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77)
2023(13738)
2022(11641)
2021(10713)
2020(9150)
2019(21266)
2018(20720)
2017(40026)
2016(21665)
2015(24804)
2014(24924)
2013(24901)
2012(23340)
2011(21269)
2010(21300)
2009(20292)
2008(20468)
2007(18336)
2006(15964)
2005(14734)
作者
(63100)
(53084)
(52888)
(50549)
(33816)
(25432)
(24153)
(20449)
(20010)
(18882)
(18092)
(17776)
(16985)
(16787)
(16772)
(16507)
(15721)
(15599)
(15425)
(15324)
(13166)
(12922)
(12765)
(12005)
(11980)
(11979)
(11777)
(11596)
(10657)
(10376)
学科
(98034)
经济(97910)
管理(68798)
(63920)
(52502)
企业(52502)
方法(47122)
数学(42214)
数学方法(41943)
(28941)
中国(27248)
(25012)
(23162)
(20742)
贸易(20729)
(20211)
业经(19469)
(17766)
财务(17735)
(17726)
财务管理(17690)
(17265)
银行(17239)
(17205)
金融(17201)
环境(17191)
企业财务(16866)
(16452)
农业(15827)
地方(15541)
机构
大学(327934)
学院(323352)
(147381)
经济(144686)
管理(124990)
研究(111703)
理学(107415)
理学院(106275)
管理学(104913)
管理学院(104284)
中国(89045)
(71139)
(68488)
科学(62858)
财经(56476)
(56240)
(51455)
中心(51369)
(50771)
研究所(50341)
经济学(47914)
(47761)
业大(43705)
北京(43689)
经济学院(43401)
财经大学(42187)
农业(39772)
(39600)
(39458)
师范(39097)
基金
项目(209802)
科学(167402)
基金(157706)
研究(153521)
(136626)
国家(135591)
科学基金(116789)
社会(102407)
社会科(97390)
社会科学(97364)
基金项目(82463)
(77585)
自然(73397)
自然科(71735)
自然科学(71711)
自然科学基金(70535)
教育(70471)
(66367)
资助(65381)
编号(59692)
(49664)
成果(49344)
重点(47227)
国家社会(44209)
(44169)
(43478)
教育部(43371)
(43170)
人文(41384)
课题(41092)
期刊
(159007)
经济(159007)
研究(100180)
中国(64309)
(56979)
学报(47541)
管理(45454)
(45238)
科学(45127)
大学(36708)
(35447)
金融(35447)
学学(34627)
农业(29962)
财经(29779)
教育(27921)
经济研究(26860)
技术(25699)
(25546)
业经(23116)
问题(21600)
(20302)
国际(17443)
(16779)
技术经济(16770)
世界(16723)
理论(15971)
统计(15856)
(14585)
商业(14424)
共检索到489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丽梅  逯东  
证券分析师旨在担当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中介,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治理机制,导致其在声誉机制与市场环境交互效应下的角色异化。具体表现为:当处于牛市时,明星分析师和非明星分析师无显著差异,均迎合了投资者情绪,未能反映公司特质信息;而当处于盘整市和熊市时,明星分析师和非明星分析师均能反映公司特质信息,且明星分析师的作用更为显著。检验结果证实,分析师存在"明星效应",但因市场环境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为规范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发展,应从多层面加强、规范分析师的信息解读能力,发挥声誉机制的治理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宗新  杨万成  
证券分析师能否通过挖掘基本面信息减少市场信息非对称性,以"研究创造价值"引导市场理性投资,成为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构建券商研究报告信息量化指标为基础,从证券分析师声誉和挖掘基本面信息出发,探索了中国证券分析师影响市场的路径和机制。研究发现:(1)控制声誉因素的影响,分析师能通过信息模式直接影响市场;剥离基本面信息,新财富分析师通过声誉模式产生了更大的市场反应;(2)对于影响两种模式的市场环境,信息不对称增强了声誉模式和信息模式的作用;基金持股增强了信息模式而未提高声誉模式的作用;(3)基于一致预期组合分组检验,声誉模式通过卖空组合而非买入组合产生了价值;而信息模式通过买入组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萧松华  肖志源  
理论界关于声誉机制对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行为的影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本文通过构建证券分析师不同情况下的收益矩阵,求解其最大化的期望收益,得出了声誉机制会引发证券分析师的利益冲突行为,而且证券分析师是否选择跟风主要取决于不同情况下的收益的结论。本文认为,可通过建立声誉回报机制来影响证券分析师的收益,促使证券分析师发布独立且公正的投资建议,以消除证券分析师的利益冲突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佟锦霞  
以2004~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证券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对证券分析师乐观性的影响以及证券分析师声誉对该影响的缓解作用。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确实能够增强证券分析师乐观性,如果基金公司在上期向证券公司支付了分仓佣金,则证券分析师在本期将会对该基金持有的重仓股票发布更乐观的评级报告;证券分析师声誉能够有效地缓解证券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对证券分析师乐观性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佟锦霞  
以2004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证券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对证券分析师乐观性的影响以及证券分析师声誉对该影响的缓解作用。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确实能够增强证券分析师乐观性,如果基金公司在上期向证券公司支付了分仓佣金,则证券分析师在本期将会对该基金持有的重仓股票发布更乐观的评级报告;证券分析师声誉能够有效地缓解证券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对证券分析师乐观性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亮  刘松芳  
