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22)
2023(14830)
2022(12499)
2021(11967)
2020(10115)
2019(23095)
2018(22558)
2017(43340)
2016(22955)
2015(25842)
2014(25372)
2013(24705)
2012(22201)
2011(19949)
2010(19595)
2009(17790)
2008(16978)
2007(14284)
2006(12127)
2005(10497)
作者
(64616)
(54203)
(53636)
(51192)
(34369)
(25996)
(24328)
(21071)
(20493)
(18874)
(18341)
(18282)
(17063)
(16869)
(16724)
(16620)
(16081)
(15773)
(15550)
(15425)
(13266)
(13075)
(13051)
(12283)
(12063)
(12036)
(11830)
(11475)
(10801)
(10614)
学科
(94349)
经济(94258)
管理(65148)
(61624)
(50331)
企业(50331)
方法(48682)
数学(43966)
数学方法(43270)
中国(25495)
(24607)
(22967)
业经(19114)
(19111)
(18901)
贸易(18892)
(18512)
环境(17477)
农业(16145)
(15616)
(15003)
财务(14947)
财务管理(14921)
地方(14568)
理论(14562)
技术(14493)
(14253)
企业财务(14227)
(13692)
(13678)
机构
大学(322676)
学院(321669)
(136698)
经济(134371)
管理(126373)
理学(111361)
理学院(110148)
研究(108438)
管理学(107987)
管理学院(107398)
中国(82091)
科学(67353)
(67036)
(58651)
(54581)
(53516)
中心(49725)
研究所(49635)
业大(49460)
财经(48764)
(44941)
(43685)
经济学(43428)
农业(43383)
北京(41381)
(40354)
师范(39838)
(39507)
经济学院(39318)
财经大学(36961)
基金
项目(231024)
科学(184325)
基金(173225)
研究(163245)
(153371)
国家(152234)
科学基金(131473)
社会(106930)
社会科(101720)
社会科学(101696)
基金项目(90888)
(87194)
自然(86979)
自然科(85089)
自然科学(85066)
自然科学基金(83600)
教育(75781)
(75133)
资助(71843)
编号(62766)
重点(52477)
(52204)
成果(48821)
(48720)
(48645)
国家社会(46366)
创新(45629)
科研(45403)
教育部(44892)
大学(43349)
期刊
(133262)
经济(133262)
研究(87084)
中国(56823)
学报(52517)
科学(49438)
(47451)
管理(45038)
(44576)
大学(40462)
学学(38544)
农业(33381)
教育(29791)
技术(28451)
(24435)
金融(24435)
经济研究(23814)
财经(23791)
业经(20790)
(20609)
(19104)
问题(17630)
统计(17532)
(15945)
技术经济(15823)
(15555)
(15501)
资源(15315)
科技(14781)
世界(14513)
共检索到446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左永彦  冯兰刚  
基于2004—2013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使用SML指数、空间自相关和空间β收敛分析方法对环境约束下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分异趋势及收敛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受到技术进步的拉动在考察期内以年均5.29%的速度增长,技术效率在波动中无明显改善;随着技术进步度过快速空间外溢时期,地区间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正向空间溢出作用经历了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HH类型地区以中南区为基础逐渐向西北方向的重庆和陕西扩张,LL类型地区在北方以及华东区的连片分布范特征逐渐增强,HL类型和LH类型地区的连片特征趋于减弱;中国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畜禽养殖业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是影响收敛性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左永彦  冯兰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左永彦  彭珏  封永刚  
环境污染是制约规模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规模生猪养殖为例,利用中国29个省区的规模生猪养殖数据以及课题组和相关文献对于规模生猪养殖粪便处理方式的调研数据,构建考虑环境非期望产出的固定窗式参考集FWML指数对2004~2013年环境约束下中国规模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环境约束下中国规模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6.32%的速度增长,技术进步是拉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地区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异明显;环境因素对于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抑制作用显著;中国多数省区规模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以中幅和小幅增长为主,目前仅有少数省区处于高全要素生产率增...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海红  刘新民  
研究目标:解析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源泉、时空分异及收敛性。研究方法:采用全局GML指数测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采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空间相关性,采用σ收敛、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及动态空间收敛检验时空收敛性。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绿色集约增长的动力不足,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平衡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源泉是绿色技术进步。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不具有绝对σ收敛态势。动态空间绝对β和条件β收敛表明,区域差异与区域的禀赋条件并不完全相关,区域农业绿色生产呈非均衡态势。研究创新:从时空维度动态视角对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收敛性进行全景式揭示和解释。研究价值:为区域农业绿色协调发展提供实证支撑和决策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红梅  胡海波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框架下,考虑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猪规模养殖绿色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我国生猪养殖优势区的统计数据,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固定窗式参考集FWML指数,对生猪规模养殖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探讨其增长源头。结果表明:不考虑环境因素情况下,生猪规模养殖全要素生产率会被高估,使用FWML指数分析法所得结果更近似于其真实值;考虑环境因素的生猪规模养殖全要素生产率仍处于增长阶段,但小、中、大三种规模的增速不同,中规模养殖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最高,各规模主产区域间增速差异较大,技术进步是拉动其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效率对生猪规模养殖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贡献不高,表现在生猪规模养殖技术使用的有效性、普及性和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上,大幅提高总体技术效率,是未来提升规模养殖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方向。因此,应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提升技术效率以推动生猪规模养殖绿色可持续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红梅  王明春  胡梅梅  
以生猪养殖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作为非期望产出,基于2004—2016年中国17个生猪主产省的数据,采用非径向、非角度基于松弛变量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对生猪优势产区和主产省大、中、小不同规模养殖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变化分解指数进行测度和比较,结果表明:规模化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三种规模均呈现出差异化增长的空间特征和波动性增长的时序变化特征;小规模生产率增长主要源自技术进步,大规模则主要源自技术效率提升,中规模由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改善双力驱动;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不同规模养殖比较优势、地方政府对本地生猪规模养殖的重视程度等差异是导致区域和省份间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传旺  刘希颖  林静  
