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1)
2023(6349)
2022(5228)
2021(5012)
2020(4124)
2019(9864)
2018(9487)
2017(18263)
2016(9562)
2015(11017)
2014(10919)
2013(11154)
2012(10498)
2011(9751)
2010(9621)
2009(8979)
2008(8960)
2007(7730)
2006(6806)
2005(6256)
作者
(26372)
(21978)
(21888)
(20928)
(14160)
(10346)
(9967)
(8671)
(8610)
(7728)
(7539)
(7301)
(7049)
(6909)
(6852)
(6841)
(6493)
(6361)
(6226)
(5925)
(5305)
(5242)
(5036)
(4964)
(4959)
(4947)
(4696)
(4450)
(4301)
(4300)
学科
(54006)
经济(53960)
管理(24475)
方法(22429)
(21535)
数学(21297)
数学方法(21219)
中国(20419)
(13715)
企业(13715)
(11694)
贸易(11687)
(11438)
(10862)
(10832)
保险(10741)
(9808)
银行(9808)
(9445)
(9337)
地方(9162)
(8872)
城市(8853)
(8755)
金融(8755)
城市经济(7092)
环境(6863)
业经(6774)
(6383)
(6055)
机构
大学(144212)
学院(139891)
(74050)
经济(72839)
管理(54657)
研究(52966)
中国(46899)
理学(46094)
理学院(45571)
管理学(45121)
管理学院(44844)
(33645)
(31317)
财经(27329)
科学(27168)
经济学(25747)
(25324)
(25142)
中心(23972)
经济学院(23341)
研究所(22709)
财经大学(20935)
北京(20747)
(19052)
(18018)
(17287)
(16389)
(16201)
金融(16165)
师范(16121)
基金
项目(91009)
科学(74093)
基金(72266)
研究(66053)
(62432)
国家(62062)
科学基金(53843)
社会(47917)
社会科(45738)
社会科学(45726)
基金项目(37458)
自然(32738)
自然科(32091)
自然科学(32083)
自然科学基金(31526)
资助(30730)
(28886)
教育(28452)
(26319)
编号(23254)
(22733)
国家社会(22138)
中国(21443)
教育部(20182)
重点(19986)
(19194)
人文(18884)
成果(18502)
社科(17988)
(17685)
期刊
(74340)
经济(74340)
研究(50921)
中国(25099)
(22969)
(20037)
金融(20037)
管理(18540)
科学(18288)
学报(15766)
(14342)
财经(13873)
经济研究(13504)
大学(12906)
学学(12358)
问题(12088)
(12010)
(10883)
国际(9726)
世界(9653)
农业(9634)
理论(9566)
技术(9023)
实践(8449)
(8449)
统计(8302)
业经(7936)
价格(7639)
技术经济(7266)
城市(7009)
共检索到217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俊华  黄万钧  
文章运用在险值(VaR)理论的三种模型方法,以重庆、成都为典型城市,采用2005—2012年两市商品房价格指数数据估计重庆、成都两市的商品房市场价格下方风险的在险值水平。研究发现,重庆、成都两市的商品房价格指数收益率具有一定的地域同步效应;整体而言,重庆市的商品房市场价格下方风险要略高于成都市的下方风险;回溯测试结果表明,面对市场极端变化值,并不存在完美的在险值计算模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陶雪良  
一、问题的提出和假定从城市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合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城市的繁华程度与人口多寡、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密不可分。住房既是承载人口的基本场所,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构成了城市的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曾国安  张河水  
土地价格与商品房价格到底是什么关系,是地价推高房价,还是房价推高地价,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从逻辑上看,两者的相互影响是存在的,但具体是什么影响,则应进行实证分析。1998年以来,地价和房价均呈现出长期上升的趋势,以地价和房价来衡量的地价占房价的比重也呈现出长期上升的趋势。通过构建城市土地价格与商品房价格的四象限模型所进行的分析也发现,土地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商品房价格的变化,土地价格的上升会推动房价的上涨。运用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商品房月度销售价格和单位面积土地购置费月度投资额的对数数据所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商品房价格与土地价格呈正向协整关系,土地价格的均衡反向修复机制不成立,且从...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廖望  廖东华  熊凌云  
利用2011年~2016年中国31个省份数据,在宏观层面检验了城市商品房价格对城市技术创新活动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城市商品房价格上涨会导致城市技术创新项目数、城市技术创新经费和城市技术创新人员的显著减少,说明城市商品房价格上涨对城市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相比非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商品房价格对城市技术创新项目数、城市技术创新经费和城市技术创新人员产生的抑制效应更明显。基于研究结论,就完善我国商品房价格调控机制和城市创新机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吓忠  
从去年开始,住宅商品房价格的上涨、房地产投资的增加,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在认识住宅商品房各种价格的基础上,分别从开发商和城市居民角度出发,明确其成本价格和有效需求价格,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动态地确定适合目前中国家庭居民的住宅商品定价范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屈晓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商品房价格不断攀升。为了满足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国家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在回顾我国房地产市场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商品房价格的挤出效应与吸收效应,并提出了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效抑制商品房价格上涨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崴  
