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1)
- 2023(11384)
- 2022(9273)
- 2021(8614)
- 2020(7356)
- 2019(16988)
- 2018(16798)
- 2017(31495)
- 2016(17518)
- 2015(20338)
- 2014(20370)
- 2013(20363)
- 2012(19156)
- 2011(17327)
- 2010(17358)
- 2009(16223)
- 2008(16305)
- 2007(14770)
- 2006(12852)
- 2005(11813)
- 学科
- 济(78169)
- 经济(78101)
- 管理(43454)
- 业(42708)
- 方法(33954)
- 企(31791)
- 企业(31791)
- 数学(30326)
- 数学方法(30121)
- 中国(24315)
- 农(23256)
- 财(17364)
- 学(17300)
- 贸(16524)
- 贸易(16516)
- 易(16127)
- 业经(15978)
- 农业(15304)
- 地方(15298)
- 制(14497)
- 银(11963)
- 银行(11914)
- 融(11449)
- 金融(11446)
- 行(11436)
- 环境(11033)
- 发(10910)
- 和(10896)
- 体(10059)
- 务(9844)
- 机构
- 大学(262078)
- 学院(259333)
- 济(112381)
- 经济(110266)
- 研究(99473)
- 管理(92321)
- 理学(78704)
- 理学院(77742)
- 管理学(76370)
- 管理学院(75902)
- 中国(74749)
- 科学(62324)
- 京(56919)
- 农(54504)
- 所(52773)
- 财(49452)
- 研究所(48437)
- 中心(44006)
- 农业(43339)
- 业大(42732)
- 财经(39521)
- 江(38735)
- 北京(36589)
- 经济学(36387)
- 经(36057)
- 院(35060)
- 范(34207)
- 师范(33811)
- 经济学院(32950)
- 科学院(31603)
- 基金
- 项目(172431)
- 科学(133439)
- 基金(125453)
- 研究(121183)
- 家(113147)
- 国家(112308)
- 科学基金(92471)
- 社会(77072)
- 社会科(72963)
- 社会科学(72938)
- 基金项目(65797)
- 省(64715)
- 自然(59696)
- 自然科(58261)
- 自然科学(58234)
- 自然科学基金(57201)
- 划(56602)
- 教育(54748)
- 资助(51723)
- 编号(47313)
- 重点(40306)
- 成果(39155)
- 部(39047)
- 发(38646)
- 创(34821)
- 科研(33600)
- 课题(33569)
- 国家社会(33355)
- 中国(33105)
- 计划(33048)
- 期刊
- 济(122845)
- 经济(122845)
- 研究(76773)
- 中国(53041)
- 农(50162)
- 学报(48962)
- 科学(43451)
- 财(37941)
- 大学(35338)
- 农业(33735)
- 学学(33472)
- 管理(31922)
- 教育(24462)
- 融(23358)
- 金融(23358)
- 经济研究(20640)
- 技术(20514)
- 业(20316)
- 财经(20157)
- 业经(18314)
- 经(17540)
- 问题(17420)
- 贸(15886)
- 国际(14138)
- 世界(14107)
- 版(13924)
- 技术经济(12937)
- 资源(12597)
- 业大(11859)
- 科技(11660)
共检索到390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晨旭 张力 赵巍 叶辉 谢红霞 赖文钦
草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退化草地的恢复对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不同类型恢复措施对退化草地的影响,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了自然恢复、人工辅助和生态工程措施下草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特征,同时探讨了恢复措施适宜性随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恢复措施对退化草地的影响存在差异,自然恢复显著增加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人工辅助显著增加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同时会显著减少物种多样性,生态工程对各指标影响均不显著,由此可知,自然恢复的正作用更明显,其适宜性更高。同时,草地恢复是动态变化过程,恢复措施的适宜性随时间变化,适宜性更高的措施在恢复5年以内为人工辅助而在5年以上为自然恢复。此外,正作用更明显的措施在重度、中度和轻度退化草地分别为生态工程、人工辅助以及自然恢复和人工辅助,说明不同草地退化阶段适宜的恢复措施存在差异。最后,恢复措施的适宜性还受空间影响,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适宜的恢复措施分别为人工辅助、自然恢复和生态工程。综上所述,对退化草地进行恢复时,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选择恢复措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宋梅玲 王玉琴 鲍根生 尹亚丽 刘生财 杨有武 杨铭 王宏生
