为频繁;在新常态时期,服务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在短期对产出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生产性支出可能造成产出波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奉先  周寒寒  李娜  
文章在构建一个财政支出冲击对实际有效汇率影响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31个省份1999—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验证,并从效应分解的角度分析财政支出冲击的跨期“数量效应”与期内“结构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增加引致实际汇率升值,支出增加1%导致实际汇率升值约0.14%;财政支出存在明显的“数量效应”,即非贸易品数量冲击对实际汇率产生正向影响,贸易品数量冲击对实际汇率产生负向影响,且贸易品数量效应更大;但财政支出未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东中部地区财政支出增加实际汇率升值且中部地区表现更为明显,西部地区影响并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贸易开放和房产价格均显著抑制了财政支出冲击对实际汇率的正向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石磊  
通货膨胀与自然灾害使财政支出经受着结构性冲击,这种冲击使财政总支出内部不同项目的支出增速发生改变,但总支出的压力仍然较大,计量分析的结果与实际财政数据证明了这一点。同时,随着宏观经济运行与市场环境的改变,财政收入在持续高速增长之后也面临着一定的趋势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采取建立财政收支运行监控与预警机制等措施来确保财政收支发展的协调性,防止因过度"财政失衡"可能引起的矛盾与问题。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哲  谭建立  
研究财政支出对碳排放的影响路径对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文章认为,财政支出不但会对碳排放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通过城镇化、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产生间接影响。以200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GMM方法分析财政支出对碳排放的直接与间接效应,并利用门槛模型检验影响路径的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财政支出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财政支出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对碳排放产生间接影响;无论是否有财政支出约束,第二产业占比和对外贸易开放度分别对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促进和抑制作用。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余红艳  储德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消费占GDP支出比重比较稳定,居民消费率则呈下降趋势,且城乡差异显著。结合VAR模型对财政冲击和居民消费变量进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结果显示:财政收入冲击和财政支出冲击对居民消费水平有较持续的拉动作用,但城镇较农村幅度大,其中财政收入冲击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略大于财政支出冲击的影响,但财政支出冲击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较大。因此应选取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以有效提升不同主体的消费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倩  王元月  
在经济波动的情况下,我国会出台一系列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但其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的时滞性是政策实施的关键。文章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确定货币供应量和财政支出量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路径,通过货币供应量和财政支出量的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找出影响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雅煊  郭家虎  
相比传统的分析模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能够在不具备操作实验的情况下,对财政政策进行情景分析。文章选择1994年第一季度至2012年第一季度之间的数据,采用了15个内生变量和3个外生冲击变量,比较产出、财政产出、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货膨胀的变化关系,并根据变化关系剖析了财政冲击效应。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所采取的财政支出政策对于稳定宏观经济波动起着显著的作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为民  管治华  
如何利用财政支出规则应对外生冲击,已有的研究大多从平抑波动视角出发,对居民福利关注不够,且忽略了不同支出的相互配合。文章基于居民福利视角,采用NK-DSGE模型考察了当三类外生冲击发生时,政府消费、投资以及转移支付的最优规则组合。从抑制消费波动角度看,在技术或投资受到正向冲击时,平滑性财政支出规则为最优选择;在劳动偏好受到负向冲击时,盯住债务的支出规则为最优。从居民福利最大化角度看,在技术遭受正向冲击时,最优规则为三类支出均采用平滑规则;在劳动偏好遭受负向冲击时,最优规则为消费性支出采用盯住产出逆向调节,投资性支出与转移支付采用盯住债务与产出逆向调节;在投资效率遭受正向冲击时,最优规则为消费性支出采用盯住产出逆向调节,投资性支出采用盯住债务和产出逆向调节,转移支付采用盯住债务逆向调节。研究表明,给予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以不同的应对规则,增加政策的灵活性和精准性,可以更好地应对风险冲击,保障居民福利。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为民  管治华  
如何利用财政支出规则应对外生冲击,已有的研究大多从平抑波动视角出发,对居民福利关注不够,且忽略了不同支出的相互配合。文章基于居民福利视角,采用NK-DSGE模型考察了当三类外生冲击发生时,政府消费、投资以及转移支付的最优规则组合。从抑制消费波动角度看,在技术或投资受到正向冲击时,平滑性财政支出规则为最优选择;在劳动偏好受到负向冲击时,盯住债务的支出规则为最优。从居民福利最大化角度看,在技术遭受正向冲击时,最优规则为三类支出均采用平滑规则;在劳动偏好遭受负向冲击时,最优规则为消费性支出采用盯住产出逆向调节,投资性支出与转移支付采用盯住债务与产出逆向调节;在投资效率遭受正向冲击时,最优规则为消费性支出采用盯住产出逆向调节,投资性支出采用盯住债务和产出逆向调节,转移支付采用盯住债务逆向调节。研究表明,给予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以不同的应对规则,增加政策的灵活性和精准性,可以更好地应对风险冲击,保障居民福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玉清  刘红  郭庆旺  
财政科技与教育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是经济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构建以资本、知识和产出为研究对象的动态理论模型与研究,发现财政科教支出对三者的稳定增长路径及经济体系稳态点均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在理论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动态计量模型,实证结论是:中国财政科教支出对其资本形成、产出增长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均有积极影响,但作用力度和影响方式存在区别。因此,应进一步增加财政科教支出,并通过改进支出结构和进度,使之对经济转轨和长期经济增长起到更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岳增刚  王玉凤  王春艳  
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一直是相关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性,此问题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应。本文基于1997年第1季度至2012年第4季度的季度经济数据,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进一步论证了我国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这与国内多数学者的实证研究结论一致,并且结果显示财政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志红  朱青  
财政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直接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如何通过财政支出结构的合理安排,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促进居民消费,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居民消费水平远甚远于我国居民,这离不开日本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安排。通过建立日本财政支出结构与日本居民消费水平的VEC模型,分析发现日本政府的国债支出、地方转移性支出、文教科卫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民生倾向性财政支出极大地促进了本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金秀  高希武  
文章基于产业结构差异的视角,运用中国省级1997年~2008年的面板数据,在预算约束面影响下考察了中国财政支出的增长效应。研究发现,各地区由于产业结构的差异,从而对于各类财政支出的消化程度是不同的,在第二产业为主的年份里,投资性支出的增长效应显著为正,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增长效应显著为负,转移支出对增长有不显著负效应;第三产业为主的年份里,投资性支出的增长效应显著为负,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增长效应显著为正,转移支出对增长有不显著正效应。因此,我国财政支出的调整应考虑各地区经济结构差异的现实。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飞  李林  
财政支出借助收入、可支配收入、价格和利率等机制实现对居民消费行为的调控,对居民消费产生引致效应或挤出效应。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河北省人均实际财政支出与人均居民实际消费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相关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