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19)
- 2023(16683)
- 2022(14412)
- 2021(13514)
- 2020(11503)
- 2019(26947)
- 2018(26446)
- 2017(51518)
- 2016(27957)
- 2015(31789)
- 2014(31929)
- 2013(31914)
- 2012(29414)
- 2011(26637)
- 2010(26553)
- 2009(24840)
- 2008(24761)
- 2007(21800)
- 2006(18695)
- 2005(16765)
- 学科
- 济(118779)
- 经济(118657)
- 管理(80759)
- 业(78205)
- 企(64475)
- 企业(64475)
- 方法(57809)
- 数学(50939)
- 数学方法(50486)
- 中国(31534)
- 财(31482)
- 农(30433)
- 学(24689)
- 业经(24150)
- 贸(23980)
- 贸易(23968)
- 易(23267)
- 制(21359)
- 地方(21355)
- 务(20838)
- 财务(20766)
- 财务管理(20725)
- 农业(20069)
- 企业财务(19715)
- 融(18319)
- 金融(18316)
- 银(18175)
- 银行(18123)
- 和(17948)
- 理论(17860)
- 机构
- 大学(410748)
- 学院(406069)
- 济(171091)
- 经济(167624)
- 管理(161135)
- 理学(139604)
- 研究(138293)
- 理学院(138087)
- 管理学(135933)
- 管理学院(135200)
- 中国(104963)
- 京(87183)
- 科学(83600)
- 财(77738)
- 所(70052)
- 农(65200)
- 研究所(63659)
- 财经(63206)
- 中心(62172)
- 业大(59668)
- 经(57545)
- 江(57504)
- 北京(55743)
- 经济学(52643)
- 范(52336)
- 师范(51886)
- 农业(51403)
- 院(49605)
- 经济学院(47663)
- 财经大学(47118)
- 基金
- 项目(273399)
- 科学(214898)
- 基金(200350)
- 研究(199346)
- 家(174269)
- 国家(172870)
- 科学基金(148086)
- 社会(126409)
- 社会科(119830)
- 社会科学(119794)
- 基金项目(106130)
- 省(103943)
- 自然(96292)
- 自然科(94036)
- 自然科学(94007)
- 自然科学基金(92363)
- 教育(91277)
- 划(88380)
- 资助(83608)
- 编号(80787)
- 成果(65609)
- 部(61922)
- 重点(60925)
- 发(57616)
- 创(56203)
- 课题(54852)
- 教育部(53228)
- 科研(52579)
- 创新(52493)
- 国家社会(52209)
- 期刊
- 济(182785)
- 经济(182785)
- 研究(121195)
- 中国(73319)
- 学报(63787)
- 财(59754)
- 科学(58565)
- 农(57995)
- 管理(56627)
- 大学(47777)
- 学学(44914)
- 教育(40445)
- 农业(40064)
- 融(36540)
- 金融(36540)
- 技术(33652)
- 财经(31513)
- 经济研究(30227)
- 业经(28290)
- 经(26883)
- 问题(24243)
- 业(21749)
- 贸(21345)
- 技术经济(20842)
- 图书(20246)
- 理论(20074)
- 国际(18482)
- 统计(18236)
- 商业(18207)
- 版(18188)
共检索到591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雪
本文采用中国A股市场中四个主要的证券分析机构在2006年1月1日到2007年4月1日间所发布的股票评级调整事件作为样本,用事件研究法证明了中国A股市场中证券分析机构提供的评级调整推荐报告对股票价格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同研究机构影响力的差异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显著的异常收益,但在长的时间段内则效应不显著。不同分析师连续多次调整评级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并没有产生异常收益的显著差异。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投资推荐 投资价值 研究报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铮 周浩
证券分析师是证券市场的重要信息中介,而分析师发布的上市公司盈余预测普遍存在正偏差。本文从金融市场的预测行为需要参考已知的公开信息这一事实出发,考察影响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盈余预测准确性的因素。研究发现:一是上市公司的定期披露信息对于分析师预测具有很高的信息含量;二是分析师预测的精准度随时间推移逐渐提高,信息年度第一次预测偏差最大,然后逐渐收敛;三是分析师的预测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且严重依赖发布时点已知的其他分析师的预测。
关键词:
分析师 盈余预测 正偏差 信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峻 王宇熹
本文以我国12家主要券商研究机构的证券分析师推荐报告为样本,基于2000-2004年的沪深A股市场的全部股票价格与交易量数据库,采用三种不同的市场超额收益率模型和事件研究法,研究了我国证券分析师评级调整前后累积超额收益率、股票价格和交易量之间的经验关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洪剑峭 王瑞 陈长松
本文以我国证券分析师(以下简称分析师)在2005-2010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对象,研究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与其投资评级效率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方法是,按照准确性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进行分组并根据组内的投资评级构造股票投资组合,比较各投资组合的月平均超额收益率的差异。研究发现,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性与其投资评级的效率正相关,盈余预测准确性最高组的买入-卖空投资组合的月平均超额收益比准确性最低组高出1.997%。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准确的盈余预测信息有助于分析师做出更有价值的投资评级,同时,研究也初步揭开了分析师工作过程的"黑匣子",为未来深入研究分析师行为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盈余预测 投资评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宇超 肖斌卿 李心丹
证券分析师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信息中介作用正日益凸显。本文研究了公司规模、业务复杂度、投资风险、股权结构和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等因素对分析师跟进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计数(Count data)计量方法和结构化方程(SEM)对实证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分析师倾向于跟进那些规模较大、机构持股比例较高且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较好的公司,而规避那些投资风险和业务复杂程度较高且内部人持股比例较大的公司。实证结果支持了分析师在中国市场上主要搬演了信息中介的角色,而不是作为信息提供者与企业的直接披露进行竞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欣 唐清泉
