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1)
2023(12352)
2022(10429)
2021(9962)
2020(8416)
2019(19685)
2018(19135)
2017(36209)
2016(19748)
2015(22479)
2014(22134)
2013(22410)
2012(21351)
2011(19717)
2010(19741)
2009(18584)
2008(18690)
2007(17032)
2006(15117)
2005(13718)
作者
(60558)
(51398)
(51189)
(48754)
(32270)
(24928)
(23007)
(20204)
(19519)
(18056)
(17825)
(17204)
(16447)
(16326)
(16301)
(16012)
(15623)
(14951)
(14911)
(14672)
(13003)
(12920)
(12717)
(11884)
(11771)
(11562)
(11398)
(11331)
(10685)
(10577)
学科
(89563)
经济(89474)
(55658)
(52652)
管理(43942)
方法(36222)
农业(35296)
数学(32736)
数学方法(32480)
(31338)
企业(31338)
中国(26093)
业经(22114)
(19331)
(19114)
地方(18442)
(18370)
贸易(18363)
(17942)
(17882)
(14378)
(13829)
银行(13784)
(13327)
(12944)
金融(12942)
农业经济(12604)
(12382)
环境(12038)
收入(11911)
机构
学院(292629)
大学(292200)
(127535)
经济(125110)
研究(112075)
管理(104939)
理学(89946)
理学院(88852)
管理学(87276)
中国(86944)
管理学院(86764)
(75643)
科学(70035)
(63168)
(59597)
农业(58773)
(54866)
研究所(54447)
业大(52049)
中心(51326)
(44580)
财经(43291)
北京(40230)
经济学(39814)
(39536)
(39085)
(38931)
师范(38484)
农业大学(36167)
经济学院(36061)
基金
项目(193909)
科学(150792)
基金(141150)
研究(138862)
(126313)
国家(125205)
科学基金(103474)
社会(88558)
社会科(83411)
社会科学(83385)
(74437)
基金项目(74250)
自然(66066)
自然科(64456)
自然科学(64430)
(63607)
自然科学基金(63317)
教育(61593)
资助(57862)
编号(55597)
成果(45843)
重点(44791)
(44298)
(44180)
(40574)
(39301)
课题(38775)
科研(37688)
国家社会(37674)
创新(36949)
期刊
(146412)
经济(146412)
研究(86893)
(77941)
中国(61598)
学报(54983)
农业(53058)
科学(49661)
大学(41196)
(39852)
学学(39271)
管理(32938)
(30068)
金融(30068)
业经(28065)
教育(26549)
(26120)
经济研究(22345)
技术(22126)
财经(21435)
问题(20992)
(18550)
(18035)
世界(17953)
(16213)
农村(15539)
(15539)
农业经济(15474)
业大(15442)
资源(14854)
共检索到446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智鑫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工作,将其列入"四个全面",十九大报告又将精准脱贫列入三大攻坚战,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于全面脱贫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文章聚焦我国西部农村地区这一贫困度集中的区域,通过与全国对比、东中部地区对比、地区内各省对比和连片特困地区的对比,总结和呈现一段时间以来西部农村地区的贫困现状和特征,为西部农村地区脱贫攻坚政策的制定给予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甘宇  魏祥  
返乡农民工创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本文使用388份返乡创业农民工调查数据,构建Logit模型,采用熵值法赋权村级指标测算综合得分,实证研究村庄禀赋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绩效的影响。分析发现:第一,良好的村庄禀赋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绩效有显著积极影响;第二,村庄禀赋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绩效的机制在于村庄禀赋影响创业农民工对生产原料获取和产品销售的便利程度,进而作用于创业绩效。据此,本文建议:持续加大西部地区脱贫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搭建与返乡农民工知识储备契合的多元信息平台,推进和优化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从而突破西部地区脱贫县不利的村庄禀赋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形成的制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段庆林  
中国要在本世纪内消灭绝对贫困、实现小康生活水平,西部是重点,农村是关键,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是中西部农村贫困问题。西部作为中国的半壁江山,其价值远远超越了资源基地这一经济层次。解决西部的贫困问题,将是中国政府本世纪末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一、贫困状况197...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上官子恒  施国庆  黄健元  王晗  
