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86)
2023(15220)
2022(13136)
2021(12619)
2020(10250)
2019(23896)
2018(23570)
2017(45550)
2016(24510)
2015(27389)
2014(27042)
2013(27053)
2012(24923)
2011(22716)
2010(22719)
2009(20875)
2008(20266)
2007(17728)
2006(15803)
2005(13952)
作者
(69702)
(58657)
(57737)
(55246)
(36875)
(27922)
(26022)
(23005)
(22072)
(20588)
(19775)
(19765)
(18523)
(18236)
(17905)
(17794)
(17200)
(17014)
(16591)
(16294)
(14469)
(14401)
(14053)
(13340)
(13053)
(12950)
(12786)
(12711)
(11740)
(11655)
学科
(107058)
经济(106948)
(72933)
管理(65891)
(51625)
(50606)
企业(50606)
方法(45123)
数学(39712)
数学方法(39373)
农业(34307)
中国(29274)
业经(26844)
(24188)
地方(22776)
(21020)
(20511)
(19974)
贸易(19964)
(19450)
(15779)
银行(15740)
(15687)
(15609)
环境(15547)
(15132)
(14814)
金融(14812)
技术(14708)
(14622)
机构
大学(351115)
学院(350669)
(149610)
经济(146823)
管理(141096)
理学(123390)
理学院(122056)
研究(121892)
管理学(120243)
管理学院(119620)
中国(93543)
(74652)
科学(73502)
(71289)
(63645)
(60428)
业大(56051)
研究所(55323)
中心(55301)
农业(54509)
财经(51797)
(48810)
(47518)
北京(47183)
(45995)
师范(45627)
经济学(44814)
(43391)
经济学院(40458)
(39623)
基金
项目(243191)
科学(192550)
研究(180023)
基金(179290)
(156266)
国家(154932)
科学基金(132950)
社会(116449)
社会科(109979)
社会科学(109949)
基金项目(95578)
(91768)
自然(84539)
自然科(82573)
自然科学(82554)
自然科学基金(81133)
教育(80349)
(77480)
编号(73255)
资助(72665)
成果(59115)
(55396)
重点(53919)
(52668)
(49943)
课题(48958)
国家社会(48706)
教育部(47412)
创新(46622)
人文(46243)
期刊
(165358)
经济(165358)
研究(103889)
(72845)
中国(65130)
学报(55726)
科学(53434)
农业(49769)
管理(47324)
(45088)
大学(43347)
学学(41129)
教育(33545)
(32705)
金融(32705)
业经(30868)
技术(27397)
财经(25149)
经济研究(24968)
(23282)
问题(22999)
(21493)
世界(18165)
(18122)
技术经济(17083)
科技(16706)
资源(16492)
理论(16344)
图书(16299)
(15912)
共检索到509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三贵  李莹星  
本文利用作者对中国西部地区 1 1 8个农村信用社的调查资料 ,从权力分配、激励、约束与监督机制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农村信用社的治理结构 ,以及现有治理结构对农村信用社经营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治理与农村信用社业绩的关系。研究发现 ,信用社治理结构上的最大问题是产权不清 ,利益关系不明确 ,没有建立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其后果是行为的短期化 ,没有人对信用社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负责 ,并导致经营状况继续恶化。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信用社的业绩表现与治理变量有密切的关系。中国的农村信用社要摆脱目前的困境 ,在微观层面上需要对治理结构进行更彻底的改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常国庆  张院辉  王宇涛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在发展中遇到一些困境,影响其稳健运行和对农村经济支持作用的发挥,因此应进行全面剖析,并从政府政策支持、完善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和服务功能、减轻不良资产、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等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促进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良性发展的解决方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福成  曹京芝  尹程  李子刚  
随着改革的推进,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框架随之深化与完善,但与此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运行异化现象也非常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和发展。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与发展历程的回顾评测,从产权异化与内部人控制、法人财产权异化与外部人控制、超经济权利影响等方面对法人治理结构的异化进行分析,探讨了异化对风险管理和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影响,提出了从控制权到所有权,构建完善的委托代理结构;以资本授予为基础,消除“外部人”控制;完善的运行机制与风险防范,管理模式与思路的转变三个方面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途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海明  林胜  
完善的产权制度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和经营的基础,是其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金融支持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不完善,存在改革的必要性。应在统一法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产权改革模式,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结构及治理机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国祥  
我国农村信用社虽数经改革 ,但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本文从农村信用社产权和法人治理结构现状入手 ,在分析农村信用社产权实质的基础上 ,提供明晰农村信用社现有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路 ,并对下一步如何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兴元  
目前农信社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需要回归农信社系统金融机构本身所拥有的自主权,才能真正理顺扭曲的金融机构责权利关系2003年以来,我国由农村信用社改制产生了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一般政府部门把农村信用社和这两种银行通称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很显然,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因为农村商业银行不带任何合作制成分,不属于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维安  刘振杰  
明晰产权最有效的做法是建立现代股份制,但考虑到不同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情况差异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产权制度,并采取"分步走"的办法2003年国务院出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建立起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符合现代金融发展方向的金融体系,但现有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及农村合作银行,仍然存在不少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需要从公司治理视角加以剖析并着力解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深入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缺陷,提出的政策建议是明晰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稳定股本金、优化股本结构,同时建立名副其实的股东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三会”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志刚  
目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大多形同虚设,有名无实,妨碍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顺利进行。尽快解决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起真正体现合作制并符合现代企业运行规则的法人治理结构,已成为必然选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眉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凡  赵领恩  王丽华  
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状进行描述,剖析了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产权主体虚置、制衡机制失灵、激励约束机制无效三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股权结构以解决产权主体虚置和"内部人控制"问题、完善制衡机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等对策,以力求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旸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2003年以来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但时至今日,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仍很不完善:股权设置不合理,“三会”制度形同虚设,民主管理流于形式,省级联社和市级联社(办事处)的行政干预使基层信用社缺乏经营自主权,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机制尚未取得根本性转变。反思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构建法人治理结构过程中忽视了治理结构与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因此,必须在充分考虑与农村社会经济环境适应性的基础上,重构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应贤  李岗岭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目前,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决定其法人治理结构应体现"民有资本民营化"的要求。但在现行管理体制下,由于省级联社行业管理行政化倾向明显,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呈现"民有资本官营化"特征,同时,省级联社将农村信用社改组为以省(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的改革趋向会进一步强化这一特征。这将不利于实现增强支农服务功能这一改革的首要目标,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引导农村信用社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