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7)
2023(10647)
2022(9056)
2021(8236)
2020(6764)
2019(15478)
2018(14575)
2017(27521)
2016(14801)
2015(16253)
2014(15444)
2013(15393)
2012(14160)
2011(13125)
2010(12725)
2009(11828)
2008(11494)
2007(9811)
2006(8787)
2005(7663)
作者
(44987)
(37938)
(37641)
(35393)
(23653)
(18342)
(16746)
(14690)
(14362)
(13088)
(12972)
(12662)
(12037)
(11783)
(11657)
(11447)
(11317)
(11231)
(10994)
(10617)
(9505)
(9110)
(8951)
(8493)
(8399)
(8318)
(8069)
(8042)
(7565)
(7541)
学科
(67377)
经济(67317)
管理(39857)
(37049)
方法(30762)
(27285)
企业(27285)
数学(27095)
数学方法(26928)
中国(19143)
(18513)
环境(15140)
(15112)
贸易(15107)
(14764)
(14688)
地方(13810)
业经(13490)
(13249)
农业(13038)
(10216)
(10207)
(9101)
(9048)
(9047)
金融(9046)
银行(9006)
技术(8986)
(8712)
(8467)
机构
大学(219320)
学院(218079)
(97512)
经济(96183)
研究(81493)
管理(81215)
理学(71609)
理学院(70713)
管理学(69560)
管理学院(69189)
中国(60710)
科学(51775)
(46326)
(43270)
(41748)
(39972)
研究所(38957)
业大(35730)
中心(35544)
农业(34533)
财经(33592)
经济学(31713)
(30950)
北京(29197)
(29028)
(28928)
经济学院(28857)
(28699)
师范(28633)
科学院(26492)
基金
项目(156518)
科学(124176)
基金(118707)
(107797)
国家(107024)
研究(105958)
科学基金(90188)
社会(72853)
社会科(69371)
社会科学(69351)
基金项目(63668)
自然(59357)
自然科(57982)
自然科学(57961)
(57736)
自然科学基金(57015)
(50436)
资助(48277)
教育(46629)
编号(37511)
重点(36046)
(35252)
(35053)
国家社会(32567)
(32509)
科研(30869)
创新(30672)
中国(29951)
计划(29898)
教育部(29673)
期刊
(98144)
经济(98144)
研究(59836)
学报(41420)
科学(38363)
(38271)
中国(37225)
大学(30438)
学学(29314)
(27892)
农业(26671)
管理(26462)
经济研究(17760)
财经(16746)
(15952)
金融(15952)
(15303)
业经(15039)
(14566)
问题(13901)
教育(13509)
技术(13438)
(13173)
资源(12712)
世界(11750)
国际(11672)
(11003)
业大(10653)
科技(10431)
技术经济(10045)
共检索到305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覃小华  李星明  时朋飞  唐明贵  
旅游环境效率表征绿色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的协调发展。基于中国西部地区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趋势面分析等方法阐释西部地区旅游环境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方法揭示旅游环境效率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西部地区的旅游环境效率平均水平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表现出曲折式上升态势,并且西部地区各省(区、市)旅游环境效率均值具有显著差异,效率均值极差较大,呈现高离散性现象;(2)研究期内西部地区旅游环境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表现出“西低东高,北低南高,东西陡峭,南北亦陡”的空间趋势特征,并且随时间变化表现出冷热交替现象,热点区聚集南部地区,冷点区分布西北地区,同时西部地区旅游环境效率发生了明显空间层级变化,高效率区和次高效率区占比逐渐增加;(3)西部地区旅游环境效率时空分异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环境自净能力、产业支撑能力、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人力资本、科技发展水平是旅游环境效率的重要影响因子,不同的交互因子驱动力均高于单独因子的力度,而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水平、旅游资源相对丰度、环境规制水平等因子对旅游环境效率时空分异的解释力度较小。为此,本文建议根据重要影响因素大力提升西部地区旅游环境效率并优化空间分异格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胜鹏  冯娟  谢双玉  方叶林  乔花芳  
改革开放40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但中国旅游业发展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区域旅游业发展效率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有助于理解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为缩小地区旅游业发展差距提供参考依据.借助修正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算中国大陆31个省(市及自治区)2000年-2016年的旅游业发展效率,并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2016年4个时间节点,利用G指数、锡尔系数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效率的区域差异格局及其变化,并运用Tobit回归分析方法模拟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0年-2016年中国大陆省域旅游业发展效率均有所提高,正在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型;旅游业发展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差异主要来源于四大板块内部,但区域差异已波动缩小;旅游业综合效率受旅游产业地位的正向驱动作用最强,纯技术效率受到交通可达性的正向影响最大,规模效率主要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重视程度驱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秀平   解西凤  
