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18)
- 2023(8603)
- 2022(7295)
- 2021(6881)
- 2020(5693)
- 2019(13108)
- 2018(12719)
- 2017(23921)
- 2016(13005)
- 2015(14671)
- 2014(14578)
- 2013(14477)
- 2012(13393)
- 2011(12325)
- 2010(12206)
- 2009(11663)
- 2008(11530)
- 2007(10056)
- 2006(9013)
- 2005(8345)
- 学科
- 济(57030)
- 经济(56944)
- 管理(40699)
- 业(34613)
- 企(28747)
- 企业(28747)
- 方法(23950)
- 数学(21662)
- 数学方法(21433)
- 中国(18501)
- 财(16107)
- 制(15420)
- 农(13562)
- 贸(11818)
- 贸易(11811)
- 业经(11694)
- 易(11575)
- 体(10648)
- 环境(10292)
- 银(9836)
- 银行(9830)
- 行(9480)
- 学(9355)
- 融(9162)
- 金融(9159)
- 地方(9134)
- 体制(9027)
- 务(8990)
- 财务(8969)
- 财务管理(8946)
- 机构
- 大学(191813)
- 学院(187354)
- 济(87584)
- 经济(85960)
- 研究(70721)
- 管理(70574)
- 理学(60156)
- 理学院(59410)
- 管理学(58670)
- 管理学院(58309)
- 中国(55073)
- 京(41947)
- 财(41562)
- 科学(39129)
- 所(34539)
- 财经(32549)
- 研究所(31076)
- 中心(30891)
- 经(29760)
- 经济学(28649)
- 北京(27031)
- 江(26855)
- 农(26345)
- 院(26249)
- 经济学院(25655)
- 财经大学(24255)
- 范(24126)
- 师范(23958)
- 业大(23869)
- 州(20580)
- 基金
- 项目(124764)
- 科学(100581)
- 基金(94579)
- 研究(91855)
- 家(82359)
- 国家(81814)
- 科学基金(70441)
- 社会(62651)
- 社会科(59699)
- 社会科学(59686)
- 基金项目(49425)
- 省(44701)
- 自然(43441)
- 自然科(42450)
- 自然科学(42438)
- 自然科学基金(41657)
- 教育(41530)
- 划(39313)
- 资助(38803)
- 编号(34107)
- 部(29972)
- 重点(28517)
- 成果(28501)
- 制(28316)
- 国家社会(27702)
- 发(26403)
- 中国(26245)
- 教育部(26066)
- 创(25577)
- 课题(24708)
共检索到289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成日 程智韬
在介绍理论和国际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中国规划空间管制的内容、措施、特点和产生的城市发展结果,然后论述了中国规划空间管制的工具性措施,包括用于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国家宏观管理、市场失效的补救和政策替代等,最后评价规划空间管制,得出的结论是:规划空间管制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必然,因为:(1)空间管制的目标与国家总体发展趋势不一致;(2)垂直管理与城市水平地组织发展要素(人口、资本和土地)矛盾;(3)赋予太多的工具性功能;(4)没有遵循措施与目的相一致的原则;(5)用于管控一个可能是不可管控的对象等。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空间管制 评价 中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志英 宋慧颖 刘晟呈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如何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解决城市发展面对诸多问题,实现城乡空间资源合理、有效地分配,空间管制区规划不失为一种全新的规划理念。她以城市的生态安全和健康发展为先决条件,统筹考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空间管制区规划理念、内容、方法的探讨,尝试从空间上对保护性生态资源和风险性生态资源合理控制,实现资源的永续有效利用。在管理上为各层次的空间管制,建立准确、快捷的管理体系信息平台。从而提高部门间的综合协调能力,为决策者提供更为有利的支撑,进一步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关键词:
空间管制 生态安全 规划方法 规划内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斌栋 王颖 郑正
探讨了城市总体规划中土地规划和空间管制的编制办法与操作程序,尝试提出空间资源区划和空间利用区划的有关概念,针对不同的空间利用分区和亚区提出了相应的空间管制要求,并把这些理念在大连西部地区总体规划实践中加以运用。同时又基于规划实践的体会,总结了提高空间管制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若干认知,旨在为土地与空间管制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性思路。
关键词:
空间区划 空间管制 总体规划 大连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潘悦 程超 洪亮平
现有的四类市(县)空间管制区划,总体上形成了从保护到开发的差异化政策导向,然而在其编制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叠、交叉和冲突现象,直接影响了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基于规划制度背景,比较分析了市(县)层次的空间管制区划目标、标准与内容差异性。规划协同是我国统筹各类规划工作的客观要求,基于此,提出了市(县)空间管制区划的协同原则、路径与要点,并构建了市(县)空间管制区划体系框架,具体通过市(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级予以落实。其中,市(县)域层次侧重空间功能区、城镇空间增长边界线和保护控制边界线等内容,中心城区侧重管制分区与建设用地规模边界等内容。
关键词:
空间管制 区划 规划协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潘悦 程超 洪亮平
现有的四类市(县)空间管制区划,总体上形成了从保护到开发的差异化政策导向,然而在其编制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叠、交叉和冲突现象,直接影响了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基于规划制度背景,比较分析了市(县)层次的空间管制区划目标、标准与内容差异性。规划协同是我国统筹各类规划工作的客观要求,基于此,提出了市(县)空间管制区划的协同原则、路径与要点,并构建了市(县)空间管制区划体系框架,具体通过市(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级予以落实。其中,市(县)域层次侧重空间功能区、城镇空间增长边界线和保护控制边界线等内容,中心城区侧
关键词:
空间管制 区划 规划协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金继晶 郑伯红
空间管制是城乡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调查了相关地区空间管制规划成果,通过统计分析,在归类对比的基础上提出城乡空间管制类型、结构与策略,以期使空间管制规划编制更加科学规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彦平 刘大海 姜伟 池源
通过对用途管制的概念比较和内涵延伸分析,明确了海洋空间用途管制的核心内容为规划分区与管制规则。规划分区应具有“区域、边界、用途、使用条件”四个基本属性,并以科学认知海洋的客观属性及演变规律为基础,故基于“双评价”客观认知海洋空间的功能或用途是规划分区的关键。海洋空间用途管制面临的四个基本问题是“如何保护”“如何利用”“如何在保护中利用”“如何在利用中保护”。进而,以“双评价”为基础,构建开发保护二维坐标系,明确海洋空间用途管制的政策取向与内容导向。其中,海洋生态空间管制宜采用“分级+分类”的管制方式,海洋开发利用空间宜采用“分区管理+用海准入”的管制方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田五红 胡斌 冯善元 叶菁
本文探析了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的关系及其衔接问题,提出了厘清国土空间规划与管制事权、强化空间尺度与管制规则关联程度、利用市场调节增强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灵活特性等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体系,提高国土空间治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玉娴 黄剑
本文讨论目前空间管制的3大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管制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首先介绍各自的政策法规并作文献综述,由此发现3大规划的重叠点和不同点,指出当今中国空间管制方面存在的悖论和矛盾,并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晓玲 吕晓
