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35)
2023(15031)
2022(12739)
2021(12305)
2020(10416)
2019(24189)
2018(23604)
2017(45658)
2016(24728)
2015(28276)
2014(28153)
2013(28010)
2012(26121)
2011(23426)
2010(23167)
2009(21609)
2008(21676)
2007(18837)
2006(15980)
2005(14295)
作者
(68159)
(57106)
(57003)
(54649)
(36662)
(27282)
(26163)
(22209)
(21655)
(20447)
(19351)
(19177)
(18122)
(17976)
(17946)
(17802)
(17103)
(16898)
(16425)
(16404)
(14063)
(14045)
(13916)
(13041)
(13037)
(12914)
(12559)
(12448)
(11389)
(11378)
学科
(104918)
经济(104816)
管理(74444)
(70584)
(57577)
企业(57577)
方法(52912)
数学(48071)
数学方法(47531)
(38280)
中国(29685)
(28362)
(22889)
贸易(22881)
(22356)
(21046)
财务(20994)
(20949)
财务管理(20933)
业经(20255)
企业财务(19912)
地方(19073)
农业(18090)
(18042)
(17007)
银行(16984)
(16155)
金融(16152)
(16106)
(15165)
机构
大学(350557)
学院(349731)
(155532)
经济(152731)
管理(138590)
理学(119619)
理学院(118437)
研究(116778)
管理学(116603)
管理学院(115953)
中国(92722)
(77981)
(72155)
科学(66859)
财经(59305)
(57595)
中心(55043)
(54000)
(52976)
研究所(51784)
(50778)
经济学(49093)
业大(47626)
北京(45602)
经济学院(44496)
财经大学(43961)
(42818)
师范(42445)
(41746)
农业(41606)
基金
项目(230629)
科学(183370)
基金(171250)
研究(169664)
(147560)
国家(146411)
科学基金(126999)
社会(109967)
社会科(104516)
社会科学(104492)
基金项目(89214)
(87085)
自然(81253)
自然科(79424)
自然科学(79401)
教育(78851)
自然科学基金(78038)
(74006)
资助(72393)
编号(67864)
成果(55461)
(53445)
重点(51546)
(48753)
(47658)
教育部(46608)
课题(46463)
国家社会(46434)
人文(44870)
科研(44839)
期刊
(162289)
经济(162289)
研究(105393)
中国(64628)
(64208)
管理(49126)
学报(48721)
科学(46561)
(46388)
大学(38019)
(36534)
金融(36534)
学学(35958)
农业(31537)
教育(31213)
技术(30519)
财经(29882)
经济研究(28252)
(25599)
业经(24473)
问题(21583)
(20953)
统计(19340)
技术经济(17828)
国际(17791)
(17457)
(17089)
世界(16875)
理论(16873)
财会(15881)
共检索到519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军  蔡恬恬  
本文研究了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通胀预期的动态影响。本文采用Baker等(2016)的统计方法构建了中国的财政、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又应用最新的、最大份额法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政策冲击,并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发现:首先,本文所构建的指数结果是稳健的,采用不同口径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到的结果具有可替代性。其次,财政、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是类似的,均是短期内提升、长期降低的"非线性"冲击效果。最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于通胀预期的影响更大,但财政政策不确定性提升通胀预期的持久性更强。并且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洪福  
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研究通货膨胀持久性的不确定性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面对通货膨胀持久性不确定性时,低估通货膨胀持久性程度能够降低通货膨胀波动。更确切地说,不论是否存在通货膨胀持久性,低估通货膨胀持久性的货币政策是最优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章上峰  方琪  程灿  胡婷婷  
经济不确定性下,政府如何选择最优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应对?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多种财政货币政策组合下技术不确定性的宏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无论实行何种货币政策目标和财政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比数量型货币政策更有效,更适合应对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可能引起的经济波动。第二,从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的效应和持续时间上看,价格型货币政策和遵循支出规则的财政政策组合最优。第三,从社会福利损失角度来看,在应对经济不确定性方面,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和遵循支出规则的财政政策是最优组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洛丽塔·梅斯特  王宇  
量化的通胀目标有助于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形成通胀预期锚。通过货币政策操作来实现物价稳定目标,需要科学地测算通货膨胀率并进行通胀预测。货币政策需要前瞻性,然而基于市场数据的通胀补偿等指标无法准确评估长期通胀预期,需要通过对多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评估和修正,并通过多种途径完善对通胀趋势和通胀预期的理解。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洛丽塔·梅斯特  王宇  
量化的通胀目标有助于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形成通胀预期锚。通过货币政策操作来实现物价稳定目标,需要科学地测算通货膨胀率并进行通胀预测。货币政策需要前瞻性,然而基于市场数据的通胀补偿等指标无法准确评估长期通胀预期,需要通过对多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评估和修正,并通过多种途径完善对通胀趋势和通胀预期的理解。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陈婉莹   刘金全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财政货币政策和三次产业产出与通胀的SV-SVAR模型,详细区分了政策水平冲击与不确定性冲击,从全新视角刻画了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与普通SVAR模型对比,SV-SVAR模型在建模效率、系统稳定性和解释力度上均具有显著优势,这说明它更适合于刻画经济政策的传导机制;(2)就政策不确定性的作用来看,它的影响有时甚至会超过水平冲击,但多数情况下都表现为抑制三次产业产出,而对于三次产业通胀的调控则需面临权衡;(3)就三次产业的均衡调整而言,减税降费是优化三次产业产出的有效手段,而在维稳物价方面,稳健的利率调控则更加高效。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随机事件的冲击下,中国经济内部不确定性显著增强,探究经济政策,特别是突发的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三次产业发展能为兼顾经济平稳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重要的经验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吉洪  王雪标  