本文在深入剖析企业R&D活动特性的基础上,指出R&D活动的内在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和财务报表对R&D信息承载的不足,导致了企业R&D信息不对称的产生。因此,市场需要相应的替代机制来解决R&D信息不对称,打开R&D信息的"黑匣子",促进资本市场合理配置资源。本文研究表明,财务分析师正是这一替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财务分析师会跟踪企业R&D活动提供深层次信息,并且对R&D活动具备相当的分析甄别能力,此外,分析师的跟踪有利于资本市场对企业R&D活动价值的认同。本文的结论对完善我国资本市场R&D信息建设和认识财务分析师行为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董望 陈俊 陈汉文
本文以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分析师跟踪、盈余预测精确度和分歧度三个方面考察了内控质量对分析师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控质量越高的公司能够吸引更多的分析师跟随;内控质量更高的公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也显著更为准确,不过上述经验关系只存在于高估实际盈余的样本组中;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内控质量影响了分析师预测分歧度。本文在拓展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研究和分析师决策过程研究的同时,研究结论也对当前的市场监管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分析师跟踪 盈余预测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冬华 赵玉洁
分析师跟进能够有效缓解上市公司和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发挥信息中介的作用。本文从"信息中介——审计风险——审计费用"这一链条研究了分析师跟进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分析师跟进与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明星分析师跟进更有利于降低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进与审计费用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依赖分析师研究报告的程度,对于信息自给能力较强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其依赖分析师研究报告的程度较低,分析师跟进与审计费用的负相关关系程度较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储一昀 仓勇涛
本文以2000~2005年353家IPO公司及1323个分析师定价预测的观测值,研究了分析师定价预测的一致性、意见分歧以及分析师跟进的人数对公司首日上市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定价预测的一致性与公司上市首日收盘价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并能很好地解释公司上市首日收盘价,这表明分析师预测的价格是值得信赖的,可以作为公司IPO上市首日价格的估量。此外,我们的研究还为分析师意见分歧作为风险衡量替代的假说提供了证据支持,并发现分析师人数对公司首日回报率的影响是抑制股价非理性增长效应和不确定性拓展效应的复合。
关键词:
分析师 定价预测 意见分歧 抑价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斌卿 郑莉莉 李心丹 朱文俊
已有研究显示分析师通常在公司盈余发布之前做出乐观预测而导致预测偏差。运用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检验分析师进行盈余预测时是否考虑到会计稳健性的相关信息。以不对称时间及时性(AT)和资产负债表准备金(BSR)作为会计稳健性代理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法和最小绝对值偏差法等方法,在控制了一些被认为是影响分析师预测误差的因素后,发现分析师预测并未考虑到不对称时间及时性("好消息"和"坏消息")影响,且预测误差与资产负债表准备金额呈负关联。研究表明没有考虑到会计稳健性是中国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的一个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亮 刘松芳
文章利用2005—2010年新会计准则实施(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实施)前后6年间中国证券分析师对7612家样本上市公司的关注数据,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关注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被分析师关注越多的公司,相应的其盈余管理行为就越少,而未被分析师关注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高于被关注的上市公司;然而分析师外部监督对于被关注上市公司虚增利润有抑制作用,但是对于其隐瞒利润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因此,在制度变革和转型期,更应规范证券分析师行业发展,抑制公司盈余操纵管理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亮 刘松芳
文章利用2005—2010年新会计准则实施(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实施)前后6年间中国证券分析师对7612家样本上市公司的关注数据,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关注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被分析师关注越多的公司,相应的其盈余管理行为就越少,而未被分析师关注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高于被关注的上市公司;然而分析师外部监督对于被关注上市公司虚增利润有抑制作用,但是对于其隐瞒利润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因此,在制度变革和转型期,更应规范证券分析师行业发展,抑制公司盈余操纵管理行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立平 刘建和
本文利用上海证券报每周一"本周股评家最为看好的个股"这一栏目的长期荐股统计数据对A股市场中证券分析师荐股的市场影响能力进行了非正常收益率和成交量的实证研究。实证的结果发现证券分析师荐股受到整个市场行情发展状况的影响很大,而对市场量价的影响只存在短期效应,最终影响不大。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市场影响能力 荐股能力 股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春峰 辛宇 房振明 赵亮
本文以2008-2014年中国证券市场的分析师评级调整为样本,基于学习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对评级调整的参考价值的影响,结合调整方向、分析师特征等,挖掘该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市场上,分析师上调评级在经济形势不好时比在经济形势好时更有参考价值,但是下调评级的参考价值在不同经济形势下差异不显著;来自明星分析师、明星券商的上调评级更有参考价值,且短期内,券商名气对累计超额收益的作用比分析师名气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
分析师 评级调整 经济形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