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92)
2023(16572)
2022(14312)
2021(13849)
2020(11392)
2019(26123)
2018(25727)
2017(49506)
2016(26972)
2015(30498)
2014(30470)
2013(30481)
2012(28182)
2011(25259)
2010(25495)
2009(23451)
2008(23346)
2007(20447)
2006(18155)
2005(16158)
作者
(77013)
(64406)
(63543)
(61095)
(40605)
(30866)
(28946)
(25071)
(24199)
(22992)
(21833)
(21701)
(20370)
(20164)
(19970)
(19422)
(18939)
(18768)
(18334)
(18042)
(15989)
(15824)
(15360)
(14758)
(14344)
(14316)
(14193)
(14187)
(13071)
(12893)
学科
(110507)
经济(110306)
(79912)
管理(76511)
(57636)
企业(57636)
(52061)
方法(47270)
数学(40376)
数学方法(39932)
(36656)
农业(34401)
中国(33197)
业经(28346)
(24433)
(23216)
地方(22385)
(21119)
贸易(21110)
(20650)
(19200)
财务(19129)
财务管理(19069)
企业财务(18167)
(17856)
银行(17818)
理论(17409)
(17106)
(16933)
(16791)
机构
大学(382418)
学院(381508)
(158771)
经济(155527)
管理(150089)
研究(133108)
理学(129680)
理学院(128264)
管理学(126240)
管理学院(125543)
中国(102833)
(81757)
科学(80973)
(77812)
(75983)
(67655)
研究所(61070)
中心(60559)
业大(59863)
财经(58806)
农业(58231)
(55939)
(53628)
北京(52064)
(50423)
师范(50032)
经济学(47494)
(47059)
(44724)
财经大学(43272)
基金
项目(256604)
科学(201896)
研究(190185)
基金(187617)
(163383)
国家(161956)
科学基金(138318)
社会(122237)
社会科(114992)
社会科学(114957)
基金项目(99302)
(97844)
自然(87767)
自然科(85722)
自然科学(85703)
教育(85407)
自然科学基金(84186)
(82254)
编号(77845)
资助(76774)
成果(64446)
(58061)
重点(56855)
(54758)
(52582)
课题(52517)
国家社会(50724)
教育部(49654)
创新(49036)
科研(48733)
期刊
(179734)
经济(179734)
研究(117582)
中国(77609)
(76571)
学报(61998)
(61777)
科学(57331)
农业(52174)
管理(51197)
大学(47713)
学学(45020)
教育(39945)
(36545)
金融(36545)
业经(31846)
技术(29806)
财经(29192)
经济研究(27381)
(25053)
(24947)
问题(24756)
图书(20408)
(20314)
世界(19073)
技术经济(18171)
(18082)
理论(18049)
科技(17616)
现代(16813)
共检索到577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尽法  许正中  
当前,中国进入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度的多元复合转型期,传统社会迅速瓦解、现代社会秩序尚未建立,现代化进程迅速、艰巨而复杂。作为传统社会的基石和最后阵地的农村,面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红  
公共产品提供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西方各国不同的公共产品实践说明了这一点。中国在农村公共产品提供过程中,同样要考虑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其中特别是中国社会世俗文化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政府提供最基本的农村公共产品。政府同时要考虑到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世俗文化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晔  臧日宏  
我国新一轮农村改革,针对的病根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目标是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重要的推手,应完善各级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分工模式。选取2003~2011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组  
当前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已进入攻坚阶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不仅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也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财政供给机制,保障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对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静潇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最大化的私人竞争机制占据主导位置,以至于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产品无法有效地由私人提供,只能由各级政府进行供给。本文所涉及的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地域范畴内私人不愿提供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社会产品。我国在1978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变迁激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这种分散组织结构对农村公共产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家年  
政府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以公共财政手段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城乡统筹的现实选择。湖北省委、省政府为全面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解决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从2003年6月起在全省选择七个县(市、区)进行试点,2006年在全省全面推广,在1068个乡镇建立起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主体、以满足农民需要为目的的"以钱养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侯江红  
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民“私人产品”而言,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是具有非对抗性与非排他性的产品。根据农村公共产品在消费过程中的性质不同,又可区分为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完全的非对抗性与非排他性的产品。如:农业环境保护、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农业发展综合规划及信息系统,大江大河治理等。绝大多数农村公共产品是以准公共产品的形式存在的,即是介于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康  孙洁  
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在我国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投资不足,另一方面是供给由政府包办而利用非政府力量不足。一种传统的观念是政府安排或提供的公共产品总是由政府自己来生产,认为政府放弃了生产者的功能,就自然失去了提供者的职能,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不一定要充当生产者的角色,而可以运用政府采购手段完成其职责。在制度安排、机制设计层面,正确区分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将有利于我们对于不同的公共产品合理选择不同的提供方式,从而充分运用市场环境与机制的潜力,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和引致民间资金介入,缓解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不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强  王耘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是弥补市场缺陷,提供公共产品和相应的服务。尽管在公共产品的投资上,乡镇财政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财政转移支付收入,但总体来说,乡镇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还处于自发和任意的状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公共产品财政投资的增长。作者提出了创新农村公共产品财政投资机制的基本思路:建立对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财政预算评价机制、转移支付机制、投资决策机制、多元融资的引导配套投资机制、财政监督机制和公共选择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曲婧  
适度的财政分权有助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财政分权的关键是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为保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更有效,应着力从五个方面入手,即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定位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范围与财力分配、遵循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地方政府收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雪绸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农村公共产品的普遍短缺,已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和“小康建设”。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以及供给不足的原因,提出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成奎  桂大一  
农村公路供给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财政分权度提高将有助于地方政府增加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民主深化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具有"效率效应"和"可见效应",但是总体上仍有助于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媒体意识水平有助于提高农村公共产品可见度,进而有助于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通过我国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表明,财政分权、民主、媒体意识对农村公路供给具有正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炜  刘畅  
农村贫困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最重要因素,减贫制度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农村贫困状况改善的程度。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性质的演变为线索,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了开发式减贫制度的作用机理,指出其在制度设计中强调公共投资,忽视、弱化社会性支出的安排可能是导致近年来农村减贫边际效益递减的最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府扶贫资金投向角度,提出了农村减贫制度创新的基本分析框架,对公共投资和社会性支出的历史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制度分析和经验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扶贫资金中不断提高教育和各项社会性支出水平,对于下一阶段农村减贫效果显著。这一结论对于重新审视中国减贫战略,实施有利于贫困人口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瑞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洪  丛树海  
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这就对公共文化产品提供及资源配置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公共文化提供在财政公共支出总量增长及结构优化的过程中明显滞后,且受益格局中存在较为显著的城乡及地区差异。因此,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加大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的投入与支持,以政府职能创新为突破口,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从而提升全民文化素质与社会凝聚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