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8)
- 2023(11723)
- 2022(9736)
- 2021(8925)
- 2020(7396)
- 2019(16764)
- 2018(16397)
- 2017(31121)
- 2016(16607)
- 2015(18646)
- 2014(18753)
- 2013(18653)
- 2012(17759)
- 2011(16495)
- 2010(16406)
- 2009(15573)
- 2008(15372)
- 2007(13681)
- 2006(12292)
- 2005(11565)
- 学科
- 济(92004)
- 经济(91895)
- 管理(51519)
- 业(44575)
- 企(36512)
- 企业(36512)
- 方法(32580)
- 数学(29031)
- 数学方法(28813)
- 中国(24038)
- 财(20582)
- 地方(19676)
- 制(19347)
- 农(18329)
- 业经(17154)
- 学(16681)
- 贸(15362)
- 贸易(15353)
- 易(14971)
- 融(14291)
- 金融(14289)
- 体(14168)
- 银(14074)
- 银行(14061)
- 地方经济(13635)
- 行(13612)
- 环境(13071)
- 农业(11915)
- 务(11434)
- 财务(11408)
- 机构
- 大学(254876)
- 学院(251091)
- 济(123154)
- 经济(121115)
- 研究(95497)
- 管理(91539)
- 理学(78215)
- 理学院(77284)
- 管理学(76202)
- 管理学院(75714)
- 中国(73874)
- 财(57386)
- 京(53464)
- 科学(52837)
- 所(48113)
- 财经(45196)
- 研究所(43312)
- 中心(41328)
- 经(41159)
- 经济学(41158)
- 农(38017)
- 经济学院(36716)
- 江(36380)
- 北京(34439)
- 院(34045)
- 财经大学(33732)
- 业大(32266)
- 范(30958)
- 师范(30672)
- 农业(29473)
- 基金
- 项目(161679)
- 科学(129324)
- 基金(122581)
- 研究(117404)
- 家(107400)
- 国家(106640)
- 科学基金(90803)
- 社会(80847)
- 社会科(76952)
- 社会科学(76935)
- 基金项目(63263)
- 省(58185)
- 自然(55738)
- 自然科(54471)
- 自然科学(54456)
- 自然科学基金(53560)
- 教育(52824)
- 资助(50628)
- 划(50148)
- 编号(42991)
- 部(38366)
- 重点(37027)
- 成果(36473)
- 国家社会(35940)
- 发(35505)
- 制(34521)
- 教育部(33528)
- 创(33085)
- 中国(32515)
- 性(32206)
- 期刊
- 济(141030)
- 经济(141030)
- 研究(83525)
- 中国(51868)
- 财(44772)
- 学报(37953)
- 管理(37107)
- 科学(36851)
- 农(35321)
- 大学(29687)
- 学学(28368)
- 融(26985)
- 金融(26985)
- 财经(24916)
- 经济研究(24402)
- 农业(23418)
- 经(21643)
- 教育(20226)
- 技术(19934)
- 问题(18703)
- 业经(17983)
- 贸(16829)
- 世界(15591)
- 国际(15340)
- 技术经济(13701)
- 业(12842)
- 统计(12618)
- 经济问题(11505)
- 策(11207)
- 版(10873)
共检索到393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耀
作为欠发达经济的开发 ,中国西部地区不仅存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 ,更重要的还有制度性短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 ,西部地区的非国有经济比重、要素市场化程度和政府组织效率均相对低下 ,这是引致东西部发展差异扩大的制度缘由。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的发展援助 ,除了人、财、物等实物性援助外 ,更应重视制度性援助。
关键词:
西部经济 制度性短缺 制度性援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孝松 田思远
对外援助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双边合作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采用2000~2014年中国对外援助的面板数据,在考虑援助的内生性及使用全球治理指数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国对外援助和制度质量对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外援助尤其是基础设施援助能够有效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增长;良好的制度建设是受援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分样本回归显示,受援国制度质量能够显著影响中国对外援助尤其是经济基础设施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这一效应在亚欧受援国表现明显;拓展分析发现中国对外援助和OECD国家对外援助呈现出"1+1>2"的效果。为提升中国对外援助的效果和质量,中国需要改进对外援助结构,加强对援助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减少受援国制度风险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丁韶彬
1980年美国政府开始对中国提供经济援助。近年来,美国对华援助规模不断扩大,援助项目渐趋多样化,但是相对于美国庞大的对外援助规模、中国庞大的贫困人口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对中国援助规模而言,美国对华援助仍处于较低水平,援助对象和范围也具有较大局限性。其根源在于,美国出于所谓自由、民主、法治等价值观方面的偏见而对华采取限制性援助政策,这种限制性政策决定了美国对华援助没有多少上升空间;另一方面,美国把经济援助作为影响中国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因此,大体维持当前水平可能是一种基本趋势。
关键词:
中美关系 经济援助 限制性援助 经济制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佳君
基于世界银行援助在华扶贫领域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文章发现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的合作大致经过了"长期对峙—短期冲突—短期协作—长效合作"的历程。通过对比不同的援助关系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文章发现:长期对峙和短期冲突的援助关系不利于制度变迁的发生;相比于短期协作援助关系,长效合作的援助关系更有助于制度的本土化创新。有效的制度变迁不是一个制度移植的过程,而是一个制度本土化的创新过程。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徐丽鹤 张晓波
如何破解新冠肺炎疫情下医疗资源不足、降低疫情死亡率成了各国执政能力的大考。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对口援助制度创新是取得非凡防疫成绩的原因之一。其创新之处在于将纵向治理(中央—地方)向纵横交错(中央—地方—地方)模式转变。实证发现,对口援助破解了灾区资源短缺和配置低效的难题,显著降低了感染病例的死亡人数。运行机理是引进竞争机制,调动援助方的积极性,以及分散信息决策机制以提高援助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对口援助 理论机制 新冠肺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民
