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55)
- 2023(19524)
- 2022(16657)
- 2021(15808)
- 2020(13234)
- 2019(30460)
- 2018(29851)
- 2017(56864)
- 2016(30820)
- 2015(34870)
- 2014(34861)
- 2013(34172)
- 2012(31255)
- 2011(27990)
- 2010(27867)
- 2009(25799)
- 2008(25440)
- 2007(22007)
- 2006(19184)
- 2005(17103)
- 学科
- 济(122016)
- 经济(121844)
- 管理(94150)
- 业(86899)
- 企(73177)
- 企业(73177)
- 方法(57301)
- 数学(49918)
- 数学方法(49321)
- 财(42000)
- 中国(35513)
- 农(33007)
- 制(27729)
- 业经(27292)
- 学(25062)
- 务(23738)
- 财务(23653)
- 财务管理(23588)
- 贸(23423)
- 贸易(23412)
- 地方(22963)
- 易(22804)
- 企业财务(22405)
- 农业(21303)
- 理论(20689)
- 银(20499)
- 银行(20453)
- 体(19909)
- 融(19421)
- 行(19416)
- 机构
- 大学(435659)
- 学院(431985)
- 济(177680)
- 经济(174068)
- 管理(169901)
- 理学(147325)
- 理学院(145740)
- 研究(144423)
- 管理学(143238)
- 管理学院(142452)
- 中国(110470)
- 京(92201)
- 财(89478)
- 科学(86535)
- 所(71079)
- 财经(68766)
- 农(66406)
- 中心(65474)
- 研究所(64344)
- 经(62679)
- 江(62248)
- 业大(62038)
- 北京(58244)
- 范(55590)
- 经济学(55046)
- 师范(55043)
- 院(52768)
- 农业(51901)
- 财经大学(51269)
- 经济学院(49692)
- 基金
- 项目(295040)
- 科学(233145)
- 研究(217349)
- 基金(216290)
- 家(187857)
- 国家(186331)
- 科学基金(160799)
- 社会(138786)
- 社会科(131565)
- 社会科学(131535)
- 基金项目(113532)
- 省(112635)
- 自然(103325)
- 自然科(100951)
- 自然科学(100925)
- 教育(100592)
- 自然科学基金(99120)
- 划(95212)
- 资助(89586)
- 编号(87757)
- 成果(72126)
- 部(66407)
- 重点(65784)
- 发(61546)
- 创(60962)
- 课题(60624)
- 国家社会(57969)
- 教育部(57629)
- 创新(56989)
- 科研(56378)
- 期刊
- 济(189679)
- 经济(189679)
- 研究(130154)
- 中国(85146)
- 财(72410)
- 学报(67093)
- 管理(62499)
- 科学(61412)
- 农(59824)
- 大学(52190)
- 学学(49092)
- 教育(47915)
- 农业(41146)
- 融(37685)
- 金融(37685)
- 技术(37174)
- 财经(34334)
- 经济研究(31573)
- 业经(29763)
- 经(29360)
- 问题(24610)
- 业(21358)
- 版(20594)
- 贸(20561)
- 图书(20107)
- 理论(20016)
- 技术经济(19839)
- 统计(19576)
- 科技(19397)
- 财会(18459)
共检索到636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恒龙 孟添
中国财政体制的变迁(1949~2004)经历了"创造新政权优越性与统收统支体制"阶段、"讨价还价与财政包干体制"阶段和"改变竞争规则与分税制"阶段。每个阶段的调整与改革都是中央政府迫于财政压力的主动行为,也是新中国建立后新旧政权间关于优越性的竞争和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的产物。
关键词:
财政体制 财政竞争 财政压力 财政均等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明景
一、引言 在经济学与行政学文献中,对于国家财政与行政体制变迁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个重大问题,除了西方经济学家熊彼特和希克斯作过一般性研究外,其他文献中讨论很少。而熊彼特和希克斯的研究给我们讨论国家财政与行政体制变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熊彼特在《税务国家的危机》中,通过对财政史与国家制度的研究后指出,财政体制与现代国家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财政不仅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志远 寇杰 梁静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乡镇财政是整个财政的基础,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加强乡镇财政建设事关农村稳定、农民生活幸福指数,加强乡镇财政建设事关国家治理成效。目前,在现行的县乡财政体制之下,乡镇财政处于受支配的弱势地位,在机构建设、人员配备、资金监管等多方面还存在不足。为此,必须加强对乡镇财政管理发展调查研究,努力化解问题,提高乡镇财政运行质效。
关键词:
财政体制 乡镇财政 分税制 统收统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勇 陈莉莉
本文旨在探析2000年以来的财政体制变迁与"土地财政"形成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联系机制,采用了2000~200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税收收入集权效应和土地房产财税收入的分权效应促使我国产业结构中房地产业比重上升的作用机制是存在的。为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我国财税制度设计,增强其科学性和内在稳定性。
关键词:
财政体制 “土地财政” 产业结构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灿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胜泽
一、财政体制变迁的阶段划分多数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体制经历了从高度集中到高度分权,再到中央集中与地方适度分权的演变过程。将财政体制的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统收统支"阶段(1950~1979年)、"财政包干"阶段(1980~1993年)、"分税制"阶段(1994年至今)。其中"统收统支"阶段,财政体制的本质特征是"统",地方政府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政府主体,没有相对独立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权限。叶振鹏(1992)将"统收统支"阶段的财政体制细分为六个阶段: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高度集中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升