文章采用洛伦兹曲线得出的FGT指数来测算湖北省2005—2016年的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状况,并通过建立绝对贫困FGT指数、相对贫困FGT指数和各脱贫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湖北省农村2005—2009年期间农村居民收入两级分化逐渐加大。2010—2012年期间,农村每户居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收入差距的扩大得到了一定的控制。2013—2016年期间,农村每户居民的收入持续大幅度增长,且贫困居民的收入增量远超过平均人口收入的增量,收入差距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村居民进城从事二三产业工作和政府减免税收政策能有效的降低绝对贫困发生率。劳动技能培训和政府减免税收政策能有效的降低相对贫困发生率,同时降低绝对贫困深度、绝对贫困强度、相对贫困深度和相对贫困强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义丰,王又丰,程志刚,周礼  
西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区域 ,农业是西部开发成败的关键。目前 ,西部的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劣、农民收入水平低、生活贫困。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成为当前西部开发的焦点。本文立足于西部的现实 ,提出改善西部农业生态环境是西部农业振兴的关键 ,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国锋  孙林岩  张保成  
通过对河南33个经济不发达县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三个投入要素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结合当地扶贫资金和扶贫专项贷款使用落实情况统计资料、劳动力状况和后备土地资源统计资料,我们详细分析了贫困地区这三个要素对经济增长和脫贫的作用,以及这三要素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重点强调资本投入及资本投向对于贫困地区脫贫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满林  关彦玲  
近年来,辽宁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在不断降低,但相对贫困问题突出,区域集中化明显,扶贫成本越来越高。受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区域自然经济环境的影响,脱贫难度越来越大。要完成全省81.4万国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必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建立贫困人口识别机制,规范贫困人口的帮扶机制,完善扶贫的保障机制,强化扶贫的考核机制,增强扶贫的精准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邢鹂  樊胜根  罗小朋  张晓波  
与以往使用抽样调查数据的研究不同,本文利用在贵州省普定县随机抽取三个村庄的全户调查数据,运用三种针对不平等指数的分解方法,旨在分析西部地区农村内部不平等状况、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原因,以便为瞄准住户的扶贫战略提供新的实证依据。研究发现,即使在村级层面,贫困地区农户收入和支出的不平等状况仍然很严重,收入的基尼系数高达0.44,GE指数为0.34;通过对运用组内组间收入和支出GE指数分解方法发现,村内的不平等程度(贡献率为90%左右)比村间(贡献率为10%左右)的更为严重;通过运用收入来源和支出构成GE指数分解方法发现,农业和非农收入都是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分别占总收入的41.1%和42....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全红  李博  周强  
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脱贫攻坚战须精准识别贫困人口。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农户数据,从收入和多维角度对比分析了我国农村2012—2016年的贫困程度和动态转换。研究发现,2014年我国农户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重合度仅为18%,收入贫困概念遗漏了76%的多维贫困户,多维贫困概念遗漏了64%的收入贫困户。相对而言,低教育程度户主家庭和中西部家庭更易同时陷入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从动态转换看,这两种贫困测量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偏差,2012—2014年收入脱贫户中仅16%的农户同时实现了多维脱贫,2014—2016年也仅为18%,但是,处于深度多维贫困状态的农户比例几乎没有下降。基于上述测算结果,本文主张结合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评价指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同时要高度关注深度贫困人群和新增贫困人群,使得这些贫困家庭在收入、教育、健康、卫生等多方面实现脱贫。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霁雯  范建华  
