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47)
- 2023(21674)
- 2022(18452)
- 2021(17227)
- 2020(14296)
- 2019(32551)
- 2018(31599)
- 2017(60459)
- 2016(32964)
- 2015(36784)
- 2014(36092)
- 2013(35636)
- 2012(32540)
- 2011(29240)
- 2010(28900)
- 2009(26395)
- 2008(25752)
- 2007(22317)
- 2006(19646)
- 2005(17172)
- 学科
- 济(129147)
- 经济(129009)
- 管理(91250)
- 业(86994)
- 企(70587)
- 企业(70587)
- 方法(59183)
- 数学(52037)
- 数学方法(51395)
- 财(37358)
- 中国(36826)
- 农(36359)
- 学(28616)
- 业经(28397)
- 地方(25334)
- 贸(24937)
- 贸易(24926)
- 农业(24686)
- 易(24286)
- 制(23279)
- 税(22091)
- 务(21655)
- 财务(21580)
- 财务管理(21538)
- 税收(20628)
- 收(20456)
- 企业财务(20451)
- 理论(20363)
- 和(20125)
- 环境(20033)
- 机构
- 大学(462722)
- 学院(460590)
- 济(185846)
- 经济(182199)
- 管理(175668)
- 研究(160198)
- 理学(153472)
- 理学院(151696)
- 管理学(148818)
- 管理学院(148003)
- 中国(118692)
- 科学(101765)
- 京(98325)
- 财(87192)
- 农(81242)
- 所(81130)
- 研究所(74516)
- 业大(72483)
- 中心(71118)
- 财经(69816)
- 江(65507)
- 农业(64180)
- 经(63832)
- 北京(61889)
- 范(59852)
- 师范(59119)
- 院(58422)
- 经济学(57660)
- 州(52432)
- 财经大学(52196)
- 基金
- 项目(323377)
- 科学(253488)
- 基金(235995)
- 研究(229933)
- 家(209726)
- 国家(208051)
- 科学基金(176588)
- 社会(146603)
- 社会科(138856)
- 社会科学(138818)
- 省(124253)
- 基金项目(123976)
- 自然(116010)
- 自然科(113303)
- 自然科学(113268)
- 自然科学基金(111256)
- 划(106395)
- 教育(105613)
- 资助(97438)
- 编号(91512)
- 成果(74009)
- 重点(73509)
- 部(71081)
- 发(68973)
- 创(66945)
- 课题(63442)
- 科研(62723)
- 创新(62655)
- 国家社会(61682)
- 教育部(60410)
- 期刊
- 济(193353)
- 经济(193353)
- 研究(136126)
- 中国(85221)
- 学报(82374)
- 农(73403)
- 科学(72251)
- 财(65289)
- 管理(61970)
- 大学(61427)
- 学学(58261)
- 农业(50849)
- 教育(48110)
- 技术(37083)
- 融(36212)
- 金融(36212)
- 经济研究(33496)
- 财经(33438)
- 业经(30759)
- 经(28764)
- 业(26517)
- 问题(25182)
- 版(23386)
- 科技(22173)
- 业大(21522)
- 贸(20944)
- 技术经济(20729)
- 图书(20608)
- 资源(20232)
- 统计(20217)
共检索到664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晓辉 兰海霞
本文在测算劳动和资本收入有效税率的基础上,从区域差异和时空变化认知中国要素税负的格局,并进一步探讨要素税负的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结论表明:中国要素税负区域失衡显著,公共产品供给、财政压力、经济发展、消费支出税等是影响要素税负的重要因素,各因素对东、中、西部地区要素税负变动的解释力有所不同。因此,为扭转税负失衡状态,政府应促进区域税负相对公平,扶持欠发达地区,提高政策的区域适用性和精准性。
关键词:
要素税负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失衡治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席玮 彭刚
文章以间接税转嫁为视角,提出了要素收入有效税负的地区测算框架,并利用我国地区间投入产出表,实证测算了我国2010年的地区要素税负水平。研究发现:各地区的资本税负普遍高于劳动税负;间接税转嫁的影响对于劳动和资本都很显著;无论是劳动还是资本,税负较重的地区大多集中在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对此,可以通过在税收优惠政策上更多地为经济弱势地区提供支持、降低间接税税率以逐步减少间接税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促进公共支出向民生方向倾斜等措施来改善要素税负的地区不平衡。
关键词:
要素收入 有效税负 地区差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席玮
本文基于税负转嫁的视角,构造了要素收入有效税率的核算框架,详细界定了各种要素税负的核算范围,并实证测算了1995-2010年中国劳动与资本的实际有效税负。研究发现,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要素税负也并不算低。其中,间接税对居民消费的转嫁作用、增值税进项抵扣环节的重复计税是劳动、资本有效税率攀升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要素收入 有效税负 间接税转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书明 郭姣
文章基于2007—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引入塞尔指数分析我国宏观税负区域总体差异及变化趋势,以及各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宏观税负差异及特点。结果显示:我国宏观税负差异主要表现在各区域之间的税负差异,宏观税负总体差异与区域之间税负差异均呈缩小趋势;区域之间税负差异对税负总差异的贡献率逐年升高;东部、西部和东北部区域内税负差异均呈缩小趋势,中部区域内税负差异呈扩大趋势;各地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以及物价水平等诸多因素导致宏观税负区域差异。
关键词:
宏观税负 区域差异 赛尔指数 影响因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芝倩
国际上衡量实际税收负担的一般方法为平均有效税率的计算。本文采用这一国际通行方法,核算了1985~2003年我国资本、劳动收入以及消费支出的平均有效税率。核算结果表明:改革以来,资本收入、消费支出的有效税率总的来说呈下降趋势,但均在1999年或2000年出现逆转上升的情况;劳动收入的有效税率则呈上升态势;资本收入的有效税率大大高于劳动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有效税率,这样的税负分配格局不利于私人投资,应实行结构性的减税政策。
关键词:
有效税率 资本收入 劳动收入 消费支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乃华
文章基于区域与产业特征互动的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制造业劳动收入占比的因素。研究表明:制造业资本深化和技术水平提高往往都会伴随着更密集的人力资本投入,导致劳动收入占比提高;市场化进程因弱化了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在短期内劳动收入占比往往会下降;地方政府间围绕外资招商展开的竞争,增大了外企资本对工人博弈力量,不利于劳动收入占比提高;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国际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背景下,为扩大产品出口,需要在产品中镶嵌更多的知识投入,因此伴随一个地区的外贸扩张,其制造业劳动收入占比往往会提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力南
