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7)
- 2023(12586)
- 2022(10482)
- 2021(10145)
- 2020(8153)
- 2019(18687)
- 2018(18236)
- 2017(32952)
- 2016(18489)
- 2015(20720)
- 2014(20256)
- 2013(19368)
- 2012(18376)
- 2011(17009)
- 2010(17378)
- 2009(15703)
- 2008(15351)
- 2007(13942)
- 2006(12651)
- 2005(11616)
- 学科
- 济(72859)
- 经济(72800)
- 管理(54152)
- 业(52288)
- 企(44317)
- 企业(44317)
- 中国(28950)
- 方法(26686)
- 数学(22718)
- 数学方法(22432)
- 教育(21258)
- 技术(20246)
- 农(19799)
- 地方(17944)
- 财(16629)
- 业经(16417)
- 贸(15700)
- 贸易(15688)
- 易(15346)
- 策(15168)
- 学(14453)
- 理论(14377)
- 制(14247)
- 技术管理(13465)
- 农业(12957)
- 银(12522)
- 银行(12514)
- 行(12164)
- 划(12098)
- 融(11528)
- 机构
- 大学(257069)
- 学院(253716)
- 济(110810)
- 经济(108658)
- 管理(96762)
- 研究(94581)
- 理学(82591)
- 理学院(81569)
- 管理学(80515)
- 管理学院(79948)
- 中国(68394)
- 京(55910)
- 科学(51336)
- 财(49678)
- 所(45670)
- 范(42885)
- 师范(42689)
- 研究所(41299)
- 中心(41126)
- 江(38897)
- 财经(38728)
- 北京(36748)
- 经(35379)
- 教育(34924)
- 师范大学(34876)
- 经济学(34158)
- 院(34084)
- 州(30793)
- 经济学院(30596)
- 农(30405)
- 基金
- 项目(162765)
- 科学(133578)
- 研究(131249)
- 基金(117930)
- 家(100658)
- 国家(99727)
- 科学基金(86476)
- 社会(85081)
- 社会科(80704)
- 社会科学(80692)
- 教育(66309)
- 省(62134)
- 基金项目(60594)
- 划(54616)
- 编号(54492)
- 自然(50869)
- 自然科(49777)
- 自然科学(49766)
- 自然科学基金(48956)
- 成果(47352)
- 资助(46960)
- 课题(40848)
- 部(39244)
- 创(39003)
- 发(37903)
- 重点(37858)
- 创新(35487)
- 国家社会(35409)
- 教育部(35029)
- 性(33452)
- 期刊
- 济(124032)
- 经济(124032)
- 研究(91029)
- 中国(62344)
- 教育(59340)
- 管理(39648)
- 财(35889)
- 科学(32009)
- 学报(28177)
- 农(27613)
- 技术(25984)
- 融(25046)
- 金融(25046)
- 大学(23538)
- 经济研究(20809)
- 学学(20293)
- 财经(19681)
- 农业(19203)
- 业经(18480)
- 经(17235)
- 问题(15698)
- 贸(15637)
- 职业(15350)
- 坛(14884)
- 论坛(14884)
- 国际(14068)
- 技术经济(13435)
- 世界(13406)
- 科技(12700)
- 图书(12659)
共检索到403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建霞 吴玉鸣
构建和制定能够长期而持久地促进和提升区域知识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战略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本文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和创新支撑能力等三个方面构建了中国西部12个地区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法对西部区域知识创新能力进行了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研究,进而提出着眼于构建和提升西部区域创新能力的长期教育创新战略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钱春海
创新战略的选择与市场体制、资源状况、企业组织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西部企业存在的实际状况看,模仿创新是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因为模仿创新可以减少创新产品的生存风险,节约投资,为弱势企业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进而逐步占领市场,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所以,它应当成为西部企业创新战略的首要选择。
关键词:
模仿创新 市场结构 企业组织 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换兆 王巧云 邓婉君
在《美国创新战略》中,美国发起的清洁能源革命将进一步强化美国的技术领先优势,加剧已非常激烈的新能源竞争;知识产权政策将使中美知识产权纠纷进一步升级,并逐步成为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的"新借口"和美国"敲打"中国的新手段;新的《横向并购指南》扩大了执法机构的自由裁量权,增加了中国企业在美开展并购活动的不确定性;国内外市场准入制度帮助美国企业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并限制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为此,中国应加强对《美国创新战略》实施影响的应对部署,加强对美国创新政策的研究以争取主动权,加强对WTO研发补贴、创新政策等相关规则的研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亚军
基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单纯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利弊,说明单纯地采用某一种战略都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采用模仿性创新战略在模仿中创新,在创新指导下进行模仿,并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以贯彻模仿性创新战略,以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智猪博弈 模仿性创新 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陈光 王永杰
本文在引入技术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提出建立与国家创新系统相匹配的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构想,通过对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特征、结构和运行的探讨,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并将这些结论应用于对我国西部省区技术创新的考察,提出促进后发性区域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的若干认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光,王永杰
