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6)
- 2023(9939)
- 2022(8450)
- 2021(7838)
- 2020(6168)
- 2019(14261)
- 2018(14064)
- 2017(25824)
- 2016(13891)
- 2015(16025)
- 2014(16113)
- 2013(16084)
- 2012(15428)
- 2011(14496)
- 2010(14567)
- 2009(13110)
- 2008(13136)
- 2007(11790)
- 2006(10775)
- 2005(10184)
- 学科
- 济(68180)
- 经济(68110)
- 管理(34115)
- 业(32617)
- 中国(25459)
- 企(23301)
- 企业(23301)
- 方法(22140)
- 地方(19709)
- 数学(19308)
- 数学方法(19186)
- 农(19058)
- 贸(14911)
- 贸易(14895)
- 业经(14856)
- 易(14468)
- 农业(12930)
- 财(12660)
- 银(12597)
- 银行(12581)
- 制(12482)
- 行(12306)
- 发(12259)
- 融(12132)
- 金融(12130)
- 学(11582)
- 地方经济(11253)
- 环境(10960)
- 和(10115)
- 技术(9205)
- 机构
- 学院(202708)
- 大学(201271)
- 济(92475)
- 经济(90743)
- 研究(78938)
- 管理(69954)
- 中国(63132)
- 理学(57795)
- 理学院(57057)
- 管理学(56245)
- 管理学院(55856)
- 京(45232)
- 科学(44658)
- 财(41913)
- 所(40516)
- 研究所(36168)
- 中心(34964)
- 财经(32214)
- 江(31899)
- 农(31590)
- 北京(30304)
- 经济学(30051)
- 经(29314)
- 范(29234)
- 师范(28968)
- 院(28331)
- 经济学院(27009)
- 州(26036)
- 业大(24952)
- 农业(24195)
- 基金
- 项目(123455)
- 科学(96855)
- 研究(96034)
- 基金(87945)
- 家(76165)
- 国家(75485)
- 科学基金(63307)
- 社会(61676)
- 社会科(58506)
- 社会科学(58497)
- 省(46559)
- 基金项目(44833)
- 教育(43592)
- 划(39465)
- 编号(39175)
- 资助(36897)
- 自然(36588)
- 自然科(35721)
- 自然科学(35713)
- 自然科学基金(35101)
- 发(33333)
- 成果(33177)
- 课题(28619)
- 重点(28435)
- 部(28230)
- 发展(27741)
- 展(27271)
- 国家社会(26465)
- 中国(26216)
- 创(25528)
共检索到338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潜 张明军 王圣杰 汪宝龙 马雪宁
利用降水、湖水同位素数据并结合相关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的二次蒸发效应以及不同类型水汽对区域降水的贡献率进行了定量的讨论,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夏季风期间,天山—阿勒泰地区所受到的二次蒸发效应较为明显;而青藏高原地区,水体蒸发水汽的向上补给则是影响该区域在全年任何时段下氢氧同位素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②天山—阿勒泰地区在全年任何时段下均存在二次蒸发效应,且夏季风时的作用程度明显强烈,蒸发比值介于13%~20%,均值为16.7%,远远大于冬季风时的均值4.3%。③青藏高原地区不论是在夏季风还是冬季风期间,上风向水汽对区域降水的贡献率最大,所占比重基本大于50%,贡献率最小的是水体蒸发产生的水汽,其值普遍小于10%;而蒸腾作用产生水汽的贡献率介于两者之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潜 张明军 王圣杰 汪宝龙
中国东南部地区由于临近太平洋,常年受到季风水汽的影响,应用降水等各种水体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信息来追踪大气水循环路径,已成为近年来较为常用的方法。本文根据中国东南部地区15个站点夏季风盛行期间(6-9月)的氢氧同位素资料,运用瑞利分馏理论,并结合水汽贡献率模型,对当地6-9月大尺度水汽循环模式、下垫面水体对高空大气的水汽贡献率以及云下二次蒸发效应进行了探讨。基于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显示,水汽的运行模式符合瑞利分馏理论。从沿海向内陆,水体的蒸发补给作用在逐步增强。应用水汽贡献率模型计算下垫面水体蒸发的水汽对上风向水汽的补给率,结果表明,东南部地区不同区域的水汽贡献率介于1.4%~4.1%之间,平均水汽贡献率为2.2%。通过计算所有数据的平均过量氘值(d),并与全球水循环平均状态下的d值(10‰)进行对比后发现,水体蒸发的补给作用与二次蒸发效应同时存在,且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越靠近内陆,二次蒸发作用的影响越微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文艳 吕春燕 肖士恩
经济增长及其质量问题是政府和学者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参考指标有一定的科学性。文章从结构生产函数入手,通过引入势效系数,使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更加科学。文章在具体测算过程中,对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存量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发现这五个变量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从而可以说明建立的回归模型更加符合统计学规律。最后,以回归模型为基础,按照文章关于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方法,测算了河北省1990-2012年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并针对测算结果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权兴
李世聪和谈香如两位学者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第9期发表的《人力资源贡献率与贡献价值计量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计量模式(内文简称“李谈模式”)。该模式在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通过求导、取对后,得出公式:Q=A+Lα+Kβ,并在假设企业规模稳定的情况下,简化Q=Lα+Kβ(L为人力资本投入,K为物力资本投入,Q为企业效益或产出)。本文在对李世聪、谈香如同志提出的人力资源贡献率计算办法及实证研究的分析基础上,结合人力资本的特殊性,对人力资本投资是否遵循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人力资本投资的迟滞性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决策型人力资本和非决策型人力资本的区别性观点。援用会计学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靳贞来
本文通过对CD生产函数测算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基本模型及生产函数的假设与应用条件的阐述,提出了使用CD函数测算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对改进技术进步测定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CD生产函数 农业技术进步 贡献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肖远飞
