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62)
- 2023(15963)
- 2022(13206)
- 2021(12598)
- 2020(10381)
- 2019(23160)
- 2018(22706)
- 2017(41566)
- 2016(22908)
- 2015(25833)
- 2014(25426)
- 2013(24680)
- 2012(23089)
- 2011(20715)
- 2010(20805)
- 2009(19731)
- 2008(19728)
- 2007(17910)
- 2006(15852)
- 2005(14443)
- 学科
- 济(84740)
- 经济(84610)
- 管理(74973)
- 业(67419)
- 企(58072)
- 企业(58072)
- 财(34820)
- 方法(33397)
- 中国(29894)
- 数学(28042)
- 数学方法(27644)
- 制(24346)
- 农(24028)
- 业经(20646)
- 学(19464)
- 技术(19135)
- 务(18003)
- 财务(17959)
- 财务管理(17906)
- 银(17614)
- 体(17603)
- 银行(17566)
- 贸(17434)
- 贸易(17421)
- 易(17049)
- 企业财务(17016)
- 行(16785)
- 融(15914)
- 金融(15907)
- 理论(15543)
- 机构
- 大学(321268)
- 学院(318859)
- 济(132320)
- 经济(129622)
- 管理(115878)
- 研究(115874)
- 理学(98384)
- 理学院(97233)
- 管理学(95528)
- 管理学院(94929)
- 中国(90846)
- 财(70736)
- 京(69685)
- 科学(69127)
- 所(59201)
- 农(53653)
- 研究所(53076)
- 中心(51999)
- 财经(51878)
- 江(49810)
- 经(47112)
- 业大(45316)
- 北京(44610)
- 院(42446)
- 农业(42160)
- 经济学(41788)
- 范(40662)
- 师范(40121)
- 州(38633)
- 财经大学(38244)
- 基金
- 项目(208474)
- 科学(164404)
- 研究(153242)
- 基金(151420)
- 家(133675)
- 国家(132554)
- 科学基金(112253)
- 社会(98519)
- 社会科(93326)
- 社会科学(93304)
- 省(80404)
- 基金项目(78225)
- 教育(71041)
- 自然(70582)
- 自然科(68993)
- 自然科学(68968)
- 划(68476)
- 自然科学基金(67771)
- 资助(61757)
- 编号(59990)
- 成果(51271)
- 重点(48188)
- 创(47857)
- 部(46997)
- 发(44774)
- 课题(44111)
- 创新(44089)
- 制(42275)
- 国家社会(41933)
- 教育部(40361)
- 期刊
- 济(152583)
- 经济(152583)
- 研究(102639)
- 中国(77422)
- 财(60044)
- 学报(53988)
- 农(50093)
- 科学(48914)
- 管理(48499)
- 大学(41615)
- 教育(40800)
- 学学(39091)
- 农业(33694)
- 融(32134)
- 金融(32134)
- 技术(27764)
- 财经(27490)
- 经济研究(25640)
- 经(23824)
- 业经(22471)
- 问题(19289)
- 业(18785)
- 贸(18128)
- 版(16599)
- 科技(16279)
- 世界(16029)
- 国际(15960)
- 技术经济(15406)
- 会计(15110)
- 坛(13891)
共检索到508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莉 万春
财政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具体体现。建国后我国的财政体制伴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迁经历了四个阶段:统收统支财政体制阶段、财政包干体制阶段、分税制财政体制阶段、公共财政体制阶段,每一次财政体制发展阶段的调整既蕴涵着新制度的创新,又有旧制度的保留,财政体制在渐近式制度变迁的推进过程中产生了路径依赖。要破解财政体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完善现行公共财政体制,体制创新是必由之路。其基本思路是:推进财政制度的宪政变革,建立与完善本国的宪政体制,建构"有限"兼"有效"的现代政
关键词:
财政体制 路径依赖 制度创新 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卓珺
中国的财政分权改革从"分灶吃饭"开始起步,历经财政包干体制和分税制,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了以分税制为核心的分级财政体制框架。但由于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存在,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并不规范,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缺陷,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加以完善。应在巩固1994年分税制改革基本制度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存的制度缺陷,从五个方面实现体制创新:一是明确界定政府职能范围;二是明确界定政府间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三是合理划分政府间财权;四是积极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五是构建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路径依赖 体制创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吕炜 管永昊
中国自1994年开始了构建公共财政的实践,但由于受GDP至上的思维定势、学习效应、权力崇拜和部门利益以及利益集团等因素的影响,财政的公共化进程。在公共财政构建过程中,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满足公共需要,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财政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体制创新,实现公共财政的民主法治与宪政道路,遵循"职责——财力——财权"的财政管理体制优化思路并选择长期稳定的财政政策取向。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公共财政 路径依赖 体制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金德万
湖北省2004年开始实行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其实证分析表明,这一改革举措是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的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对深化改革的路径思考表明,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目标,必须理顺事权财权关系,合理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着重在运行机制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小林 徐丽萍