近年来,狼毒型退化草地在青海省境内分布广泛,对天然草地生产力及畜牧业发展危害严重。本研究通过采取不同的草地管理措施,包括自由放牧(对照)、禁牧(禁)、禁牧+防除狼毒(禁+防)、禁牧+刈割(禁+刈)、禁牧+防除狼毒+刈割(禁+防+刈)5种方式,对狼毒型退化草地的草产量、草地群落多样性以及牧草品质等指标进行了测定,以期探究对狼毒型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较有利的管理措施。所得结果如下:1)总的地上生物量在禁+防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而在禁+防处理条件下,此3种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P0.05),而粗灰分含量则在禁与禁+防处理条件下显著高于对照(P<0.05)。可见,若获得较高的草产量则禁+防处理最佳,而若要维持较高的群落多样性则宜采取禁+刈处理。该结果对狼毒型退化草地的恢复以及青藏高原天然草地毒杂草的控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狼毒 禁牧 群落 刈割 退化草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董怡玲 尹亚丽 李世雄 赵文 刘晶晶 苏世锋 杜世丽
为明确植被重建对极度退化草地植被、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以极度退化草地(EDG)和未退化草地(NDG)为对照,对极度退化草地上建植的4年单播草地(SSG)和混播草地(MSG)的植被特征、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碳氮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被重建草地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极度退化草地和未退化草地(P 0.05)。对各草地植被、土壤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植被重建后,植被生物量和土壤状况发生一系列变化,且植被因子与土壤指标相互影响。各草地熵权-TOPSIS法综合分析发现,4年单播、混播草地相对接近度(C_i)值高于极度退化草地,且混播草地C_i值高于单播草地。综上,植被重建后极度退化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土壤碳、氮储量增高,且混播比单播措施恢复效果好,与未退化草地相比,4年植被重建草地需要更长时间的演替才能恢复到稳定的多年生草地状态,且4年植被重建草地应及时补充氮肥。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南万璐 谢应忠 彭文栋 李志刚
为了比较围封补播(补播)和围封(围封)两种措施对不同程度退化程度荒漠草地植被的恢复作用,以宁夏荒漠草地为研究对象,对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草地分别进行补播和围封处理,并以重度退化的放牧地为对照,研究了2种恢复措施下草地的植被群落特征及地上多功能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对于重度退化草地,补播可以显著增加草地植物的物种数、盖度、地上生物量以及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的重要值,而围封虽然也提高了草地植物的物种数、盖度和地上生物量,但降低了草地的均匀度、多样性、优势度和丰富度指数;对于中度退化草地,补播和围封均可以显著增加草地植物物种数、草地盖度和地上生物量,以及提高禾本科及豆科牧草的重要值。对地上多功能性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0.629),围封对重度退化荒漠草地的地上多功能性影响不显著(-0.970;P > 0.05),但补播显著提高了重度退化荒漠草地地上多功能性(0.365;P < 0.05),而补播和围封同时显著提高了中度退化荒漠草地的地上多功能性(分别为0.471和0.851;P < 0.05),且以围封措施对中度退化荒漠草地的地上多功能性提升效果更佳。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补播较围封更利于重度退化荒漠草地植被的恢复,而围封较补播更利于中度退化荒漠草地植被的恢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军峰 沙志鹏 关法春 张宇阳 段晶
为探索移栽措施对"一江两河"地区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草地生物量、功能群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方面的影响,以"一江两河"地区达孜县的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方法开展苜蓿与草木樨的移栽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处理显著提高了草地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处理间差异显著(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波 吴瑛 周大荣 彭华 李嫦燕 饶蓉 张守文 宋德荣 郭振刚 吴佳海
