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11)
- 2023(17159)
- 2022(14772)
- 2021(13948)
- 2020(11538)
- 2019(26488)
- 2018(26463)
- 2017(50256)
- 2016(27224)
- 2015(31051)
- 2014(31155)
- 2013(30976)
- 2012(29249)
- 2011(26754)
- 2010(27060)
- 2009(25179)
- 2008(24821)
- 2007(22143)
- 2006(20087)
- 2005(18498)
- 学科
- 济(129140)
- 经济(129005)
- 管理(78502)
- 业(72517)
- 企(58757)
- 企业(58757)
- 方法(49265)
- 数学(42150)
- 数学方法(41620)
- 中国(36975)
- 农(32171)
- 地方(30645)
- 财(27767)
- 业经(27148)
- 学(27001)
- 贸(23428)
- 贸易(23412)
- 制(22890)
- 易(22657)
- 农业(21503)
- 环境(21405)
- 银(20095)
- 银行(20053)
- 融(19453)
- 金融(19452)
- 行(19334)
- 和(19025)
- 理论(18634)
- 地方经济(17560)
- 技术(17345)
- 机构
- 大学(402678)
- 学院(399089)
- 济(170170)
- 经济(166572)
- 管理(152129)
- 研究(144963)
- 理学(129400)
- 理学院(127880)
- 管理学(125737)
- 管理学院(125031)
- 中国(111219)
- 京(88484)
- 科学(87322)
- 财(77167)
- 所(74609)
- 研究所(67225)
- 中心(64193)
- 农(63335)
- 财经(60580)
- 江(59815)
- 北京(57653)
- 业大(55845)
- 范(54922)
- 经(54907)
- 师范(54446)
- 院(52050)
- 经济学(52016)
- 农业(49082)
- 州(48692)
- 经济学院(46483)
- 基金
- 项目(258585)
- 科学(202782)
- 研究(191128)
- 基金(187099)
- 家(162793)
- 国家(161420)
- 科学基金(137277)
- 社会(121333)
- 社会科(114906)
- 社会科学(114876)
- 省(98424)
- 基金项目(98143)
- 自然(86939)
- 教育(86850)
- 自然科(84873)
- 自然科学(84853)
- 划(83385)
- 自然科学基金(83326)
- 资助(78389)
- 编号(77116)
- 成果(64624)
- 发(58641)
- 重点(57896)
- 部(57797)
- 课题(54148)
- 创(52418)
- 国家社会(50206)
- 教育部(49620)
- 创新(48980)
- 科研(48620)
- 期刊
- 济(200448)
- 经济(200448)
- 研究(128511)
- 中国(83370)
- 学报(61669)
- 农(59181)
- 管理(59024)
- 科学(58011)
- 财(57746)
- 大学(46906)
- 教育(46791)
- 学学(43703)
- 农业(40967)
- 融(39456)
- 金融(39456)
- 技术(34885)
- 经济研究(31969)
- 财经(30784)
- 业经(30445)
- 经(26548)
- 问题(26049)
- 图书(22462)
- 贸(21836)
- 业(21282)
- 技术经济(20816)
- 世界(20060)
- 国际(19668)
- 理论(19380)
- 科技(18181)
- 现代(18129)
共检索到624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立
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呈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特征。我国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初显成效时,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计量模型分析表明,西部地区在人均GDP5000元以上时,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P表现出明显的倒U型EKC左边上升阶段的特征,且环境质量仍有恶化的趋势,改善的转折点尚未到来。这主要是根源于西部地区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价格机制的失效,致使环境资源成本的高度外部化。西部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有待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的途径的提升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动态权衡等。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经济发展 环境质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书瀚
近读留日博士张宏武教授的专著《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原文为日文,由日本溪水社2003年9月出版)一书,实感本书颇具特色,是一部值得一读的有关我国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杨 赵丽芬
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关系是我国当前紧迫而重要的命题,水资源的有限性和用水需求的不断增长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矛盾。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从总量与构成两个层面分析了北京市的水资源在总量、供给、需求等方面的现状及近年来的变动趋势,指出尽管在节水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北京水资源总量严重减少,为满足需求,不得不依靠对地下水的常年超采,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实现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
水资源 约束 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东升
本文利用我国西部一些地区的县级统计数据,检验了人口压力假说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作者的研究支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并且表明,只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西部地区将能够迎来农村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改善并行不悖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菊娥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回顾 1.1979-1993年是西部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西部的国民收入1953-1978年和1979-1992年年平均递增速度分别为6.867%(未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和8.24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国内生产总值1979-1993年年平均递增8.96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国民收入1953-1978年和1979-1992年年平均递增速度分别为4.7%(未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和6.85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居民消费水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栋生
郑长德教授的专著《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从多学科角度,分析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得出了一系列理论上的创建,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书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长顺 邓志涛 王培荣
一、西部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回顾和展望考察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定要把西部地区放在全国经济发展的总框架中来进行,从工业化与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来看,西部地区是全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全国的经济发展从1949年到1988年,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1949—1978年是传统工业化战略时期;1978—1988年是传统工业化战略转换时期。为此,对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历史回顾,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传统工业化战略及其对西部的影响。建国初期,我国几乎还是一个纯农业国,1949年农业人口占90%,国民收入中农业比重占6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廉晓梅,宋伟
资源是经济社会的基础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及其潜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社会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则必须以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前提 ,以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为手段。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形成最早的经济区 ,资源曾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 ,但经过长期的开发和利用 ,其资源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而严重制约了东北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资源约束 创新 可持续发展 东北区域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乔海曙
农村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按照国家政策 ,未来几年内 ,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将进行重大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将遇到来自不发达的农村金融的制约。解除农村的金融约束 ,必须发展农村的中小合作金融组织 ,为此应进行相关的制度安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覃成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宁 张合金 陈耿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与我国已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如何规范和优化政府的行为以促进西部民营经济的更快发展,是我国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杨先明
FDI在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并没有出现预计的西进现象,原因何在?文章认为,产业层面因素,人力资本、技术与制度缺口,跨国公司、地方政府与国家外资政策间的低匹配度等,都制约着FDI西进的节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会晏,沈贵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经济的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吉林省的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应尽早转变以往的粗放增长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吉林省 环境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金开好
一、安徽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1.环境污染状况堪忧。随着安徽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废”也日益增多.据统计,1990年安徽工业废气排放量为2328亿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是2552万吨,工业废水量为9.86亿吨。到2000年全省工业废气排放量增至3945亿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是2815万吨,工业废水排放总量虽有大幅度降低,但仍达63106万吨,其中含有大量的酚、氰、硫、COD和石油等有害物质,其综合利用率较低。工业“三废”的增多,使全省有的城市出现酸雨,酸雨严重的城市的酸雨频率已超过50%。在城市遭到污染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也呈加剧趋势,1990年至1998年全省化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际金融论坛课题组 王元龙
本文以邓小平同志"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论断为切入点,提出需要认识和把握现代经济是金融核心地位的先决条件,"核心"应为功能核心而并非产业核心;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远未进入现代经济阶段,当前不应将金融置于中国经济的核心。本文认为,由于对"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论断的认识偏差,导致了当前中国某些领域存在着金融非理性发展的不良倾向,并造成诸多危害。本文在分析有关国家金融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好中国经济发展中金融与经济关系问题的四项战略举措,即:明确定位金融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推动中国包容性金融体系的建设、发挥金融对实现国家战略的作用,以及加强金融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引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