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72)
- 2023(16082)
- 2022(13945)
- 2021(13338)
- 2020(11147)
- 2019(26000)
- 2018(25557)
- 2017(49030)
- 2016(26876)
- 2015(30358)
- 2014(30491)
- 2013(30315)
- 2012(28004)
- 2011(25177)
- 2010(25195)
- 2009(23418)
- 2008(23366)
- 2007(20209)
- 2006(17880)
- 2005(16148)
- 学科
- 济(108556)
- 经济(108402)
- 管理(81895)
- 业(74960)
- 企(62686)
- 企业(62686)
- 方法(49402)
- 数学(43043)
- 数学方法(42550)
- 财(38585)
- 中国(31671)
- 农(28413)
- 制(24815)
- 学(24092)
- 业经(23102)
- 务(20897)
- 贸(20890)
- 贸易(20879)
- 地方(20875)
- 财务(20826)
- 财务管理(20769)
- 易(20315)
- 企业财务(19718)
- 农业(18456)
- 银(18059)
- 银行(18003)
- 理论(17244)
- 体(17182)
- 行(17095)
- 融(16918)
- 机构
- 大学(387251)
- 学院(380642)
- 济(158308)
- 经济(155150)
- 管理(147740)
- 研究(133986)
- 理学(127734)
- 理学院(126220)
- 管理学(124057)
- 管理学院(123368)
- 中国(101480)
- 京(83173)
- 科学(81158)
- 财(80921)
- 所(68001)
- 研究所(61624)
- 财经(61338)
- 农(59884)
- 中心(58864)
- 经(55795)
- 江(55063)
- 业大(54640)
- 北京(53179)
- 范(50202)
- 师范(49760)
- 经济学(49012)
- 院(48402)
- 农业(46794)
- 财经大学(45528)
- 经济学院(44155)
- 基金
- 项目(256771)
- 科学(202395)
- 基金(188780)
- 研究(187481)
- 家(165089)
- 国家(163790)
- 科学基金(139799)
- 社会(119951)
- 社会科(113665)
- 社会科学(113638)
- 基金项目(99500)
- 省(96411)
- 自然(90131)
- 自然科(88024)
- 自然科学(88000)
- 自然科学基金(86457)
- 教育(85770)
- 划(82490)
- 资助(78336)
- 编号(74518)
- 成果(62537)
- 部(58385)
- 重点(57861)
- 发(53843)
- 创(52713)
- 课题(51786)
- 教育部(50304)
- 国家社会(50137)
- 创新(49371)
- 科研(49037)
- 期刊
- 济(173176)
- 经济(173176)
- 研究(119543)
- 中国(75555)
- 财(65698)
- 学报(61410)
- 科学(56806)
- 管理(54714)
- 农(54069)
- 大学(46767)
- 学学(43973)
- 教育(40174)
- 农业(37226)
- 融(33201)
- 金融(33201)
- 财经(31031)
- 技术(30390)
- 经济研究(28732)
- 经(26502)
- 业经(25073)
- 问题(22553)
- 业(19529)
- 贸(19344)
- 理论(18689)
- 版(18207)
- 技术经济(18073)
- 图书(18055)
- 世界(17710)
- 科技(17361)
- 实践(16687)
共检索到572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国祥 龙硕 李波
财政分权的衡量一直是困扰我国财政分权实证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世界银行对财政分权的界定,本文从税权分权、收支分成和央地分离三个维度出发,选取5个指标编制出首个反映我国央地两级政府财政分权程度的指数——中国财政分权度指数(CFDI)。结果显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CFDI的均值从1995年的49.94点先降后升至2014年的48.06点,说明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作为中等财政分权度国家,中央政府先收权后放权,总体略有上收。本文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和GMM方法,实证发现CFDI与经济增长呈显著倒"U型"关系,当CFDI低于35.68点时,财政分权有利于经济增长,而当CFDI超过35.68点时,进一步分权将阻碍经济增长;同时,CFDI与收入差距呈显著负相关,即扩大财政分权将提高收入均等程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金涛 杨君 曲晓飞
过度集权或者过度分权都不利于经济增长,因此理论上可能存在一个最优财政分权度,并与最优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本文对我国1985年至2000年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非线性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最优财政分权度为66.67%。同时指出,我国的财政分权并不是面临一个是否应进一步分权或集权的问题,而是应该朝着制度完备的分权方向发展,使得财政分权通过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透明化、公正化而发挥其积极作用。
关键词:
最优财政分权度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金涛 曲晓飞
本文对1982—2004年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段研究结果表明,1982—1993年二者的关系基本上可以证明是负相关的;1994—2004年二者的关系尚不明晰。整个样本时段内,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处于"反常"的"U型"关系。这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观点相悖,且也背离了普遍认同的"财政分权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坤荣 付文林
财政分权制度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理论上,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并不明确。本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PanelData)对中国财政分权制度演化与省际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作者认为,在深化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财政分权制度,特别是要提高向落后地区的财政分权水平,以使公共品投资的整体效率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公共产品 转移支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娟
文章把我国划分为五个地区,对分税制改革以来1994~2006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财政分权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其他地区的财政分权不利于经济增长,民族地区的负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1998年是东北、中部、西部财政分权度由高到低的转折点,由此说明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存在跨时和跨区差异,而且,1998年财政政策的转变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曾婧 张红
在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财政分权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情况的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影响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和财政分权制度,提出假设,选取变量,并通过Dea malmquist指数分析法进行分析,利用Tobit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进一步深化指标选择,得到影响农业发展的指标因素为政府干预、劳动力、人耕面积、技术条件和农业规模。之后,在Griliche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绩效模型,得到了政府干预和农业规模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影响最大,且呈正比;人耕面积次之;技术条件和劳动力虽然对农业经济具有影响,但是影响程度不确定的结论。本文的研究为农业在财政分权的条件下实现经济的增长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为其他行业在该背景下的发展打下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曾婧 张红