探究旅游环境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对于科学评估旅游环境系统服务价值,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界定旅游环境系统服务价值的内涵,以我国31个省域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层面构建省域旅游环境系统服务价值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空间自相关法对31个省域的旅游环境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测度和时空分异特征探究,通过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2—2019年,31个省域旅游环境系统服务价值均值在时间层面总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因新冠疫情出现轻微下降,2021年有所回升;空间层面上,东、中、西三大区域空间格局差异显著,年均值东部>中部>西部。(2)31个省域旅游环境系统服务价值的全局莫兰指数呈现下降—上升—下降—上升—平稳的小幅波动趋势,存在空间正向集聚效应,且局部自相关集聚模式变化较大。(3)对外经济贸易水平、政府扶持力度和科技投入对旅游环境系统服务价值均为正向影响,高等教育规模呈负向影响,对外经济贸易水平的影响强度由北向南递增,政府扶持力度和高等教育规模的影响强度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科技投入的影响强度由西向东递减。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秀平   解西凤  
探究旅游环境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对于科学评估旅游环境系统服务价值,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界定旅游环境系统服务价值的内涵,以我国31个省域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层面构建省域旅游环境系统服务价值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空间自相关法对31个省域的旅游环境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测度和时空分异特征探究,通过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2—2019年,31个省域旅游环境系统服务价值均值在时间层面总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因新冠疫情出现轻微下降,2021年有所回升;空间层面上,东、中、西三大区域空间格局差异显著,年均值东部>中部>西部。(2)31个省域旅游环境系统服务价值的全局莫兰指数呈现下降—上升—下降—上升—平稳的小幅波动趋势,存在空间正向集聚效应,且局部自相关集聚模式变化较大。(3)对外经济贸易水平、政府扶持力度和科技投入对旅游环境系统服务价值均为正向影响,高等教育规模呈负向影响,对外经济贸易水平的影响强度由北向南递增,政府扶持力度和高等教育规模的影响强度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科技投入的影响强度由西向东递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阮文奇  张舒宁  李勇泉  郑向敏  
出境旅游已成为中国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改变着中国与世界旅游市场运行格局和走势。该研究以百度指数来衡量旅游需求,收集了2011—2017年中国31个省域的赴泰旅游需求指数,并利用季节性强度指数、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了中国赴泰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11—2017年赴泰旅游需求总体呈现先递增后下降的时间演化趋势,且季节性差异较大,赴泰旅游需求逐渐由"夏季热"转为"冬季热","假期游"和"避寒游"需求特征明显。(2)整体来看,赴泰旅游需求存在空间集聚效应,高需求省域与低需求省域均在空间上显著集聚,冷热点格局呈现出以长三角区域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C字型"空间分布特征。(3)赴泰旅游需求总体呈现"胡焕庸线"空间分布特征,高需求区域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多为低需求区域。(4)放假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国际旅游开放度、对外交通便利性是中国赴泰旅游需求时空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对外经济联系、信息化程度和地理区位也对赴泰旅游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地理空间探讨赴泰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并与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对比,拓展了中国出境旅游的研究框架,旨在为中国出境旅游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肖利斌  郑向敏  
效率评测与分析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对任何层面的组织与对象的发展都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旅游效率是衡量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通过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旨在评测四川省区域旅游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分析。研究发现:(1)四川省区域旅游效率较高,具有时间层次性和空间差异性;(2)发展阶段影响旅游效率空间分布,呈网络式和"点-轴"扩散;(3)从业人员是旅游效率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的排列存在空间差异。为推动四川省区域旅游效率均衡式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1)转变发展意识,聚焦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2)创新旅游从业人员培养体系,完善旅游服务体系;(3)完善旅游公共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均衡式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志龙  王迪云  
旅游生态效率研究已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方向。以武陵山片区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方法,测度了研究区域旅游经济-生态效率,结果表明区域综合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两极分化严重,但非均衡性趋于逐渐减小;MI指数显示效率在研究期内整体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时序形态呈现“S”形。采用ESDA方法研究要素时空分异特征,全局相关性显示为“聚集-随机-聚集过程”,呈“U”字型变化趋势;局部相关指数显示总体空间关联较弱,呈现从极化趋于均衡的变化趋势。构建了影响因子分析模型,结果表明研究要素受经济因子影响较大,生态环境因素影响较小;经济因子对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影响弱于欠发达地区,生态因子对经济较发达地区影响强于欠发达地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姗  
