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1)
- 2023(9810)
- 2022(8440)
- 2021(8049)
- 2020(7069)
- 2019(16406)
- 2018(16074)
- 2017(30464)
- 2016(16959)
- 2015(19519)
- 2014(19610)
- 2013(19719)
- 2012(18851)
- 2011(17281)
- 2010(17096)
- 2009(16004)
- 2008(16250)
- 2007(14563)
- 2006(12344)
- 2005(11344)
- 学科
- 济(72815)
- 经济(72752)
- 业(42720)
- 管理(42546)
- 方法(35684)
- 企(32817)
- 企业(32817)
- 数学(32126)
- 数学方法(31856)
- 中国(21609)
- 农(19497)
- 财(18136)
- 学(16912)
- 贸(16635)
- 贸易(16629)
- 易(16266)
- 制(14076)
- 业经(13229)
- 农业(12602)
- 银(12304)
- 银行(12266)
- 行(11790)
- 地方(11747)
- 融(11616)
- 金融(11614)
- 务(11002)
- 财务(10981)
- 财务管理(10952)
- 和(10561)
- 企业财务(10421)
- 机构
- 大学(255195)
- 学院(251127)
- 济(108984)
- 经济(106919)
- 研究(95027)
- 管理(89594)
- 理学(77120)
- 理学院(76117)
- 管理学(74764)
- 管理学院(74286)
- 中国(71769)
- 科学(59824)
- 京(55356)
- 农(51821)
- 所(50730)
- 财(48272)
- 研究所(46626)
- 中心(42626)
- 农业(41614)
- 业大(40937)
- 财经(38939)
- 江(36357)
- 经(35630)
- 经济学(35457)
- 北京(35356)
- 院(33144)
- 范(32713)
- 师范(32300)
- 经济学院(32108)
- 科学院(29887)
- 基金
- 项目(167354)
- 科学(130465)
- 基金(123308)
- 研究(117016)
- 家(110529)
- 国家(109688)
- 科学基金(91013)
- 社会(74270)
- 社会科(70449)
- 社会科学(70430)
- 基金项目(64289)
- 省(62641)
- 自然(59601)
- 自然科(58262)
- 自然科学(58242)
- 自然科学基金(57278)
- 划(54854)
- 教育(53903)
- 资助(51821)
- 编号(45019)
- 重点(38825)
- 部(38713)
- 成果(37713)
- 发(36344)
- 创(34304)
- 科研(32976)
- 教育部(32402)
- 创新(32338)
- 计划(32152)
- 课题(32019)
- 期刊
- 济(113721)
- 经济(113721)
- 研究(73529)
- 中国(49573)
- 学报(48100)
- 农(46760)
- 科学(41517)
- 财(37393)
- 大学(34874)
- 学学(32987)
- 农业(31927)
- 管理(30742)
- 教育(24242)
- 融(22933)
- 金融(22933)
- 财经(20037)
- 经济研究(19875)
- 技术(19364)
- 业(18371)
- 经(17318)
- 业经(16268)
- 问题(15819)
- 贸(15624)
- 国际(13699)
- 世界(13692)
- 版(13436)
- 技术经济(12539)
- 统计(12239)
- 业大(12008)
- 理论(10968)
共检索到371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静静 宋玉芹 李桢 朱艳菲 张廷荣
利用Illumina HD SNP技术对484头中国西门塔尔牛SCD1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部分肉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中存在7个SCD1基因的SNP位点。SCD1基因第4内含子存在A8605G、A9229G与A10050C 3个SNP位点;第5内含子存在1个SNP位点A12304G;3’UTR区存在A13655G、C14790T与A15565G 3个位点。A8605G位点的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为0.748,其他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0.4~0.6之间。χ2检验结果显示,SCD1基因的所有SNPs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SCD1基因的7个SNPs位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国富 吴慧光 孙国权 李俊雅 高雪 王景山 王玉泉 高树新
为了探讨西门塔尔牛乳铁蛋白基因第11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乳房炎和部分乳性状的关系,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118头健康牛和38头感染乳房炎牛个体,进行了第11外显子的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健康牛和感染乳房炎牛个体的第11外显子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极显著(P<0.01),感染牛中AA基因型和A基因频率均极显著高于健康牛(P<0.01)。而且,AA基因型个体SCS显著高于AB和BB型个体(P<0.05),AA型个体的乳蛋白极显著高于AB型(P<0.01)、显著高于BB型(P<0.05),而BB型显著高于AB型(P<0.05)。这表明乳铁蛋白基因第11外显子的A基因,可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国富 吴慧光 孙国权 许尚忠 李俊雅 高雪 季守财 高树新