利用TVP-GARCH模型从通货膨胀率中分离出结构型、冲击型和稳态型通胀不确定性,然后以7天短期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工具,在通胀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费雪效应框架下分析中央银行对名义利率的调整机制。研究发现,中央银行通过利率机制调控经济增长的效果并不明显,但对通胀及通胀预期的调控效果显著,通胀及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引起短期利率波动的重要因素;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短期名义利率负相关,为了不致短期名义利率被扭曲,中央银行应减少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吉洪  王雪标  
利用TVP-GARCH模型从通货膨胀率中分离出结构型、冲击型和稳态型通胀不确定性,然后以7天短期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工具,在通胀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费雪效应框架下分析中央银行对名义利率的调整机制。研究发现,中央银行通过利率机制调控经济增长的效果并不明显,但对通胀及通胀预期的调控效果显著,通胀及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引起短期利率波动的重要因素;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短期名义利率负相关,为了不致短期名义利率被扭曲,中央银行应减少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志伟  刘建丰  
经济不确定性怎样影响中国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如何应对?本文将异质性收入和流动性约束引入标准的新凯恩斯框架,定量研究了收入不确定性的宏观效应及多种货币政策规则的稳定作用。理论分析表明,收入不确定性上升时,家庭会预防性地增持流动性资产,并对生产性风险资本的供给产生挤出效应,最终导致总需求变弱、经济下滑。基于贝叶斯结构估计,本文发现:收入不确定性冲击是产出和投资波动的重要驱动力,因而是理解经济形势不确定下中国经济周期的重要维度。动态分析表明,与数量型规则相比,以利率为工具的价格型规则由于直接影响资本市场价格而具有更好的稳定效果。本文为经济不确定性下的货币政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郭万山  
This paper explores both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mplications of parameter uncertainty for the optimal monetary policy reaction function. The responses of optimal real and nominal interest rate to the shock show gradualism when solely considering additive shock. If the last shock is not completely offsetted,superimposed effect will appear when a new shock hits the economic. The optimal real and nominal interest rate conservatism could be obtained under parameter uncertainty. The response of real and nominal interest rate to additive shock show gradualism when additive shock hits the economic.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杜群阳   周方兴   战明华  
在双轨利率体系下,本文旨在研究货币政策在不确定性冲击下的传导效率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通过测量中国宏观不确定性,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不确定性冲击下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同时,从理论角度通过将双轨制利率体系特征和随机波动率冲击纳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实证结果进行深入阐释。研究结果显示,宏观不确定性的增加将导致产出和价格水平显著下降,促使货币当局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表现为货币市场利率的下降。与此相比,金融市场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响应较小,且具有一定滞后性。通过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揭示了宏观不确定性冲击对经济衰退的重要贡献。此外,对隐性存贷款利率管制的放松将促使货币政策传导更加畅通,显著削弱了不确定性冲击的影响。总体而言,理论模型成功解释了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利率传导不完全会导致不确定性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放大效应。本研究为完善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及提升市场化利率传导效率提供了启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林建浩  陈良源  田磊  
本文以M2增长率度量中国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随机波动率模型测度货币政策不确定性(MPU)指数,发现其具有明显的反周期特征。在随机折现因子模型框架下对MPU指数进行截面定价。研究结果表明:MPU因子定价核的系数显著为正,风险溢价显著为负;在Fama-French的25个规模账面市值比投资组合中,控制其他风险因子之后,最低MPUβ投资组合的收益要比最高MPUβ投资组合的收益平均每年高出1.428%,即MPU是中国股市的重要定价因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东洋  周丽莉  
货币政策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包括政策环境的变化,政策规则的制订,政策目标的实现及模型、变量的设定等方面,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可划分为归纳、演绎、简化三类问题,其中简化方法对于解决货币政策难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贝叶斯方法在处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中央银行及货币政策所面临诸多挑战与改革问题,根据历史发展的规律与经验,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深化我国货币政策改革,对实现国家的特定经济目标与中介目标,以及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勇  方阳娥  
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逐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调剂资金头寸和债券投资的重要场所 ,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开始注重对超额准备和市场流动性状况这两大操作目标的协调。本文梳理了各种对人民银行调控操作目标造成影响的冲击因素 ,研究了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所采取的响应方式 ,结果表明 ,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和商业银行的资产组合行为变动而造成冲击时 ,人民银行难以分别以确定的力度和方向作出响应 ,从而难以实现两大目标的一致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义中  郑博文  邬介然  
信贷资源错配是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表现,而不确定性冲击会加大错配的程度。本文基于中国典型事实构建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讨论不确定性冲击作用于信贷资源配置的机制。研究发现:(1)不确定性冲击上升会影响银行对于风险的认知和判断,使得银行权衡高低生产率企业之间的风险等信贷需求方因素,导致其信贷供给行为在两类企业间存在着差异,进而使不确定性冲击产生信贷资源配置效应;(2)面对不确定性冲击,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有限,通过结构性财政政策实施担保和救助能够有效增强商业银行的放贷意愿,改善高风险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改善投融资预期,缓解信贷资源错配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