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5)
- 2023(13601)
- 2022(11057)
- 2021(10467)
- 2020(8640)
- 2019(19530)
- 2018(18954)
- 2017(36778)
- 2016(19727)
- 2015(22140)
- 2014(21895)
- 2013(21996)
- 2012(20357)
- 2011(18072)
- 2010(18535)
- 2009(17549)
- 2008(17902)
- 2007(16096)
- 2006(14507)
- 2005(13249)
- 学科
- 业(92725)
- 济(88948)
- 经济(88844)
- 企(74696)
- 企业(74696)
- 管理(72400)
- 农(47044)
- 财(38064)
- 方法(36471)
- 农业(30994)
- 业经(29995)
- 数学(28889)
- 数学方法(28600)
- 中国(27222)
- 制(22824)
- 务(22003)
- 财务(21972)
- 财务管理(21927)
- 企业财务(20776)
- 策(19972)
- 贸(18241)
- 贸易(18231)
- 易(17895)
- 技术(17417)
- 体(17158)
- 划(15174)
- 地方(15159)
- 和(14516)
- 银(14508)
- 银行(14504)
- 机构
- 学院(287541)
- 大学(279301)
- 济(136355)
- 经济(134150)
- 管理(118052)
- 理学(101027)
- 理学院(100192)
- 管理学(99182)
- 管理学院(98645)
- 研究(94817)
- 中国(79938)
- 财(68969)
- 京(57269)
- 农(54305)
- 财经(51017)
- 科学(50441)
- 所(46422)
- 经(46401)
- 江(44324)
- 中心(43726)
- 经济学(41503)
- 研究所(41016)
- 农业(40932)
- 业大(39966)
- 经济学院(37437)
- 财经大学(36985)
- 北京(36289)
- 经济管理(34481)
- 州(34003)
- 院(33006)
- 基金
- 项目(179908)
- 科学(145239)
- 研究(138874)
- 基金(134255)
- 家(113690)
- 国家(112550)
- 科学基金(99197)
- 社会(93699)
- 社会科(88727)
- 社会科学(88704)
- 基金项目(69443)
- 省(69241)
- 教育(61517)
- 自然(59941)
- 自然科(58618)
- 自然科学(58606)
- 自然科学基金(57653)
- 编号(56265)
- 划(56022)
- 资助(55093)
- 成果(45160)
- 部(42197)
- 发(39985)
- 创(39982)
- 国家社会(39518)
- 重点(39183)
- 业(38906)
- 课题(37618)
- 制(37505)
- 性(37171)
- 期刊
- 济(161493)
- 经济(161493)
- 研究(91643)
- 中国(59140)
- 财(58087)
- 农(56892)
- 管理(46248)
- 农业(38286)
- 科学(36921)
- 学报(34019)
- 融(33713)
- 金融(33713)
- 业经(30815)
- 大学(28594)
- 学学(27457)
- 财经(26182)
- 经济研究(25495)
- 技术(25493)
- 经(22631)
- 教育(22427)
- 问题(21365)
- 业(20062)
- 世界(17917)
- 贸(17644)
- 技术经济(17193)
- 农村(15148)
- 村(15148)
- 国际(14866)
- 农业经济(14535)
- 经济问题(14294)
共检索到450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侯石安
在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下 ,财政农业投入的目标选择决定着政府财政支农政策的取向及其效率。中国财政农业投入目标需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农业竞争力方面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优化投入结构 ,建立地方财政农业积累投入机制 ,完善财政农业投入后评价制度
关键词:
财政农业投入 目标选择 政策优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文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鉴于农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决定了财政在必要时给予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阶段,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勿庸置疑,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弱势产业,农业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是"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如何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财政农业投入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是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农业投入 财政投入 农业政策 农业经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忠
一、社会资金向农业投入的趋势分析近年来,社会资金向农业的投入呈增长趋势,不仅投资数量有较大增长,投资范围也日渐扩大。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党对农业生产的优惠政策,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比如,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的政策,稳定按土地交纳税收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华
本文基于1978-2006年的统计数据,采用两种方法分析我国财政农业投入总量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财政支农资金整体绩效不佳,不仅其经济效率不理想,也缺乏良好的公平效应。为此,笔者进一步探究了财政农业投入自身存在的主要症结,并提出优化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财政农业投入 经济效率效应 公平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安广实
农业是一种弱质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且生产方式的变革受一些客观因素干扰而迟滞,因此需要政府的扶持。目前,世界各国对农业都采取了特殊政策,予以一定的财政投入,以促进农业稳步、健康发展。总的来说,我国对农业的财政投入不足,阻碍了农业快速发展,这是需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闫杰 朱美玲
一、财政农业投入决策失灵的影响因素分析财政农业投入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决策结果。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财政农业投入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决策程序的民主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决策执行效果进一步提升,但限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具体决策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决策失灵的情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琴 熊启泉 李大胜
