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23)
2023(4544)
2022(3739)
2021(3752)
2020(2993)
2019(7010)
2018(6756)
2017(12384)
2016(6587)
2015(7581)
2014(7192)
2013(7372)
2012(6913)
2011(6621)
2010(6500)
2009(5987)
2008(5934)
2007(4788)
2006(4421)
2005(4056)
作者
(18543)
(15461)
(15393)
(14797)
(9797)
(7393)
(6879)
(6051)
(5997)
(5550)
(5231)
(5064)
(5027)
(5012)
(4909)
(4838)
(4559)
(4483)
(4292)
(4012)
(3928)
(3752)
(3616)
(3474)
(3464)
(3398)
(3344)
(3121)
(3119)
(3049)
学科
(31953)
经济(31928)
管理(17261)
方法(13576)
数学(12677)
(12645)
数学方法(12600)
中国(12082)
环境(10302)
(8602)
贸易(8597)
(8528)
企业(8528)
(8513)
(8251)
(6307)
生态(5871)
(5824)
(5820)
(5627)
关系(5396)
(5304)
农业(5237)
(5122)
业经(5113)
(5044)
资源(4942)
(4882)
银行(4879)
(4816)
机构
大学(98288)
学院(95666)
(50689)
经济(50041)
研究(42242)
管理(34273)
中国(33093)
理学(29330)
理学院(28936)
管理学(28647)
管理学院(28468)
科学(23283)
(22556)
(20907)
(20108)
研究所(19269)
中心(17554)
经济学(17500)
财经(16568)
经济学院(15779)
(15624)
(15449)
北京(15299)
(14711)
科学院(13822)
(12528)
财经大学(12479)
师范(12461)
研究中心(12352)
业大(12217)
基金
项目(65437)
科学(52892)
基金(51147)
研究(47821)
(45768)
国家(45518)
科学基金(38160)
社会(33704)
社会科(32167)
社会科学(32162)
基金项目(26303)
自然(22968)
自然科(22340)
自然科学(22333)
自然科学基金(21953)
资助(21332)
(20901)
教育(20360)
(19862)
中国(17349)
(16369)
编号(16270)
国家社会(16026)
重点(15374)
(14953)
教育部(13977)
(13108)
成果(13028)
人文(12827)
重大(12762)
期刊
(53354)
经济(53354)
研究(32821)
中国(19895)
科学(14852)
学报(13923)
(13675)
(13005)
管理(12471)
大学(10757)
学学(10138)
农业(9667)
经济研究(9618)
财经(8603)
(8426)
世界(8259)
(8230)
金融(8230)
国际(7763)
(7598)
问题(7573)
资源(6971)
教育(6754)
(6708)
业经(6153)
技术(6123)
技术经济(4663)
经济问题(4426)
统计(4361)
现代(4247)
共检索到146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殿瀛  郭桂兰  王节之  王玉文  赵太存  史琴香  
以160个代表点的14个与谷子适应性有关的生态因子综合效应因子荷载值、全国谷子生态联合试验所确定的谷子品种光温生态类型以及谷子品种全国统一熟期分类三者结合划区。将中国谷子主产区(占全国谷子播种面积的97%)划分为春播特早熟区、早熟区,中熟区、晚熟区和夏谷区等5个生态区11个亚区。分区分析了生态特点和品种特性,指出存在的问题。本区划具有以下特点:(1)以气候地理因子与谷子生态特性,特别是按谷子统一熟期分类结合划区,使相同生态条件地区连片,突破了大行政区的框架;(2)代表地点和因子多,且又通过运算综合成因子荷载值划区,代表性大;(3)解决了过去划区中承德、朝阳、赤峰、铁岭、锦州等重要产谷区归属模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余华盛  南成虎  田良才  
提出了由小麦气候生态区、地理生态区、栽培生态区及品种区域四级所构建的小麦生态区划体系。将中国普通小麦划分为5大气候生态区和20个地理生态区,即:Ⅰ北方温带春麦气候生态区,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3个春麦地理生态区;Ⅱ黄淮海暖温带冬麦气候生态区,包括海河流域、黄土高原、胶东沿海、华北平原、黄河中游丘陵川地和淮北平原6个冬麦地理生态区;Ⅲ南方亚热带(热带)秋(冬)播春麦气候生态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秦巴山地、南方山地、四川盆地、云南高原、川贵高原6个秋播春麦地理生态区和华南冬播春麦地理生态区;Ⅳ新疆内陆冬春麦气候生态区,包括北疆春冬麦和南疆冬春麦两个地理生态区;Ⅴ青藏高原春冬麦气候生态区,包括青海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源泉  高旺盛  
该文阐述了农田生态服务价值的概念、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对9项调节因子的计算作了介绍。研究表明,中国粮食主产区农田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平均为4044.55元/hm2.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三大平原农田总生态服务价值为3128.82亿元/年,总体占全国的67.82%。东北平原单位耕地和人均农田生态服务价值均高于华北平原和长江流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苗果园  张云亭  侯跃生  尹钧  王士英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小麦品种温光生态区划第一层次是确定了我国的两条播性界限,即春播秋播线与秋播秋冬播线,并得出了我国的播性分区.第二层次是根据品种温光反应特性与播性分区相拟合,将我国品种温光生态区划分为4个主区,9个亚区.并揭示了我国品种温光生态特性分布的四个特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高地  张昌顺  张林波  苏德  曹淑艳  冷允法  肖玉  
