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23)
- 2023(6795)
- 2022(5496)
- 2021(5623)
- 2020(4212)
- 2019(10102)
- 2018(9828)
- 2017(15894)
- 2016(9540)
- 2015(11241)
- 2014(11238)
- 2013(10389)
- 2012(9980)
- 2011(9458)
- 2010(9389)
- 2009(8323)
- 2008(8173)
- 2007(6917)
- 2006(6202)
- 2005(5940)
- 学科
- 济(36091)
- 经济(36065)
- 中国(20721)
- 教育(19704)
- 管理(15770)
- 方法(14573)
- 数学(13605)
- 数学方法(13514)
- 业(13436)
- 农(9693)
- 贸(9489)
- 贸易(9483)
- 易(9364)
- 企(8611)
- 企业(8611)
- 学(8311)
- 发(7488)
- 理论(7353)
- 财(6723)
- 发展(6464)
- 展(6342)
- 制(6279)
- 农业(6086)
- 出(5990)
- 教学(5983)
- 关系(5903)
- 融(5796)
- 金融(5796)
- 业经(5782)
- 地方(5776)
- 机构
- 大学(134052)
- 学院(125382)
- 济(57401)
- 经济(56466)
- 研究(56449)
- 管理(38045)
- 中国(38017)
- 理学(32350)
- 理学院(31808)
- 管理学(31313)
- 管理学院(31036)
- 京(31023)
- 科学(29149)
- 教育(28763)
- 范(27664)
- 所(27585)
- 师范(27578)
- 研究所(25193)
- 财(24554)
- 师范大学(23387)
- 中心(23115)
- 北京(21559)
- 经济学(20075)
- 院(20005)
- 财经(19559)
- 经(18280)
- 经济学院(17981)
- 江(17174)
- 农(15659)
- 研究中心(15502)
- 基金
- 项目(79493)
- 研究(67392)
- 科学(65065)
- 基金(57587)
- 家(49778)
- 国家(49275)
- 社会(43503)
- 社会科(40930)
- 社会科学(40924)
- 科学基金(40498)
- 教育(38872)
- 基金项目(28246)
- 编号(27732)
- 省(26783)
- 划(26745)
- 成果(26261)
- 资助(23427)
- 课题(22949)
- 部(21855)
- 自然(21465)
- 自然科(20973)
- 自然科学(20968)
- 自然科学基金(20634)
- 中国(20221)
- 重点(20079)
- 教育部(19881)
- 年(19086)
- 国家社会(18906)
- 发(18865)
- 性(18672)
共检索到211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鹏 李威
从清末兴学至今,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历经百年变迁。从民国初年学区制构想的初步尝试、抗日战争时期文军西征的因势利导、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的理性设计,到21世纪初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战略考量,西部高等教育始终遵循"政治论"高等教育发展逻辑,国家干预在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国家在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定位,西部高等教育的内生性发展,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性,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内生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问题等,都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严金明 郭栋林 夏方舟
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党的土地制度百年变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基本原则和科学内涵。基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框架,本文梳理总结了百年来党的土地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以革命为主线""以公平为目标""以效率为优先""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战略"的历史逻辑,分析了百年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探讨了直接指导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以史为鉴、以理为纲,探讨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为未来土地制度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展进涛 朱菊隐 纪月清
理解中国农户家庭经营的变迁逻辑对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户特别是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梳理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农户家庭经营的变迁过程,探讨不同年代农户家庭经营的特征差异,揭示中国农户家庭经营不断融入工业化、现代化和大市场的总体趋势与演变规律。研究发现:中国农户家庭经营从自给自足向市场化的要素购买和产品出售转变,农户通过运用以现代机械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产要素,大幅提升了要素配置效率和经营收益,但小农经营是中国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农户家庭劳动力兼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土地要素随着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呈现集中态势,土地制度变迁产生的产权激励促进了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经营转入地为主的农户家庭的土地规模远大于近百年前农场的平均规模;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户通过生产高附加值农产品或扩大土地规模来优化家庭劳动力和土地等资源的配置,进而出现农户家庭经营的生产专业化和区域层面的产品多样化并存。本文还讨论了中国农户家庭经营的发展趋势,并结合研究发现提出了几点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蒙罢 张安录
研究目的:梳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中国耕地利用政策的演变过程,探析其演变特征,提出新时代下优化耕地保护利用政策的路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中国耕地利用政策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革命战线"的耕地利用政策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粮食为纲"的耕地利用政策,再到改革开放前期"耕地数量保护为主"的耕地利用政策及改革开放深化期"耕地数量+质量"双重保护演变过程,最后在新时代演变成以"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耕地利用政策体系。整个政策演变过程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强制型变迁特征,是多重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研究结论:新时代下中国耕地利用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面临着新的挑战,应加快形成"系统法律保障+保护补偿新机制+数字化信息化监管+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耕地保护发展路径,以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
关键词:
耕地利用 政策变迁 演变特征 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亚东
本文基于"大历史观",在梳理农地制度演进的基础上,分析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这有助于党和国家判断并顺应历史潮流,制定科学有效的农地政策。研究发现,第一,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经历了5次农地制度变迁,分别是由"国家公有、农民经营"向"农民私有、农民经营"、向"地主所有、租赁经营"、向"农民私有、农民经营"、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向"集体所有、农民经营"转变;本文构建"国内国际环境与农地制度调整变迁"理论分析框架,解释了中国农地制度百年变迁史。第二,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表明,每次农地制度变迁都伴随国际国内环境变化,以及党和国家战略重点转移。第三,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实践逻辑表明,农地制度调整是党和国家在推进农地制度变迁时,结合国内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制度实施过程中经验总结对农地制度进行的修正。第四,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理论逻辑表明,党和国家在推进农地制度变迁和调整过程中,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中国农村实践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向飞