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系统梳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起源、实施特点、成效与不足,重点解析土地用途管制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转型的改革逻辑及其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具体要求,为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突出强调对耕地的保护,以新增建设用地为主要管控对象,建立了土地用途分类—规划—计划—审批—监管的完整管控链条,在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倒逼节约集约用地和提高依法依规用地意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存在覆盖范围不全、管制刚性过强、生态用地管制乏力等不足。(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逻辑起点,通过单一地类保护向空间统筹转型、地类管制向空间管控转型、指标传导为主向指标与分区相结合转型、底线约束向约束与引导并重转型,构建面向全过程、多样化的管制规则体系,完善空间传导机制,进而实现所有国土空间全要素统一管制。(3)面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时代需求,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应在系统性、整体性的规划管控指标体系、覆盖全域、上下衔接的规划分区体系、底线约束与激励引导相结合的规划实施弹性机制以及"全链条"管理机制等方面做出积极响应,进而实现不同层级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统筹协调管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祖健 艾东 郝晋珉 邢丹妮 程建
基于控制权理论,以管制事权的分配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差异化的传导机制,并以昆明市空间规划实践为例,梳理总结昆明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传导机制的具体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根据管制要素(区域)央地事权分配差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可以划分为中央垂管型、央地协同型、地方直管型和地方主管型;不同类型的管制传导机制均由管制事权传导和管制行为传导两部分组成,具有不同的自身特征。昆明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类型以央地协同型和地方直管型为主,注重与空间规划的协调,形成了央地协同且具有地方特色的传导机制实现路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亮亮 蔡银莺
厘清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管制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论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实证研究文献,在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表现形式—作用机理—协调机制"这一逻辑框架下,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发展受限制区域的土地产权受到抑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外部性未能有效地内在化;2)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在于保护型区域生产的生态产品可贸易性较差,使其落入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亮亮 蔡银莺
厘清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管制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论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实证研究文献,在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表现形式—作用机理—协调机制"这一逻辑框架下,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发展受限制区域的土地产权受到抑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外部性未能有效地内在化;2)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在于保护型区域生产的生态产品可贸易性较差,使其落入比较优势陷阱;3)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下的区域经济协调机制主要包括土地发展权漂移、税费调节和地役权保护。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空间规划管制从诞生起,就面临效率的争议,但在资源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之下,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在实践层面又非不可调和,关键在于区域经济协调机制的设计。这对我国在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时代背景下,为避免新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波 宿金梦 韩倩倩 张丹阳
本文旨在以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划许可和规划监督为切入点,对比分析北京、上海、福建厦门等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许可和监督方面的举措,并以各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相关实践为基础,以“推动规划用地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全域全要素全链条覆盖、分级分类差异化管理”为改革理念,探究国土空间规划许可和规划监管体系的创新路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迪 吴泽斌 汪应宏 彭山桂
在“多规合一”统筹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及用途管制的背景下,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以期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有效调动不同区域主体的积极性,助力解决农村宅基地退出利益分配的不充分不均衡。从国土空间规划管制视角,以协调“生态资源优势区”与“经济发展优势区”的农村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为目标,运用基于“功能效用变化值”改进的Shapley值法,构建区域农村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模型,以宅基地试点典型城市徐州市沛县为研究对象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1)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管制的农村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模式,兼顾了公平和效率,符合通过空间规划管制和市场调节协同推进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方向。(2)引入“功能效用变化值”修正后,农村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比例更具说服力,其中,“经济发展优势区”农村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在政府、集体和农户三者间的分配比例为31.52%、32.90%和35.59%;“生态资源优势区”农村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在政府、集体和农户三者间的分配比例为30.25%、30.24%和39.88%。修正后的农村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均倾向于农户。(3)全域维度下处于生态资源优势区的单位面积退出宅基地可额外获得经济补偿405.43元,经济发展优势区为经济补偿额的主要支付地区。基于此,提出以“发展权均衡,全域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综合统筹考虑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管制与农村宅基地退出,从宅基地退出的多功能价值的合理测算和增值收益的区域再分配两方面协同推进农村宅基地治理体系的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