论文采用生态大区—生态地区—生态区三级区划系统,根据气候、地形地貌、生态系统特点等特征的定量与定性指标,采用自上而下逐级划分,将全国划分为了4个生态大区(东北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南部湿润生态大区和青藏高原生态大区)、11个生态地区和63个生态区。此一保持县域边界完整性的生态区划方案可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提供依据,命名方面更加注重惯用名称的应用,边界划分保持县域完整性,以便使生态环境的数据能与以县为行政单元统计的社会经济数据更好地融合,有利于生态管理的实施,可为明晰各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国家或区域战略决策、生态资源保育、生态环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正国  王仰麟  张小飞  吴健生  
景观生态系统由多个层次水平的等级体系所组成,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中,其结构与功能具有不同的相互依存关系,区划的概念有助于整合景观的等级性并厘清复杂性。本研究在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功能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生态区划、生态经济区划、农业区划等相关研究的成果,探讨了景观生态区划应依循的原则、内容及区划等级系统,指出景观生态区划不仅强调景观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异质性,还必须综合景观单元的过程关联和功能统一性。同时以生态系统完整性原则为核心制定了开展景观生态区划需遵循的等级性、多尺度性、发生一致性、格局与功能依存性、功能协调性以及界线完整性等原则。在其指导下,重点讨论了景观生态区划过程中涉及的方法论构建、景观生态分析与评价、景观生态区划体系构建等研究内容。最后,通过比较了景观生态区划与自然区划、生态区划以及经济区划之间的异同,提出了不同尺度下景观生态区划理论的应用方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志跃  刁承泰  陈菲  陈敏  吕韬  
文章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综合分析了重庆市土地的生态特点和存在问题,探讨了土地生态区划的原则和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全市土地进行了生态区划,将土地划分成四大生态区:丘陵平坝农业生态环境区、中低山林牧业生态环境区、库区生态环境区和城市生态环境区,以便因地制宜地对各区土地进行生态治理和生态建设,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良才  李晋川  余华盛  南成虎  
以生态学为指导,小麦生态区划为基础,小麦适应性及其生态性状为依据,构建了与小麦生态区划对应的小麦生态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5大生态气候群及20个地理生态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少辉  赵巍  刘松雁  李朋亮  张爱霞  刘敬科  
【背景】我国谷子产地分为4个地区,包括东北平原地区、华北平原地区、内蒙古高原地区和西北地区,谷子区域试验旨在筛选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种质资源。但是,良好的生长遗传性状和米粒外观表型未必具有良好的烹饪品质和香气特征,特别是香气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生产和下游产业。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是一种预处理手段,可模拟煮粥的过程,适合于谷子的香气分析。【目的】明确不同生态区谷子种质资源香气特征,推动感官导向型育种-加工产业实践。【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DE-GC-MS)结合香气活性值法(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和内蒙古4个生态区谷物香气成分差异。【结果】SDE-GC-MS分析结果表明4个生态区12个谷子品种共检测出81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25种,醇类6种,酚类4种,酮类11种,碳氢11种,含苯衍生物13种,酸类4种,其他7种。对比检测结果发现,不同地区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基本相似,但各成分相对含量有所不同。对37种挥发性成分特征进行了香气描述,并结合香气活性值确定了12个谷子品种有23个OAV>1的有贡献的香气化合物。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建立谷子区试的有效判别模型,将12个谷子品种划分为3类,筛选出18种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大于1的化合物:2,4-癸二烯醛、(E,E)-3,5-辛二烯-2-酮、2-(2-丙烯基)-呋喃、己醛、2-戊基呋喃、2-乙酰基噻唑、庚醛、(E,E)-2,4-癸二烯醛、3,5-辛二烯-2-酮、(E)-3-壬烯-2-酮、苯甲醛、十四酸、2-戊基呋喃、(Z)-2-庚烯醛、庚醇、2-甲氧基-苯酚、乙基苯、十六酸甲酯,可用于区分不同样品之间的差异。【结论】SDE-GC-MS结合OAV鉴定分析了我国不同生态区谷子风味成分及关键香气特征化合物,OPLS-DA模型筛选了区分不同样品及生态区谷子风味差异的18种VIP化合物,研究结果为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种植谷子风味特征的差异,以及以此为基础开展风味导向型谷子品种选育与种植加工提供了数据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艳伟  黄宜  
