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3)
2023(10524)
2022(8730)
2021(8691)
2020(7231)
2019(16908)
2018(16618)
2017(31856)
2016(17281)
2015(19833)
2014(19594)
2013(19586)
2012(18185)
2011(16420)
2010(16860)
2009(15679)
2008(15714)
2007(13772)
2006(12300)
2005(11000)
作者
(48092)
(40871)
(40256)
(38617)
(25600)
(19416)
(18157)
(15821)
(15411)
(14495)
(14058)
(13530)
(13113)
(12823)
(12818)
(12254)
(11830)
(11717)
(11534)
(11430)
(10329)
(9986)
(9899)
(9513)
(9222)
(9191)
(8881)
(8737)
(8190)
(8189)
学科
(79134)
经济(79060)
(54021)
(46646)
管理(45068)
方法(35389)
数学(32779)
(32243)
企业(32243)
数学方法(32221)
农业(30727)
(27827)
中国(24017)
(19440)
贸易(19431)
(19152)
业经(18636)
(17074)
财政(13901)
(13810)
地方(13749)
(13310)
(12652)
(12554)
(12298)
银行(12283)
(12265)
财务(12233)
财务管理(12183)
(11998)
机构
学院(248655)
大学(246873)
(114993)
经济(113182)
管理(94530)
研究(87860)
理学(82162)
理学院(81359)
管理学(79784)
管理学院(79387)
中国(70724)
(56888)
(55824)
(51952)
科学(51359)
(44715)
农业(43395)
财经(41123)
研究所(40331)
业大(40029)
中心(39630)
(37757)
经济学(36628)
(36475)
经济学院(33177)
北京(32847)
(30744)
师范(30508)
财经大学(30128)
(30100)
基金
项目(163727)
科学(129963)
基金(122154)
研究(120952)
(106443)
国家(105582)
科学基金(90266)
社会(79730)
社会科(75477)
社会科学(75459)
基金项目(63336)
(61665)
自然(56383)
自然科(55169)
自然科学(55154)
教育(54662)
自然科学基金(54179)
(51476)
资助(51462)
编号(48384)
成果(39191)
(38555)
重点(36729)
(35663)
国家社会(34476)
(33711)
教育部(32964)
课题(32791)
(32391)
中国(32106)
期刊
(127753)
经济(127753)
研究(76832)
(60018)
中国(52059)
(44526)
农业(40894)
学报(37798)
科学(36497)
管理(30800)
大学(30245)
学学(28821)
(25817)
金融(25817)
业经(24219)
教育(21636)
财经(20717)
经济研究(20621)
技术(20609)
(20001)
问题(18371)
(17824)
世界(16364)
(15713)
农村(14096)
(14096)
统计(13981)
农业经济(13883)
(13784)
技术经济(13151)
共检索到380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振国  王强  
按照财政规模效率的核心要求,就是要通过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的大小,来分析和判断财政支农规模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财政资源配置的外在合理的比例要求。原则上,财政支农规模与客观要求的财政资源配置水平越接近,财政规模支出效率越高,反之则越低。很显然,财政支农规模无论是大于还是小于客观要求的财政资源配置水平都是不可取的。理论界对中国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大小存在着争议。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振国  
无论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农业自身的弱质性特点和农业外部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来看,财政支农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对于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的大小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本文对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的边际产出给予了判断,估计出了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的最优规模大约为农业GDP的47.2%;进而考虑实际工作中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的刚性约束,建立了最优取向的增长模型,对2006~2020年财政支农支出总量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财政支农支出的最优规模具有较强的可实现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振虎  
由于"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政府不断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是必然选择。但是,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不能无限增加,必须确定其最优规模和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既要不断加大财政支农生产性支出,也要增加财政支农非生产性支出,提高基层财政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更多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民身心健康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宏杰  苏铁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支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文章在拉姆赛-卡斯-库普曼模型的基础上,根据1978—2006年中国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进出口总额和财政收支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和最优化理论对中国经济平稳增长路径下的财政支农支出进行了经验研究。通过MATLAB计算可知,从现在到2010年,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47200亿元、172040亿元和331460亿元,最优财政支农支出规模为4958.7亿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志安  郭矜  闫婷  
民生财政是立足于现阶段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模式。从2011年开始,财政民生支出被纳入中国地方政府工作目标任务考核范围。本文从量化的角度分析财政民生支出最优规模问题,主要以"巴罗法则"为依据,扩展了财政支出最优规模模型,对目前的财政民生支出最优规模进行估计,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其发展趋势与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优化中国财政民生支出规模的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鹤  陈超  史峰赫  
2015年上半年资本价格暴跌反映出当前货币政策拉动中国经济复苏的乏力,需要以供给侧改革为指导的积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发展。国债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融资手段,如何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突破了以往在国债发行总量研究中单一注重风险控制或者经济效应的局限性,并在无限期界框架下建立理论模型,得到了从政府决策角度出发的国债规模-产出关系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经济传导机制与决策机制反向逻辑关系的对偶转换,得出国债规模、国债利率在政府平衡预算约束下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鹤  陈超  史峰赫  
2015年上半年资本价格暴跌反映出当前货币政策拉动中国经济复苏的乏力,需要以供给侧改革为指导的积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发展。国债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融资手段,如何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突破了以往在国债发行总量研究中单一注重风险控制或者经济效应的局限性,并在无限期界框架下建立理论模型,得到了从政府决策角度出发的国债规模-产出关系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经济传导机制与决策机制反向逻辑关系的对偶转换,得出国债规模、国债利率在政府平衡预算约束下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公式。基于此公式展开实证分析得到:我国国债余额规模略高于最优规模但保持着同步变动的趋势;国债利率波动较大,最优利率水平在3.1%上下波动;国债规模应当保持相当增速以配合积极财政政策在中短期内激活经济发展动力,而在长期角度应当警惕其风险累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树才,孙长清  
