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29)
2023(6567)
2022(5509)
2021(5206)
2020(4434)
2019(10333)
2018(9840)
2017(19443)
2016(10039)
2015(11563)
2014(11092)
2013(11564)
2012(10981)
2011(10188)
2010(9973)
2009(9563)
2008(9394)
2007(8033)
2006(6926)
2005(6392)
作者
(27466)
(23107)
(22991)
(22140)
(15050)
(11117)
(10516)
(8872)
(8868)
(8157)
(8113)
(7902)
(7478)
(7348)
(7278)
(7231)
(6794)
(6754)
(6623)
(6262)
(5692)
(5559)
(5387)
(5301)
(5191)
(5137)
(4988)
(4712)
(4535)
(4525)
学科
(55284)
经济(55226)
管理(30866)
方法(30733)
(29939)
数学(28831)
数学方法(28759)
(23732)
企业(23732)
中国(15695)
(14170)
(12962)
贸易(12957)
(12705)
(11225)
(9090)
财务(9088)
财务管理(9074)
(8908)
金融(8908)
企业财务(8861)
(8763)
业经(8258)
(7806)
银行(7804)
(7514)
环境(7475)
农业(7466)
关系(7209)
(6998)
机构
大学(157765)
学院(152292)
(80643)
经济(79703)
管理(61658)
理学(53843)
研究(53537)
理学院(53344)
管理学(52929)
管理学院(52631)
中国(43797)
(36488)
(32262)
财经(30214)
(28020)
经济学(27644)
科学(25989)
(25242)
经济学院(25189)
中心(23615)
财经大学(22989)
研究所(22759)
北京(21073)
(18965)
(18906)
(18887)
商学(18712)
商学院(18580)
业大(17506)
经济管理(17117)
基金
项目(100149)
科学(82017)
基金(79899)
研究(73541)
(68412)
国家(67954)
科学基金(59487)
社会(52917)
社会科(50622)
社会科学(50613)
基金项目(41086)
自然(36453)
自然科(35644)
自然科学(35634)
自然科学基金(35096)
资助(34254)
教育(33722)
(32814)
(29029)
编号(26336)
(25884)
国家社会(24091)
教育部(23415)
中国(22917)
重点(22012)
人文(21978)
成果(21457)
(20486)
(20420)
大学(20326)
期刊
(79827)
经济(79827)
研究(49326)
(27175)
中国(26179)
管理(22692)
科学(19807)
学报(18907)
(17628)
金融(17628)
财经(16476)
大学(15596)
(15533)
经济研究(15142)
学学(14774)
(14119)
(13099)
国际(11948)
问题(11434)
世界(10850)
技术(10790)
农业(10748)
业经(9651)
教育(9066)
技术经济(8684)
统计(8578)
(7398)
(7138)
决策(6727)
商业(6567)
共检索到224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光  
中国的单一型投资者保护基金模式源于资本市场特殊成因,投资者保护意识不足及监管主体职责配置失当。证券公司风险是保护基金的设立基础,其产生原因包括管理不善、行为失当、高风险业务与关联公司影响和自律机制弱化。单一型定位具有制度目标模糊、成本外部化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应从注重风险评估、理顺保护基金与自律组织关系、强化关联公司责任、明确保护基金诉讼主体资格和完善投资者教育工作等方面予以改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肃毅  
本文从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成立的背景入手,探讨了基金运行模式与赔偿内容的特点;提出了借助绩效视角,对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基金的引入影响和绩效形成机理进行梳理的思路;在阐述和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按照现有的管理办法,对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证券公司四方面主体的利益内容进行了识别与分析,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引入基金的影响,并整理归纳了基金公司的绩效形成机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德才  卢晓勇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世界正在面临金融危机,建立一个高效率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快速应对正在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保护证券投资者利益,恢复其信心显得特别重要。根据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于2005年6月30日联合发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高华  
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防范和处置证券公司风险,建立市场约束机制,我国正在构建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而资本市场中证券公司、投资者等相关经济主体由于自身利益取向不同,导致其市场行为可能偏离制度的最优执行结果,形成逆向选择现象,产生道德风险。作者尝试从其形成机理入手,分析逆向选择的危害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期望能尽量减少逆向选择行为对金融、经济的破坏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何德旭  周宇  
本文从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内涵入手,在梳理国内外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投资者权益保护经验,描述了中国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基本格局,并从宏观环境、企业治理、市场建设、效果表现等方面,对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的有效性进行了量化分析。基于此,文章从投资者保护流程、六大投资者保护手段以及政府、法律、市场三者间的关系等角度,对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做出了原创性设计,提出了构建以政府监督、市场自律、法律制度为基础,法律保护、行政保护、行业自律保护、社会监督与自我保护、保护基金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六位一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建中  
