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23)
- 2023(12076)
- 2022(9839)
- 2021(9477)
- 2020(7688)
- 2019(17540)
- 2018(16923)
- 2017(30533)
- 2016(17480)
- 2015(19410)
- 2014(19134)
- 2013(18550)
- 2012(17220)
- 2011(15476)
- 2010(15326)
- 2009(13708)
- 2008(13571)
- 2007(11712)
- 2006(10123)
- 2005(9025)
- 学科
- 济(68165)
- 经济(68102)
- 管理(45988)
- 业(43807)
- 企(34552)
- 企业(34552)
- 方法(29899)
- 财(29263)
- 中国(27203)
- 数学(27140)
- 数学方法(26955)
- 教育(19727)
- 农(18936)
- 贸(14942)
- 贸易(14937)
- 易(14642)
- 制(14613)
- 业经(14590)
- 学(14493)
- 务(13973)
- 财务(13968)
- 财务管理(13917)
- 企业财务(13332)
- 地方(13255)
- 财政(13163)
- 技术(12427)
- 农业(12075)
- 产业(12069)
- 体(11182)
- 理论(11006)
- 机构
- 大学(241931)
- 学院(236328)
- 济(103613)
- 经济(102028)
- 研究(90161)
- 管理(83671)
- 理学(73471)
- 理学院(72564)
- 管理学(71404)
- 管理学院(70962)
- 中国(62170)
- 科学(52828)
- 京(52017)
- 财(51712)
- 所(45417)
- 研究所(41567)
- 农(40528)
- 财经(38354)
- 中心(37865)
- 范(37711)
- 师范(37342)
- 经(35214)
- 业大(34615)
- 经济学(34024)
- 北京(33785)
- 江(33779)
- 农业(32056)
- 院(32043)
- 教育(31856)
- 经济学院(30971)
- 基金
- 项目(160641)
- 科学(128665)
- 研究(119140)
- 基金(117522)
- 家(104044)
- 国家(103126)
- 科学基金(86964)
- 社会(78287)
- 社会科(74380)
- 社会科学(74367)
- 基金项目(61398)
- 省(61144)
- 教育(60851)
- 自然(54085)
- 划(54082)
- 自然科(52911)
- 自然科学(52893)
- 自然科学基金(52032)
- 资助(47565)
- 编号(46256)
- 成果(38626)
- 部(38562)
- 重点(38159)
- 发(36557)
- 课题(35226)
- 创(34442)
- 教育部(33706)
- 国家社会(33381)
- 创新(32094)
- 人文(31078)
- 期刊
- 济(105632)
- 经济(105632)
- 研究(82172)
- 中国(53776)
- 教育(48422)
- 财(42574)
- 学报(39092)
- 科学(35277)
- 农(35063)
- 大学(30527)
- 管理(28837)
- 学学(27914)
- 农业(24164)
- 经济研究(20357)
- 技术(20207)
- 财经(20002)
- 经(17464)
- 融(17399)
- 金融(17399)
- 业经(15472)
- 问题(14520)
- 业(13928)
- 贸(13887)
- 世界(12200)
- 国际(11797)
- 职业(11600)
- 技术经济(11108)
- 版(11007)
- 科技(10448)
- 统计(10351)
共检索到355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邓创 付蓉
教育投入可以加速社会资源在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指数,从产业结构布局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两个维度考察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变迁规律与区域差异,并进一步基于面板平滑门限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政府财政支出,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可以起到更好的促进效应,并且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的影响均表现出显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天佐
本文立足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前后的比较,从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与预算安排形式,论述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模式所带来的影响;从教育经费“法定增长”指标的考核办法与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变化,论述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财政性教育经费评价体系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政府预算 收支分类 教育财政拨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四川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规定该省将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并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意见提出,要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地方教育附加,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志远
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与OECD主要成员国在公共财政收入、教育支出结构上的差异,可以看到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但差距并不大,而财政性教育支出的比例却相对偏低。要实现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需调整财政预算支出结构,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我国预算内教育拨款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充分开发财政性教育收入中的其他来源收入。
关键词:
财政收入 教育支出 教育投入强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曹润林 陈情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的4%一直是我国教育支出努力的目标,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要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那么,财政性教育经费是否要脱钩GDP比例的4%?本文围绕财政性教育经费与GDP之间为什么要挂钩4%、为什么要脱钩4%、脱钩后如何保障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如何用好财政性教育经费这一逻辑思路进行了思考,并分析了这其中延伸出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性教育经费 4%占比 脱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功平
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的比例达到4%以上,实现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的目标(以下简称4%目标)。目标的实现体现了国家支持教育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润林 陈情
1.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教育支出责任。要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支出责任,对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地方政府应成为承担的主体,但前提是要建立在健全科学的地方税制体系上,否则会给地方政府带来较大的财政支出压力,也会出现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特性则决定了中央政府应成为其经费保障的主体。如果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汪南庆
教育投入占GNP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教育重视程度与投入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布局是否合理,政府宏观凋控是否得当的重要依据,更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保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明明 彭毓蓉 甘家武
高等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却落后于中东部地区,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教育经费投入,尤其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通过对西部12省1996-2005年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财政收入和在校生人数进行计量分析,并根据得出的三者的线性模型对未来5年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预测,进而根据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即在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前提下,西部高校自身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模式。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财政性教育经费 西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乐夫 文雯
本文以1999年扩招以来中央预算内财政支出和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为研究对象,采用1998年和2003年中央部属院校和地方所属普通高等学校预算内生均经费作为主要指标进行实证研究,以此来分析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投入的变化特点,并得出结论:中央投入在扩招过程中相对集中,从而强化了高层次地区的优势,而地方投入的基础性作用增强,有效地对中低水平地区予以支持,最终使地区间高等教育经费差距有所缩减。
关键词:
财政投入 结构变化 扩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爱国
为适应财税体制改革要求,切实简政放权、激发活力,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2013年起,中央财政改变了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方式,由以往的具体项目投入改为"以奖代补",实行分省匡算、总量包干、一次性拨付。由此带来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变革,引发了一系列效应。文章通过分析这种投入方式的内涵、背景、利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建立完善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适应的经费投入体系、加强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财政性经费 以奖代补 省级统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关于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比例问题的考虑·高培勇·一、4%是一个应当且必须实现的比例目标1993年2月13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即GNP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杰文 后灵芝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教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运用经济计量方法,采用C-D生产函数的增广形式,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85-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分别考察了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性教育经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区际差异。结果表明,教育经费每增加1%,东部地区GDP将增加0.625%,中部地区GDP将增加0.470%,西部地区GDP将增加0.281%。为缩小区域间的差异,应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教育事业;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平衡各区域的教育事业,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继军 马林琳
基于国际比较的思路,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后4%时代"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总量与结构。结果表明,我国当前财政性教育投入水平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应将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比例至少提高到GDP的4.5%以上。在财政性教育投入结构方面,高中阶段的教育应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经费投入的重点。"后4%时代"应当继续提高财政保障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力度,转变教育财政保障的思路,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财政充足标准,进一步推进公共教育财政制度改革。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妍
本文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事实为基础,引入政策科学领域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视角,探讨科研人员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该政策制定中"科研与政策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基于研究的教育政策制定过程的特征、要素和影响因素,以期对教育决策科学化产生一些借鉴作用。
关键词:
4%政策 政策制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