对财政农业投入结构的评价十分重要。本文首先界定狭义和广义财政农业投入的内涵,并从中央和地方两大主体分别考察其财政农业投入的效率。本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地方政府财政农业投入的效率较高,而中央政府财政农业投入的效率低下;在狭义财政农业投入方面,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投入的效率最高,支援农业生产支出次之;在广义财政农业投入方面,农村医疗卫生投入的效率最高,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投入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效率次之,而农业水利资金投入的效率低下。
关键词:
财政农业投入 结构 产出弹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玉清
财政投入最优规模是经济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国内外很多文献都有相关论证,并且得出了不同结论。通过构建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农业生产函数模型,并代入我国1981—2004年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发现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最优规模为8.26%,实际投入规模要小于此最优水平。因此未来应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确保农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增长。
关键词:
财政农业投入 最优规模 实证分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新玻 周振铎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超4.25亿吨,单产和总产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突破多年徘徊的局面,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这并不能说我国的农业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在丰收的背后还潜伏着种种隐忧,改革开放前存在的某些旧有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而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使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比以往更加突出和复杂。由于我国现行的改革措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侯石安
利用资源禀赋优势组织农产品生产与贸易是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根据农业生产的资源配置与资源耗费及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 ,选取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 ,在 WTO农业规则下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提高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效率 ,改革农村税费制度 ,建立健全农业灾害保障机制是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选择。
关键词:
农业比较优势 WTO 财政政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侯石安
农业是一外部性较为明显的产业,财政对农业投入效益更多地表现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评价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助于政府及时调整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方向、结构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不断优化财政的农业投入政策。
关键词:
财政对农业投入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侯石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董霞飞
本文认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两大战略任务能否如期完成,主要取决于能否有效及时地解决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靠“两只手”的协调运用,关键在于大力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强化政府的支农职能.加大资源配置向农业的适度倾斜。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国家财政必须根据需要与可能尽力扩大对农业投入的规模。同时,要抓好支农资金的使用重点,把资金优先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本世纪末,财政支农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以及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占本级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可分别逐步提高到12%、6%和20%。财政通过牵头投入,引导农民、乡镇企业、银行及其他主体扩大全社会对农业投入的规模,形成一个良性的多...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普亮 贾卫丽
根据1994~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借鉴"Armey曲线"二次方程模型,对我国地方财政农业投入的最优规模进行估算。结果发现,如果以农业GDP作为农业经济的代理变量,则当地方财政农业投入占农业GDP的比例为39.8%时,农业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峰值,而地方财政农业投入的现实规模远远小于估算的最优规模。为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强化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娜仁图雅
近年来,伴随着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作为支持农业主要政策手段的财政支农问题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广泛的关注,并分别对支农支出总量和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和规范研究,但相关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彼此间的分歧仍然很大。因此,有必要对财政农业投入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评价,进而获取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
财政 农业投入 文献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