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65)
2023(17382)
2022(14710)
2021(14371)
2020(11987)
2019(27709)
2018(27194)
2017(51557)
2016(27925)
2015(31969)
2014(31911)
2013(31517)
2012(29455)
2011(26279)
2010(26458)
2009(24816)
2008(24989)
2007(22170)
2006(19318)
2005(17261)
作者
(78897)
(66386)
(65847)
(63237)
(42049)
(31737)
(30108)
(25915)
(25140)
(23767)
(22478)
(22301)
(20964)
(20867)
(20833)
(20407)
(19953)
(19502)
(19106)
(18797)
(16479)
(16462)
(16177)
(15225)
(15039)
(15003)
(14696)
(14621)
(13407)
(13400)
学科
(115761)
经济(115642)
(82509)
管理(79492)
(60111)
企业(60111)
方法(50841)
(50123)
数学(45204)
数学方法(44581)
(38654)
中国(34464)
农业(32855)
业经(26794)
(25365)
(23923)
贸易(23913)
(23372)
地方(22704)
(22201)
(20707)
财务(20648)
财务管理(20587)
企业财务(19512)
(19291)
银行(19258)
(18338)
(18253)
(17608)
金融(17605)
机构
学院(395574)
大学(393081)
(169126)
经济(165778)
管理(151601)
研究(136338)
理学(130234)
理学院(128840)
管理学(126585)
管理学院(125847)
中国(107741)
(82811)
(82441)
科学(81475)
(77483)
(68863)
中心(64476)
财经(62292)
研究所(61939)
业大(60044)
(60024)
农业(59943)
(56728)
北京(51866)
经济学(51679)
(50943)
师范(50458)
(47956)
(46820)
经济学院(46533)
基金
项目(259096)
科学(204205)
研究(190946)
基金(189257)
(164428)
国家(163014)
科学基金(139777)
社会(121874)
社会科(115245)
社会科学(115215)
(100117)
基金项目(99163)
自然(89235)
教育(87595)
自然科(87183)
自然科学(87156)
自然科学基金(85602)
(84122)
资助(78156)
编号(78000)
成果(64114)
(58777)
重点(58185)
(56087)
(53502)
课题(53295)
国家社会(50961)
教育部(50343)
创新(50119)
科研(49938)
期刊
(189931)
经济(189931)
研究(119108)
中国(81700)
(76373)
(67481)
学报(61387)
科学(56812)
管理(52830)
农业(51897)
大学(47630)
学学(44936)
(41394)
金融(41394)
教育(40108)
技术(34526)
业经(33627)
财经(30910)
经济研究(30114)
(26601)
(26277)
问题(25535)
(21923)
(20907)
世界(20668)
技术经济(19669)
统计(19483)
国际(18989)
理论(17951)
图书(17716)
共检索到605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昊  
2004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都将财政支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财政支农政策的运用,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但同时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未来财政支农政策应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克明  
本文分析了中央“一号文件”的增产增收以及对不同群体的作用效果 ,关注了政策的时效性和政策实施当中的不足 ,对于如何提高支农政策的效果提出了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良芳  
本文在论述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财政和金融部门如何全力确保粮食增产、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等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注重永续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山西财政支农和减贫政策效应研究"课题组  
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实力的迅速增强,中央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以下简称"三农")的支持力度,制定了一系列助农惠农政策。山西省积极落实中央"三农"政策,结合本省实际,出台实施了一系列财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鸿雁  霍学喜  魏欣  张红  
我国现行农业法对农业投入与农业支持保护作了较为系统的规定。但实践上并没有对农业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其原因在于《农业法》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具体而言,国家应在加大农业投入、建立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落实农业保险政策等方面予以切实的支持保护,需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2004年一号文件精神,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推动我国农业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怆然  
新起点上的新"一号"新年伊始,承载亿万农民希望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如期而至。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第七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国家经历了国际性金融危机和全面宏观调控后、站在新起点上的一号文件。"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钟红涛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立足"三农"发展新形势,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提出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新思路,这为农村金融机构指明了"三农"金融服务的重心与未来的创新方向。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下统称农信社)在金融助力农村供给侧改革中大有可为。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钟红涛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立足"三农"发展新形势,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提出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新思路,这为农村金融机构指明了"三农"金融服务的重心与未来的创新方向。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下统称农信社)在金融助力农村供给侧改革中大有可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霞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各级财政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上延续了好的势头。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财政支农工作又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谋划好"十二五"时期的财政支农政策,更好地支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财政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课题组  谢煊  朱美玲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需要巨大财力投入且十分艰巨的长期任务。新疆作为一个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面对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建设落后、地方财政困难的现状,如何运用财政投入政策调动广大社会资源,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郭兴平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一年聚焦"三农"。该文件"锁定"了201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重点,包括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等。另外,文件对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土地制度、农村金融等三方面的改革也作出深度规划,强调市场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这反映出政府在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决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良芳  
本文在强调2013年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如何更好贯彻文件精神,金融和财政部门如何更好合力促进发展现代农业、如何缓解人多地少矛盾、人多水缺矛盾、增强农业科技创新、扶持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和如何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解决融资难等问题提出了十二条的对策与建议,供探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永俊  吴淑景  余聪  
本文运用1978-2007年的国家统计数据,对我国各项财政支农政策与增加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扩展的C-D函数得到各项财政支农政策对增加农民相应收入的有效性结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珍  
改革开放40年来,财政支农政策在税收、财政补贴、政府投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不断嬗变,彰显出劳动二重性、商品二因素、公平正义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等政治经济学规律。然而,通过梳理历史发现,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不利于倍乘劳动的有效发挥,财政支农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异化现象,并且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与五大发展理念不符。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导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完善,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来源结构和支出结构,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向马克思公平正义的理想目标迈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斌  
长期以来,在我国,财政支农政策一直被作为政府干预农业的最重要的政策手段加以实施,对于整个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着重研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功能特征、内在结构及其与外部环境的依存关系等问题,并以此探讨提高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实效的具体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