笔者在对土地财政范围界定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土地财政的发展历程,认为分税制初期,土地财政收入相当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例很小,分税制不是土地财政出现的根本原因,土地财政近些年的迅速发展是地方政府进行经济社会发展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动行为。接着,笔者基于充分的数量分析,认为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于分税制之外形成的、可独享的"第二财政"资源,地方政府更愿意通过非税收入的形式避开与中央进行"分财",土地财政收入改变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可支配财力上的相对地位;从土地财政纯收益角度看,土地财政在"营改增"后地位更为突出。进一步地,笔者对土地财政的效应进行研究,分析认为由于分税制对土地收益分配的格局限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 财政体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在我国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构成中,大约有50%的收入和80%的支出发生在地方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疆域广阔、人口众多、地方千差万别的发展中大国,研究地方财政体制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省以下财政体制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中央与地方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整体效果,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地方财政问题的恰当处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田发 周琛影
基层财政困难已影响到部分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层财政陷入困境的最直接根源是财政体制不规范,事权与财权高度不对称。解困的根本出路在于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财政体制创新。但财政体制变迁不能局限于边际微调,须考虑政府财政级次问题。本文提出推行“省管县”体制与撤消乡镇级政府两项改革,将政府层级由五级简化为三级,对应形成三级财政。并以这三级财政为架构,重新设计财政体制,合理配置政府间事权财权,以推动基层财政彻底解困。
关键词:
基层财政 财政体制 变迁 解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薇
在我国,省级地方政府没有决定税率及设定税种的权力。那么我国省级地方政府之间是否存在税收竞争呢?该文基于资本竞争的"策略互动"模型,构建了辖区政府税收竞争的反应函数,并运用差分广义矩法对1998—2007年及2008—2013年两个时间段我国省级政府税收竞争进行实证检验,尝试考察地方省级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存在性及竞争程度。该文研究发现:在这两个时间段中,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广泛存在。但在不同地区,对于不同税种,不同省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策略不同,"互补型"竞争与"替代型"竞争同时存在。这既与不同省份侧重不同税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关,也与各省份经济规模、省级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偏好以及不同省份经济...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税收竞争 地方政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欧林宏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历来注重集权与分权,其效果并不理想。当前我国经过几次重大改革后,财政效率得到了提升,今后我国应该确立以财政效率为目标的改革战略,合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预算内外、各级财政之间的关系,结合分税制和公共财政建设,以保障我国财政体制能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全章 郭欢
分税制改革造成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使得地方财政陷入困境,为了财政平衡,地方政府把眼光投向了土地。本文对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与土地财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分税制财政体制是我国土地财政的一个重要制度原因,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相互反馈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土地性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缺口和土地性财政收入在地方财政支出的占比之间的实证分析发现,财政体制、地方税收收入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结构不合理确实诱导了地方政府对土地的操作行为,并且土地财政对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具有阻碍作用。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分税制 财政体制 土地出让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勇 陈莉莉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和财政收入超高速增长的背后,积累了财政风险、金融风险、社会矛盾激化、粮食安全风险、投资和消费结构失衡等问题,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促使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模式,关键在于改革和完善现有财政体制,构建地方政府"税收财政"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