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05)
2023(14250)
2022(12036)
2021(11271)
2020(9733)
2019(22304)
2018(22046)
2017(41261)
2016(22853)
2015(26385)
2014(26567)
2013(26419)
2012(24847)
2011(22378)
2010(22502)
2009(21228)
2008(21530)
2007(19456)
2006(16804)
2005(15406)
作者
(67404)
(56694)
(56427)
(54191)
(35847)
(27111)
(25790)
(22141)
(21356)
(20153)
(19413)
(19045)
(18221)
(18155)
(18136)
(17654)
(17016)
(16783)
(16558)
(16248)
(14279)
(14046)
(13822)
(12855)
(12829)
(12697)
(12597)
(12570)
(11520)
(11468)
学科
(93020)
经济(92890)
管理(69112)
(62353)
(51312)
企业(51312)
方法(42159)
数学(37148)
数学方法(36710)
(36640)
中国(28598)
(25399)
(24283)
(21147)
(19320)
财务(19272)
财务管理(19213)
业经(18827)
(18597)
贸易(18590)
企业财务(18210)
(18134)
(17173)
(17170)
银行(17132)
地方(16801)
(16308)
农业(15765)
(15712)
金融(15704)
机构
大学(334714)
学院(330911)
(140496)
经济(137592)
管理(121390)
研究(119119)
理学(103320)
理学院(102122)
管理学(100276)
管理学院(99672)
中国(93350)
(74449)
(72151)
科学(72056)
(61816)
(57480)
研究所(55703)
财经(55258)
中心(54177)
(50850)
(50064)
业大(48366)
北京(46083)
农业(45351)
经济学(44793)
(42767)
(42311)
师范(41855)
财经大学(40634)
经济学院(40383)
基金
项目(215108)
科学(168809)
基金(157527)
研究(155778)
(138436)
国家(137378)
科学基金(115991)
社会(99396)
社会科(94287)
社会科学(94264)
基金项目(81956)
(81430)
自然(73961)
自然科(72234)
自然科学(72210)
教育(71940)
自然科学基金(70921)
(69893)
资助(65890)
编号(62051)
成果(52817)
重点(49610)
(49367)
(45701)
课题(43985)
(43788)
国家社会(42275)
教育部(41963)
(41941)
科研(41720)
期刊
(155004)
经济(155004)
研究(103524)
中国(71450)
(62851)
学报(55074)
(51781)
科学(49140)
管理(44135)
大学(41480)
学学(39156)
农业(34620)
教育(34207)
(31422)
金融(31422)
财经(28470)
技术(27620)
经济研究(26304)
(24450)
业经(22312)
问题(20654)
(19231)
(18653)
统计(17538)
(16920)
技术经济(16270)
世界(16186)
国际(15958)
会计(15470)
(15333)
共检索到510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丹  李永友  童幼雏  刘易鑫  
作为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的央地财政关系的关键,财政体制垂直失衡问题备受关注。学者们基于不同理论视角对财政体制垂直失衡进行界定,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且简单照搬西方的测度方式亦不符合中国实际。本文在中国特有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执行责任高度分离的背景下,对财政体制垂直失衡进行界定和测度,从多个维度分析了中国财政体制垂直失衡的特征。测度结果显示,1994—2015年,全国水平的VFI_1在-0.9921—-0.5634之间波动,均值为-0.7411;VFI_2的波动范围为0.0617—0.2084,均值为0.1367;VFI__3的波动范围为0.0623—0.2101,均值为0.1399;分地区来看,东北和西部地区的VFI_2、VFI_3较高。研究结论表明,中国的财政体制垂直失衡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央地共担支出及本不应由地方政府承担的支出的增加是导致财政体制垂直失衡的主要原因,东北和西部地区的财政体制垂直失衡程度较深,应作为未来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瑞祥  王文甫  倪锦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体制在逐步的完善过程中推动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财政分权带来地方财政收支缺口日益增大,出现了财政体制垂直失衡的问题,在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中国市场化进程。本文采用2005~2014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财政垂直失衡与政府竞争对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上看,财政垂直失衡与政府竞争对市场化进程有显著的负向激励;分区域来看,则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特征,财政垂直失衡与政府竞争在阻碍东部地区市场化的同时,对中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有促进作用;财政垂直失衡与政府竞争相互影响,共同加剧了对市场化进程的阻碍程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先海  韦畅  
本文采用Hummels等人的垂直专业化测度模型和我国投入产出表数据,从9个大类和四大要素密集型产业两个层面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垂直专业化程度进行测度。实证结果显示,1992~2003年期间,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垂直专业化程度稳步提高,从1992年的16.8%上升至2003年的29.4%。文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制造业出口垂直专业化程度的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梅  吕杰  
针对新世纪以来空前规模的"圈地"运动,为了遏制土地违法违规使用切实保护宝贵的耕地资源,2004年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确立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实现了土地管理机构人事权力的上收,加强了中央对土地资源的集权管理;但是垂直管理由于法制责任的缺位和制度上的不完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耕地流失滥用土地的问题,土地违法违规继续居高不下,本文以A省为例对土地违法违规现象的特点和成因进行分析,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申洋  郭俊华  
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区分财政横向与纵向失衡,对财政体制失衡影响环境污染的内在逻辑进行了理论阐释,并基于2003-2018年277个地级市的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体制失衡对环境污染的效应与作用渠道。研究表明:财政横向与纵向失衡均可以加剧环境污染,且这一效应在中、西部城市与资源型城市更加显著。财政横向失衡不能通过环境规制效应但可以通过产业结构效应加剧环境污染,财政纵向失衡可以通过环境规制效应与产业结构效应加剧环境污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越  