研究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资源错配对农业生态效率(AEE)的影响对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农业生态效率和农业资源错配指数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农业资源错配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考察期内,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且农业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性,过去的农业生态效率会影响当期的农业生态效率水平;(2)粮食主产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农业资源错配,地区间差异显著,大部分省份资源错配程度呈下降态势;(3)农业资源错配对农业生态效率存在负面影响,在替换不同的资源错配衡量指标及增加控制变量后,结果仍稳健;(4)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高低及资源错配方向的不同也会对估计结果产生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旺盛  陈源泉  段留生  李建民  
粮食问题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必须走持续提高粮食单产的道路,但是高产再高产过程带来了农田生态系统的压力不断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退化甚至破坏的态势日益严峻,严重制约了作物生产力的持续提高。如何构建健康型高产农田生产系统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实施急需解决的重大保障技术。本文在对分析中国农业生态健康研究动态及进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农田生态健康存在的问题,从作物-土壤-环境的系统角度出发,构建我国健康型农田生态系统的技术支撑体系,并提出了技术对策与研究重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艳伟  黄宜  
研究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资源错配对农业生态效率(AEE)的影响对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农业生态效率和农业资源错配指数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农业资源错配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考察期内,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且农业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性,过去的农业生态效率会影响当期的农业生态效率水平;(2)粮食主产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农业资源错配,地区间差异显著,大部分省份资源错配程度呈下降态势;(3)农业资源错配对农业生态效率存在负面影响,在替换不同的资源错配衡量指标及增加控制变量后,结果仍稳健;(4)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高低及资源错配方向的不同也会对估计结果产生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祖英  王兵  赵雨森  牛香  
【目的】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区,也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和生态效益监测的重点地区,工程实施面积占到全国退耕面积的33.60%。为了对该区域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全面、系统、科学地定量化监测和评估,对长江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工程进行生态区划十分必要。【方法】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范围、年平均降水量、≥10℃积温、地貌数据以及中国行政区划,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中叠加分析法,区划得出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金星  魏远  漆良华  张旭东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以生态学理论为基本依据,探讨了生态区划的原则、指标和方法。采用ISO- DATA法结合SPSS10.0中的层次聚类分析软件包,选择生态环境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和经济发展指标等20个定性、定量指标,利用数量化评分标准将三峡库区划分为4个生态类型区,并对各生态类型区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应用ArcGIS绘制出三峡库区生态区划图,结果表明第Ⅰ区生态类型较好。研究指出三峡地区生活在生态安全质量较高的人口约有28万多人,只占库区总人口的17%;此外通过对各区生态经济特征的综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各区主要以山地、丘陵地为主,而且水土流失面积占60%左右,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楼崇  祝国民  
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按照生态区划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并结合区划对象的基本特征,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浙江省竹类植物适生区域进行了划分。区划的基本手段为聚类,即选择影响竹类植物生长与分布的因子组成指标体系,并划分为生态类与经济类两大类指标,经相关性分析筛选之后,对所需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分别以生态类与经济类指标作为指标变量,以浙江省69个市(县)作为样本总体进行样本聚类,依次划分出类与亚类,经分析调整后依次划分出6个竹林生态区与4个生态亚区,分别为:浙东北低山丘陵平原竹林生态区(平原竹林生态亚区、低山丘陵竹林生态亚区),浙西北山地竹林生态区,浙中低山丘陵盆地竹林生态区,浙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