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3)
2023(11677)
2022(9787)
2021(8969)
2020(7692)
2019(17751)
2018(17087)
2017(32021)
2016(17628)
2015(19956)
2014(19663)
2013(19728)
2012(18428)
2011(16867)
2010(16628)
2009(15550)
2008(15548)
2007(13826)
2006(11831)
2005(10507)
作者
(54749)
(46087)
(45997)
(43673)
(28988)
(22207)
(20837)
(18189)
(17252)
(16032)
(15809)
(15201)
(14597)
(14476)
(14460)
(14364)
(14260)
(13700)
(13248)
(13110)
(11668)
(11199)
(11173)
(10529)
(10270)
(10179)
(10065)
(10036)
(9345)
(9271)
学科
(76475)
经济(76400)
管理(47083)
(46010)
方法(37254)
(35390)
企业(35390)
数学(33778)
数学方法(33545)
中国(22121)
(20736)
(18766)
贸易(18761)
(18723)
(18351)
(16533)
业经(14967)
农业(13777)
(13486)
地方(12201)
(11791)
银行(11730)
环境(11550)
(11209)
(11195)
金融(11193)
(11176)
财务(11161)
财务管理(11133)
(10598)
机构
大学(266148)
学院(261987)
(115405)
经济(113490)
管理(97190)
研究(96247)
理学(84893)
理学院(83859)
管理学(82524)
管理学院(82047)
中国(71744)
科学(60719)
(56209)
(54892)
(50530)
(48976)
研究所(46765)
业大(44749)
农业(44152)
中心(42924)
财经(40334)
经济学(37261)
(36953)
(36805)
北京(35329)
经济学院(33970)
(33662)
(32719)
师范(32256)
科学院(30346)
基金
项目(180603)
科学(141186)
基金(133869)
研究(123563)
(120745)
国家(119808)
科学基金(100154)
社会(80975)
社会科(76892)
社会科学(76866)
基金项目(70864)
(67936)
自然(66026)
自然科(64568)
自然科学(64540)
自然科学基金(63478)
(59232)
教育(56205)
资助(54657)
编号(46593)
重点(41638)
(40987)
(38935)
(37621)
成果(37224)
科研(35801)
创新(35398)
计划(35249)
国家社会(35108)
教育部(34439)
期刊
(116793)
经济(116793)
研究(73573)
学报(51236)
(48627)
中国(47173)
科学(44153)
大学(37074)
(36922)
学学(35363)
农业(33039)
管理(32192)
(21477)
金融(21477)
经济研究(21078)
教育(20919)
财经(20337)
技术(19213)
(18970)
业经(17727)
(17567)
问题(16427)
(16193)
(14112)
国际(14010)
世界(13720)
技术经济(13389)
业大(13067)
科技(12369)
统计(12246)
共检索到374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鹏  
在粮食生产"九年增"的背景下,2012年中国谷物进口大量增加,再次引发国内外学者对中国谷物进口的广泛关注。在定量判断各因素对谷物进口影响的基础上,发现:(1)经济增长、人口增加、产量下降、国际粮食价格下跌都会不同程度地增加中国谷物进口;(2)中国目前实施的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显著地有助于谷物进口;(3)我们所担忧的贸易自由化并未使中国谷物进口大量增加,反而使中国谷物进口量较往年显著减少,但自2004年开始,在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背景下,贸易自由化显著地有助于谷物进口。因此,为缓解中国未来谷物进口压力,应继续重视和发展粮食生产,同时,应对目前的最低收购价等粮食生产支持政策进行改革,积极探寻新的粮食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公茂刚  王学真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谷物供给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谷物供给在全球谷物供给中处于不利地位,谷物生产仍是发展中国家谷物供给的最主要来源,但其占谷物供给总量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而谷物净进口的比重则日益上升,影响发展中国家谷物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土地、劳动力和灌溉用水,而机械、化肥的作用较小,这与发展中国家生产力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的特点有关,而且这一特点又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谷物储备和进口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蓉  傅新红  
本文利用1985~200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食物供需平衡表中谷物消费数据,分析了我国谷物消费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谷物消费总量增长放缓,人均消费量趋于下降,其中,食用谷物消费总量和人均量均出现下降;饲料谷物消费总量缓慢上升、人均量则趋于稳定;收入水平、城镇化等因素对谷物消费有显著影响。目前,我国人均谷物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出现了由正转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珏雯  穆月英  
粮食安全涉及谷物进口贸易,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使得这一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中国谷物进口数据,运用三元边际分解法及联立方程模型,对中国谷物进口来源和结构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谷物进口增长主要沿着集约边际路径增长,尤其是进口数量的增加,进口价格近年来接近于国际市场价格,进口品种结构和市场结构不断优化。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了进口扩展边际。同时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引起国内谷物需求数量增加,在国内谷物产量增长空间较小的情况下,提高了国内谷物价格,而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又进一步加强了这一效果,导致国内外价差进一步扩大,引起谷物进口增长。基于此提出优化谷物种植结构、加强国际谷物市场形势的跟踪监测和前景研判与预警、促进谷物进口多元化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海英  尉博  
近年来,中国从拉美国家进口农产品的总量持续增长、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进口市场集中度高,农产品贸易风险大;进口产品集中度高,贸易依赖性强。本文运用最新的统计数据,通过扩展引力方程模型,对中国从拉美国家进口农产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结果发现,中国人均GDP的增长、拉美国家的土地面积和自由贸易区都对中国从拉美国家进口农产品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进而提出产品多元化与市场多元化相结合,分散农产品贸易风险;抓大与放小相结合,扩大从拉美国家进口农产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进中国与拉美国家农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天宝  王云凤  郝庆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大豆产能有限但国内大豆需求剧增,我国需要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进口大量的转基因大豆以满足国内需求,大量的进口使得国内的豆农、豆制品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影响。本文基于1991—2010年中国大豆进口主要来源国的贸易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中国大豆进口态势短期内不会得到扭转,为了缓解进口继续激增的态势,本文从中国大豆供给和需求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佘莉  
