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1)
2023(12711)
2022(10855)
2021(10195)
2020(8709)
2019(20366)
2018(19956)
2017(38880)
2016(21305)
2015(24672)
2014(24893)
2013(25062)
2012(23664)
2011(21492)
2010(21736)
2009(20701)
2008(21113)
2007(19177)
2006(16865)
2005(15729)
作者
(62367)
(52424)
(52249)
(50175)
(33477)
(25078)
(23897)
(20217)
(19912)
(18817)
(17925)
(17685)
(16812)
(16649)
(16630)
(16353)
(15501)
(15419)
(15287)
(15165)
(13213)
(12853)
(12701)
(11856)
(11839)
(11776)
(11680)
(11528)
(10604)
(10292)
学科
(96807)
经济(96672)
管理(66774)
(63079)
(51375)
企业(51375)
方法(45467)
数学(40703)
数学方法(40353)
(28969)
中国(27782)
(25828)
(24327)
(20748)
贸易(20736)
(20209)
业经(19293)
(18037)
银行(18012)
(17648)
财务(17604)
财务管理(17553)
(17326)
金融(17322)
(17168)
(17136)
企业财务(16676)
农业(16244)
(15831)
地方(15510)
机构
大学(323333)
学院(318659)
(144938)
经济(142127)
管理(121784)
研究(111478)
理学(103303)
理学院(102185)
管理学(100799)
管理学院(100171)
中国(90276)
(71432)
(68127)
科学(62134)
(56731)
财经(55785)
中心(51504)
(50611)
(50599)
研究所(50365)
(48882)
经济学(46661)
北京(44078)
业大(42460)
经济学院(42116)
财经大学(41360)
(39477)
农业(39425)
(39189)
师范(39151)
基金
项目(198869)
科学(157944)
基金(148227)
研究(147339)
(127654)
国家(126650)
科学基金(108580)
社会(96950)
社会科(92083)
社会科学(92056)
基金项目(77026)
(73843)
教育(68045)
自然(67595)
自然科(66054)
自然科学(66033)
自然科学基金(64927)
(63048)
资助(62318)
编号(58218)
成果(49475)
(47168)
重点(44793)
(42158)
国家社会(41289)
(41261)
教育部(41227)
(40845)
课题(40525)
人文(39303)
期刊
(163048)
经济(163048)
研究(102945)
中国(65162)
(57842)
(46288)
学报(45961)
管理(45353)
科学(43330)
(37971)
金融(37971)
大学(35588)
学学(33318)
农业(30283)
教育(30110)
财经(29771)
经济研究(26461)
技术(26404)
(25546)
业经(23888)
问题(22332)
(20971)
国际(18112)
技术经济(17005)
世界(16918)
(16457)
理论(16426)
统计(15830)
(14412)
实践(14242)
共检索到498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班耀波  齐春宇  
中国股市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对上市公司的管制过多。其中发行市场的准入管制导致上市资格成为一种垄断性的权利,使上市公司问题丛生,并引发了更加繁琐的管制。管制不仅破坏了市场竞争的自净机制,而且管制本身成本巨大。管制之所以盛行无阻,既与我们的文化传统及管制的内生膨胀机制有关。我国证券市场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放松管制、强化竞争,并加强对违法的制裁,以及建立和完善民事索赔制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孟春  李泓欣  
本文对入世后中国证券市场面临的开放性问题、证券市场的完善和监管问题以及证券公司竞争力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指出了我国证券市场要与国际接轨融入国际资本市场,同时提出了完善证券市场的对策和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方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国龙  
界定证券市场投机与投资行为的异同,分析证券市场中的庄家问题,阐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投机驱动及其运行机制,提出降低证券市场投机程度的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群  
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前进步伐 ,我国证券市场将迟早向国际资本开放。在目前人民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及外汇管制的条件下 ,作为过渡措施的QFII制度将引入中国证券市场。本文就QFII制度作了初步介绍 ,对该制度在中国证券市场推行的意义、引入条件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涛  
中国证券市场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实质上体现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第一阶段是1990~2001年,其特点是:(1)投资人进入股市的动因是对股票价格的关注,而不是上市公司的投资项目;(2)上市公司绝大多数都是国企;(3)庄家成为股价的主要操纵者;(4)政府制定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闲散资金进场并留住进场资金;(5)人人都认为自己有能力炒股,营业部人满为患。第二阶段是2001年下半年至今,其特点是:(1)投资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2)出现了退市的上市公司;(3)庄家大面积出现了亏损;(4)发掘可持续发展的上市公司成为证券市场的投资方向。作者将证券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聪  段西军  
以哈佛大学的梅森 (Mason)和贝恩 (Bain)等人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 ,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 ,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 ,构造了一个既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 (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 (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 (简称SCP框架 )。这一分析方法 ,为个别产业的具体分析和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所提供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 ,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结构与佣金制度、证券公司在经纪业务中的竞争行为与固定佣金制度 ,证券市场绩效与固定佣金制度 ,证券交易成本的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傅桃生  
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不成熟不完善的新兴市场 ,“入世”后 ,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将对市场主体各方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试图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空间及证券经营机构、上市公司、投资者队伍等若干问题进行基本分析 ,以研究应对机遇与挑战的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志伟  吴鸣鸣  刘澄  
文章阐述了我国证券市场投机行为特征和过度投机的表现,探析了我国证券市场过度投机的原因,论证了过度投机的根源在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结构。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着上市公司价格与投资价值严重背离的现象,股价与公司业绩之间几乎没有多少相关性,投资者投机行为严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铁  古志辉  
从实证角度对证券市场的制度背景和基本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得知,证券市场由于缺少组织和制度保障,因而具有突出的投机性和不稳定性。伴随着金融制度环境的变化以及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张,我国证券市场的功能必须再挖掘和重新定位,证券经营机构也必须壮大和崛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慕刘伟  
不规范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所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作为一种制度创新 ,现代中国证券市场与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金融体制、金融调控方式和管理模式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基于这一认识 ,本文运用制度分析方法 ,对中国证券市场不规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宗新  
一、问题的提出证券市场效率,一直是证券市场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也是金融研究的重要课题。在金融经济理论中,关于证券市场效率问题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应首推 E.F.Fama 在1970年提出的“有效率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若证券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充分而准确地反映全部相关信息,则称该市场为有效率的。若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文国  童光法  
证券市场的规范、有序、稳健运行离不开合理完善的证券市场税收制度。如今,证券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证券市场税收体系,本文全面介绍并分析了这一体系的基本内容,以期对我国相关制度之完善有所启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超  
中国资本市场存量小,发展空间大,创新需求旺盛。目前,尽管银行经过八次降息,银行存款却高达六万多亿元,加上居民和机构一万多亿的滞留现金,总共高达七万多亿的资金没有合适的流向。那么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如何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我们认为证券市场金融产品创新应突破原有管制的约束、以基础金融产品的创新为主、以投资者的需求为导向、以规避投资者的系统性风险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