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9)
2023(10482)
2022(8789)
2021(8205)
2020(7017)
2019(16544)
2018(15876)
2017(31131)
2016(16675)
2015(19337)
2014(19231)
2013(19576)
2012(18460)
2011(16846)
2010(16731)
2009(15819)
2008(15907)
2007(14152)
2006(12038)
2005(10970)
作者
(48947)
(41285)
(41028)
(39381)
(26402)
(19839)
(18748)
(15974)
(15581)
(14550)
(14097)
(13843)
(13166)
(13060)
(12936)
(12916)
(12208)
(12091)
(11941)
(11922)
(10167)
(10044)
(10015)
(9385)
(9358)
(9311)
(9100)
(8828)
(8228)
(8140)
学科
(82879)
经济(82803)
管理(46894)
(46251)
方法(42917)
数学(39431)
数学方法(39205)
(36143)
企业(36143)
中国(22755)
(20312)
(20198)
(18462)
贸易(18453)
(17976)
(14812)
业经(14339)
(13993)
(13646)
金融(13644)
(13157)
银行(13135)
农业(12942)
地方(12688)
(12575)
(12359)
财务(12343)
财务管理(12312)
企业财务(11755)
环境(11149)
机构
大学(257404)
学院(252569)
(120722)
经济(118775)
管理(98252)
研究(89131)
理学(84989)
理学院(84087)
管理学(83008)
管理学院(82517)
中国(70564)
(54330)
(53499)
科学(49842)
(44775)
财经(44497)
(40801)
中心(40798)
(40780)
研究所(40541)
经济学(40361)
经济学院(36806)
(35420)
业大(34666)
北京(34305)
财经大学(33462)
农业(32296)
(31318)
(30530)
师范(30260)
基金
项目(165839)
科学(132383)
基金(125938)
研究(119930)
(109532)
国家(108737)
科学基金(93320)
社会(80745)
社会科(76904)
社会科学(76883)
基金项目(65670)
(59959)
自然(58680)
自然科(57417)
自然科学(57398)
自然科学基金(56481)
教育(54935)
资助(52969)
(51948)
编号(45695)
(39871)
重点(37354)
成果(37048)
(35390)
国家社会(35380)
教育部(34815)
(34176)
中国(33054)
人文(32957)
大学(32241)
期刊
(124288)
经济(124288)
研究(77636)
中国(44983)
(41533)
学报(37745)
科学(35677)
(35477)
管理(33866)
大学(28727)
(27375)
金融(27375)
学学(27167)
农业(23859)
财经(23490)
经济研究(22226)
(20220)
技术(19696)
教育(18871)
业经(17737)
(17433)
问题(17364)
国际(14830)
世界(14310)
统计(14255)
(14074)
技术经济(14031)
理论(12839)
(12352)
商业(12058)
共检索到372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启芳  汪寿阳  
本文分别对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大盘市场指数和基金指数近5年中年末/初,季末/初,月末/初交替的四个交易日的收益和波动检验日历末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各指数年末、季末和月末的收益率都高于下一初期第一个交易日的;基金指数更是出现负收益水平。此外,各指数年初、季初和月初的日历效应更为显著,但基金指数与市场大盘指数的日历末收益规律不尽相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艳阳  李金林  
运用系统基模、资金耗散量、风险放大效应等方法或指标,对我国证券市场股权分割的效应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得到股权分割加大资金耗散的数学模型和放大风险的推理过程,认为不及时解决股权分割问题,将使市场最终步入无法规范发展的积重难返的境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史永东  蒋贤锋  
本文首先从市场波动性、噪声波动性、印花税收入和券商佣金收入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交易印花税税率调整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税率调整对市场波动性和噪声波动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税率上调将会提高市场波动性和噪声波动性,税率下调则导致市场波动性和噪声波动性一定程度的下降;税率调整的方向和税收收入变化的方向一致,而对券商佣金收入几乎没有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对中国证券市场交易税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梦根  曹凤岐  
资产定价历来是金融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从文献上看,研究者们更多地是从收益序列的分布特征角度展开分析,较少关注市场中不同证券之间的价格关系。实际上,证券市场中不同证券的价格彼此密切相关,形成特定的价格冲击传导机制。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转轨经济新兴市场中,投资者受政策预期主导,决策与行为趋同,客观上强化了股价冲击传导的动态作用机制,整个市场表现为“板块联动”“、股价齐涨同跌”现象显著。实证研究表明,上海证券市场不同行业板块之间股价存在着明显的联动特征,新息(innovation)对股价的影响一般将持续4 ̄5周左右。尽管不同板块在价格冲击传导机制中的重要性各不相同,但证券市场股价波动的市场性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涛  
中国证券市场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实质上体现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第一阶段是1990~2001年,其特点是:(1)投资人进入股市的动因是对股票价格的关注,而不是上市公司的投资项目;(2)上市公司绝大多数都是国企;(3)庄家成为股价的主要操纵者;(4)政府制定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闲散资金进场并留住进场资金;(5)人人都认为自己有能力炒股,营业部人满为患。第二阶段是2001年下半年至今,其特点是:(1)投资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2)出现了退市的上市公司;(3)庄家大面积出现了亏损;(4)发掘可持续发展的上市公司成为证券市场的投资方向。作者将证券市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少波  杨代平  
