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69)
- 2023(16320)
- 2022(14080)
- 2021(13513)
- 2020(11171)
- 2019(25870)
- 2018(25297)
- 2017(49022)
- 2016(26743)
- 2015(29872)
- 2014(29852)
- 2013(29709)
- 2012(27638)
- 2011(24838)
- 2010(24782)
- 2009(22686)
- 2008(22552)
- 2007(19379)
- 2006(16861)
- 2005(15122)
- 学科
- 济(106784)
- 经济(106663)
- 管理(79554)
- 业(74558)
- 企(61225)
- 企业(61225)
- 方法(50859)
- 数学(45138)
- 数学方法(44671)
- 财(38168)
- 中国(31493)
- 农(28979)
- 贸(22600)
- 贸易(22591)
- 业经(22204)
- 易(22030)
- 制(22014)
- 学(21803)
- 务(20967)
- 财务(20900)
- 财务管理(20844)
- 地方(20706)
- 企业财务(19879)
- 农业(18840)
- 银(18008)
- 银行(17970)
- 行(17073)
- 融(16974)
- 金融(16973)
- 理论(16565)
- 机构
- 大学(376809)
- 学院(373851)
- 济(158732)
- 经济(155603)
- 管理(147812)
- 研究(129193)
- 理学(127950)
- 理学院(126582)
- 管理学(124645)
- 管理学院(123970)
- 中国(99423)
- 京(79775)
- 财(79581)
- 科学(76796)
- 所(64637)
- 财经(60926)
- 研究所(58535)
- 中心(57886)
- 农(57501)
- 经(55631)
- 江(53406)
- 业大(52659)
- 北京(51010)
- 经济学(49247)
- 范(48138)
- 师范(47746)
- 院(46778)
- 财经大学(45428)
- 农业(44980)
- 经济学院(44561)
- 基金
- 项目(252216)
- 科学(199136)
- 研究(185785)
- 基金(185521)
- 家(161124)
- 国家(159833)
- 科学基金(137356)
- 社会(118808)
- 社会科(112777)
- 社会科学(112750)
- 基金项目(97095)
- 省(94850)
- 自然(88304)
- 自然科(86262)
- 自然科学(86243)
- 教育(85081)
- 自然科学基金(84738)
- 划(80704)
- 资助(77984)
- 编号(74498)
- 成果(61657)
- 部(57517)
- 重点(56069)
- 发(53017)
- 创(51867)
- 课题(51311)
- 教育部(49797)
- 国家社会(49579)
- 创新(48432)
- 科研(48318)
- 期刊
- 济(168707)
- 经济(168707)
- 研究(116997)
- 中国(70938)
- 财(62823)
- 学报(56996)
- 管理(53323)
- 科学(52774)
- 农(51534)
- 大学(43641)
- 学学(41091)
- 教育(39260)
- 融(37876)
- 金融(37876)
- 农业(35824)
- 财经(30393)
- 技术(30138)
- 经济研究(28862)
- 经(25947)
- 业经(25399)
- 问题(21940)
- 贸(20162)
- 业(18843)
- 理论(17944)
- 技术经济(17902)
- 图书(17544)
- 国际(17182)
- 世界(16853)
- 版(16621)
- 科技(16463)
共检索到556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丽莉 张国兵 李秀敏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中国的财政政策侧重于调控经济增长,中国的货币政策侧重于调控物价水平;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也并非互为补充或相互替代,而是呈非对称的关系;从短期来看,中国扩张的货币政策会削弱财政政策的效果,扩张的财政政策会增强货币政策效果;从长期来看,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关联程度并不大。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有效性 SVAR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俊 毕功兵 曹苏
IS—LM模型是凯恩斯理论体系的主要分析工具。本文通过对我国IS曲线斜率、LM曲线斜率的分析,我们认为很难比较出目前财政政策作用与货币政策作用的大小,而考察开放经济下的IS—LM—BP模型,我们认为财政政策在目前起主要作用,而货币政策起配合作用。
关键词:
IS曲线 LM曲线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斌
本文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特殊性 ,对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传导效果及扰动因素进行了研究 ,并应用数理统计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 实证分析 中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玉娟 贺俊
本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一个综合指标变量用以刻画宏观经济形势,并在构建的计量模型中同时引进高次项和滞后项以充分发掘宏观经济政策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在短期内能够达到较好效果,货币政策与该指标变量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模糊层次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伟 温仕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谭华清 王大中 陈瑞
在证券市场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货币需求函数并不完全,对货币的投机需求不足,此时货币供给的调整对产出具有明显而直接的影响;随着证券市场的逐步完善,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开始变大,货币供给的调节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会减小。本文构建了基于中国宏观数据的VAR实证分析模型,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理论。
关键词:
经济转型 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货币政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钟山 陈志民 包胜
金融创新泛化使我国虚拟资产大量扩张,经济虚拟化程度加深。在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货币传导机制变得更为复杂,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遭到破坏,货币政策进退维谷。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为货币政策走出困境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金融创新 货币政策 实证分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文君 张岩贵
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包括ADF检验、Granger因果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ECM),最终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即货币政策在我国是有效的。最后提出了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若干建议,建议包括我国应大力、大幅开放国内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M2 GDP CPI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科 周春生
本文选择有关变量对我国2002-2007年间货币政策进行实证分析,发现2002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效。导致货币政策部分失效有诸多因素,主要有体制和政策两方面的原因。从体制方面来看,银行上市带来信贷扩张压力;从政策方面看,利率和汇率机制不够完善导致货币政策失效。针对失效原因,作者从加强政府体制建设、完善货币政策体系、搭配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项后军 吴丹婷 汤烨斐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货币错配的问题。基于此,笔者以2005—2014年为研究样本期,在分析我国货币错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以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为切入点,研究了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结论如下:(1)我国的货币错配程度在2005年之后呈快速上升趋势,且在2009年第1季度达到峰值49.26%,之后又快速下降至38%左右并在之后整体保持稳定,与样本期内我国汇率变动情况基本一致。(2)我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与货币错配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且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货币错配都是产出水平及物价水平变动的原因。(3)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的价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建强 张淑翠
文章将人口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和货币政策引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重点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除了人口老龄化自身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留给宏观调控政策的腾挪空间也越发有限-影响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增加政策实施的成本。(1)除了加重财政养老负担,人口老龄化更损害财政刺激效果和财政绩效质量,限制政府实施反周期政策的能力,压缩财政政策发挥的空间;(2)老年人主导的社会对通货膨胀的容忍度将不断下调,势必削弱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能力,增加政策实施成本,迫使中央银行改变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可能采取更激进措施以实现相同效果,强化金融脆弱性;(3)相比增加人口生育率,提高劳动参与率既是缓解短期财政养老负担、保障养老融资可持续性的关键,也是有效增加劳动供给、改善政策发挥生态环境,进而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权宜之计。
关键词:
政策有效性 财政乘数 前沿曲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倪海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