本文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体制四次大的改革,诠释了中国财政制度的演进和优化路径。分税制改革后,中央的财政收入具有明显的集权效应,支出则具有明显"向下挤压"的效应。两种效应的结果是县、乡两级财力薄弱,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下降。为此,引入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以平衡财力。但大量的转移支付在五级政府间流动,出现层层"渗漏"。为了提高转移支付的效率,中国政府对财政管理级次进行了"扁平化"改革。即建立"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体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史云峰 许艳丽
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 ,我国政府自 2 0世纪 80年代开始推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然而 ,由于新供给制度的路径受初始制度安排的影响 ,制度变迁显示出强烈的路径依赖特征。如何退出这种非绩效的封闭状态 ,是建立现代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关键
关键词:
义务教育财政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锦宏
本文对路径依赖理论及其制约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后,重点对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对创新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几点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敏 吴本银
以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和路径替代两种基本范式为分析框架,指出基层供销社在政府主导供给下,其制度变迁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特性,容易被锁定在低效率状态。要退出这种低效的"闭锁"状态,必须实施动态性制度创新,达到高效的路径替代,从根本上改造和创新基层供销社。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问陶 邓可斌
文章构建了较为新颖的理论博弈模型,以研究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与路径依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创新是我国实施循环经济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之一;制度创新过程中很可能遇到严重的路径依赖问题;政策及相关信息的高透明度、利益集团间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合理的产业结构以及较强的资源利用能力都是循环经济相关政策制度能够顺利实施落实的基础条件,而这些条件在我国尚有待进一步成熟。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度创新 路径依赖 纳什均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永穆 安雅娜
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几经变革,最终确立了集体所有、农户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发挥作用的结果。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的演进及其创新仍要受到路径依赖的推动。本文依据路径依赖的理论,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演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模式及其基本框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怀卫 韩立达
路径依赖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在解决制度选择的多样性和制度演进的非绩效路径时应用到制度变迁分析之中的。本文首先对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简要评述,继而论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内容和模式,然后分析了林权改革中存在路径依赖的原因,最后提出破解路径"闭锁"的对策。
关键词: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林权制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立法
由于产权偏好、租金偏好以及效率偏好的政府目标函数的存在,中国金融体制变迁过程中存在着强烈的路径依赖。正是这些路径依赖,形成了国内储蓄以贸易顺差形式从国外流入国内,借助外资提高国内金融机构效率的"倒逼机制",政府主导外资引进以及依赖国际直接投资缓解国内企业融资难困境的中国外资需求偏好的制度供给机制。
关键词:
FDI需求偏好 金融体制变迁 路径依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官永彬
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目标应定位于弥补地方财政缺口,平衡地区间财力差异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从财政转移支付形式演变的政治逻辑看,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不具有财力均等化效应。为此,笔者提出财政分权体制下转移支付制度创新的路径:一是调整反映既得利益的转移支付;二是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三是完善财力性转移支付。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制度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红艳 沈坤荣
第一,公平型财政体制是新一轮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制度源泉。围绕着公平与效率的论证关系,我们认为,多层次的经济结构失衡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不期而遇,表明长期持续的效率型财政体制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财政收入与经济总量增幅的下滑意味着"改革拐点"已经到来,重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为企业和居民的收入提升"造血",以结构调整为中心的公平型财政体制将创造新的经济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