海合会国家是中国最重要的原油进口来源地,自海合会的进口约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3。尽管原油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呈下降趋势,但原油依然是中国最重要的可利用能源。不论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刚性需求,还是从海合会国家原油出口能力、对主要国家的出口份额看,中国自海合会的原油进口还将继续增大,中国自海合会的原油进口尚有提升空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蕾  蔡志坚  牛利民  
本研究构造了一个多元回归模型来分析影响木材大量进口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各因素效应测算,分析得出在1999年中国实施天然林保护等相关林业政策之前国内经济增长和木材产量的不足是木材进口的主要动力,而1999年以来木材进口的主要动力则来自于国际上对中国林产品的旺盛需求,文章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凌学岭  Chen Ling  王磊  
本文利用统计学中变量选择法和模型选择法并依托R语言计算能力分别建立ARIMA模型和动态回归模型。由于对ARIMA模型进行了交叉验证,令人满意的预测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进一步预测得到中国今后几年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趋势将放缓的结论具有合理性。动态回归模型则对影响出国留学人数的主要因素之重要性进行度量,说明影响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进口的主要因素按其重要性排序依次是国内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人数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分析则说明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力不足是导致服务进口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原因。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瑞雪  宋维明  
自1997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纸及纸板生产和消费大国,2009年中国纸及纸板产量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与此同时,中国也存在着相对产量而言较小规模的纸及纸板进口及出口贸易。通过对影响中国纸及纸板进口因素的分析,并根据1983~2012年中国造纸工业相关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对可能影响中国纸及纸板进口的指标进行了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促进我国造纸产业健康发展及积极、可持续地参与国际贸易的对策和启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志红  徐斌  
通过探讨影响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的几个重要因素,并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对影响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与全球铁矿石进出口量、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和美元指数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影响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的最重要因素是全球铁矿石贸易量、中国钢铁行业市场结构、运输费用和汇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睿  
2008年以来,由于国内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导致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产生信任危机,乳制品进口需求明显扩大,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呈现新的特点:进口量和进口额激增;鲜奶、奶粉和乳清是主要进口种类;奶粉超过乳清成为进口最多的品种;进口市场进一步集中。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倪青山  曾帆  
根据2000~2006年海关进口贸易数据,运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考察中国公司与各贸易伙伴进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1)从"公司—产品"微观层面上看,中国进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短,中国进口贸易关系是在动态中不断调整的:在大量贸易关系结束的同时,又不断地形成新的贸易关系。(2)语言、人均GDP、GDP、产品交易额和初始交易额等因素对于进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为正,距离因素对于进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为负。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蓝庆新  唐琬  
近年来,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家的进口贸易额不断增加,成为其他四个金砖国家最重要的进出口贸易伙伴,2018年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家进口贸易总额达到1 694.3亿美元,占当年进口总额的7.9%左右。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家进口结构呈现高度集中化趋势,主要进口产品是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且具有继续扩大的潜力。随着金砖国家的兴起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深入,在进口贸易方面未来中国与其他四个金砖国家的关系将更加密切。探究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家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对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其他四个金砖国家为样本,基于2006—2018年面板数据,利用扩展引力模型对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家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金砖国家人口规模、是否加入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对进口贸易有正向影响,地理距离及是否接壤对中国自其他金砖国家进口贸易有负向影响。同时,测算表明,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家的进口贸易整体均处于贸易过度状态,但仍然属于潜力开拓型进口贸易,且近年来各国显示出各自不同的贸易特点。因此,为推动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家的进口贸易,建议加强政府对话,重点发展进口贸易潜力大的国家;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搭建国际化进口合作平台;与其他四个金砖国家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缩减贸易成本;加强现代物流贸易大通道建设,降低贸易成本;优化进口产品贸易结构,以进口促出口;构建大数据贸易服务平台,升级进口贸易方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明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实现国内外均衡发展是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目标,扩大进口是目前中国改变进出口失衡、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此,从影响进口需求的因素出发,建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应用中国省域1987—200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进口贸易具有内生性,不同省域、不同时期经济变量对进口的影响存在差异,FDI、储蓄、固定资产投资、出口等因素对进口具有正向影响,GDP与进口贸易呈负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