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8)
2023(12658)
2022(10704)
2021(9991)
2020(8540)
2019(19991)
2018(19531)
2017(37678)
2016(20537)
2015(23703)
2014(23736)
2013(23830)
2012(22387)
2011(20422)
2010(20365)
2009(19480)
2008(19601)
2007(17620)
2006(15228)
2005(14032)
作者
(59718)
(50300)
(50096)
(47850)
(32092)
(24016)
(22859)
(19453)
(19066)
(17831)
(17173)
(16925)
(16082)
(16013)
(15976)
(15678)
(14914)
(14754)
(14607)
(14578)
(12574)
(12247)
(12137)
(11387)
(11381)
(11344)
(11158)
(10973)
(10092)
(9907)
学科
(93359)
经济(93236)
管理(63061)
(59438)
(48313)
企业(48313)
方法(45231)
数学(40812)
数学方法(40521)
(26587)
中国(26301)
(23896)
(22278)
(19913)
贸易(19902)
(19403)
业经(18186)
(16676)
(16446)
银行(16419)
(16320)
金融(16316)
(16152)
财务(16119)
财务管理(16076)
(15693)
企业财务(15312)
农业(15143)
(14766)
地方(14524)
机构
大学(310701)
学院(305442)
(139613)
经济(137068)
管理(117586)
研究(107119)
理学(100824)
理学院(99708)
管理学(98375)
管理学院(97771)
中国(85147)
(66857)
(65078)
科学(60214)
(53957)
财经(52965)
中心(48968)
(48845)
研究所(48394)
(48237)
经济学(45372)
(45107)
业大(41786)
北京(41660)
经济学院(41006)
财经大学(39508)
农业(38385)
(38016)
(37391)
师范(37040)
基金
项目(197293)
科学(157004)
基金(148087)
研究(144280)
(128450)
国家(127464)
科学基金(109247)
社会(95767)
社会科(91006)
社会科学(90979)
基金项目(77328)
(72748)
自然(68620)
自然科(67076)
自然科学(67054)
教育(66472)
自然科学基金(65951)
(62462)
资助(61596)
编号(56203)
成果(46966)
(46797)
重点(44539)
(41678)
国家社会(41223)
教育部(40815)
(40660)
(40654)
课题(38951)
人文(38809)
期刊
(151299)
经济(151299)
研究(95458)
中国(60690)
(53344)
学报(45569)
(43817)
科学(43268)
管理(43057)
大学(35165)
(33759)
金融(33759)
学学(33165)
农业(28901)
财经(28052)
教育(26624)
经济研究(25397)
技术(24587)
(24060)
业经(21801)
问题(20619)
(19552)
国际(16833)
(16259)
世界(16249)
技术经济(15961)
统计(15277)
理论(15159)
(14027)
(13650)
共检索到464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铁  古志辉  
从实证角度对证券市场的制度背景和基本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得知,证券市场由于缺少组织和制度保障,因而具有突出的投机性和不稳定性。伴随着金融制度环境的变化以及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张,我国证券市场的功能必须再挖掘和重新定位,证券经营机构也必须壮大和崛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光杰  马金良  
我国证券市场作为经济轨过程中的新兴市场,是在国家特有的金融体制、金融调控方式和管理模式下发育并成长起来的,具备一系列与之存在逻辑联系性联系的制度特征。本文从这一角度探讨我国证券市场发育的逻辑轨迹及其趋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慕刘伟  
不规范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所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作为一种制度创新 ,现代中国证券市场与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金融体制、金融调控方式和管理模式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基于这一认识 ,本文运用制度分析方法 ,对中国证券市场不规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宗新  
一、问题的提出证券市场效率,一直是证券市场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也是金融研究的重要课题。在金融经济理论中,关于证券市场效率问题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应首推 E.F.Fama 在1970年提出的“有效率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若证券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充分而准确地反映全部相关信息,则称该市场为有效率的。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聪  段西军  
以哈佛大学的梅森 (Mason)和贝恩 (Bain)等人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 ,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 ,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 ,构造了一个既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 (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 (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 (简称SCP框架 )。这一分析方法 ,为个别产业的具体分析和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所提供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 ,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结构与佣金制度、证券公司在经纪业务中的竞争行为与固定佣金制度 ,证券市场绩效与固定佣金制度 ,证券交易成本的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益民  
