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24)
- 2023(10229)
- 2022(8751)
- 2021(8277)
- 2020(7071)
- 2019(16860)
- 2018(16372)
- 2017(31742)
- 2016(16805)
- 2015(19503)
- 2014(19434)
- 2013(19671)
- 2012(18438)
- 2011(16781)
- 2010(16639)
- 2009(15642)
- 2008(15675)
- 2007(13747)
- 2006(11727)
- 2005(10664)
- 学科
- 济(77452)
- 经济(77384)
- 管理(45017)
- 业(43431)
- 方法(38597)
- 企(34492)
- 企业(34492)
- 数学(34188)
- 数学方法(33988)
- 贸(24342)
- 贸易(24330)
- 易(23685)
- 中国(22051)
- 农(19238)
- 财(18503)
- 业经(14474)
- 制(13848)
- 学(13823)
- 地方(13176)
- 银(12359)
- 农业(12338)
- 银行(12335)
- 融(12011)
- 金融(12009)
- 行(11838)
- 出(11089)
- 务(11020)
- 财务(11005)
- 财务管理(10976)
- 关系(10949)
- 机构
- 大学(252876)
- 学院(249157)
- 济(117581)
- 经济(115611)
- 管理(93955)
- 研究(89070)
- 理学(81264)
- 理学院(80336)
- 管理学(79171)
- 管理学院(78714)
- 中国(70162)
- 京(52506)
- 财(51326)
- 科学(50542)
- 所(44834)
- 财经(41932)
- 研究所(40925)
- 中心(40405)
- 农(39445)
- 经济学(38837)
- 经(38393)
- 经济学院(35400)
- 江(34456)
- 业大(34062)
- 北京(33515)
- 范(31528)
- 财经大学(31381)
- 师范(31282)
- 院(31278)
- 农业(31270)
- 基金
- 项目(163244)
- 科学(129255)
- 基金(122133)
- 研究(120007)
- 家(106057)
- 国家(105263)
- 科学基金(89400)
- 社会(79535)
- 社会科(75593)
- 社会科学(75573)
- 基金项目(64124)
- 省(59292)
- 自然(55492)
- 教育(54715)
- 自然科(54263)
- 自然科学(54245)
- 自然科学基金(53338)
- 划(51466)
- 资助(50597)
- 编号(46761)
- 部(38913)
- 成果(38433)
- 重点(37056)
- 发(35403)
- 国家社会(34329)
- 创(33990)
- 教育部(33902)
- 中国(32774)
- 人文(32333)
- 课题(31903)
- 期刊
- 济(122050)
- 经济(122050)
- 研究(76498)
- 中国(44532)
- 财(38740)
- 学报(37168)
- 农(35093)
- 科学(34909)
- 管理(31965)
- 大学(28227)
- 学学(26626)
- 融(26350)
- 金融(26350)
- 农业(23839)
- 经济研究(22491)
- 财经(21333)
- 贸(21024)
- 教育(20651)
- 国际(18834)
- 技术(18832)
- 经(18505)
- 业经(18288)
- 问题(17852)
- 世界(14906)
- 业(13786)
- 技术经济(12865)
- 商业(12300)
- 统计(11991)
- 理论(11374)
- 版(10932)
共检索到367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裴长洪 郑文
贸易顺差会导致汇率升值,这是许多人从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得到的认识。近年来西方政界与学术界屡屡以中国贸易顺差为由要挟人民币升值。本文以1975年至2005年世界主要的46个经济体的贸易收支、外汇储备、实际有效汇率数据为基础,以格兰杰因果检验为基本方法,进行了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大样本检验,获得如下结论:贸易收支不能单独决定汇率水平。本文同时对均衡汇率理论及应用进行了述评,指出在中国现行体制下,按照西方均衡汇率实证模型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存在困难,其测算结果并不可靠。还指出:中国贸易顺差将长期持续,任何外国强权都没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贸易收支 顺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细芳 叶全良
本文利用2005年8月至2008年2月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中美贸易顺差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二者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并运用历史路径法则,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日经贸关系为参照,探析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和实质,继而对我国外贸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胜 陈继勇 吴宏
针对中美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问题,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人民币升值在短期难以对中美贸易顺差产生调节作用,从长期影响而言,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作用也不大。此外,中美贸易顺差在短期还是主要取决于当前贸易收支的现实情况,而中长期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因此,人民币升值不会缓解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而且即使美国贸易收支出现改善也不会对美国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彬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从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角度研究了人民币均衡汇率和汇率失衡程度。结果显示,人民币在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失衡趋势逐步缩小,近期汇率已接近均衡,未来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不大。本文进一步考察了汇率失衡与我国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认为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持续升值已使得当前汇率对贸易顺差的贡献度大幅减弱,未来贸易部门的优化调整应更多着眼于贸易领域中结构性问题的有效解决。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均衡与失衡 贸易顺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莉 齐良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陈抗 李文溥 龚敏
