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1)
2023(9141)
2022(7480)
2021(7262)
2020(5543)
2019(12879)
2018(12626)
2017(22548)
2016(12373)
2015(14180)
2014(14150)
2013(13867)
2012(13120)
2011(12142)
2010(12201)
2009(11084)
2008(10986)
2007(10023)
2006(8989)
2005(7955)
作者
(34607)
(28928)
(28734)
(27540)
(18295)
(13802)
(13020)
(11177)
(11018)
(10518)
(9991)
(9707)
(9379)
(9254)
(9153)
(8894)
(8469)
(8352)
(8247)
(8115)
(7395)
(7009)
(6990)
(6559)
(6523)
(6447)
(6431)
(6398)
(5889)
(5847)
学科
(52868)
经济(52822)
管理(31877)
(25160)
中国(19803)
方法(18073)
(17690)
企业(17690)
(17566)
数学(15705)
数学方法(15580)
地方(14198)
环境(12972)
(12071)
贸易(12060)
(11797)
业经(11747)
农业(11707)
(10556)
(10348)
(10154)
(9323)
(8720)
银行(8713)
(8562)
(8459)
(8406)
金融(8403)
(7902)
教育(7692)
机构
学院(175119)
大学(172446)
(75558)
经济(74045)
研究(66370)
管理(59305)
中国(52774)
理学(49236)
理学院(48574)
管理学(47791)
管理学院(47465)
科学(38715)
(38646)
(34147)
(33316)
中心(30060)
研究所(29987)
(26883)
(26785)
财经(26579)
(25654)
北京(25583)
师范(25465)
经济学(24592)
(24461)
(24267)
业大(22571)
(22160)
经济学院(22148)
科学院(20718)
基金
项目(112254)
研究(88426)
科学(87408)
基金(79248)
(69258)
国家(68671)
科学基金(57002)
社会(55992)
社会科(52846)
社会科学(52835)
(41913)
基金项目(41064)
教育(40448)
编号(36601)
(35988)
自然(32913)
资助(31995)
自然科(31929)
自然科学(31919)
自然科学基金(31332)
成果(30792)
课题(26810)
(26589)
重点(26281)
(25631)
中国(24251)
国家社会(24055)
(22943)
(22841)
(22271)
期刊
(91664)
经济(91664)
研究(57098)
中国(42723)
教育(26396)
(26196)
(25543)
学报(25026)
科学(24257)
管理(22044)
大学(19451)
农业(18169)
学学(17721)
(16909)
金融(16909)
技术(15821)
业经(14436)
经济研究(14343)
财经(13283)
问题(12340)
(11725)
(11724)
图书(10655)
世界(10393)
资源(10372)
(10281)
国际(10268)
(8877)
论坛(8877)
职业(8747)
共检索到281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纪远  邵全琴  樊江文  邓祥征  
中国西部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而形成的生态地理单元,在中国乃至于整个亚洲地区的生态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西部地区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依然存在水资源失调,干旱灾害严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剧,风沙灾害蔓延等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降低了整个西部地区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使自然灾害强度加剧并且频度增加,造成社会经济的突出损失、增加了社会发展成本、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方向。由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刻不容缓。鉴于此,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实施生态保护建设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文桂萍  
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智能建筑的建设带来机遇,但是智能建筑的复杂性与专业性,使智能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文章从智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出发,分析研究了西部智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探讨该地区智能建筑工程在建设投资阶段、设计阶段、项目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及无计价过程、工程支付与结算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要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学术  
西部民族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等多重约束。这些约束不仅说明该类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而且还在客观上要求此类地区必须探索适合自己的建设路径。本文在既有的贫困经济学理论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贫困的本质是创新不足,进而指出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依靠创新的力量,并初步提出了建设创新型民族地区新农村的主张和思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明生  袁莉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的理念应运而生。发展低碳经济有赖于低碳社会的构建,"两型社会"是中国特色低碳社会的具体模式,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行动。以城市群为载体,探讨构建低碳社会的含义及途径更能体现低碳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祥征  钟海玥  白雪梅  赵涛  李勇  王苗  
基于对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调研,本文探讨了西部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结合西部地区的现状与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的历史趋势,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需求,阐析了其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压力与阻力,提出了促进中国西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目前,西部地区整体城镇化水平滞后,各省(区)间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极不均衡。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城镇化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故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是其区域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同时西部地区尚处于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正相关期,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对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西部地区本就...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倩  达青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物流产业作为一种新兴服务产业,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极为恶劣,交通不发达,城市化率偏低,再加上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薄弱,这一切都成为了制约当地国际经贸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建立完善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申红卫  
本文以中国西部地区农地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在评析我国目前四种农地所有制创新模式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西部地区实行土地农户所有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并且从如何构建土地农户所有制、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确保农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条件和保障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西部地区实行农地农户所有制的具体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庆  郑逸芳  
从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深化和践行,充分彰显了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这一伟大战略部署的生命力和行动力。本文在分析生态文明理念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强调政府责任,探讨多元共治的发展机制;并从开展农村区域规划,完善功能分区;挖掘农村生态文化;实施农村景区培育工程;发展农村生态经济;整治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评价制度等方面提出促进福建美丽乡村建设的针对性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农淑英  
边境地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是事关边防巩固、民族团结、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桂越边境地区建设农村全面小康,应立足现实,依托地缘优势,抓住机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以人为本,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国锋  段禄峰  
城镇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生态城镇建设是城镇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西部地区建设生态城镇既是区域城镇化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破解生态约束下区域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生态城镇建设的经典理论的梳理和回顾,提出了西部地区生态城镇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建设构想和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信  尹杞月  
西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建立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认为,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应遵循国家补偿、区域间补偿、社会补偿和国际补偿的原则,采用财政转移型生态补偿、"反哺"式生态补偿及环境成本生态补偿等基本模式;同时,要推行相关配套措施,如西部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建立科学的生态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多渠道强化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以及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资金管理机制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欣  查文中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和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出现了大范围、大规模的高校合并与扩建浪潮。许多高校形成了一校多区的格局,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优化配置资源、培养更多优秀人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阳  
地方征信平台建设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推进中小企业等主体将“信用”向“信贷”转换,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地方政府、人民银行对地方征信平台建设进行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并取得积极成效,但仍面临信息共享和应用不足、信息安全保障难等问题,建设成效有待提升。从地方征信平台建设工作实践出发,探讨利用联邦学习技术对信息“分别持有,联合使用”的优势,突破地方征信平台建设面临的瓶颈,提出由地方政府统筹推进,依托联邦学习技术框架建设地方征信平台,发挥平台信用赋能作用,拓展数据信息多元化应用的路径和相关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肖丽  
建设社会征信体系、发展职业体育、促进“十四五”体育改革都需要职业体育征信系统的助力。针对目前我国职业体育征信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明确征信对象和征信指标、落实由政府主导型征信模式向混合型征信模式过渡、提供全方位的征信服务等加强我国职业体育征信系统建设的路径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于亚平  
诚信建设对于资本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证券公司的诚信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证券行业正常运行,保障监管效率,防范金融风险。为了推进证券公司诚信建设,应持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进一步加强外部行政监管约束,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职能,强化证券公司自身诚信管理,逐步提升行业诚信经营和规范化运作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