本文主要研究了制度变迁与证券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资本控制 ,二是融资制度与负债管理 ,三是开放政策。通过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三个方面对证券市场规模、流动性及波动的影响 ,发现随着证券市场资本控制的放松、融资制度及负债管理政策的改进以及对外有序开放 ,有利于证券市场的有序发展 ,有利于增强市场的流动性 ,同时市场的波动性也会相应增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志宏  郭菁晶  李善民  
管理者能力是指企业家在一定的资源约束条件下为企业创造收入的能力。本文利用2006年前后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环境的变迁作为外生性冲击事件,探讨管理者能力在不同制度环境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能够提升企业价值,但该结论只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制度环境的变迁效果在民营企业和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对于引导管理者能力配置,提升企业价值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管理者能力的认识,而且有助于理解转轨经济背景下制度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涛  
中国证券市场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实质上体现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第一阶段是1990~2001年,其特点是:(1)投资人进入股市的动因是对股票价格的关注,而不是上市公司的投资项目;(2)上市公司绝大多数都是国企;(3)庄家成为股价的主要操纵者;(4)政府制定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闲散资金进场并留住进场资金;(5)人人都认为自己有能力炒股,营业部人满为患。第二阶段是2001年下半年至今,其特点是:(1)投资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2)出现了退市的上市公司;(3)庄家大面积出现了亏损;(4)发掘可持续发展的上市公司成为证券市场的投资方向。作者将证券市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良  
作为对代理人的一个最终的市场约束机制,外部接管市场通过接管方收购企业股权或投票代理权控制企业,并进而改组管理层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它使得代理人时时处于外部的竞争压力之下,这能有效的促使现有的管理层努力改善企业绩效,防止被外部接管。但在我国这一机制却一直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对此现象做了探讨,并提出了若干改进意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麟乐  张一  卢方元  
QFII制度作为实现资本市场渐进开放的过渡性安排,已经在多个国家成功实施。我国从2003年正式引入QFII制度,希望其能够对证券市场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提高市场的稳定性水平。作者通过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对我国引进QFII前后的市场波动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QFII在总体上对我国市场稳定性改善作用不明显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艾洪德  武志  
文章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考察中国证券市场制度 ,从市场初始制度安排与政府地位的特殊性以及不同市场主体的制度供给行为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不连续性向连续性回归的市场化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宗新  姚力  厉格非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的形成 ,归因于政府对证券市场发展的隐性担保契约。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均衡”约束及其制度安排上的内在缺陷 ,引致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的产生 ,并通过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下的企业上市包装、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投资者行为投机化和市场泡沫“制度化”得以扩散与强化。本文认为 ,制度风险源于市场制度设置本身 ,化解制度风险只有通过制度创新路径 ,解除政府隐性担保契约 ,才能提高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功能效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敏  
文章基于分析QFII制度在台湾、韩国和印度等国家实施后对证券市场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阐述了QFII制度是一项通过允许一国 (地区 )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的有限制流动 ,从而解决在资本项目管制条件下向外资开放本土证券市场问题的有效措施。QFII制度将以其成熟的国际资本市场运作方式、先进的管理模式对中国证券市场在投资理念和盈利模式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丁宏术  
与成熟国家证券市场的噪声交易零的特征不同,中国证券市场噪声交易直接影响投资者行为,导致证券市场功能紊乱。其原因在于中外证券市场经历了不同的制度演化路径,中国证券市场制度产生的基础既不是自然演变,也不是投资者的内生需求,而是基于经济改革及企业融资的需要,由政府"有形之手"通过强制制度变革建立起来,中国的噪声交易与证券市场演变过程中的制度安排有直接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