一、问题的提出2005-2006年在出口增速高位缓慢下降、进口增速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我国贸易顺差急剧扩大。2004年贸易顺差仅为320.9亿美元,2005年快速攀升至1020亿美元,2006年进一步扩大为1775亿美元。为了缓解对外贸易的不平衡,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启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市场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费广平
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我国贸易顺差的可持续及其与人民币汇率关系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分析我国贸易顺差变动趋势的基础上,通过构建SVAR模型,研究分析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贸易顺差对汇率的正向影响较为显著,但汇率对贸易顺差的影响相对较小,我国贸易顺差和汇率受国际经济冲击影响较大,"8?11汇改"结构性特征对贸易顺差和汇率具有显著影响。建议加快推进外贸供给侧改革,有效管理人民币汇率预期,不断提升汇率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
关键词:
贸易顺差 人民币汇率 汇率波动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费广平
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我国贸易顺差的可持续及其与人民币汇率关系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分析我国贸易顺差变动趋势的基础上,通过构建SVAR模型,研究分析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贸易顺差对汇率的正向影响较为显著,但汇率对贸易顺差的影响相对较小,我国贸易顺差和汇率受国际经济冲击影响较大,"8?11汇改"结构性特征对贸易顺差和汇率具有显著影响。建议加快推进外贸供给侧改革,有效管理人民币汇率预期,不断提升汇率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
关键词:
贸易顺差 人民币汇率 汇率波动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村璞 何静 王建喜
本文使用非线性平滑转换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时期内非线性模型能更好地拟合两者的动态关系,在非线性条件下,当期人民币升值将会使贸易顺差增加,前两期人民币升值将会导致当期贸易顺差减少,人民币升值对贸易顺差的影响表现出很强的非线性门限特征。人民币汇率对贸易差额影响的时间路径像是一个"倒J-曲线"。200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虽然一直在发挥着降低贸易顺差的作用,但是,人民币汇率不是贸易顺差形成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汇率 贸易顺差 平滑转换 非线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毕玉江
文章选取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韩国作为研究对象,使用1999年1月到2010年1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趋势性变动与波动风险对双边贸易差额的影响,考查了中国加入WTO和2005年的第二次汇改对双边贸易差额调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趋势性变动对贸易顺差的调整效应是不显著的,其作用结果对不同贸易伙伴存在差别,而汇率波动率风险总体而言对双边贸易差额具有显著影响。贸易伙伴国(地区)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是双边贸易差额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对贸易顺差的形成及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加入WTO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但第二次汇率制度改革对国别(地区)贸易顺差调...
关键词:
汇率波动 贸易顺差 贸易伙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锋
目前,全球最典型的贸易顺差国是中国和德国,中国主要体现为对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顺差,而德国主要体现为对欧元区内部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国家的顺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江银
人民币升值趋势下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是国际产业转移形成的"迁移效应"、世界市场对中国产品需求大量增加、中国劳动力等要素的低价格形成的比较优势以及中国高储蓄率低消费率等深层次根源的结果,人民币小幅升值难阻贸易顺差扩大态势,但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经济增长减速而影响中国出口,加上汇率和政策调控等因素,外贸顺差增速有望放缓。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进出口贸易 贸易顺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功根
本文解释了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为何无法显著改善美国对中国大陆的贸易逆差;验证了中国面临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主要基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而非利差。通过综合分析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中国面临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中国的净出口波动以及FDI波动之间的关系,勾勒出一个传导机制,试图解释2005年以来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梅恋
本币升值是削减我国贸易顺差的一项措施。但是,在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同时存在且加工贸易占比更大的情况下,本币升值对削减顺差的作用将大大被削弱。本文探讨了在多种贸易方式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本币升值对进出口的影响机制,证明了本币升值对不同贸易方式的影响程度不同并指出要有效削减贸易顺差必须特别采取针对加工贸易的措施。
关键词:
本币升值 贸易顺差 加工贸易 一般贸易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范言慧 潘慧峰 李哲
本文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与贸易差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认为,本币升值预期会对实际汇率(对贸易差额)的影响产生抑制作用,并刺激出口扩大和进口延迟。这表明消除贸易顺差也需要降低人们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舆论压力可能在实际中会产生逆反的效果,即靠人民币升值不但不能解决中国贸易顺差(其他国家的逆差)的问题,持续施压反而会在短期内扩大顺差。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预期 贸易顺差 实际有效汇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