构建旅游城镇化响应系数,对中国西部12个省份2000—2018年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进行测量,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合面板数据剖析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从时间维度上,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对差距逐步减小,具有阶段性特征,大体分为快速响应—稳步推进—调整发展3个阶段,响应类型的等级结构从"纺锤体"转向"金字塔"型。(2)空间维度上,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高响应省份呈"点状"离散分布于贵州、云南、西藏等省份,低响应省份呈"片状"集中于区域北部,旅游城镇化的重心位于区域西南部,具有较弱的集聚性。(3)影响机制上,各因变量与自变量省域经济水平和投资强度存在协整关系,旅游资源的作用存在两面性,省域经济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省域投资强度的作用不太显著,交通条件存在一定的负向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晨晖  吴晋峰  辛亚平  高佩佩  
运用区域规模差异的相关指标和城市地理学中的首位分布理论,研究1997—2008年间西部地区各省市区入境和国内旅游规模差异与分布规律。研究发现:①西部地区12省市区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且其不平衡格局相对稳定;②入境旅游规模首位分布特征不明显,国内旅游规模首位分布特征显著;③四川省、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是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势头最好的省份,内蒙古自治区是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后起之秀,陕西省旅游强省地位式微,重庆市的旅游地位与其直辖市的城市地位不相匹配。最后提出三点启示,对制定"西部大旅游圈"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世敏  黄玲  
我国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旅游形象现况不佳。要树立西部各省市区旅游目的地良好形象 ,应当在改善基础设施、加强企业管理的前提下 ,从更新观念、政府主导、形象要素整合、形象传播等方面着手采取对策 ,从而促进我国西部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雅俊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利用西部地区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对西部地区金融生态运行效率进行测度与评价,纳入具有空间异质性的非期望产出金融生态效率测算模型,与传统DEA方法的测算结果进行比较,考察两者的分异性,判断各区域金融生态的运行效率及趋势,并运用面板数据Tobit模型研究其影响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文  于法稳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中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稀缺,而大部分省份的农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灌溉,加剧了当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受水资源开发潜力的限制,提高用水效率成为促进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研究利用西部12个省区的农业节水数据库,通过构建农业节水绩效模型,对影响西部地区农业用水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地区的农田节水灌溉面积、水费、渠衬长度和农灌投资均与农业节水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农业节水绩效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西北地区农业节水的贡献率相对高于西南地区。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乔花芳  高茜茜  谢双玉  冯娟  
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的整体协调发展是我国旅游空间格局优化的关键.利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1年~2017年的面板数据,综合采用地理空间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异特征及演化规律,探讨其内在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从全流域看,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逐年扩大,相对差异不断缩小,旅游经济的专业化程度缓慢提升;2)从上中下游各区域看,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上游地区较低的区域经济水平突显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较优势,中游各省市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最小且下降幅度最大,下游的相对差异最大.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是影响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时空分异的主要因素,对外开放程度对此亦有贡献.4)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已经形成了下游网络化、中游均质化、上游专业化的空间结构,并有望向更为平衡的方向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佳  赵金金  
以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元(未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和南海诸岛)为研究对象,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两个方面,对省域旅游经济总体水平及发展速度的空间分异进行系统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测度省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结合趋势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全面分析我国省域旅游经济的整体趋势与局部空间特征;进一步构建回归模型对影响省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揭示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特征、演化规律及其形成机制,以期为制定行之有效的省域旅游经济差异调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斐  唐睿  冯学钢  
利用2011—2017年相关数据,基于DEA-BCC模型和面板Tobit方法检验甘肃省平凉市旅游扶贫要素投入对当地贫困减缓的影响。结果发现:西部地区不同维度的旅游扶贫要素投入与贫困减缓之间存在差异性影响。个体参与维度结合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旅游可有效促进区域贫困减缓。而政府投入维度的旅游扶贫存在一定程度的投入冗余,延缓了旅游扶贫对贫困减缓的动力输出。市场发展维度的旅游扶贫要素投入受个体参与及政府投入两个维度的影响,在地区减贫方面具有促进作用的同时也表现出时变性特征。相对于单纯扩大要素投入规模,提高旅游扶贫的瞄准精度对区域贫困减缓具有更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