中国地理空间和历史原因是造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贫困状况的根本原因,而地区差异、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仍是造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直接原因。在推动脱贫的历史进程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脱贫攻坚工作的难点、焦点、关键点,突出表现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比例最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脱贫,一方面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外在的帮助,更需要自身的内在突破。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是西部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精准扶贫目标的根本所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特色文化资源最为富集的地方。西部丰富而优质的特色文化资源,是做大做强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的物质基础;西部众多的优秀特色文化传承人是发展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的人才资本;而人类异文化消费需求,是西部特色文化产业走向东部、走向世界的市场条件。在脱贫的过程中,西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异军突起,需要其最大价值的充分发挥,在困境中突围,在突围中脱变,在脱变中重生。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Maria Ana Lugo  Chiyu Niu  Ruslan Yemtsov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总结和分析脱贫实践和经验,对于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世界银行的《中国农村脱贫与经济转型》一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中国近40年的脱贫历程,探究了中国农村脱贫的主要影响因素。文章认为,相比于收入差距的改变,经济增长对于脱贫的作用更加显著。在2010年之前,收入差距的扩大抵消了部分经济增长对脱贫的正面影响。在影响渠道方面,起初农业发展是脱贫的驱动因素;但从2007年开始,私人和公共转移支付成为脱贫的主要因素,人口结构变化在这一阶段的脱贫中也发挥了支撑作用。随着官方贫困标准的提高,持续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包容性经济增长将对脱贫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刊编译了此篇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光金  
本文基于2006年进行的一项全国抽样调查,以被调查的农村住户为单位,考察了现阶段农村贫困的规模、发生率、类型、程度,农村贫困住户的主要经济社会特征以及农村贫困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村贫困的调查发生率仍然较高,农村贫困的深度、强度和对扶贫投入力度的要求都有所上升,但按国定贫困线计算,农村扶贫压力仍在国家能力的承受范围之内。在家庭人力资本、物质性经济资源、结构性社会地位以及关系性社会处境等方面,农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在多数情况下存在明显差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短缺、物质资源不足、社会结构制约和社会排斥等问题,可以部分地或不同程度地解释贫困的成因。最后,本文提出,农村反贫困战略应当重点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萧子扬  黄超  
当前是一个迅疾发展的时代,中国农村发生了嬗变,乡土中国逐渐向后(新)乡土中国转变。新乡贤作为一股农村治理新力量正在不断涌现,并发挥着地方治理的作用,而且他们是近现代以来后乡土中国知识分子为探求农村脱贫、农业振兴而进行的社会知觉运动。本文认为乡村建设运动就是乡贤在近代的一次突变,新乡贤由此诞生。并着重强调新乡贤及其背后的社会知觉是后乡土中国农村脱贫和农业振兴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建刚  韩楠  张美娟  
"互联网+精准扶贫"正在成为农村脱贫的新模式,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正在对农村脱贫水平产生着重要影响。文章运用2010—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当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处于不同的门槛区间时,农村电商发展水平对脱贫水平的影响差异。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脱贫水平与农村电商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以农村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的双重门槛效应;第二,当农村人力资本低于2.1430时,农村电商发展水平对脱贫水平不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农村人力资本位于区间[2.1430,2.3068]内,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正向影响农村脱贫水平,当农村人力资本水平高于2.3068时,农村电商发展水平对农村脱贫水平也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并且其影响力度进一步增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欢  
以精准识别为导向,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转变的视角对我国农村脱贫进行新探析。通过构造洛伦茨曲线法,求出基尼系数和社会财富指数值,研究发现在农村贫困地区扶贫过程中存在绝对贫困线不能完全覆盖贫困者,建立相对贫困线有利于在贫困新形势下精准识别贫困户;通过建立精准识别机制,可以有效遏制扶贫资源分配中精英捕获的瓶颈;针对忽视最贫困等问题提出精准帮扶的对策,以社会救助和社会保护等保障性扶贫政策为主,提高其抵御贫困风险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