基于C-D生产函数,对我国汽车业的技术进步率及技术贡献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991—2008年期间我国汽车业的技术进步率较低,且波动性很大;我国汽车业技术要素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低,也呈现不稳定性。技术进步率和技术贡献率的这种特征可以解释我国汽车产业运行不稳定和效率低下的现状。
关键词:
汽车产业 技术进步 生产函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敏敏 延军平
依据北方农牧交错带46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全区及东北、华北、西北3个子区气温、降水和潜在蒸散量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潜在蒸散量下降的原因,重点验证了研究区是否存在"蒸发悖论"现象。结果表明:①近52a,北方农牧交错带全区气温于1986年发生突变,潜在蒸散量除西北段外,其余均随气温的升高呈下降趋势,整体存在"蒸发悖论"现象;②不同时空尺度,表现出不同的"蒸发悖论"规律:1961-1986年,全区及各子区均存在"蒸发悖论"现象,近26a,仅东北段和华北段存在。春、冬、夏季前26a及秋季后26a存在;③近52a,全区及子区年降水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夏、秋季降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福垣
随着发展观念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力资本贡献率,实际上是国民经济的发展率、现代化率,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反映国家、地区和产业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如何科学准确的计量人力资本贡献率,是当前学术界正在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提出的用途不同的两个计量模型,是作者的初步探索,现在发表出来,是为了引起深入的讨论,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瑛 陈秀山 刘凤良
本文在分析索洛余值法缺陷的基础上,以新增长理论为理论背景,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将产业结构变动、资本空间集聚、人力资本积累等因素引入技术进步贡献率的计量模型,使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更接近真实的技术进步情况;进而利用新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计量方法重新测算了1987—2003年间中国的技术进步状况,发现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已开始出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索洛余值法 资本空间集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兰兰 诸克军 郭海湘
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C-D生产函数和索罗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新方法。该方法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对中国31个省市按照科技进步水平进行软分类,得到各地区隶属于各类别的隶属度;第二,分别计算不同科技水平类别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三,把得到的各个类别的贡献率与各个地区隶属于各类别的隶属度相乘,得到各个地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后,运用该方法计算了中国31个省(市)1998-2007年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科技水平发展不平衡,上海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最高为54.19%;北京次之,为48.90%;四川最低为28.59%。另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增...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海湘 黄毓芝 诸克军 李四福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经济贡献率的软计算方法,并提出了潜在人力资本(教育)-实际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的计算思路。该算法由4个步骤组成:首先,按照科学技术水平对目标系统进行模糊软分类,得到最佳分类数,从而确定了最佳的规则数;其次,根据规则数确定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建立潜在人力资本(教育)到实际人力资本的模糊映射,即"一次滤波",得到潜在人力资本(教育)对实际人力资本的贡献率αk;第三,建立实际人力资本到经济增长的模糊映射,即"二次滤波",得到实际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αk′;第四,计算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ECREk=αk×αk′,其中k为按科技水平划分的类别数。最后,用该算法来计算我国2003-2006年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
关键词:
教育经济 教育经济贡献率 软计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光 王玲玲 王选华
文章遵循"索洛余值法"原理,采用新的方法估算要素产出弹性,利用1953—2013年的相关数据测度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率。结论表明:现阶段物质资本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劳动力的"红利"日渐消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下降。因此,中国急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应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重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劳动者素质,保持适度规模物质资本投资以维持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科技进步 劳动价值理论 贡献率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卫
通过考察中国水产品对农产品的出口贡献率和外汇贡献发现,水产业在农业中特别是在出口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要素禀赋论和恩格尔定律也证明了水产业是我国农业中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行业,因此,有必要通过促进水产品出口来带动农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而针对我国目前水产品出口面临的贸易壁垒和同业恶性竞争两大问题,提出应采取措施,譬如制订新的行业标准,包装材料和标签认证制度和标签制度以消除出口中的技术壁垒,并有必要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推进我国水产品出口。
关键词:
贸易贡献率 H-O理论 消费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