The size of fiscal expenditure reflect the degree that government intervene in m a rket, if government intervene in market too much, the action of government will lower economic growth.In order to choose optimal size of fiscal expenditure,the paper developed a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including government, and estimated th e optimal size of fiscal expenditure in china from experience, the period is fro m 1978 to 2000.The conclusion is the optimal internal budget size of fiscal expe nditure is 21 2%(fiscal expenditure relative to GDP),the total optimal size of fiscal expenditure is 24%(the total fiscal expenditure relative to GDP).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增文  
社会保障制度如果离开财政的支持,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政府的财政支出额度及财政支出结构会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及其可持续性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经济增长中的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最优规模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中国社会保障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玉强  宋群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脱贫攻坚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不断加强对财政支农支出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并切实提升减贫效率,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为此,基于2010—2016年中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在实证检验财政支农支出与减贫之间因果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别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测度了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财政支农支出显著促进了减贫;2)从静态角度看,中国省域层面的减贫效率普遍不高,而且地区差异上呈现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主产区"的显著特征,主要源于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不高;3)各省域财政支农支出的投入产出配置结构不合理,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4)从动态角度看,大部分省域财政支农支出动态减贫效率不高,主要源于技术变动效率偏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边恕  刘译阳  张铭志  
本文采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长期内生经济增长的角度,以辽宁省为例,使用2010—2020年的数据测算了民生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最优比重,结果显示,社会保障和就业财政支出最优比重为21.270%,教育财政支出最优比重为13.790%,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最优比重为5.350%,一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最优比重为10.370%,民生财政总支出最优比重为50.780%。从与辽宁省实际财政支出的对比可知,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财政实际支出已超过最优财政支出规模,而教育、一般公共服务财政实际支出略低于最优财政支出规模。基于此,笔者结合辽宁省的具体情况,给出“十四五”时期民生财政支出增长模式,并提出了准确把握民生财政支出方向、合理增加民生财政支出总量、降低民生财政支出风险、加强民生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等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明喜  陈志勇  
本文首先对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综述,认为财政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根本上取决于其对总产出的边际效应,并利用生产函数框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公共支出有利于经济增长,其边际生产力显著大于1;进一步考察发现,如果就财政支出而言,中国的最优政府支出规模应该是20.0%;但是,如果把对象扩大到公共支出领域,中国的最优政府支出规模应该是27.9%。而实际上2004年的财政支出规模为20.8%,这说明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仍然没有达到最优,我国当前增加财政对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支持力度还应当继续。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友才  赖敏晖  
本文基于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汉森(Hansen,1996,2000)提出的门槛回归模型,以实际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为门槛变量,并以拉姆(Ram,1986)的两部门生产模型构造本文的实证检验模型,来检验我国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的Armey曲线关系,以及确定我国的最优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Aremy曲线关系,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存在门槛效应,我国的最优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为11.6%,实证结果还显示:在本文的研究样本范围内,政府财政支出规模超过最优规模水平且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样本数为284个,小于最优规模且促进经济增长样本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谦  李超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8个省(市)1995-2014年财政支农支出效率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全国整体及28个省(市)财政支农支出效率均没有达到完全有效,且效率水平不高,但在整个考察期间内效率水平呈上升态势;外界环境因素中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耕地面积、农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以及人均农村机械总动力对提高财政支农支出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剔除外界环境和随机干扰因素等影响后,全国整体及28个省(市)财政支农支出效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全国整体及各省(市)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偏离最优规模,多数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减;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但差异在逐渐缩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红梅  李明贤  
准确评价财政支农支出的效率,有助于了解财政支农支出的实际效果,发现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相应措施提升财政支农支出绩效。以2008-2013年湖南省14个市(州)财政支农支出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DEA模型分析全省和市(州)层面财政支农支出的效率,探讨各地区提升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效率整体较高,6年综合技术效率均值都在0.8以上,且逐年略有提升。从市(州)层面看区域间差异较大,综合技术效率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相差0.637,且大部分地区纯技术效率较高而规模效率较低,这在湘中和湘东部分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尤为突出,需要在维持现有支出规模的基础上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