成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要理清中国共产党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逻辑进路,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回答三个问题:一是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的历史逻辑;二是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政策的理论逻辑;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的实践逻辑。新时代办好职业教育,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通过探寻其中的逻辑进路,可以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家德 李自茂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始终兼具福利性与市场性,贯穿其变迁的主线索是效率与公平。这一制度的变迁逻辑可以由支持联盟分析框架做出很好的解释。受高等教育权是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福利派联盟和市场派联盟的深层核心信仰。制度的变迁源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福利派与市场派在政策子系统外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下,通过政策取向学习,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达成新的信仰体系,从而形成新的支持联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洁 李婵玉
中国共产党妇女教育历经革命化探索、制度化建构、法制化变革和高质量发展的百年变迁,体现出从培养革命女战士到造就现代女国民,从革命教育到全面发展教育,从关注少数妇女到惠及全体女性,从男女教育平等走向差异公平的演进逻辑,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百年来,中国妇女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实施机动灵活的办学策略并依靠国家体制统筹推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教育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为世界妇女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妇女教育 男女平等 教育权益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荣
研究目的:理解百年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治理经验。研究方法:从价值、利益和产权的互动机制视角建立了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分析主线,对制度逻辑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中国土地产权围绕党和国家不同时期的价值目标,以保护维护人民利益为原则,先后形成了5个版本的产权治理结构。治理结构的迭代,既是对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反馈,更是对实践中土地产权制度实施的秩序和效能的保障。研究结论:土地产权制度体现了"价值决定利益,利益需要产权"的逻辑主线。百年土地产权制度主要围绕中央和地方、城市和农村两个关系进行了制度建设,保障了公有制的严肃性又不失其治理效率。当前和未来的土地产权制度还需进一步协调当代和后代的关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制度基础。
关键词:
土地产权 百年 治理结构 制度史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杰
外债是指一国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从外国机构或外国个人筹借并承担偿还义务的资金或公开发行的外币债券。近世以来,随着国际资本的流动速率加快,跨国间政府的举债活动愈发的频繁。近代中国的国家财政逐渐从传统的王朝财政向近代财政转型。清季以来,政府或因各种缘由举借了大量内外债,而尤以外债的举借居多。近代外债问题并非孤立的经济现象存在,而是与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及外交关系的变动密切关联。外债也成为中国近代史尤其是财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南京国民政府 本土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晶 刘晖
区域整合是高等教育竞争中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区域高等教育整合分为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其在经历了内部整合向外部整合延伸的过程后,最终形成"协同合作、共谋发展"的理念。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整合不仅取决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文化逻辑,也是教育自身逻辑的使然。筹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作委员会、实施阶段性的合作计划以及建立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联盟是实施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整合的进路。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高等教育整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来文静 雷前虎 路宝利
学徒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承担着重要作用,肩负着教育与经济的双重功能。回顾中国共产党学徒教育的百年探索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建国之前、建国初期、改革开放以来三个不同阶段,呈现出解放学徒与服务民生相结合、实践训练与教育学习相结合、法制保障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等内在发展逻辑,其发展宗旨也实现了从学徒解放向民族复兴迭代迈进,深化了人民群众对党领导学徒教育的认识。展望未来,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必须克服现代性焦虑,基于历史经验和本土实践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实践体系,基于基因谱系和传统回归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理论话语,基于技术赋能和未来教育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国际图景,持续推动中国当代职业教育革新,为世界探索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道路贡献中国方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茂林 曾丽颖
以政策工具与技术路线为分析框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百年来的143份职业技术教育政策文本研究发现:因政权建设环境差异,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职业技术教育政策呈现出战时的劝说型、计划经济时期的劝告型、市场经济时期运用多元工具制定职教政策的阶段特征。中国共产党在各阶段的历史使命差异,又从职业技术教育政策制定的技术路线上,形成了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师生发展的阶段侧重点差异。深层分析表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职业技术教育政策,呈现出彰显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三链耦合逻辑、职教为表技术为里的提质培优演进逻辑和服务各阶段党的使命驱动下的技术发展逻辑。基于上述逻辑,新时代应增加实现中国梦使命的职业技术教育政策制定工具;适应新使命,为职教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护航;将《职业教育法》更名为《职业技术教育法》,为突破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产教深度融合瓶颈奠定法制基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孙雪荧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出台了不同内容的农村学前教育政策。在新时代背景下,对百年农村学前教育政策进行研究,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也可为未来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提供借鉴与思考。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农村学前教育政策历经了“幼有所护”的萌芽期、“幼有所托”的生长期、从“全幼有托”到“幼无所托”的波折期、“幼有园(班)入”的复兴期、“幼难入园”的无力期、“幼应有育”的调整期、“幼有所育”的规范期七个阶段。这一过程中,党的领导和各阶段国家战略是其发展的关键影响力量。各阶段中,教育方针、城乡关系、儿童权利、妇女角色的变化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进入新时代,农村学前教育已成为国家战略重点,并逐渐回归教育的本体价值。未来发展中,小环境驱动力将发挥主要作用。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未来政策应在农村幼儿养育支援服务体系构建、城乡一体化幼师队伍建设、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监管机制建构上予以支持和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