借鉴冯.杜能模型分析城市商品房价格上涨机理,可得出以下结论:当购买城市周边区商品房相比购买中心区商品房少支付的房价大于等于居住周边区所需多支付的居住成本时,理性购买者会作出购买周边区商品房的决策;随着周边区相比居住周边区居住成本的降低,周边商品房价格水平会趋近于中心区商品房价格水平;当周边区居住成本相对稳定时,周边区商品房价格水平受制于中心区商品房价格水平。随着城市的发展,商品房价格水平呈长期上涨趋势。控制城市中心区商品房价格与加速卫星城建设是平抑城市商品房价格的有效途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金升平  曾恂  李琼  
我国新建商品房价格指数的准确与否关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果检验、风险与泡沫程度的测量以及金融经济政策的制定,但目前我国的房价指数存在理论基础缺乏、发布的指数与房地产市场不相吻合等问题。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我国新建商品房价格指数编制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新建商品房价格指数编制方法应满足的3个要求,其次建立房价指数的半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并基于同一上下楼集合的房屋匹配,重点构建了同质可比的房价指数编制模型与迭代计算方法。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回避了特征价格法需要采集众多特征变量数据的问题,所给计算方法可剔除原始价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金升平  曾恂  李琼  
我国新建商品房价格指数的准确与否关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果检验、风险与泡沫程度的测量以及金融经济政策的制定,但目前我国的房价指数存在理论基础缺乏、发布的指数与房地产市场不相吻合等问题。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我国新建商品房价格指数编制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新建商品房价格指数编制方法应满足的3个要求,其次建立房价指数的半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并基于同一上下楼集合的房屋匹配,重点构建了同质可比的房价指数编制模型与迭代计算方法。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回避了特征价格法需要采集众多特征变量数据的问题,所给计算方法可剔除原始价格异常数据所产生的匹配对误差,并可剔除匹配过程所产生的新误差。最终基于襄阳市的商业银行贷款数据进行实际计算和结果分析。本文的模型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采样上的方便性和计算上的简单性,达到了第3代房价指数的要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洋天  
为应对房价过快上涨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包括保障房建设在内的一系列调控措施。本文从分析保障房对商品房价格影响机制入手,实证研究了保障房建设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发现:保障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品房价格的上涨。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保障房建设,完善保障房建设的配套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广平  陈立文  
商品房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土地财政依赖与商品房价格间存在着不显著的正向关系;经济适用房的供给量显著负向影响商品房的价格,负向调节着土地财政依赖与商品房价格之间的关系。为了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应合理分配土地财政收入,提高保障房建设的投入比例;增加经济适用房供给量,降低购房预期;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理清地方政府债务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波  蒋和胜  
本文基于价格均衡理论,结合我国保障房和商品房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对保障性住房发挥"保障"和"调控"双重功能的政策预期,通过保障房对商品房需求的"替代作用"和供给的"挤占作用"两方面剖析,说明保障房建设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和传导机制,认识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应该在不同地区发挥不同的作用,在中心城市重在发挥"保障"功能,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在"泡沫化"严重地区重在发挥"调控"功能,有效抑制投机、投资需求,和商品房"去库存"相结合,最终有利于民生改善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佳  莫双宁  
本文分析了地铁站对周边房屋价格的影响机制,地铁站通过提高周边住宅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增加周边房屋的使用价值和效用,从而带动房价上升。本文使用2013-2018年上海市二手商品房的964个小区的面板数据对上述"溢价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并重点探究商品房小区周边的经济适用房对这种溢价效应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地铁站对周边二手商品房存在溢价作用,距离地铁站越近,二手商品房价格越高;附近经济适用房的存在能够削弱地铁站对商品房的溢价效应,但这种削弱效果非常微弱。合理规划地铁线路,能够弥补经济适用房周边生活板块缺失的不足,更好地实现中心人口向城市周边转移的目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卢媛  刘黎明  
从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入手,运用收入分布函数拟合方法,建立收入与居民人数比例的对应关系,计算出保障性住房体制外需要通过购买商品房满足住房需求的居民人数,通过改良传统的房价收入比公式,提出新的房价收入配比公式,计算居民可承受商品房价格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