垂直专业化分工得到了较快发展。由于中国对加工贸易实行政策上的优惠措施,传统的度量垂直专业化发展程度的指标不适合中国。文章回顾和分析了适合中国特点的垂直专业化指标的构建,并进行了扩展,最后对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情况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以加工贸易进口为形式的垂直专业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以非加工贸易形式进口为形式的垂直专业化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科屹  张会儒  雷相东  娄明华  卢军  
[目的]以云冷杉过伐林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其在垂直层次上的结构特征,进一步探索云冷杉过伐林的生长过程、演替规律,更加准确和全面地认识云冷杉过伐林的状态和发展趋势,从而为合理地制定和调整针对过伐林的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2块面积1hm2的标准地数据,首先,采用定量的树冠光竞争高法划分林层,将林分从垂直层次上划分为上林层、中林层和下林层;其次,在垂直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林分结构特征分析,包括各林层的直径分布、树种组成、树种隔离程度、竞争以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以树冠光竞争高度法划分的林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晖  和冰君  
本文基于中国2007~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财政垂直失衡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构建两个独立中介效应模型和一个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考察财政垂直失衡影响产业升级的渠道。研究表明:(1)财政垂直失衡总体上不利于产业升级;(2)财政垂直失衡可通过增加民生性支出和抑制新型城镇化两个独立中介渠道对产业升级产生负向影响;(3)财政垂直失衡可以通过"增加民生性支出→抑制新型城镇化"的链式中介渠道对产业升级产生阻碍作用;(4)在链式多重中介效应中,新型城镇化的中介效应最为突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永友  张帆  
文章基于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垂直不平衡这一重要事实,利用地方层级政府数据和GMM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垂直不平衡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地方政府平台举债行为的激励效应。结论表明,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垂直不平衡固然有1994年体制选择的原因,但除此之外,预算软约束也是垂直财政不平衡不断加深的重要机制,并且这一机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作用更强。尽管晋升竞争机制也一直被认为会加深财政体制的垂直不平衡,但本文实证结果并没有显示这一机制在发挥作用。在预算法的约束下,财政体制垂直不平衡对地方政府在预算法框架外的举债融资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差异显著,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体制垂直不平衡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产生了显著激励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秦甄  谢璐华  郭娟娟  
正确厘清财政体制纵向失衡、地方政府的税收努力和地方税收超额负担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优化我国新型央地财政关系、推动国家税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构建一个包含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生产函数模型和机理分析框架,试图从理论层面系统探析财政体制纵向失衡对地方的税收超额负担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同时,借助了我国31个省份2008年—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考察财政体制纵向失衡、税收努力程度和税收超额负担三者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在财政体制纵向失衡影响税收超额负担过程中存在税收努力程度的阈值效应,随着地方政府的税收努力程度的不断提升,财政体制纵向失衡的持续减轻会不断加重地方的税收超额负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敬峰  王庭东  
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全球价值链上的进口供给是影响一国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双重发展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发展可能表现出全球性或区域性特征。文章采用增加值贸易思想扩展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研究方法,从进口供给的角度,以最终消费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区域特征,认为东亚区域在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表现出一种全球性特征。美欧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经济体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由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敬峰  王庭东  
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全球价值链上的进口供给是影响一国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双重发展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发展可能表现出全球性或区域性特征。文章采用增加值贸易思想扩展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研究方法,从进口供给的角度,以最终消费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区域特征,认为东亚区域在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表现出一种全球性特征。美欧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经济体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由东亚区域向全球转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牛秀起  
本文以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并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通过模型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垂直组织体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宜春  
垂直管理是我国上下级管理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作为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这个现象在中国有不断被强化的趋势。文章认为,为规范垂直管理工作,一要合理划分上下级权限,调动两个积极性。二要设置合理的垂直管理体系,加强对垂直部门的管理。三要转变政府职能,实施科学的干部考评体系。四要推行扁平化治理,扩大下级、基层政府的自主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