投资者权益保护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在很多方面具有可比性及相互借鉴意义。从投资者与消费者的相似弱势地位、中国证券市场的生态环境及中小投资者保护的现状看,我国的投资者比一般消费者更需要保护,其同样应该有自己的维权组织和节日。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背景及中国证监会"裁判"与"球员"双重角色的尴尬等特殊国情,是中国投资者受保护不足的最深层原因之一,也决定了中国比其他国家更需要成立投资者保护协会,并亟待构建尊重投资者与切实保护投资者的社会文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玉臣  李可  
对股票价格走势特征的研究是证券投资理论永恒不变的主题,从传统金融理论到行为金融理论,无论从何种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本文将运用近几年最有影响的行为金融理论,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中国机构投资者对股票走势的预测能力。以BSI指标代表投资者预期,研究其与中国股票市场收益情况的相关性,通过历史数据的回归分析加以判断,得出了股票市场短期走势不可预测的结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史永东  李竹薇  陈炜  
本文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所有投资者账户信息和交易信息,基于财富水平,将个人投资者分为小个人组、中个人组和大个人组三类,在此基础上,研究分类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结果显示,小个人组的交易行为左右了个人总体的行为,而中个人组和大个人组的行为与机构极其相似;小个人组和个人总体在买入时,从短期来看采用反转策略,从长期来看采用动量策略,卖出时均采用反转策略;中个人组、大个人组和机构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在买入时都采用反转策略,卖出时都采用动量策略。同时我们发现,小个人组趋于非理性,是风险偏好型投资者,具有损失厌恶心理,并且存在处置效应和周内效应;而中个人组、大个人组和机构投资者是风险厌恶型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玮  谭秋燕  
“羊群行为”是金融市场上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长期以来,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一直被认为是导致股票市场剧烈波动和引发市场系统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往对美国金融市场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存在典型的羊群效应,而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更加典型。对这个问题作一个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丹  廖士光  
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情绪可以视为证券市场走势的"风向标"或是衡量市场"冷热"程度的"体温计"。本文利用封闭式基金折价率以及认购权证隐含波动率间接反映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情绪,研究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情绪与市场走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可以间接反映机构投资者情绪,认购权证隐含波动率可以间接反映个人投资者情绪;投资者情绪显著影响市场收益率与收益的波动性,投资者情绪变化是影响市场收益的系统性因素,投资者情绪对未来市场收益与市场收益的波动性均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买忆媛  聂鸣  
我国已经入世,按照承诺,证券市场将逐步对外开放,证券市场的市场要素和市场行为也会随之产生深刻的变化。本文从中国入世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分析了外国机构投资者面临的市场机遇与进入国内证券市场的积极意义,以及吸引外国机构投资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池丽旭  庄新田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以2004年1月~2008年6月中国证券市场基金和股票的交易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组合分析方法系统考察中国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率、股票的市场关注程度、公司规模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基于资金流量的投资者情绪指标,详细探讨投资者情绪对不同股票收益率变化的敏感性,揭示投资者情绪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收益率的波动随着投资者情绪的提高而增强;市场关注度越高的股票,投资者赋予的情绪越低;投资者对股票的情绪波动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加而减弱。实证检验的结果验证了投资者情绪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关于证券市场投资者情绪运行模式的研究对于中国资本市...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淘    杨慧青    费若愚    杨帆  
本文认为处置效应是一种“非理性交易行为”,即该行为较大概率会对投资者的投资收益造成不利影响。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本文对基于交易盈亏的处置效应与基于交易次数的处置效应进行了验证。同时,考虑到处置效应对应的交易行为,从最大止损比例、平均止盈比例、平均止盈天数等指标进行分析建模,构建了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处置效应的分析框架。研究结果发现,投资者整体倾向于尽早止盈、更晚止损,即处置效应普遍存在。通过多维度分析,不同处置效应程度的投资者的收益率有明显的区分度。此外,研究还发现,不同特征的投资者处置效应也有明显的差异,包括学历、年龄、性别和地域等五大维度。本文的研究结果主要集中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推动行为金融学在中国证券市场的落地应用;二是通过量化“处置效应”这一行为特征来对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进行捕捉和观察;三是通过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投资者在“处置效应”上的表现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处置效应”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罗本德  
本文根据中国上市公司2001-2005年的相关面板数据,讨论并检验了关联交易、投资者保护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控股股东,且控股股东有利用关联交易转移公司利润的倾向,进而损害了中小投资者利益;投资者保护指标显著地与公司绩效正相关,从而在微观上验证了LLSV的理论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