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0)
2023(7219)
2022(6062)
2021(5757)
2020(4886)
2019(11406)
2018(11018)
2017(21223)
2016(11559)
2015(13034)
2014(12902)
2013(13179)
2012(12936)
2011(11847)
2010(11943)
2009(11178)
2008(11091)
2007(9798)
2006(8911)
2005(8418)
作者
(33343)
(27901)
(27714)
(26848)
(17855)
(13465)
(12702)
(10747)
(10664)
(10034)
(9699)
(9376)
(9252)
(8991)
(8975)
(8764)
(8349)
(8095)
(7971)
(7754)
(7570)
(6855)
(6688)
(6387)
(6357)
(6165)
(6154)
(5919)
(5665)
(5650)
学科
(60811)
经济(60752)
(28804)
管理(27874)
方法(23430)
(21389)
企业(21389)
数学(20961)
数学方法(20791)
中国(18854)
(16088)
地方(14727)
(12594)
贸易(12584)
业经(12315)
(12270)
(12153)
(11860)
(10934)
农业(10607)
产业(10066)
(9347)
银行(9332)
(9233)
金融(9232)
(9086)
地方经济(8881)
(8836)
环境(7867)
(7786)
机构
大学(174300)
学院(170403)
(85521)
经济(84285)
研究(68186)
管理(62606)
理学(53206)
中国(53131)
理学院(52554)
管理学(51909)
管理学院(51578)
(38319)
科学(37623)
(36882)
(34420)
研究所(31219)
中心(30088)
财经(29353)
经济学(28704)
(26743)
(26477)
经济学院(25898)
北京(25309)
(25230)
(24308)
(23096)
师范(22866)
财经大学(21791)
业大(21485)
科学院(20673)
基金
项目(110500)
科学(88219)
基金(82946)
研究(82205)
(72713)
国家(72207)
科学基金(60841)
社会(55804)
社会科(53158)
社会科学(53152)
基金项目(42600)
(38747)
教育(36479)
自然(36224)
自然科(35394)
自然科学(35385)
资助(35179)
自然科学基金(34829)
(34120)
编号(30476)
(26741)
(26309)
成果(26104)
重点(25570)
国家社会(24945)
中国(24563)
教育部(23117)
(22643)
发展(22126)
课题(21969)
期刊
(95244)
经济(95244)
研究(59196)
中国(35135)
(26331)
科学(25041)
学报(24765)
(24639)
管理(24190)
大学(19348)
(18297)
金融(18297)
学学(17955)
农业(16618)
经济研究(16617)
教育(16502)
财经(15581)
(13770)
问题(13657)
业经(13153)
技术(13137)
(12820)
世界(11694)
国际(11507)
(9627)
技术经济(9252)
统计(8607)
经济问题(8489)
(7670)
论坛(7670)
共检索到270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勇,李晖,傅晖  
从国际、国内的纵横比较,研究了中国西部地区现阶段产业结构的高度。其基本结论是:①中国西部地区现阶段产业结构高度大致相当于20世纪全国90年代初期水平,与发达国家工业化加速初期相似;②从工业化进程来看,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至少落后全国平均水平20年以上,从工业发展阶段考虑,中国西部地区应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庞智强  李云发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产业结构仍较落后。当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存在三次产业结构发展极不平衡、轻工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重工业、制造业内部"三低一高"产业居多等问题。西部地区应转变片面强调发展第三产业的观点,高度重视发展第二产业;要统一规划,加强区内的整体协调;要实现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并大力发展能源深加工行业。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柳青   田甜  
运用三阶段DEA,测算了2022年中国120家(西部地区60家,东中部地区60家)通用航空企业运营效率,分析了环境变量与我国西部地区通航企业运营效率的关系。结果显示,人均GDP和政府财经支持对运营效率具有双重影响,知识产权增加不利于运营效率提升,行业企业数有助于运营效率的改进;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后,西部地区80%通航企业规模效率下降引起综合技术效率下降,纯技术效率上升,整体运营效率降低。因此,企业提高规模效率、合理配置资源、提升市场竞争力、多元化服务类型、增加与运输航空协同,有利于提升我国西部地区通航企业的运营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蹇令香  任晓东  王善善  李宛宣  
论文将非期望产出纳入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2015年西部地区11个省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在对各省份产业结构高级度和产业结构合理度测度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15年西部地区11个省份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空间特征及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关系较为密切;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能够提高西部地区整体的能源效率;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提高贵州和青海两省能源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冯等田  
产业结构和产业绩效相互影响。虽然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与东部地区的绝对差距在拉大,但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对较快,因而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距在缩小。通过分析我国西部地区1996—1998、1998—2002、2002—2008、2008—2009年四个时段就业构成变化和产业结构演进以及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增长率差异,发现劳动力的结构变动度在加快;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产业内部,尤其是第二产业内部;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的结构效应虽然不如产业内部增长效应大,但仍然是促进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这表明劳动力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结构红利"特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华瑶  王磊  庄开智  