2009年中国政府提出碳强度指标,表明今后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碳强度约束。针对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没有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本文提出了碳强度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通过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比较,表明碳强度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碳强度目标相吻合,能够实现对低碳经济发展中全要素生产率较准确的评价。经过进一步对碳强度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分解,推动生产可能性边际外移的创新者分析,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研究,结果显示:技术进步是推动碳强度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引导技术进步的创新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平均碳强度最大,目前碳强度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不存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姹  王明利  
一是运用SSBM模型对奶牛规模养殖环境效率及技术效率(技术效率为不考虑温室气体排放下的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效率小规模最高,其次为中规模与大规模;技术效率受温室气体排放约束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大规模、小规模与中规模。二是运用GML指数方法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行分析,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受温室气体排放约束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中规模、大规模与小规模养殖场;GML指数较GM指数(GM指数为不考虑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数)降低的原因各异,小规模主要由温室气体排放拉低技术效率变化导致,而中、大规模奶牛养殖场主要由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正勇  彭乐威  闫周府  
加快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现有研究对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特征缺乏全面认识。本文构建了“资源投入—经济增长—环境效应”为一体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分析框架,采用超效率EBM模型和GML指数法对“十一五”时期以来中国及各省区淡水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动态演进及收敛性特征。结果表明,“十一五”阶段以来中国淡水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7%,累计增长23.6%,呈现“小幅下降—小幅增长—显著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其增长动力主要源自绿色技术进步,绿色技术效率贡献有限;不同地区淡水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不均衡,呈现“西快、东平、中慢”的分布格局,超变密度是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地区内差异的贡献次之,地区间差异的贡献最小;此外,全国及三大区域均存在明显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研究认为,为促进中国淡水养殖业绿色发展,需在加快绿色技术创新的同时提升绿色技术效率,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区域绿色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善高  田旭  
文章基于2004—2018年生猪养殖的省级宏观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TFP的变化情况,并对TFP增长率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TFP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45%、4.41%、3.76%。配置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会同时促进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其中,配置效率变化是推动生猪养殖TFP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效率变化会促进中小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而规模效率变化会促进中大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随着时间推移,配置效率变化曲线和TFP增长率曲线表现出高度的吻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善高  田旭  
文章基于2004—2018年生猪养殖的省级宏观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TFP的变化情况,并对TFP增长率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TFP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45%、4.41%、3.76%。配置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会同时促进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其中,配置效率变化是推动生猪养殖TFP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效率变化会促进中小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而规模效率变化会促进中大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随着时间推移,配置效率变化曲线和TFP增长率曲线表现出高度的吻合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林  
文章通过Malmquist指数将环境因素纳入到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中,测算环境约束下浙江省2002年至2009年9个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成分,并对其收敛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研究区间内浙江省生产率水平略有增长,但各地区增长类型和原因各不相同,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浙江省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差距会扩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文新  潘宇  
本文基于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30个省2005~2014年低碳约束下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度,分析其结构及总体演化趋势,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及时空跃迁测度法描述其在空间格局上的演化过程,最后运用证实性空间数据分析(CsDA)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样本年内我国低碳物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呈螺旋式缓慢上升,但各生产要素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进步缓慢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进步,能源结构等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无明显改善。从空间上看,各省低碳物流效率存在显著关联性特征,但其与能源投入水平未能一致,存在空间异质性。因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实施差异化物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剑宏  刘清泉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技术分析生猪产业政策的影响,以2004—2007年与2007—2011年为两个子时期对我国生猪主产省份不同养殖规模结构的规模报酬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动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我国生猪养殖整体上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散户尤其小规模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在下降,中规模户尤其大规模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显著。结合规模弹性和全要素生产率构成变化比较分析表明,稳定要素价格、促进技术进步和完善生猪养殖社会化服务体系对提高生猪生产绩效更为重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钰  管时一  
通过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引入收敛性分析的方法,测算了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趋势,以期深化对区域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认识和理解,为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及提高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⑴2004~2014年林业全要素生产率虽然出现一定的波动幅度,但整体呈上升趋势;⑵各区域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⑶除西藏、北京和青海3个区域外,其他区域的林业全要素生产率都呈增长趋势;⑷由于存在收敛性,各区域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以趋于同一水平的趋势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