探讨牛乳铁蛋白(Bovine lactoferrin blF)基因bLF第四外显子的多态性与乳房炎发生的关系。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bLF基因第四外显子的多态性在86头中国西门塔尔牛中的基因型分布及其多态性与乳房炎的关系。经χ2独立性检验,发现该多态片段3种基因型在健康牛中分布不一致(P<0.05),在患病牛中BB基因型频率较高,说明该多态性与乳房炎存在一定关系,可能是奶牛乳房炎的一个分子标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樊月圆 富国文 昝林森 李卫真 王绍卿
以6个牛品种(秦川牛、南阳牛、郏县红牛、鲁西牛、安格斯和夏南牛)共计717个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与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PPARδ基因全部编码区及部分内含子区域的SNPs位点进行检测,并分析了SNPs位点与秦川牛的部分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检测样本中,未检测到编码区的突变,仅在PPARδ基因第2内含子上发现了1个61 C→T的突变。χ2检验显示,在该位点,南阳牛和夏南牛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其余4个群体均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5);除夏南牛群体处于中度多态,其余5个群体均属于低度多态;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猛 张立敏 周正奎 袁峥嵘 黄萌 邓桂馨 刘喜冬 刘利 李姣 高雪 高会江 许尚忠 李俊雅
旨在研究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系。本试验与所采用的传统的PCR-SSCP或者PCR-RFLP技术不同,首次借助高通量SNP芯片技术在136头中国西门塔尔牛群体中对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上总计发现12个有效SNP位点,其中4个位点Ho、He和PIC值较低属于中低度多态,8个位点属于高度多态。卡方适合性检验表明,10个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各位点遗传变异与屠宰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显示,位点1不同基因型个体在肉色性状方面差异显著(P<0.05),位点2不同基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海芳 汪超 张庆德 刘榜
采用PCR-RFLP方法对通城、大白和长白3个纯种及长大通和大长通2个三元杂种共5个群体MyoD1基因第1内含子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多态位点与生长、胴体和肉质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发现第1内含子第257位存在1个A/C颠换,引起DdeⅠ酶切位点的改变。PCR产物经DdeⅠ酶切后,检测到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其中通城猪中C等位基因的分布占主要优势,大白、长白猪中2种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相近。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基因型与肉色评分和失水率相关(P<0.05或P<0.01);CC基因型个体的肉色评分显著高于AA和AC基因型个体;而CC基因型个体的失水率极显著低于AA基因型个体。研究结果进一...
关键词:
猪 MyoD1基因 多态性 肉质性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嫣然 吴森 王晓宇 昝林森
【目的】研究秦川肉牛FGF2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肉牛生长和肉质性状的关联性。【方法】选取1824月龄的健康秦川肉牛384头,测定其生长和肉质性状指标,采集血样,采用DNA技术检测FGF2基因全部外显子中的单核苷酸突变位点,对突变位点进行基因型分型,研究其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并以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该SNP位点与秦川肉牛生长和肉质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在第1、2外显子上未发现突变位点,在第3外显子上存在4个SNP突变位点:SV1(g.A54740>T),SV2(g.A54758>C),SV3(
关键词:
秦川肉牛 FGF2基因 多态性 关联分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亚轩 肖石军 郭长明 陈福珍 林金玉 陈晓燕 沈金清 杨锋 林长光
选择对仔猪腹泻有显著影响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F4ac的受体基因MUC13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NaPshot判型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544头大白猪核心育种群进行基因判定及基因型与生长、肉质性状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白猪MUC13基因型分布大小为:腹泻易感杂合基因型GA>腹泻抗性纯合基因型GG>腹泻易感纯合基因型AA,腹泻抗性有利基因G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669,腹泻易感不利基因A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331.3种基因型个体达100kg日龄及其估计育种值(EBV)、达100 kg背膘厚及其EBV的大小为:AA>GA>GG;眼肌面积、肌内脂肪含量和估计瘦肉率的大小为:GG...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又兵 钱凯凤 刘永建 任旭鸽 周臣 游祥宾