在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财政分权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情况的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影响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和财政分权制度,提出假设,选取变量,并通过Dea malmquist指数分析法进行分析,利用Tobit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进一步深化指标选择,得到影响农业发展的指标因素为政府干预、劳动力、人耕面积、技术条件和农业规模。之后,在Griliche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绩效模型,得到了政府干预和农业规模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影响最大,且呈正比;人耕面积次之;技术条件和劳动力虽然对农业经济具有影响,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凌江怀 李成 李熙
本文利用我国1991—2010年的经济区域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和财政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其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弹性为0.179,长期弹性为0.327;财政科技投入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短期内,经济增长对财政科技投入冲击的响应处于较低的水平,但从长期看,这种冲击处于上升的趋势并最后趋于平稳。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通过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效率,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内生集约增长,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关键词:
财政科技投入 经济增长 动态均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永林
当前我国财政分权的强制性制度安排,使得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逐渐转向零和博弈,需求诱致型的晋升激励使得地方政府官员展开激烈的锦标赛竞争,中央政府对制度刚性的放弃也达到了制度与经济绩效博弈的纳什均衡。但是,由财政分权改革导致的众多问题开始制衡经济稳定增长,而且还导致对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抑制。因此,政府体制改革应从制度安排入手,祛除体制性弊端,以弥补财权和事权分离体制的缺陷与不足。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黄君洁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财政分权实践的不断推进,财政分权理论研究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有关财政分权的理论文献可谓是汗牛充栋,其中不乏对财政分权后果的研究,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相关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财政分权的利弊之争持续不断。因此,有必要对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评述,进而获取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文献综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殷德生
财政的过度分权与过度集权都不利于经济增长 ,财政分权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求最优的分权水平。与最优的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 ,存在着最优财政分权水平 ,这一水平取决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于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份额。本文对中国 1 994年财政制度改革以来的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进行了经验检验 ,结果表明 ,中国财政分权水平既并未能有效地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 ,又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未来中国财政制度改革的挑战更多的是如何选择适度的财政分权水平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关键词:
最优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地区相对财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樊海潮
对H.Davoodi,D.Xie,and H.Zou的两篇文章中的内生增长模型进行了改进;把地方财政决算支出占国家决算支出的比重看作衡量财政分权的指标,并利用1986-2004年间的数据对财政分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两组回归分析。发现在1986-1990年间我国的财政分权的比重过高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在1991-2004年间我国的财政分权程度与我国的最大化经济增长相符。最后,对得出的统计结论进行了充分的解释。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晏 龚六堂
本文在 Zhang 和 Zou(1998)与 Lin 和 Liu(2000)的框架下实证检验了中国1986—2002年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效应存在显著的跨时差异和地区差异。我们认为,分税制改革后各级政府之间政策协调能力的加强是促进财政分权积极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体制变革的因素、转移支付的设计和政府财政支出的构成也影响了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分税制改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精明
以财政分权理论述评为基础,文章构建了支出法财政分权度衡量指标,计算并分析了中国总体和分省财政分权度。研究发现:中国总体财政分权度已接近或达到最优水平;东、西、中部财政分权度依次递减;财政分权地区差异较大,西部地区财政分权不均衡现象尤为严重;各地区财政分权度缓慢收敛。文章较客观完整地反映了我国财政分权状况,指明了我国未来财政分权化改革的方向在于局部分权程度的调整而非整体分权程度的扩大。
关键词:
中国 财政分权 财政分权度 财政改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宪春 王宝滨 徐雄飞
本文阐述了中国政府统计中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变化情况的两个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表现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阐述了财政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影响方式,并通过翔实的统计数据具体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两次紧缩性财政政策、两次扩张性财政政策和一次中性财政政策对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影响结果。实践表明,财政政策对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比较直接,效果比较明显,但有时政策力度过大,今后应注意财政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配合使用,把握好财政政策的力度和时机,切实发挥好财政政策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