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6)
- 2023(9511)
- 2022(7999)
- 2021(7501)
- 2020(6018)
- 2019(13894)
- 2018(13515)
- 2017(26118)
- 2016(13852)
- 2015(15730)
- 2014(15734)
- 2013(15798)
- 2012(15239)
- 2011(14380)
- 2010(14488)
- 2009(13695)
- 2008(13428)
- 2007(11700)
- 2006(10910)
- 2005(10220)
- 学科
- 济(83859)
- 经济(83798)
- 管理(38930)
- 业(33626)
- 方法(29101)
- 数学(26796)
- 数学方法(26566)
- 企(25725)
- 企业(25725)
- 中国(22636)
- 地方(18893)
- 农(17386)
- 贸(16494)
- 贸易(16484)
- 易(16087)
- 财(14806)
- 业经(13995)
- 地方经济(13172)
- 制(13167)
- 学(12549)
- 融(11601)
- 金融(11601)
- 银(11549)
- 银行(11549)
- 策(11390)
- 行(11289)
- 农业(11153)
- 环境(11122)
- 发(9721)
- 体(9431)
- 机构
- 大学(209509)
- 学院(208206)
- 济(110361)
- 经济(108505)
- 研究(81373)
- 管理(77205)
- 中国(65359)
- 理学(65060)
- 理学院(64339)
- 管理学(63533)
- 管理学院(63118)
- 财(48812)
- 京(44354)
- 科学(41509)
- 所(40240)
- 财经(38195)
- 经济学(36922)
- 研究所(35797)
- 中心(35350)
- 经(34878)
- 经济学院(33006)
- 江(30390)
- 北京(29494)
- 院(28972)
- 财经大学(28194)
- 范(26493)
- 农(26407)
- 师范(26362)
- 科学院(24091)
- 州(23704)
- 基金
- 项目(125707)
- 科学(101223)
- 研究(95842)
- 基金(95243)
- 家(81356)
- 国家(80762)
- 科学基金(69276)
- 社会(65998)
- 社会科(62851)
- 社会科学(62842)
- 基金项目(47536)
- 省(43774)
- 教育(42921)
- 资助(41347)
- 自然(40727)
- 自然科(39789)
- 自然科学(39779)
- 自然科学基金(39124)
- 划(38313)
- 编号(36339)
- 成果(30936)
- 部(30497)
- 国家社会(28905)
- 发(28763)
- 重点(28061)
- 中国(27594)
- 教育部(27023)
- 课题(26153)
- 人文(25806)
- 创(25037)
- 期刊
- 济(129133)
- 经济(129133)
- 研究(76658)
- 中国(42373)
- 财(35320)
- 管理(31727)
- 融(27312)
- 金融(27312)
- 科学(25565)
- 农(24586)
- 学报(23377)
- 经济研究(23130)
- 财经(20603)
- 大学(19138)
- 经(17985)
- 学学(17903)
- 教育(17846)
- 技术(17775)
- 贸(16903)
- 问题(16901)
- 农业(16831)
- 业经(16557)
- 国际(15855)
- 世界(14924)
- 技术经济(12416)
- 统计(12108)
- 经济问题(10242)
- 策(10232)
- 现代(9924)
- 经济管理(9739)
共检索到339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鹏 许亦平 林桂军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实行的是单一银行体制与高度集中的货币信贷管理制度,这是整个计划经济时期货币政策实施的基础环境。单一银行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可以通过综合信贷计划直接控制现金发行量和贷款总量,从而控制货币供给量,以实现"保证币值稳定,使流通中的货币与商品量相适应"的货币政策目标。1952—1957年间,中国人民银行以现金发行量作为货币政策目标进行直接调控,对货币政策变量能够有效控制。1958年的信贷管理制度改革,破坏了与单一银行体制相对应的制度安排,导致中国人民银行对贷款总量失控,结果引发严重通胀。1966—1978年间,银行组织机构虽然遭到破坏,但中央仍掌握对信贷的控制权,货币供给没有失控,这...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程建胜
"九五"时期,中央银行一方面努力调控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继续推进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货币政策决策逐步合理化,政策执行日趋独立。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市场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帆
从历史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客观评价中国实行了28年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积极意义与成就,发现:计划经济时期完成了中国工业化所需的资本积累;形成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积累大量实物经济和生产力,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关键词: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人口红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国峰
对2018年货币政策的回顾2018年全球经济总体延续复苏态势,国内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但内外部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多。从外部环境看,主要发达经济体在复苏中出现分化,外部风险和挑战有所加大。从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看,国内经济运行保持韧性,但在新旧动能转换阶段,受"几碰头"等因素影响,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面对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慧