通过测定约180日龄的8个群体(梅山、大白、长白、大白×梅山F1代、梅山×大白F1代、长白×大白F1代、大白×长白F1代以及大白×梅山F2代)459头猪胴体性状、肉质性状以及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多态性,分析MYOG在猪群体中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MYOG在猪群体中呈现3种基因型,即AA、AB、BB;群体瘦肉率的提高与BB基因型显著相关,相较于AA与AB基因型,其提高幅度分别为3.57%和3.28%;在大白×梅山F2代群体中,MYOG的基因型与背最长肌pH值、股二头肌pH值呈显著相关;在大白×梅山F1代群体中,MYOG基因型与股二头肌大理石纹MM2呈显著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又兵 钱凯凤 刘永建 任旭鸽 周臣 游祥宾
通过测定约180日龄的8个群体(梅山、大白、长白、大白×梅山F1代、梅山×大白F1代、长白×大白F1代、大白×长白F1代以及大白×梅山F2代)459头猪胴体性状、肉质性状以及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多态性,分析MYOG在猪群体中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MYOG在猪群体中呈现3种基因型,即AA、AB、BB;群体瘦肉率的提高与BB基因型显著相关,相较于AA与AB基因型,其提高幅度分别为3.57%和3.28%;在大白×梅山F2代群体中,MYOG的基因型与背最长肌pH值、股二头肌pH值呈显著相关;在大白×梅山F1代群体中,MYOG基因型与股二头肌大理石纹MM2呈显著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小龙 常玲玲 陈莹 陈仁金 李云龙 毛永江 冀德君 杨章平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地区荷斯坦牛SCD1基因外显子5遗传多态性及其对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其不饱和指数的影响。【方法】以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323头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法对SCD1基因外显子5的3个位点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同时挑选140头体况相近(BCS=3.0±0.5)、无临床乳房炎、胎次在2—3胎、处于泌乳中后期(产奶100—300 d)的中国荷斯坦牛,取全天混合奶样(早﹕中﹕晚=4﹕3﹕3)100 mL用于测定脂肪酸含量,进而分析多态性对乳中脂肪酸成分的影响。【结果】SCD1-702位点无多态,SCD1-762和SCD1-878分别发现T/C和C/T两个突变。SC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小莉 胡江 郭淑珍 石斌刚 谢建鹏 罗玉柱 王继卿 牟永娟
【目的】检测牦牛DGAT1基因多态性,评估基因突变对牦牛乳品质性状的影响,以期丰富牦牛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基础。【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青海牦牛及野血牦牛DGAT1基因intron5-exon7和intron15-exon17区突变,分析基因突变对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牦牛DGAT1基因intron5-exon7区发现c.562+32_c.562+33ins CCGCCC的插入/缺失,等位基因M、基因型MM频率最高为优势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各类群牦牛PICT和c
关键词:
牦牛 DGAT1基因 多态性 乳品质性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文敏 谢红涛 徐永杰 李德臻 熊远著 杨明柳
克隆了大白、长白和梅山猪肌球蛋白轻链调控蛋白2基因(MRLC2)内含子2序列,经比对发现,在内含子2中18个碱基突变和8个碱基缺失,其中179bp处的C/T突变引起Hin6I酶切位点的改变,运用PCR-Hin6I-RFLP对179头大白×梅山F2代猪进行家系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酶切位点与屠宰率呈极显著相关,表现为加性效应,CC基因型个体比CT基因型、TT基因型个体有更高的屠宰率;与大理石纹评分呈显著相关,CC基因型个体评分比CT基因型、TT基因型个体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怡 赵鹏飞 李晓睿 皇甫明科 陈志蒙 陈浩 李成蛟 包胡斯楞 白智明 包占英 李玉 斯木吉德 王纯洁 敖日格乐
为比较西门塔尔牛及其杂交育肥牛脂代谢相关血液指标和肉品质之间的差异,本研究选取西门塔尔牛(S组)、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SH组)、西门塔尔牛×蒙古牛(SM组)各3头,分为3组,并对3组育肥牛的脂代谢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和牛肉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和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交肉牛肉样红度a~*均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2)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交肉牛葡萄糖(GLU)含量较西门塔尔牛显著升高(P<0.05);3)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杂交肉牛肌肉黄度b~*极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综上所述,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交肉牛较西门塔尔牛有较好的能量和脂肪贮存能力,且在肉色上也拥有更好的红度。本研究为肉牛选育改良及高效生产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