文章利用2005—2010年新会计准则实施(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实施)前后6年间中国证券分析师对7612家样本上市公司的关注数据,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关注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被分析师关注越多的公司,相应的其盈余管理行为就越少,而未被分析师关注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高于被关注的上市公司;然而分析师外部监督对于被关注上市公司虚增利润有抑制作用,但是对于其隐瞒利润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因此,在制度变革和转型期,更应规范证券分析师行业发展,抑制公司盈余操纵管理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亮  刘松芳  
文章利用2005—2010年新会计准则实施(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实施)前后6年间中国证券分析师对7612家样本上市公司的关注数据,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关注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被分析师关注越多的公司,相应的其盈余管理行为就越少,而未被分析师关注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高于被关注的上市公司;然而分析师外部监督对于被关注上市公司虚增利润有抑制作用,但是对于其隐瞒利润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因此,在制度变革和转型期,更应规范证券分析师行业发展,抑制公司盈余操纵管理行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奕明  金洪飞  
本文通过对分析师信息收集方式、分析技术和手段、选股动机等几方面的 Probit 分析,发现他们已有一定的声誉构建意识,但关注的层面有别。在建立公司内部声誉和机构投资者客户层面的声誉时会更多地通过私人信息的收集、分析手段的运用来积累,但面对社会大众的市场声誉却未发现这种主动性。分析师非常看重信息资源的优势,私人信息是分析师获得声誉的基础。分析师在积累自身声誉时,对技术面甚至形象面考虑较多,而对投资者利益保护一类的道德面重视不够。这一结论也表明,中国缺乏分析师声誉回报机制,无论是证券公司内部还是在整个市场,都没有将分析师声誉与其回报联系起来。由此我们建议,尽快建立分析师声誉回报机制。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宇超  肖斌卿  李心丹  
证券分析师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信息中介作用正日益凸显。本文研究了公司规模、业务复杂度、投资风险、股权结构和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等因素对分析师跟进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计数(Count data)计量方法和结构化方程(SEM)对实证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分析师倾向于跟进那些规模较大、机构持股比例较高且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较好的公司,而规避那些投资风险和业务复杂程度较高且内部人持股比例较大的公司。实证结果支持了分析师在中国市场上主要搬演了信息中介的角色,而不是作为信息提供者与企业的直接披露进行竞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雪  
本文采用中国A股市场中四个主要的证券分析机构在2006年1月1日到2007年4月1日间所发布的股票评级调整事件作为样本,用事件研究法证明了中国A股市场中证券分析机构提供的评级调整推荐报告对股票价格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同研究机构影响力的差异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显著的异常收益,但在长的时间段内则效应不显著。不同分析师连续多次调整评级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并没有产生异常收益的显著差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董望  陈俊  陈汉文  
本文以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分析师跟踪、盈余预测精确度和分歧度三个方面考察了内控质量对分析师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控质量越高的公司能够吸引更多的分析师跟随;内控质量更高的公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也显著更为准确,不过上述经验关系只存在于高估实际盈余的样本组中;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内控质量影响了分析师预测分歧度。本文在拓展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研究和分析师决策过程研究的同时,研究结论也对当前的市场监管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石玉  张俊民  刘雨杰  
本文实证考察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受损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基于2008~2012年中国证监会公告的5起重大会计师事务所处罚案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受损后,证券分析师对其审计客户的盈余预测质量显著下降,具体表现为预测准确度显著下降,预测分歧度显著增大,悲观性倾向增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石玉  刘雨杰  张俊民  
本文选取2007-2012年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或卷入影响较大的财务丑闻的审计师作为声誉受损样本,通过考察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特征是否受到审计师声誉受损的影响,分析证券分析师是否在关注审计师的职业声誉。研究结果显示,与审计师声誉未受损的上市公司相比,证券分析师对审计师声誉受损的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盈余预测准确度下降,乐观程度显著下降,分歧度显著上升。研究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就与证券市场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对审计师声誉具有一定的认知度,并通过盈余预测特征将审计师声誉的信息传递给利益相关者,审计师声誉机制在证券分析师这一特殊行业内正在逐渐形成。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洪剑峭  王瑞  陈长松  
本文以我国证券分析师(以下简称分析师)在2005-2010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对象,研究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与其投资评级效率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方法是,按照准确性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进行分组并根据组内的投资评级构造股票投资组合,比较各投资组合的月平均超额收益率的差异。研究发现,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性与其投资评级的效率正相关,盈余预测准确性最高组的买入-卖空投资组合的月平均超额收益比准确性最低组高出1.997%。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准确的盈余预测信息有助于分析师做出更有价值的投资评级,同时,研究也初步揭开了分析师工作过程的"黑匣子",为未来深入研究分析师行为提供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