2016年货币政策调控与改革回顾刚刚过去的2016年,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变化,我们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从国际上看,全球"黑天鹅"事件频发,民粹主义高涨,逆全球化、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明显抬头,美元加息预期增强,全球通胀预期有所变化,国际经济金融和流动性形势高度复杂多变。从国内看,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减轻,经济总体保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慧
2016年货币政策调控与改革回顾刚刚过去的2016年,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变化,我们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从国际上看,全球"黑天鹅"事件频发,民粹主义高涨,逆全球化、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明显抬头,美元加息预期增强,全球通胀预期有所变化,国际经济金融和流动性形势高度复杂多变。从国内看,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减轻,经济总体保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易纲
对2017年货币政策工作的回顾回顾2017年的经济金融运行,积极有利的变化增多,同时也有一些风险隐患暴露。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继续呈现复苏态势,总体好于预期,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趋向正常化,美联储年内三次加息并推出缩表计划,地缘政治风险频发并对国际金融市场形成一定冲击,国际经贸环境和跨境资本流动性形势变化较大。从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看,经济稳中向好,结构持续改善,总供求更加平衡,制造业产能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国峰
2021年,人民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金融委直接领导下,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了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持续强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向新 苏少之
1 957— 1 978年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 ,存在着一部分不可能或不可能完全纳入国家计划的非计划经济因素。这些经济因素在计划之外 ,从一定程度上调节着物资生产和流通 ,对计划起着重要的弥补和补充作用 ,并成为中国始于 2 0世纪 70年代末期的渐进式改革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计划经济体制 非计划经济因素 地位和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敏 牛慕鸿 陈得文
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政策重点是从过去的总量宽松、粗放刺激转向总量稳健、结构优化,为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2015年货币政策稳中有进2015年,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操作上更加注重松紧适度、预调微调,在灵活调控、区间调控的同时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同时,"寓改革于调控之中",各项金融改革明显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2015年货币政策偏于宽松,突出表现为超预期的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偏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稳增长"创造合理的流动性环境和低利率环境。但是超预期的信贷对经济刺激效果下降;信贷资金流向加剧产业结构矛盾;部分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助涨助跌;部分信贷资金参与套利套汇的"财务游戏";频繁的降准降息向外界传递错误信号,加大资本外流压力。展望2016年,在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调结构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货币政策从"松紧适度"转为强调"灵活适度",灵活运用调整基准利率传递央行货币政策信号,灵活降准以对冲基础货币缺口,灵活运用结构性金融工具补充流动性。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德勇 常玉荣
转轨时期特殊的社会经济环境———二元经济结构和双轨经济体制,使得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面临复杂的局面。提高货币政策效率的基本点是要充分考虑到货币政策与经济体制的适应性,改善整体金融环境,明确我国货币政策的过渡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卞志村 毛泽盛
本文对有关货币政策规则的著名建议及货币政策规则思想的现代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的历史回顾。讨论了在不确定性的短期宏观经济模型(即所谓的Poole模型)中规则的作用及中期模型如AS-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规则。我们特别关注所谓的工具规则和目标规则,工具规则以泰勒规则为代表,而通货膨胀目标规则是最流行的目标规则。最后,我们介绍了最优货币政策的理论观点,并将所谓的芝加哥规则放入一个简单的实际货币余额增长模型中进行考察。
关键词:
货币政策规则 泰勒规则 通货膨胀目标规则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根有
一九九三年货币政策回顾戴根有一、一九九三年金融形势特点1993年是我国建立中央银行体制以来,在货币政策管理方面特别值得认真总结的一年。这一年,货币政策在治理金融秩序、抑制经济过热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又避免了过去因治理经济过热而导致经济低速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索彦峰
遵循理论的发展脉络,沿着狭义信用传导机制与广义信用传导机制这两条主线对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理论进行了回顾,并作了简要评述。理解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信用以及不完美的金融市场在宏观经济波动中的作用。这要求在准确把握经济的结构和制度特征的基础上,以货币经济学的新范式重新审视货币与信用的关系,这也是未来研究的立足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