贝克尔、墨菲和塔玛拉在1990年发表的题为“人力资本、生育率与经济增长”的论文中建立了一个“两部门模型”,提出低生育率和较高的人力资本积累率是摆脱马尔萨斯均衡陷阱、进入经济持续发展轨道的必要条件的论断。我国人口的生育率在过去的20多年中经历了迅速的转变,并达到了较低的水平,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相对落后,造成了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供给的制度性障碍,进而使我国生育率下降与经济发展,内生性变量──人力资本的积累之词的联系出现了断裂。因此,彻底消除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性障碍,才能从根本上奠定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和人口环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邓宇鹏 王涛生
一、中国民工短缺的特点与影响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出现民工潮起,到2003年上半年以前,中国劳动力市场一直处于"劳动力无限供给"状态。随着沿海城镇和内地城镇工业化的推进,全国农村有1亿多劳动力流向沿海或其他城市务工经商。但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许多城市陆续出现了进城的农民工数量迅速减少导致不少企业用工短缺。据报道,珠三角的工人缺口达到200万之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彬,杜静,肖晓麟
本文指出了在发展区域经济中善遍存在的制度短缺现象,对有效制度创新从财产权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等几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制度短缺 制度保证 制度创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倩
建立中国特色的法律援助制度,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和依法治国的应有之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是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我国现行法律援助制度还存在许多缺陷,文章建议,应加大全国人大关于法律援助的立法力度,完善《法律援助条例》的内容,完善法律援助资金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务体制。
关键词:
法律援助 制度缺陷 晋中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富华 陈余富 史彦刚
石油短缺已经成为引起中国能源危机最核心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中国石油短缺的背景及其影响因素 ,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石油依赖程度”这一概念。本文还把石油短缺与经济安全问题联系了起来 ,并提出了确保我国经济安全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石油短缺 石油需求 中国经济安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炜
本文首先提出中国经济运行已由“短缺时期”进入“后短缺时期” ,继而对“后短缺时期”的定义、特征、阶段进行了全方位的概括与总结 ,指出了“双二元结构困境”是“后短缺时期”的主要矛盾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换单操作”。
关键词:
短缺时期 后短缺时期 换单操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林平 万向东 张永宏
本文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外来工(农民工)主要(只能)通过私人网络关系去寻找工作。利用网络寻找工作不一定能使他们得到工资较高的工作岗位,却可以节省找工成本。由于外来工工资较低,所以,他们不能安心在所在企业工作,因而有较高的流动率。高流动率造成了劳工短缺即“民工荒”。作为群体的外来工之所以工资低,主要是最低工资标准丧失了调节作用,这是基本的、直接的制度缺陷。外来工的高流动性还塑造了劳资关系双方的短期行为。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农民工高流动率和不能转化为真正的职业工人的制度背景,这就是“半工半耕”和城乡二元户籍划分的正式制度、乡土社会的传统社会规范和社会公众(包括农民工自身)对农民工的...
关键词:
制度短缺 “民工荒” 高流动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朱丹丹 黄梅波
本文基于中国对非洲16个受援国2000-2011年援助的面板数据,采用两步回归法,研究了中国对外援助对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了出口渠道在其中的传导作用。研究发现:(1)中国对外援助会显著促进非洲受援国的经济增长,且该促进作用会产生倒"U"型"门槛效应";(2)中国对外援助确实能够通过国际贸易渠道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增长,"促贸援助"模式是有效的;但是,不通过出口渠道发挥作用的对外援助则会阻碍受援国的经济增长。(3)受援国期初的经济状况会影响其现在的经济增长,导致其易陷入"贫困陷阱",因此在一定发展阶段国际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侯增艳
面对上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西方国家开始检讨"福利陷阱"问题,纷纷对就业援助制度进行了改革,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援助政策,引入市场机制,调动社会的力量参与就业服务项目,促进了社会福利的公平和效率;建立了就业援助评估和监督机制,实施就业援助精细化管理,就业援助调整中长期效果逐步显现。目前,我国经济社会体制结构不断调整,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借鉴国外就业援助的经验,对加强我国就业援助的制度化、精细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就业援助 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 福利国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任群 阮文彪
该文应用制度均衡的一般理论,分析了现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结构性供给短缺的表现及原因:在现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结构中,无论是产权制度、还是微观组织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都存在制度供给滞后于制度需求的状况。提出打破政府的"非农偏好"与"以农补工"的意识刚性,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以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由各级政府、部门和农民共同分摊制度创新成本,建立有效的制度需求表达机制的创新策略;应从旧体制的修补转向新体制构建,从政策调整转向制度创新,从单项制度改革转向结构整体优化变革的创新路径,以实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由结构性短缺向制度均衡转变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