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26)
2023(14127)
2022(12308)
2021(11998)
2020(9843)
2019(23085)
2018(22782)
2017(43788)
2016(23727)
2015(26657)
2014(26429)
2013(26218)
2012(24403)
2011(22261)
2010(22237)
2009(20400)
2008(19903)
2007(17339)
2006(15474)
2005(13835)
作者
(67440)
(56036)
(55535)
(53185)
(35917)
(26755)
(25284)
(21979)
(21287)
(20163)
(19028)
(19015)
(17940)
(17757)
(17471)
(17250)
(16705)
(16353)
(16065)
(15754)
(14002)
(13799)
(13432)
(12658)
(12474)
(12454)
(12366)
(12208)
(11268)
(11050)
学科
(97931)
经济(97821)
管理(67645)
(65773)
(51994)
企业(51994)
方法(42589)
数学(37105)
数学方法(36690)
(29569)
中国(28552)
(23357)
地方(21848)
业经(20925)
(20304)
农业(20242)
(19971)
贸易(19961)
(19462)
环境(18111)
(17492)
(16081)
(15925)
(15068)
(14954)
银行(14921)
理论(14515)
技术(14451)
(14346)
(14146)
机构
大学(338138)
学院(336432)
(142364)
经济(139509)
管理(134678)
研究(119698)
理学(116443)
理学院(115107)
管理学(113390)
管理学院(112761)
中国(90098)
(73041)
科学(71892)
(63281)
(59647)
研究所(54540)
中心(53057)
(51894)
财经(50697)
业大(47544)
(47500)
北京(47109)
(46288)
(45627)
师范(45316)
(43532)
经济学(42648)
农业(40204)
(38861)
经济学院(38459)
基金
项目(229376)
科学(181190)
研究(170781)
基金(167778)
(145817)
国家(144645)
科学基金(123761)
社会(108343)
社会科(102650)
社会科学(102624)
基金项目(88554)
(85919)
自然(79209)
教育(77290)
自然科(77284)
自然科学(77267)
自然科学基金(75887)
(73600)
资助(69434)
编号(69336)
成果(57169)
(51917)
重点(51239)
(49864)
课题(47676)
(46999)
国家社会(44785)
教育部(44627)
创新(43827)
人文(43325)
期刊
(156750)
经济(156750)
研究(103722)
中国(62493)
学报(49913)
管理(49372)
科学(48654)
(47713)
(44990)
大学(38086)
教育(36897)
学学(35684)
农业(33522)
(30265)
金融(30265)
技术(27510)
经济研究(24959)
业经(24479)
财经(24318)
(20820)
问题(20570)
(17642)
图书(17617)
(17467)
技术经济(16324)
资源(16252)
理论(16029)
科技(15986)
世界(15863)
现代(15600)
共检索到497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慧  叶尔肯·吾扎提  
西部地区是我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与东中部地区的收入差距却在不断的扩大。同时,随着全国贫困人口绝对规模的减少,贫困人口的分布进一步向西部地区集中,生态环境在诸多致贫因素中越来越突出。文章从西部贫困地区与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空间分布的关联性以及地区贫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深入解析了西部地区贫困和生态环境互为因果的耦合机理;分析了当前西部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生态环境、资金、人力资本、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严峻挑战;提出了生态扶贫的概念和基本内涵,即: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同步进行,生态恢复与脱贫致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静  
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实证分析了物流及人力资源对投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具体探讨西部地区吸引投资的比较优势和约束条件,最后提出了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策略的新思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孝勇  赖景生  寸家菊  
本文从阐述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现状和四阶段扶贫开发历程入手,分析了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参与式整村推进、特色产业开发、乡村旅游开发和移民开发等扶贫模式;总结了西部农村扶贫开发的绩效。研究发现:西部农村扶贫模式创新是西部农村扶贫取得良好绩效的保证。最后提出开展扶贫模式创新、打破农村扶贫制度性陷阱、消除农村制度性贫困等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维佳  寸云激  
对于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贫困地区而言,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能否齐头并进融合发展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实现。实施生态保护扶贫为实现生态保护与扶贫攻坚双赢提供了可能性。文章以促进实施为导向,述评生态保护扶贫研究现状、分析生态保护扶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促进生态保护扶贫实施的对策,以期为生态保护扶贫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韩锦绵  白雄  
西部地区是我国扶贫政策的重心所在,也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主战场,对1999年西部大开发至今西部地区的扶贫历程进行梳理具有重要价值。将20年来西部地区扶贫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即1999—2012年开发式扶贫的推进与参与式扶贫的落实;2013年至今精准扶贫的起步与新时期扶贫机制的深化改革,重点分析了这两个阶段西部地区扶贫的时代背景、采取的具体举措和取得的主要成效。经过20年的努力,西部地区形成了多主体参与、多措施并举的大扶贫格局。最后,结合新时代决胜脱贫攻坚和应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相对贫困问题,论文对西部地区未来反贫困进行了展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李娟  