利用国家计生委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可知,东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流动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存在很大差异,为剖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采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分别分析了东部地区和非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劳动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东部和非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劳动参与的因素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流入地为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其劳动参与主要受性别、出生年份、婚姻状况、户口性质、受教育程度、子女情况、家庭收入以及是否参加社会保险等因素影响,老家是否有老人需赡养不显著;而流入地为非东部地区除了户口性质这一变量对该地区流动人口劳动参与影响不显著外,其他变量均有显著影响,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受教育程度、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劳动参与 区域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大林 成学真
本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实际税负高低的平均有效税率方法,核算了1999-2005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资本收入、劳动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有效税率。比较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三项税负水平,并指出了这种税负格局存在的问题:劳动收入、消费支出的有效税率相对偏低;资本收入的有效税率与最佳税率水平基本相当,但存在着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东、中部地区相对较低,西部地区则明显偏高。
关键词:
有效税率 资本收入 劳动收入 消费支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冰洋 陈志刚
劳动、资本和消费是税收的三大"隐性税基",准确估计它们的平均税率对许多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Mendoza公式,结合中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和税收制度特点,对中国各省要素和消费平均税率进行详细测算,结果说明资本、劳动和消费平均税率均呈上升趋势,增值税扩大抵扣范围的改革总体而言对消费和资本的平均税率影响不大。由于中国增值税转型不彻底、营业税对建筑和房产征税较多、所得税存在对资本重复征税等原因,中国资本的平均税率实际上并不低,消费的平均税率略低于开征增值税的欧盟国家,劳动的平均税率则远低于发达国家。
关键词:
平均税率 Mendoza公式 税制改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姜艳凤 洪文娇 徐吟川
本文运用国际通行方法评估中国省际的劳动平均有效税率及人力资本水平,运用省际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分析1998—2016年地区发展水平和劳动有效税率对人力资本的影响及其内在逻辑,并进一步分析地区发展水平、劳动有效税率与人力资本的关系在各省份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地区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本积累正相关,在中国现行税制下,对劳动所得征税会导致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但是影响在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有效税率显著正相关,与地区人均收入相关关系不显著;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与人均收入和劳动有效税率均显著正相关。最后对实证结论进行解释,并提出增进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劲松 肖加元
分税制改革后地方税负差距出现了扩大化趋势。通过税收弹性系数法结合数列分析方法对地方税差异情况进行研究表明,我国地方税税负的分布情况呈现比较明显的"马太效应",越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税负越重。从均衡税收负担和经济发展角度看,应该给中西部地区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转移支付,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建设。
关键词:
地方税 税负差异 公共品供给 财政均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旭佳
本文在有效税负的分析框架下,测算出广东省消费支出、资本收入、劳动收入等有效税负的相应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了税收弹性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分析各项有效税负的弹性系数。结果发现:税收收入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经济流通领域的各经济部门,并与各经济部门间存在着不协调的因素。因此,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税收在各经济部门的实际情况,针对消费支出、资本收入、劳动收入有效税负不同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
税收弹性系数 有效税率 区域经济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蔡创
政府如何为公共品有效融资是财税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大主题。本文通过厘清与税负输出相关的一系列概念以及公共品的有关性质,提出了"公共品纯度系数"这一概念,并创建一个准公共品框架下的税负输出基本模型,初步论证了在不考虑税负输出且两地税率相同条件下,个人效用取决于个人获得的公共品数量;在税负输出条件下,税收竞争(不同税率)发挥与其相反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概括出若干一般性结论和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初旺
本文运用国际通行方法评估了我国消费、劳动和资本的平均有效税率,并将它与世界其它国家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消费和劳动的有效税率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处于世界各国平均偏下水平,而资本有效税率要大大高于法定税率,处于世界各国平均偏上水平,这种税负分配格局不利于居民储蓄和私人投资。
关键词:
有效税率 消费 劳动 资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伍丽菊 魏琳
根据经典资本结构理论,债务利息记入企业成本,负债会因为利息的税前扣除而起到减轻企业税收成本的作用,使得债务成本低于股权成本,增加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所以,税收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资本结构。以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为自然实验观测平台,使用企业层面微观数据分析经典资本结构理论是否适用于我国经济体制环境。研究发现,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能够调节企业的资本结构,经典资本结构理论适用于我国经济体制环境;考虑产权因素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所得税制改革对民营企业资本结构的调节作用大于国有企业,而对高壁垒垄断性国有企
关键词:
产权因素 税率调节 资本结构 企业所得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