复合改良措施对促进退化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至关重要。为探明不同复合改良措施对喀斯特山区退化天然草地的改良效果,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理化分析和高通量测序等手段,分析施肥(OF)+打孔(LD)+补播(CS)(OLC)、施肥+绵羊宿营(SC)+补播(OSC)、施肥+切根(CR)+补播(OCC)、无改良对照(CK)处理下喀斯特山区退化天然草地土壤性质和植被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相较CK,3种改良处理的土壤全氮(TN)、全钾(TK)、速效钾(AK)均显著提高(P<0.05),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显著降低(P<0.05),土壤脲酶(S-UE)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含量有一定提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2)相较CK,3种改良处理的真菌丰富度Chao指数显著提高(P<0.05),而细菌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P<0.05)。3)相较CK,3种改良处理的物种丰富度、产草量(青)和豆科牧草比例均显著提高(P<0.05),杂类草牧草比例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知,3种改良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退化天然草地的土壤肥力、草群结构和产草量,但在今后推广实践中还需综合考虑最佳施肥量、补播量和人工投入成本等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 袁颖丹 张学玲 郭晓敏 张文元 胡冬南 潜伟平 彭辉武 牛德奎
在武功山草甸严重退化区,通过撒播不同草种、覆盖不同辅助物料、草皮移植及封育等措施进行植被恢复试验,分析不同恢复措施植被生长效果及适应性特征,探讨适合在当地特殊环境进行植被修复的优良措施,对退化草甸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为亚热带山地草甸的经营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在无辅助措施下,直接撒播芒草种在武功山退化土壤环境中发芽率最高(盖度为45.67%),对环境适应性最好;其次为狗牙根(盖度为15.33%),高羊茅、黑麦草和画眉草的生长效果较差(盖度依次为6%、5.33%、2.67%)。
关键词:
草甸 退化修复 草种 草皮移植 武功山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天赐 安婵 李金升 乔建霞 唐士明 罗红霞 白鹭 邵新庆 王堃 刘克思
在不同退化草地上建造人工湖泊,可能会改善毗邻退化草地的生态环境,影响退化草地土壤中养分的流动,加快退化草地的修复。本研究分析了建造人工湖泊后3年内(2014–2016年)湖泊毗邻的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土壤含水量及碳、氮含量在不同湖距(10、60、100、150、250和600 m)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建湖3年这个短时期内,不同退化草地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养分(有机碳、全氮)形成了近湖效应,即近湖区土壤含水量和养分含量高。轻度、重度退化草地土壤含水量在建湖3年后差异性被削弱。上层土壤(0–10 cm)含水量、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高于下层土壤(10–20 cm),重度退化草地养分低于轻度退化草地。2016年,距湖150 m处土壤全氮含量表现为重度退化草地(2.03 g·kg–1)小于轻度退化草地(2.78 g·kg–1)。2016年重度退化草地土壤距湖10、60、150和250 m处的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10%、44%、48%和54%;轻度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仅在距湖10 m处随年际的推移而增加了53%。综上,人工湖影响毗邻退化草地土壤中养分流动,尤其在距离上有显著的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臧淑英 那晓东 李雁 冯仲科
为探讨资源型城市大庆市草地退化驱动机制,找出驱动草地退化的主导因素,为科学保护现有草地资源和有效治理退化草地提供依据和参考.该文在定性描述大庆地区草地退化驱动因素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选取与草地退化密切相关并比较容易获取的数据作为变量,对大庆地区草地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根据对草地退化的影响程度,影响因子排序为:畜牧业产值>人口密度>油井个数>总人口>大牲畜存栏>人均居住面积>GDP>工业产值>盐碱、沙化.并且根据大庆地区1988—2001年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的面积与驱动因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不同退化程度草地面积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合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政国 陈奕兆 居为民 周伟 李建龙
