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0)
- 2023(11900)
- 2022(10085)
- 2021(9433)
- 2020(8087)
- 2019(19077)
- 2018(18436)
- 2017(36048)
- 2016(19135)
- 2015(22210)
- 2014(21998)
- 2013(22412)
- 2012(20945)
- 2011(18919)
- 2010(18792)
- 2009(17601)
- 2008(17724)
- 2007(15582)
- 2006(13407)
- 2005(12111)
- 学科
- 济(87007)
- 经济(86924)
- 管理(53656)
- 业(51491)
- 方法(44151)
- 企(41233)
- 企业(41233)
- 数学(39481)
- 数学方法(39224)
- 财(26971)
- 贸(26048)
- 贸易(26038)
- 易(25324)
- 中国(24099)
- 税(21891)
- 农(21553)
- 税收(20419)
- 收(20247)
- 业经(16034)
- 制(15578)
- 务(15002)
- 学(14986)
- 财务(14980)
- 财务管理(14946)
- 地方(14589)
- 企业财务(14116)
- 农业(13887)
- 融(12887)
- 金融(12885)
- 银(12880)
- 机构
- 大学(285475)
- 学院(282083)
- 济(131020)
- 经济(128868)
- 管理(107311)
- 研究(97742)
- 理学(92954)
- 理学院(91965)
- 管理学(90673)
- 管理学院(90139)
- 中国(75906)
- 财(64070)
- 京(58847)
- 科学(55320)
- 财经(50743)
- 所(48940)
- 经(46272)
- 中心(44091)
- 研究所(44049)
- 经济学(43221)
- 农(43033)
- 江(40080)
- 经济学院(39497)
- 财经大学(37768)
- 北京(37631)
- 业大(37613)
- 院(34768)
- 范(34319)
- 农业(34053)
- 师范(34028)
- 基金
- 项目(184249)
- 科学(145931)
- 基金(137953)
- 研究(135705)
- 家(119807)
- 国家(118921)
- 科学基金(101388)
- 社会(89817)
- 社会科(85496)
- 社会科学(85475)
- 基金项目(71685)
- 省(67022)
- 自然(62887)
- 教育(61545)
- 自然科(61478)
- 自然科学(61459)
- 自然科学基金(60434)
- 划(58150)
- 资助(57715)
- 编号(53084)
- 成果(44063)
- 部(43557)
- 重点(41535)
- 发(39563)
- 国家社会(39224)
- 创(38217)
- 教育部(37990)
- 人文(36370)
- 中国(36205)
- 课题(35952)
共检索到419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珊珊 霍学喜
针对中国谷物进口国营贸易的贸易扭曲及福利损失问题,借鉴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贸易扭曲测度理论,构建中国主要谷物进口国营贸易关税等值模型,利用1992—2017年度进口贸易和国内价格等数据,评估基于不同关税配额分配方式的中国小麦、大米和玉米进口国营贸易的贸易扭曲程度及社会福利损失程度。结果表明,追求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可以有效矫正和降低三大谷物进口国营贸易的贸易扭曲和福利损失;行政化配额分配方式形成谷物进口市场的不同垄断程度,导致小麦进口国营贸易的贸易扭曲和福利损失最为严重、玉米次之、大米最小。为此,从优化配额分配方式、深化国营贸易企业市场导向改革视角,提出有效降低贸易扭曲程度、改善社会福利的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沈梓鑫 贾根良
在目前的研究中,国内学者集中讨论了贸易失衡问题,澄清了中国作为全球失衡"始作俑者"的误解,但仍未涉足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更为重要的关税结构扭曲问题。在对有效关税保护率和累积关税效应进行重新审视下,不难发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仅在有效关税待遇上存在着巨大的不平等,而且在不同程度的关税放大效应作用下面临着极为不平衡的发展前景。OECD等国际组织虽然讨论了关税结构扭曲问题,但它们对关税结构扭曲原因的分析是片面的,其政策建议不仅不能缓解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所遭遇的关税负担不平等待遇,而且还会加剧这种状况的恶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耿伟
文章实证分析了要素市场扭曲对贸易广度与贸易质量的影响。首先基于三元边际分解框架,将各省出口贸易总额分解为贸易广度、贸易数量与贸易质量,分析各省贸易总额与贸易模式的差异性;然后,采用计量模型,在控制了经济规模、人均收入水平、贸易成本等因素后,考察市场扭曲对贸易总额与贸易模式的影响。结论发现,中国各省份贸易总额差异主要源自贸易数量;贸易广度和贸易质量的跨省差异较小;要素市场扭曲主要通过提升贸易广度和贸易数量提升了贸易规模,但对于贸易质量影响为负。因此,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降低市场扭曲程度是改善中国出口增长模式,提升贸易质量的重要策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毛其淋
要素市场扭曲是中国转型时期对内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特殊产物,而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施行了以削减关税税率为主要内容的贸易政策改革,贸易自由化程度日益加深。本文使用1998~2007年高度细化的企业层面微观数据,在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考察要素市场扭曲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要素市场扭曲不仅抑制了企业内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还显著地降低了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持续的贸易自由化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生产率,并且对要素市场扭曲具有一定的矫正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大中
本文在双边HOV基本框架下同时引入要素生产率(TFP)与综合贸易成本(CTC)的跨国差异,并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WIOD),多角度评估了在全球价值链(GVCs)分工背景下中国增加值贸易(TiVA)隐含的净要素含量流向扭曲程度。研究发现,资本与劳动力流向扭曲程度总体上趋于下降;相对于进口,出口隐含的资本流向扭曲程度较高、劳动力流向扭曲程度则较低;相对于高技能劳动力,中低技能尤其是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向扭曲程度较低;相对于跟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等"金砖"国家的双边贸易,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和台湾等五个最重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隐含的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流向扭曲程度较轻;受到中低技能特别是低技能...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孙大光