精准扶贫指在准确把握扶贫对象所在的外部环境以及贫困程度的基础上确定扶贫政策以及扶贫方式,精准扶贫要求金融支持的精度高、准度充分。当前金融机构支持精准扶贫的难点有:恶劣的自然条件,使金融扶贫风险增加;基础设施条件差,增加了金融扶贫成本;不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使金融扶贫难度增加;西部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增加了信用评级难度;配套设施不足,导致金融机构缺乏参与扶贫开发的动力等问题。文章提出重视对贫困人工建档立卡、明确帮扶对象、不断完善监管精准扶贫贷款管理模式、实现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统一、构建完善的精准扶贫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等加强金融扶贫工作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磊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西部地区实行区域性扶贫开发政策以来,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与贫困发生率快速下降,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加,贫困深度不断减轻,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得到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出现明显改善。提高西部地区农村扶贫绩效,要创新扶贫模式,打破农村扶贫制度性陷阱,消除贫困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李娟  
精准扶贫指在准确把握扶贫对象所在的外部环境以及贫困程度的基础上确定扶贫政策以及扶贫方式,精准扶贫要求金融支持的精度高、准度充分。当前金融机构支持精准扶贫的难点有:恶劣的自然条件,使金融扶贫风险增加;基础设施条件差,增加了金融扶贫成本;不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使金融扶贫难度增加;西部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增加了信用评级难度;配套设施不足,导致金融机构缺乏参与扶贫开发的动力等问题。文章提出重视对贫困人工建档立卡、明确帮扶对象、不断完善监管精准扶贫贷款管理模式、实现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统一、构建完善的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磊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西部地区实行区域性扶贫开发政策以来,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与贫困发生率快速下降,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加,贫困深度不断减轻,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得到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出现明显改善。提高西部地区农村扶贫绩效,要创新扶贫模式,打破农村扶贫制度性陷阱,消除贫困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磊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西部地区实行区域性扶贫开发政策以来,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与贫困发生率快速下降,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加,贫困深度不断减轻,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得到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出现明显改善。提高西部地区农村扶贫绩效,要创新扶贫模式,打破农村扶贫制度性陷阱,消除贫困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李娟  
精准扶贫指在准确把握扶贫对象所在的外部环境以及贫困程度的基础上确定扶贫政策以及扶贫方式,精准扶贫要求金融支持的精度高、准度充分。当前金融机构支持精准扶贫的难点有:恶劣的自然条件,使金融扶贫风险增加;基础设施条件差,增加了金融扶贫成本;不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使金融扶贫难度增加;西部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增加了信用评级难度;配套设施不足,导致金融机构缺乏参与扶贫开发的动力等问题。文章提出重视对贫困人工建档立卡、明确帮扶对象、不断完善监管精准扶贫贷款管理模式、实现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统一、构建完善的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涂锐  
最新阶段的官方扶贫开发是以产业扶贫为主要内容的"一主两翼",目的是更有针对性的帮助西部地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文章认为,要想创建更加适合西部地区环境资源的产业模式,就一定要立足于原有的发展资源,充分利用当地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以及现有的产业资源,积极探索出有助于发展西部地区环境资源产业的重要战略: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区域战略产业的选择及营造环境资源产业运作的市场氛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涂锐  
最新阶段的官方扶贫开发是以产业扶贫为主要内容的"一主两翼",目的是更有针对性的帮助西部地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文章认为,要想创建更加适合西部地区环境资源的产业模式,就一定要立足于原有的发展资源,充分利用当地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以及现有的产业资源,积极探索出有助于发展西部地区环境资源产业的重要战略: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区域战略产业的选择及营造环境资源产业运作的市场氛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涂锐  
最新阶段的官方扶贫开发是以产业扶贫为主要内容的“一主两翼”,目的是更有针对性的帮助西部地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文章认为,要想创建更加适合西部地区环境资源的产业模式,就一定要立足于原有的发展资源,充分利用当地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以及现有的产业资源,积极探索出有助于发展西部地区环境资源产业的重要战略: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区域战略产业的选择及营造环境资源产业运作的市场氛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