为进一步明晰南方不同类型草地的碳源汇关系,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可能的碳循环特征,利用本地参数化的BIOME-BGC模型对2001~2010年低山丘陵草原化草甸、典型草山草坡和典型山地草甸样地净初级生产力(NPP)与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进行了模拟估算。不同类型草地的NPP和NEP 10年间变化趋势不同,低山丘陵草原化草甸、典型草山草坡和典型山地草甸的NPP平均值分别为357.17、232.4和191.96gC/(m2·a);NEP的平均值分别为3.25、21.28和81.96gC/(m2·a)。3种类型草地NPP与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EP与温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本模型模...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巧红 杨艳 李袁泽
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养分流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对微生物活动在高寒草地退化和恢复期间的响应知之甚少。因此,为明确草地退化与人工恢复如何影响土壤资源获取酶活性和微生物养分限制,我们在三江源区选取了不同的退化程度(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和恢复年限(3、8、13和19年)的高寒草地,采集0-10 cm的土壤样品,探究资源获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的响应,并对微生物养分限制状况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伴随退化程度加深,碳、氮、磷获取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随着恢复年限增加,碳获取酶活性显著减小,而氮、磷获取酶活性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且均在恢复13年降至最小值(P<0.05)。酶化学计量分析表明,草地退化使微生物碳限制显著加剧(P<0.05);在人工恢复措施介入后,微生物碳限制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微生物氮限制则显著增加(P<0.05)。方差分解分析与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资源获取酶活性受土壤全量养分、速效养分以及微生物量的共同影响,微生物养分限制则受到土壤全量养分与微生物量的影响。本研究揭示了高寒草地退化会加剧微生物碳限制,恢复初期施肥、补播等措施会减缓养分限制,但是之后的围栏封育措施会让微生物陷入相对严苛的养分限制,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才能得到缓解,因此针对长期围栏封育的恢复草地,适当的养分输入更 有利于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华方 李希来 金立群 张静
为防止高寒地区栽培草地的退化,以黄河源区玛沁县大武滩建植17 a的单播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栽培草地为研究对象,调查栽培草地不同退化区(重度退化、中度退化、对照区)土壤养分和植物群落特征,共18个响应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重度退化、中度退化、未退化(对照)栽培草地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未退化栽培草地垂穗披碱草、禾本科(Poaceae)、杂类草(Forbs)盖度分别与中度、重度退化之间具有极显著差异(P <0.05)。利用随机森林法分析不同退化指标对退化程度敏感度大小的响应,结果发现:植物群落特征禾本科盖度、生殖枝数量对退化程度响应最敏感,禾本科植物盖度小于65%以下时不能作为监测栽培草地是否发生退化的重要指标;而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对退化程度响应不敏感,说明建植17年栽培草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已趋于稳定。故在监测调查栽培草地退化时,禾本科植物盖度可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邵景安 芦清水 张小咏
使用自20世纪70年代末~2004年的3期遥感图像(70 sMSS、90 sTM和2004年TM/ETM),研究了近30年青海三江源西部干旱区草地退化的格局与过程,结果表明:整个研究时段内,草地退化发生面积占总草地面积的10%左右,且以草地覆盖度轻度下降为主,其退化面积占总草地退化面积的80%以上,其次是轻度沙化/盐化,相应比重占10%以上。草地退化面积呈东南向西北减少趋势,退化程度呈东南向西北降低格局,而退化类型也由复合型向单一型过渡。整个时段内,草地退化面积呈增加趋势,尤其是沙化面积增加较快。不同海拔、坡度和坡向间草地退化面积差异显著。海拔4 800~5 100m范围内为草地退化发生的主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浩 刘璨
文章利用青海和甘肃两省200个样本农户3年的面板数据,在考虑交易成本和固碳效应的前提下,运用生产力变化方法和含有集群标准误的随机效应模型,开展了我国西部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恢复可持续土地管理(SLM)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经验性结果显示:退耕还林(草)和太阳灶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沼气池和压沙田项目未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低廉的碳汇价格和缓慢的森林生长率使SLM产生的固碳经济效益并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