本文根据中美农业协议我国的关税配额承诺 ,具体分析了我国关税配额履行的可能 性 ,进而在对关税配额管理国际国内比较的基础上 ,提出了入世后 ,减少对生产者冲击的 几项原则
关键词:
关税配额 WTO 谷物 进口管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秋锋
笔者把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引入H—O模型,分析贸易结构调整、劳动力有限流动、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对收入变动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要素收入分配与贸易商品要素密集度转变存在密切联系,劳动所有者收入下降是贸易商品结构调整的结果;资本深化和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不利于劳动所有者;作为一个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贸易商品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出现和要素密集度背离的现象,原因是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扭曲和产品内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
贸易结构调整 要素市场扭曲 收入分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杰 鄂德峰
关税配额未完成已经成为制约市场准入有效性的重大障碍,是近期世贸组织成员关注的焦点之一。关税配额未完成主要发生在农产品范围,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低进口需求,另一方面是关税配额管理导致的高交易成本。中国的配额管理产品中,玉米、小麦和大米的配额完成率较低,而棉花是唯一超额完成的配额管理产品,这主要归因于国内旺盛的棉花需求。韩国配额产品的完成率较低同样与进口需求有关,而美国较低的棉花配额完成率则主要与其棉花政策相关;欧盟的粮食类产品配额完成率尤其低下,而日本的粮食类产品配额完成率较高。
关键词:
关税配额 未完成机制 市场准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巫瑞 夏西强 曾庆丽
为分析碳配额分配方法对低碳供应链减排提升的影响,本文分别基于历史排放法和基准法两种碳配额分配方式构建碳减排费用不同承担模式的博弈模型,剖析两种不同碳配额分配方式下减排努力程度、单位产品零售价格、销售量和收益等的影响,研究主要得到:(1)历史排放法与基准法下,与零部件商和生产商仅一方提升碳减排减排努力程度相比,供应链上下游同时进行碳减排时碳减排努力程度、供应链上下游整体收益和销售量更高;(2)两种碳配额分配方式下,供应链上下游是否愿意提升碳减排努力程度与二者碳减排成本系数有关;(3)历史排放法下产品碳减排努力程度、零部件单位价格、单位产品零售价格和销售量均低于基准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连正世 朱钟棣
台湾如果对大陆产品提高关税会扭曲岛内要素收入分配的格局。本文在一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并生产两种商品高技术产品和机制品的一般均衡模型中,考察短期内和长期内上述关税提高会对两种要素的收入产生怎么样的影响。本文的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就劳动的收入工资来说,短期内两个部门的工资都在提高,但长期内未被保护的高技术产品部门的工资反而会降低;就资本的报酬来说,短期内被保护部门机制品的资本报酬有所提高,而没有被保护部门的资本报酬反而会降低。因此,台湾提高进口关税的这种要素收入分配效应,不利于自己优势产业的发展,ECFA的实施有其经济学理念基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常识往往给人们一种假象,出口规模的扩大中总是包含着贸易利益的增加。事实上,贸易规模不仅会通过造成对外扭曲即出口扩大价格下降而降低贸易效益,而且还会通过造成消费扭曲而降低贸易效益。当生产量、贸易量和国内消费量不完全由市场价格决定时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而国内价格由市场供求平衡又掩盖了这一结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康志勇 张杰
本文考察了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社会信用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我国出口贸易扩张的影响机理,提出转型背景下,我国的某些"特殊"制度因素刺激我国众多企业以代工或贴牌方式出口的扩张。利用我国1990-200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导致我国出口贸易扩张的重要内生激励因素之一。这样的出口发展模式不利于我国自主创新的开展与自主品牌的构建,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主要政策含义在于,制度缺失下我国出口的高速增长是畸形且不可持续的,应尽快纠正由于制度缺失而导致的出口行为的"扭曲",以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和国民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名远 林民书
本文以能源要素区际贸易为分析基点,实证分析了要素价格扭曲与我国区域经济利益实现问题。研究表明,我国要素价格总扭曲程度保持在高位,东部地区扭曲程度高于其它地区;能源要素区际贸易存在严重的区域失衡,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成为最大的能源要素输出地;要素价格扭曲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利益未能通过区际贸易来实现,要素价格扭曲所带来的直接利益损失以及要素生产率区域差距所产生的区域经济利益外溢,构成中西部区域经济利益损失和区域经济利益空间失衡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区际贸易 区域经济利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誉
要素市场扭曲不仅直接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内部资源配置,而且还影响其对外开放的经济福利。本文从要素市场扭曲测度的角度出发,依据“随机前沿分析法”对中国要素市场跨地区和跨行业的分布进行了测度。结论为:中国现阶段要素市场扭曲的存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国在对外开放中所应该取得的福利。因此,在短期内适度的贸易政策将有助于缓解国内要素市场的改革压力,而从长期来看,改革要素市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贸易自由化 贸易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锦春 谢建国
使用对数正态分布拟合了中国与63个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收入分配曲线,并采用HS92六位码细分贸易商品数据,检验了"重叠需求假说"对我国进口需求总量和进口商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叠需求对我国的进口需求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耐用消费品的进口影响大于初级和加工商品;重叠需求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进口贸易,但对我国与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之间的贸易则并不存在可以观测的影响。
关键词:
收入分配相似度 需求结构重叠 进口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