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5)
- 2023(12471)
- 2022(10974)
- 2021(10787)
- 2020(8873)
- 2019(20849)
- 2018(20445)
- 2017(39377)
- 2016(21470)
- 2015(24520)
- 2014(24426)
- 2013(24442)
- 2012(22558)
- 2011(20095)
- 2010(20059)
- 2009(18306)
- 2008(18130)
- 2007(15419)
- 2006(13565)
- 2005(12148)
- 学科
- 济(86184)
- 经济(86078)
- 管理(64278)
- 业(58791)
- 企(48739)
- 企业(48739)
- 方法(40442)
- 数学(35547)
- 数学方法(35159)
- 财(32796)
- 中国(26711)
- 农(23081)
- 制(18043)
- 业经(17901)
- 学(17871)
- 贸(17691)
- 贸易(17683)
- 易(17278)
- 务(17031)
- 财务(16964)
- 财务管理(16909)
- 地方(16787)
- 企业财务(16079)
- 农业(14798)
- 银(13960)
- 银行(13924)
- 财政(13651)
- 和(13535)
- 理论(13365)
- 环境(13312)
- 机构
- 大学(303860)
- 学院(299760)
- 济(125881)
- 经济(123360)
- 管理(119552)
- 研究(104327)
- 理学(103242)
- 理学院(102139)
- 管理学(100567)
- 管理学院(100042)
- 中国(80390)
- 京(65713)
- 财(63837)
- 科学(63105)
- 所(52821)
- 财经(47887)
- 研究所(47709)
- 中心(46229)
- 农(44645)
- 经(43646)
- 北京(42668)
- 江(42070)
- 业大(41995)
- 范(39060)
- 师范(38775)
- 经济学(38567)
- 院(37640)
- 财经大学(35567)
- 经济学院(34819)
- 农业(34716)
- 基金
- 项目(202695)
- 科学(159233)
- 研究(150362)
- 基金(148496)
- 家(128820)
- 国家(127788)
- 科学基金(109435)
- 社会(95063)
- 社会科(90097)
- 社会科学(90072)
- 基金项目(78525)
- 省(75600)
- 自然(70166)
- 自然科(68535)
- 自然科学(68520)
- 教育(68179)
- 自然科学基金(67288)
- 划(64446)
- 资助(62228)
- 编号(60623)
- 成果(50325)
- 部(46152)
- 重点(44987)
- 发(42597)
- 创(41584)
- 课题(41465)
- 教育部(39888)
- 国家社会(39501)
- 创新(38853)
- 科研(38749)
- 期刊
- 济(136473)
- 经济(136473)
- 研究(95916)
- 中国(57228)
- 财(51506)
- 学报(45552)
- 管理(43332)
- 科学(42449)
- 农(40414)
- 大学(34679)
- 学学(32386)
- 教育(31996)
- 农业(28485)
- 融(26047)
- 金融(26047)
- 技术(24356)
- 财经(23674)
- 经济研究(22707)
- 经(20200)
- 业经(20019)
- 问题(18158)
- 图书(16041)
- 贸(15635)
- 理论(15212)
- 业(14749)
- 技术经济(14698)
- 世界(13931)
- 科技(13620)
- 实践(13572)
- 践(13572)
共检索到448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广桂
目前 ,我国理论界有许多人通过古今财政供养情况对比认为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太多 ,财政供养率高 ,并因此把行政机构和人员精简作为我国行政改革的首要对策。本文则在对我国古今和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的相关数据的深入考究后提出了不同见解。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详实的数据对我国的财政供养率作了尝试定位 ,并在财政供养分析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哲辩思考。
关键词:
财政供养 财政供养率 行政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德仁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级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财政供养人口规模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一般认为,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我国以财政供养人口为标准衡量的政府规模较大,而且膨胀速度过快。较多且不断增加的财政供养人口给很多地区(特别是基层政府)财政带来了很大的支出压力。部分地区甚至成为典型的吃饭财政,本文以2012年河北省136个县级行政单位为样本,从分析影响财政供养人口规模的诸因素入手,建立证明县级财政供养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常住人口数量、人口密度、管辖区域面积之间相关关系的模型,为控制河北省县级财政供养人口规模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 财政供养人口 规模控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宇峰 钟辉勇
文章运用中国财政供养总人口与行政、事业部分的分列供养人口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了中国财政供养人口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本级财政收入、公共服务需求对整体财政供养人口规模有正的影响,而人口规模、人均转移支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加对整体财政供养人口规模会有抑制作用。同时,地方政府内在的行为动机可能会造成行政部分财政供养人口规模的过度膨胀和事业部分财政供养人口规模的相对下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亮
文章首先对河北省1994年-2013年财政供养人员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言,河北省存在可用财力越来越低,但财政供养人员却越来越多的现象。文章认为适度财政供养人员的决定因素是总人口和人口密度,并据此构建适度的财政供养人员模型,测算出河北及其他省份的超编率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春超 余静文 李兆能