一、技术创新系统的区域界定技术创新(TechnologyInnovation)是以技术创造性成果的生产实现和市场实现为基本特征的周期性技术经济过程。技术创新系统(TechnologyInnovationSystem)则是由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机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子睿
多年来,江苏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确立科技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积极探索科技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大发展。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年以来,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是我国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创新氛围最浓的省份之一。本文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的数据为基础,把江苏的各主要指标数据与广东、浙江、山东等创新先进地区进行比较分析,梳理找
关键词:
创新科技 区域创新 创新能力 区域经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亮
重庆与沿海直辖市区域经济差距巨大的原因之一是:重床的区域创新能力弱和区域创新系统存在巨大机能缺陷。因此,构建重庆区域创新系统,是缩小重庆与沿海直辖市差距的基本途径。论文据此提出了构建重庆区域创新系统的战略目标、三个战略步骤、五个战略重点,十项战略措施。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系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玄玄
与用户需求不匹配是产品创新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用户导向的跟随创新战略,以研发满足用户需求的新产品为目的,是挽救产品创新失败项目的重要方式。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对产品创新失败项目挽救的成本和边际收益进行剖析,并具体分析跟随创新战略下新产品在引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参与市场竞争可获取的收益,进而判断采用跟随创新战略挽救产品创新失败项目的可行性以及企业在不同竞争环境下为获取更大利润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跟随创新 产品创新 失败项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德明 黄玉勇 禹献云
有效的知识转移是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能力的关键。基于情境理论提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情境的5个维度,即知识基础、组织结构、信任程度、文化距离与收益分配,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障碍,针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障碍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婕 钟书华
通过分析智慧专业化产生的时代背景,结合数据挖掘和GIS,分析智慧专业化在欧洲的实践现状,为我国区域创新活动发展提供三方面建议,即:智慧专业化作为国际区域创新战略新趋势,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结构分析体系,为区域优势领域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时丰富了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内涵。智慧专业化不仅有利于实现区域创活动有效性的提升,也能有效避免区际发展模式雷同的问题,是区域创新战略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智慧专业化 创新 区域创新战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韵江 刘立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国路明集团自主创新战略形成及演化的复杂过程作了深入考察和分析,并构建了一个企业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整合框架。研究表明,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累积过程,具有战略层次的累积跃升特征,创新只有增强企业能力并实现共同演进才能称之为创新战略的形成;吸收能力的投资作为背景基础推动了创新的成功转型;在中国特定环境下,企业家远见与创新精神、历史压力与随机事件作为影响企业创新战略演化的两类最活跃的外部影响因子也不容忽视,企业家远见与创新精神对于企业创新战略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历史压力与随机事件在偶然性意义上会导致企业创新出现“锁定”和“突破”现象。最后,本...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创新战略 能力 企业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晶
随着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物流业作为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首先,物流业结束了过去十多年20%以上的高速增长,总体运行步入温和增长阶段,高速增长带来的问题日益突显,粗放式的运行方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其次,与内需相关的社会物流需求依旧保持高速增长,主要体现在中西部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物流需求的增速加快。再次,我国物流历经多年的发展,物流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不断完善,有利于物流运作的进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彬 葛伟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必须改革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因此,中国想要凭借创新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释放中国整个社会创新能力,并促进创新技术产业化。第一,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构建创新生态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经济增长都是长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彬 葛伟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必须改革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因此,中国想要凭借创新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释放中国整个社会创新能力,并促进创新技术产业化。第一,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构建创新生态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经济增长都是长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