在经济不断全球化的进程中,各个国家按照国际惯例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国际贸易。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充分利用世界技术创新加快的趋势,加强技术改造,强化现有的比较优势。因此,我国必须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发展高新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的转移、升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一、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特殊背景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增长是在四方面特殊背景下展开的。一是持续高速的特殊增长背景:改革开放 26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达到9.5%左右,并且预计到2030年之前,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仍会保持在8%左右(2000年至2010年为8~9%,2010年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聂元贞  孟燕红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贸易模式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以比较优势原则为基础的互动转型关系。由于西部地区在贸易模式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问题上具有很多共性,本文在分析甘肃省进出口贸易模式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重新构建了有利于拉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贸易模式,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与具体措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张辉  黄泽华  
本文在深入探讨产业结构高度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设立了一种既可用于横截面数据比较、也可用于时间序列比较的产业结构高度指标。本文认为,产业结构高度表面上是不同产业的份额和比例关系的一种度量,本质上是一种劳动生产率的衡量。本文研究发现:(1)若以现代工业化为标准,那么从产业结构高度的视角来看,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大约走完了1/3;(2)各省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呈现明显的层次性,东北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显著地大于中西部地区;(3)从1998年开始,产业结构高度呈现超乎寻常的高速变化,中国经济也逐渐步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良性轨道。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帮胜  
一、趋同的地区产业结构,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最大障碍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是指产业结构在我国不同区域间的双重雷同。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从农业、工业到服务业,从加工工业到原材料工业,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机械工业到电子工业,从家电到纺织业,几乎普遍存在着生产集中度低、专业分工差,低技术、小批量,“大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禄  
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财经科学》1997/5FINANCEANDECONOMICS李永禄[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成都610074]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典型的二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东坤  尹忠明  
基于西部民族8省区2000—2015年数据,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城镇减贫效应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提升将显著降低城镇贫困发生强度,且在收入差距较大的地区,其减贫效应越大;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推进有助于降低城镇贫困发生率和贫困深度,但本地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将阻碍其效应发挥。从行业层面看,住宿和餐饮业的适度发展在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同时将显著降低城镇贫困发生率;采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城镇减贫效应在产业结构越不合理的地区较大;房地产业的城镇减贫效应则与本地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呈正比。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雷汉云  张喜玲  
文章在金融服务的使用基础、使用情况、服务质量三个维度下,构建了七个子维度含14个指标的分阶段评价边疆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差距的指标体系,并用普惠金融指数评价模型将1980-2015年分阶段进行测度和评价。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在边疆地区发展的基数低,从时间演变的角度来看,其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差距变化比较明显,表现出逐渐缩小-扩大-逐渐缩小的发展趋势。边疆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差距主要体现在普惠金融发展深度、人口维度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覆盖广度、非银行类的金融服务等的差距上。同时,文章提出几点提高边疆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雷汉云  张喜玲  
文章在金融服务的使用基础、使用情况、服务质量三个维度下,构建了七个子维度含14个指标的分阶段评价边疆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差距的指标体系,并用普惠金融指数评价模型将1980-2015年分阶段进行测度和评价。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在边疆地区发展的基数低,从时间演变的角度来看,其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差距变化比较明显,表现出逐渐缩小-扩大-逐渐缩小的发展趋势。边疆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差距主要体现在普惠金融发展深度、人口维度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覆盖广度、非银行类的金融服务等的差距上。同时,文章提出几点提高边疆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