周效应是指证券市场上收益、风险等指标在周内各日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运用ARCH模型对我国证券市场周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正的周五效应;同时本文还对我国证券市场周效应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我国股市的结算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投资者预期等是我国证券市场周效应存在的主要原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甄红线  赵永刚  
本文基于LMSW的理论框架,首次从信息披露制度的角度,将整个样本期划分为8个时间段,分段考察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市场效应,并为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市场效应判别体系提供思路。实证结果显示,在1997、1999、2000、2006、2007子样本期内,信息披露制度市场效应显著,能够显著降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本文对私人信息交易度C2的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分析,发现C2与证券市场走势成反向关系,国家最高立法部门和证监会制定的制度对降低C2系数具有较大的影响,证券交易所对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是直接而且效果显著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钱春海  
根据Chordia和Shivakumar的研究思路,利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中国综合领先指标(CLI),对中国证券市场动量策略与景气循环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中国证券市场确实存在动量报酬现象,并且动量报酬的产生与景气循环存在密切的关系;其成因主要来自于景气循环的扩张期,同时景气循环对持有期较长的策略组合影响较深,对持有期较短的策略组合影响较少。总体而言,在中国证券市场中,如在扩张期执行动量策略可获得理想的报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良  
作为对代理人的一个最终的市场约束机制,外部接管市场通过接管方收购企业股权或投票代理权控制企业,并进而改组管理层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它使得代理人时时处于外部的竞争压力之下,这能有效的促使现有的管理层努力改善企业绩效,防止被外部接管。但在我国这一机制却一直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对此现象做了探讨,并提出了若干改进意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聪  段西军  
以哈佛大学的梅森 (Mason)和贝恩 (Bain)等人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 ,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 ,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 ,构造了一个既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 (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 (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 (简称SCP框架 )。这一分析方法 ,为个别产业的具体分析和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所提供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 ,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结构与佣金制度、证券公司在经纪业务中的竞争行为与固定佣金制度 ,证券市场绩效与固定佣金制度 ,证券交易成本的调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胡波  宋文力  张宇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茂  
美英等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CCI)对股市指数收益有很重要的影响力。为探讨CCI与中国证券市场走势的相关关系,通过两类模型对1999年10月~2004年8月间我国股市收益与CCI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CCI对深沪五个指数的走势有显著的解释与预测效果,但对我国的B股市场似乎没有显著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齐鸣  叶俊  
证券市场的效率研究一直是金融研究的热点,人们一般将证券市场的效率等同于市场的有效性研究,事实上,这种认识并不全面,1976年,威斯特和惕尼克(West&Tinic)将证券市场的效率分为两类:一是“外在效率”;二是“内在效率”。本文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内在效率的测定制定一个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俊瑞  李婉丽  周瑾  
企业并购是证券市场上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它对企业经营绩效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统计方法对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并购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不同并购行为所产生的不同并购绩效结果,分析了影响并购绩效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若干改善企业并购绩效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