为了探索县级财政运行状况及其解困之道,界定财政供养人口规模,优化财政供养人口结构,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本文以湖北2002~2006年60个县(市)财政保障能力跟踪调查数据为例,研究了当前县级财政供养保障中的效率和适度财政供给问题,研究认为:第一,湖北各县级政府具有生产性特征,政府规模明显超过了最适宜的程度;第二,近年来,大多数县人员经费超出了政府最佳承受水平;第三,地方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供养人员以及政府运行的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立高效、低成本的县级适度财政供养体系和提高县级财政供养能力与优化人员结构的思路及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邹贤启
一、我国财政支出效率现状 (一)财政支出结构效率低。 改革开放20年来,财政支出由1978年的1122.09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10798.18亿元,增加8.62倍,年递增11.99%。在支出中,增幅最高的是政策性补贴支出,增长62.92倍,年递增23.11%;其次为行管费支出,增长26.03倍,年递增17.92%,而同期文教科卫事业费增长18.12倍,年递增15.9%;挖潜改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庄乾志
中国财政均等化问题研究庄乾志财政均等化(FiscalEqualisationProgram)是基于存在着上下级政府之间财政能力的差异(即Verticalimbalance,纵向财政非均衡)和同级政府之间的财政能力的差异(Honizontalimbal...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白景明
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总量状况首先取决于公务员数量。财政供养人员数量占总人口比重,是衡量一国行政成本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探讨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有必要首先分析财政供养人员数量是否处在合理量值区间。在评价中国行政成本状况的讨论中,有观点认为我国是财政供养人员规模过高的国家,有人甚至认为我国是世界上官民比最高的国家。从发达经济体的情况看,这一观点不成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华瑞
虽然明代田赋税的绝对数额高出宋代许多,但不论是人口平均数还是田亩平均数,大多数情况下,宋代征收的田赋税额都高于明代,这说明宋代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和能力大于明代,且宋朝民众承担的赋税额度更重。宋代人口和境土面积都比明代少很多,但其工商税收却大大高于明代,虽不能就此简单证明宋代工商业比明代发达,但至少证明宋代政府组织工商业发展,利用市场机制调控税收的管理水平更强。宋、明两代的官俸吏禄和军费在财政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表明:宋、明最高统治者对于军队和官吏都有充分的认识和倚重;以募兵为主的养兵政策和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现实;宋代官吏、军队所享优厚待遇远高于明代,确切表现出宋朝"恩逮...
关键词:
宋代 明代 田赋税 工商税 财政供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俊培
财政舞弊问题研究吴俊培本文试图从经济角度研究财政舞弊问题,目的在于更好地防范和制止这一现象。一、财政舞弊的含义财政舞弊,是指对财政管理程序和规则施加非法影响而导致财政资金流失和使用无效的行为。这一定义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我们把财政舞弊限于政府组织...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吴俊培
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财政舞弊问题,视角新颖,见解独到。文章从财政舞弊的“约束成本”和“财政舞弊收益”的比较关系来观察舞弊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文章从制度原因分析了解舞弊现象,并提出“合法舞弊”和“非法舞弊”的概念。文章认为只有改革和完善制度建构,才能真正减少和遏制舞弊现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财政供养人口规模控制与结构优化”课题组
近年来财政供养人口增加较快,由于“食之者众、生之者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引发了人浮于事、财政负担沉重等诸多问题。界定财政供养人口的规模,优化财政供养人口结构,减轻财政负担,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试图通过对河北省财政供养人口规模与结构的实证分析,提出控制财政供养人口规模和优化结构的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飞 陶然 徐志刚 刘明兴
结合财政分权的理论文献,本文描述了中国最近10多年来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演变,并分析了财政集权过程中转移支付增加对地方财政供养人口的影响。利用中国1994—2003年县级面板数据和工具变量方法,我们从实证角度确立了转移支付增加与财政供养人口规模膨胀的因果关系,并指出在我国目前的政府管理体制下,上级政府面临着无论增加哪种转移支付都可能带来问题的两难处境。要在控制政府冗员增长的同时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中国需要建立一个财政上更加分权和行政管理上更有基层参与性的政府管理体制。
关键词:
财政集权 转移支付 财政供养人口膨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精明
以财政分权理论述评为基础,文章构建了支出法财政分权度衡量指标,计算并分析了中国总体和分省财政分权度。研究发现:中国总体财政分权度已接近或达到最优水平;东、西、中部财政分权度依次递减;财政分权地区差异较大,西部地区财政分权不均衡现象尤为严重;各地区财政分权度缓慢收敛。文章较客观完整地反映了我国财政分权状况,指明了我国未来财政分权化改革的方向在于局部分权程度的调整而非整体分权程度的扩大。
关键词:
中国 财政分权 财政分权度 财政改革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波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围绕中国的财政分权问题展开研究。财政分权问题涉及到诸多因素,对其研究必须采用多层次的视角。既有的研究成果多囿于财政分权的某个局部层面,尚未见一个能够解释、分析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的完整理论框架出现。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 市场化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